首頁 > 文章中心 > 窮人

          窮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窮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窮人范文第1篇

          醞釀多時的階梯電價又被稱為“窮人電價”,它真的對“窮人”有利嗎?

          中國電價貴不貴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的銷售電價(人們實際支付的電價)整體較國際低。國資委《2009年回顧》中提供的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02至2007年間全球56個國家居民平均電價累計上漲76%、工業平均電價累計上漲84%,而同期中國電價漲幅為32%。2003年到2009年間,迫于能源價格上漲壓力,歐洲各國工業電價年均上漲約10.47%、居民電價年均上漲約8.05%。相比之下,中國電價可謂“慢慢漲”,自2004年起6次調價以來,年均上漲僅為約4%,累計每度上調13.43分錢。

          表面上低于國際水平的絕對價格,一旦比照人均國民收入,“中國價格”就一下子遙遙領先。2008年各國居民電價(單位:千度)分別為:德國263美元、英國231美元、法國169美元、美國114美元、韓國89美元,而中國只有69美元。但若與當年各國人均國民收入對比,德國(千度)電價占人均國民收入的比例僅為0.62%,美國為0.24%,而中國則為2.49%。這意味著,在相對價格上,中國的電價是德國的4倍多,是美國10倍左右。

          階梯電價是否靠譜

          簡單來說,階梯電價就是讓居民“少用少花錢、多用多花錢”的價格調節系統。由于通常還兼有保障低收入人群用電的作用,又被稱為“窮人電價”。世界上包括美國、日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在內不少國家,早就開始實行類似階梯電價的方案,香港和臺灣地區也已有相關實踐。在個別國家,為了保障低收入群體用電需要,還特別設置了“生命線電價”,如日本中部和關西電力就分別對居民月用電量8度和15度以內的部分實行免費。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杰稱,中國也要實施“窮人電價”,就是要“不再對富人進行補貼,只是對窮人補貼”。從操作上看,這一預期是否可能實現呢?

          質疑1:以覆蓋率劃定第一檔電價是否科學?

          不少國家在采用“階梯式遞增電價”時,將居民電價細分至3到6檔,對最低檔用電量的劃分也須非常講究。一般而言,用電量較大的發達國家第一檔線較高,發展中國家則相對較低。比如美國新澤西州第一檔電量為高達每戶每月600度,日本和香港分別為120度和200度,馬來西亞就只有40度。

          發改委稱“按覆蓋一定比例的居民數量確定各檔電量標準,能夠解決各地用電量差距較大的矛盾,保證相對公平”。但以覆蓋率來劃定各檔標準的明顯缺陷,是依然沒有解決過去平均電價時代的“一刀切”,依然無法反映城市和農村用電的巨大差距。例如,在一些南方城市,城市居民月均用電量在特殊月份最高可達200度以上,而農村居民用電量依然可維持在十位數甚至個位數的水平。以現在的方案看來,城鄉差距不僅沒被照顧到,反而像是更多的城市居民被劃到“提價圈”中。

          質疑2:只有漲沒有降的階梯電價,怎么保證“窮人”被補貼?

          實際上,現在尚未明確的、實行梯度電價之后電價如何劃定,也是低收入群體能否真正受益的關鍵。有質疑聲音就認為,若真正要降低(低收入人群的)負擔,對低于第一檔居民用電價格進行降價、中間用戶(電價)維持不變、用電大戶再漲價的方法,可能更加有效。除日本以外,美國也有一些州對居民生活用電采用“生命線電價”,先確保低收入居民能獲得政府特殊照顧,此后再對超過“生命線”用電量限額的用戶按合理電價收費、再超過某一用電量限額時按高于合理電價收費。在低收入人口占多數的中國,階梯電價若不配合相應的降價措施而只強調“價格合理化”,真正的低收入者也許難以從中受惠。

          質疑3:階梯電價一旦實行,或有利于電網企業從中“漁利”?

