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影像館

          影像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影像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影像館

          影像館范文第1篇

          說它流動、便攜,是因為它可用電瓶帶動,隨時隨地輸出手機/相機存儲卡、U盤、移動硬盤里的圖像,自動讀取照片,可編輯裁切,一機多能。照片不怕水,立等可取,省時、賺錢快。如果覺得學校生意好,那就提著機器去學校;如果夜市好,那就去夜市,便攜的機器,想去哪去哪。“迷你”成為故宮唯一的指定影像商。

          小本投資,終生獲利

          “迷你”項目的全部投資額12880元,不僅提供設備、技術、運營思路,還包括后期的耗材供應以及終生的售后服務。普通照相館洗一版證件照片,快照一般是10元,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甚至20元至40元。一寸的一般是8張,兩寸的一般是4張。在“迷你”,出10張一寸的證件照片成本只需要3角5分錢(包括紙張和墨水在內),按現在的市場價可以賣到10元到40元不等。

          “迷你”創富榜樣

          【榜樣一】

          李建國40多歲,在機關上班,開起了“北京霍營店”。面積不到10平方米,實行會員制管理,消費滿100元的自動成為會員,以后每次消費都打9折。社區顧客的消費規律特別突出,拍照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更愿意看到實物的照片。因為機器小巧輕便,還可以為顧客提供上門照相輸出服務。相紙是固定有數的,李建國定好價格就可以放心的上班了,店長會處理好一切。證件照成本0.35元,“迷你”收費10元錢,同行收15元;成本0.4元的7寸照片收15元,同行收20元;成本2元的12寸照片收40元,同行收50元。還有一些加洗照片的,5寸的一張同行收0.6元,他只收0.5元,成本不到0.3元。個性禮品的利潤更豐厚了。比如,袖珍寫真集,成本只有5元錢,同行賣80元,他只賣50元!帶照片的感溫杯,看似普通的杯子倒上熱水照片就出現了,成本9元錢,賣價50元。學生們常常一買就是三四個。李建國的月營業額從最初的6000元逐漸上升到1萬多元。這就是說,他每個月至少賺9000多元,一年就是10萬多元。2011年6月,他開了第二家社區店,現在還準備擴大規模。

          【榜樣二】

          孟群在山東政法學院開高校店,4平方米,租金每月200元。“迷你”一機多能,打印、復印、掃描、照相都能做,個性禮品更受歡迎,每月收入近萬元。

          影像館范文第2篇

          這,便是迷你影像館的神奇生意!

          技術過硬受歡迎

          兩平方米小店月賺萬元

          我大學畢業后,開辦了迷你影像館。“迷你”是“小”的意思,是項目的亮點:場地只要2平方米,一部照相機、一臺打印設備就是全部家當。我的長處是技術,照相機隨便能買到,打印設備自己琢磨。我的設備能輸出照片,立等可取,照片不怕水泡,更神奇的是,還能在杯子、衣服、臺歷、水晶上輸出,光面、絨面、絲綢面、金箔面、絹絲布面、油畫布面都可以呈現出清晰飽滿的圖像。

          雖然價格便宜,但絕對是暴利,以證件照為例,市價15元,而我的成本只有3毛錢。因為我的成本低,所以我適當比別人便宜一些,錢不少賺,人氣還旺,所以生意順風順水,一個月能賺上萬元。

          2009年5月,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迷你”一炮走紅,引起各界領導和媒體的關注,10月,“迷你”順利進駐故宮,成為故宮唯一的指定影像商。

          技術升級領跑市場

          低成本高品質生意更上一層樓

          影像輸出設備升級。我們和專業的影像輸出設備生產商合作,按我提出思路和模式,對方負責設計制作,全面升級后的影像輸出設備可以連續24小時工作,打印、復印、掃描、照片輸出一機完成,不用連接電腦就能輸出照片。簡化了操作程序,連從未接觸電腦的人幾分鐘也能學會操作。設備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輕便,而且配備了蓄電池,不用外接電源也能工作,這樣既能在店里,也可以到學校、景點、超市、夜市、步行街、廟會上,帶著樣品,現場擺攤做生意。

          墨盒升級。墨水分兩種--水墨和油墨。水墨便宜,但易褪色;油墨價格高一些,但是也分好多等級。我采用的是油墨中最好的。同時,我把內置的墨盒改為外置,這樣能及時發現墨水的用量,雖是補充,即避免了盲目更換墨盒造成成本增加,又不會因為缺墨耽誤事。我把墨盒升級為6種顏色,可以分色注墨,既省錢,輸出的畫面又更加細膩,富有質感。

          市場上的水墨200元錢賣20毫升,我的油墨200塊錢賣600毫升。同樣劑量,一般的設備可以輸出1000張左右,我可以輸出3000張左右。普通的打印和復印,“迷你”將彩色和黑白的成本做到一樣低。