          過去30多年里,占全國年用電總量12%左右的居民電價長期低于工業電價,居民用電相當于享受某種程度的“政府補貼”,電價難以反映實際成本。但在政府“一手抓”的體制下,政府如何設計階梯電價不僅能左右整體電價水平,也能決定電網企業能否從中增加收入。

          理論上說,要轉變“窮人補貼富人”或者“補貼向窮人傾斜”,中間檔電價是否足以維持電力平均成本很關鍵。如果通過階梯電價將中間檔的人群擴大,反過來電網企業的收益也就能大大增長。據推測,當城市居民電價增長幅度控制在0.04元~0.05元之間、農村居民在0.02元~0.04元之間時,漲價是可以被承受的。這似乎意味著,階梯電價可能讓電網企業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漁利”。

          電價為何“眾口難調”

          客觀地說,中國多年來對居民用電實行低價政策、通過提高工商業用電價格分攤成本的做法,確實無法反應資源價格應有的水平。然而,提高居民用電價格是電價市場化的大趨勢、居民階梯電價遞進制度是為杜絕“窮人補貼富人”現象,兩者不能等同。從現行的方案看,梯度電價更像是以行政命令讓一部分用戶消費高電價,這與用政策壓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一樣存在某種“價格歧視”。

          電價怎么調都感覺不合理,關鍵還在于電價改革市場化始終無果。盡管水電、風電、核電等逐漸加入電力供應大隊,煤依然是中國的最主要電力資源(全國約70%發電量靠燃煤),而用戶購買時支付的終端價受煤炭價格和發電企業報的“出廠價格”(上網電價)左右。但中國的特殊國情在于,雖然煤炭基本實現了市場定價,發電企業的出廠價格卻仍處在政府的嚴格管制之下。

          2008年6月,全國發電量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在經濟發達的華東、華北發電量增速甚至急劇下滑。面對“電荒”的危險,政府的決策時報之以更加嚴厲的限價措施。當市場對電煤需求持續增加時,政府下令限價的結果,就是煤炭企業不愿產煤或電煤質量下降,結果危機只能加劇。當年6月、7月官方兩次對電煤限價,結果是限價政策出臺后到一個月,區域性“電荒”相繼出現。發電企業的價格和收入本應隨行就市,政策而不是市場在調整電價,只能產生政策跟不上電價漲幅和漲價節奏,不能及時反應實際的市場供需變化的結果。

          結語: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能源定價難題。既要控制物價又要防止通脹,既要容許價格適當上升以促進能源行業投資又要鼓勵用戶環保節能,平衡這些利益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窮人范文第2篇

          窮人《續寫 》

          桑娜拉開帳子,漁夫看到了睡熟的兩個孩子。桑娜說:“其實我早就把他們抱來了,只是怕你不同意?!薄拔視獾模詾樗麄兲蓱z了?!鄙D日f;“我們得給他們取一個名字?!睗O夫說:“那好吧,叫什麼名字好呢?”桑娜說:“一個叫曼達,一個叫蒙達?!睗O夫說:“大的叫蒙達,小的叫曼達?!薄昂冒?。”“快點休息吧!他們就這樣度過了一晚。

          第二天,桑娜和漁夫醒來,漁夫出去打魚了,桑娜在家里做早飯,早飯做好了,她又去補魚網,補完魚網她去叫兩個孩子,“你們的媽媽去世了,現在由我來照顧你們,你們一個叫蒙達,一個叫曼達,好嗎?”孩子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很快,五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了,桑娜家富有了,她送這兩個孩子去上學了,他們學習很好,老師經??渌麄儭_@兩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從此,一家人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窮人范文第3篇

          現在漁夫和桑娜有七個孩子,這讓他們更加煩惱.漁夫決定把自己捕來的魚拿到集市上賣,就這樣他們熬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七個孩子長大了,他們幫助漁夫到海上捕魚,由大兒子丘比特和二兒子呂波里幫助漁夫拿到集市上賣.

          一天,他們一如既往地把魚拿到集市,這時正遇到一伙強盜在搶劫,漁夫于兩個孩子見了拿上魚叉沖上前去,與強盜搏斗.在搏斗的過程中,父子三人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可是年老體弱的漁夫受傷了,最后還是把強盜捉住了.被強盜搶劫的人是大富豪,他見自己的救命恩人受上了.于是他就把漁夫接回了自己家,可漁夫堅持要回自己的家,大富豪無可奈何只好把漁夫送回他那破舊卻溫暖的小屋.日子一天天過去,漁夫的傷也漸漸好轉起來.這時寄來了了一封信,漁夫打開信封里面有一張紙和一張支票,支票上的數字大得驚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漁夫嚇得差點兒從床上蹦下來.再看看信,漁夫明白了,這是那位大富豪寄來的,信上說:“謝謝您,見義勇為的勇士,這張支票是我小小的心意,請您收下.”

          后來,漁夫用這筆錢買了一個漁場,由自己和七個孩子經營.最后,他們用自己富有的心變成了富人.

          窮人范文第4篇

          媽媽是要我不要一天呆在電腦旁,出來兜兜風,伴著不情愿我在媽媽脅迫下,我來到了永寧公園,隨心所欲的來到江邊,躺在木板上,讓微風撫摩著。

          躺著心煩,便想著給家鄉的同學們“報個信”,叫媽媽拿出手機,她卻說現在打電話貴些,9點以后再打,我非要,媽媽還是給我了,就在此時,來了三個人,一位母親,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都大概五六歲吧,男孩對我輕輕的說了句:“讓一下。”我愣愣的讓開了,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我仔細的觀察,他走到江邊,趴下去,用手拍水,我才醒悟:原來他為了江里的那個瓶子,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跟著去看,本來我是可以夠著那個瓶子的,但是他又把他拍到另一個木板的下方去了,我無能為力,他又跑到那邊去,他的母親在旁邊說著什么,我不是本地人,不明白,大概是叫孩子回來的意思吧。但那個男孩還像不開心,說著我要那個瓶子,邊說邊用手指著。當他終于把瓶子趕到離他最近的地方,他又趴下了,但我深知,瓶子他還是夠不著的,他叫他媽媽把他的大腿按著,他彎下身去撿,他的身子在抖動,終于瓶子被撿起。他們就離開了,母親對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我或許明白了什么。于是把手機還給了媽媽說:“算了,不打了。”

          其實窮人的夢很簡單,不過一個瓶子,有一碗飯吃,不挨凍……但最終的夢還是走出大山,走入大城市,去完成他們的夢,窮人的孩子就是那么特別吧,就像他們的夢一樣。

          窮人范文第5篇

          Delights me, the old

          Yellow wooden house 2)indented

          Among the new brick 3)tenements

          Or a 4)cast iron balcony

          With 5)panels showing oak branches

          In full leaf. It fits

          The dress of the children

          Reflecting every stage and

          Custom of necessity―

          Chimneys, roofs, fences of

          Wood and metal in an unfenced

          Age and enclosing next to

          Nothing at all: the old man

          In a sweater and soft black

          Hat who sweeps the sidewalk―

          His own ten feet of it―

          In a wind that 6)fitfully

          Turning his corner has

          Overwhelmed the entire city

          貧窮的無序景致

          使我愉悅:陳舊的

          黃色木屋陷入

          新的磚造分租公寓的包圍中

          一個鑄鐵陽臺的鑲板間

          露出長滿樹葉的

          橡樹枝椏。它和

          孩子們的服裝契合

          反映不同時期

          對于生活的不同需求――

          煙囪、房頂,以及在這個不設防的年代

          用木頭和金屬做的柵欄

          包圍圈內

          近乎無物:那位老人

          穿著羊毛衫,戴著黑色

          軟帽,打掃著人行道――

          他在打掃自己那十英尺空間

          風一陣陣地

          轉過他的角落

          吹遍整座城市

          一首短小的詩,裝著一個小小的世界,窮人狹小、破舊的房子,用木頭和金屬做的柵欄,鑄鐵陽臺的鑲板間露出的橡樹枝椏,還有對風中那位戴著黑色軟帽的老人的描述都反映了詩人對窮人們生活的關注。令詩人愉悅的是詩中意象的形態、顏色,我不禁思考起,世間有多少人即使在貧寒的生活狀態中也能詩意地棲居?清貧地聽著風,并不是一種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幸福。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美國詩人,美國后現代主義詩歌的鼻祖,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魯瑟福德城的一個商人家庭。1906年,他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并取得醫學學位,又去德國萊比錫大學進修,后回故鄉行醫。業余從事詩歌創作,也寫小說和評論文章。

          相關期刊更多

          三月風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營銷界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原出版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科普天地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西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