          相紙升級。一般的照相館所使用的相紙是180-200克,我用的是260克的,而且還能達到防水、防褪色、沒有手印、沒有劃痕的效果。并且相紙的種類是多樣化的。

          很多投資者會問:“萬一相紙漲價了怎么辦?成本不就上去了嗎?”其實,這是大家不了解背后的流程。我的相紙是由指定的工廠量身定做、統一生產的,中間不經過商和經銷商,不但保證質量,更從根本上保證了價格的穩定性,解除了投資者的后顧之憂。四年來,給加盟商供耗材的價格一分錢也沒漲過。

          成本不斷壓低,利潤自然就高了,我的加盟商隊伍不斷壯大,2010年底,“迷你”的注冊資本增加到50萬元,加盟商壯大到了300位,店面遍布全國。

          加盟扶持貼心準確

          加盟商千元投資月利過萬

          “迷你”影像館項目的亮點,除了投資小,經營方式開店、擺攤、上門服務、流動經營之外,更誘人的就是,我們不僅提供設備、技術、耗材,還提供項目的運營方法,還進行終生的耗材供應和售后服務,保障加盟商能獨立開店,回本賺錢。

          2009年11月,李建國找到了我,40多歲的他在機關上班,想在家附近開個社區店。他投資了幾千元,開起了“北京霍營店”。面積不到10平方米,實行會員制管理,消費滿100元的自動成為會員,以后每次消費都打9折。社區顧客的消費規律特別突出,拍照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更愿意看到實物的照片。因為機器小巧輕便,還可以為顧客提供上門照相輸出服務。相紙是固定有數的,李建國只要定好價格就可以放心的上班了,店長會處理好一切。

          一般,成本0.35元的證件照,收費10元錢,同行收15元;成本0.4元的7寸照片收15元,同行收20元;成本2元

          的12寸照片收40元,同行收50元。還有一些加洗照片的,5寸的一張同行收0.6元,他只收0.5元,成本不到0.3元。個性禮品的利潤更豐厚了。比如,袖珍寫真集,成本只有5元錢,同行賣80元,他只賣50元!帶照片的感溫杯,看似普通的杯子倒上熱水照片就出現了,成本9元錢,賣價50元。學生們常常一買就是三四個。

          李建國的月營業額從最初的6000元逐漸上升到1萬多元。這就是說,他每個月至少賺9000多元,一年就是10萬多元。2011年6月,他開了第二家社區店。而且他還準備繼續擴大規模。

          2009年,孟群在山東政法學院開起了高校店。在校內的書吧,她租了4平方米的位置,租金每月200元。因為“迷你”一機多能,所以她打印、復印、掃描、照相都能做,個性禮品更是倍受歡迎,利潤率比其他模式的店要高,每月收入近萬元。2010年7月,她畢業后沒有再找別的工作,專心做“迷你”。

          老孫從部隊復員后,一直想干些什么。發現“迷你”時,他對快速成像一無所知,因為有20多萬元的復員金,他“財大氣粗”,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下子買了3套,進駐了故宮。當初,他最擔心的是我們的售后服務,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余的。從確定價格、收費流程,到收編故宮內閑散照相的……我們一直幫了他3個月。現在,他7寸的照片收費20元,12寸的收50元,一天拍700多張,1天的收入就有1萬多元!

          這些例子是我們600多位加盟商中的典型。也有人只能維持溫飽,或者干脆做不下去了。我現在體會特別深的一點是:項目必須要好,但是更關鍵的在于人、在于管理。不說加盟商們,就說“迷你”最初的4個人吧,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5年來的實踐證明:快速成像這個行業太值得干下去了。國外,這個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國內才剛剛開始。膠片時代-數碼時代-快速成像時代,沿著行業清晰的發展脈絡,“迷你”讓我和投資者們信心十足。

          目前,我們的各種模式相對穩定了,如社區店、高校店、景點店、酒店、婚慶影樓店、流動店等等。“迷你”還準備跨界營銷,和服裝商、飾品商、化妝品商、汽車銷售商合作,拓寬直營店和加盟店的經營思路。我們實踐成功了就會復制這種模式,讓大家的盈利店更多。

          北京迷你(Mini)影像館

          北京影享眾惠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天創世緣B1座1406(大屯路慧忠北里311號)

          郵編:100012

          招商電話:010-67163872

          15201346484

          公司網址:.cn

          E-mail:

          QQ:1498928181

          影像館范文第3篇

          一、圖書館的主要作用

          當前專家將圖書館主要定義為:圖書館是一個專門從事搜集、整理、保存、提供文獻以及各種科學研究、文化、報紙期刊、教育的機構。圖書館日常工作中的物質基礎就是文獻。目前人們將圖書館的主要作用或者說是基本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資源、保存人類文化遺產以及傳遞科學情報。文獻是圖書館實現以上基本功能的基礎,而在圖書館文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的就是影像資料,它在圖書館文獻資源中發揮著非常重要而又獨特的作用。隨著當前圖形圖像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影像資料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進而對圖書館的建設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二、圖形圖像技術的發展對圖書館建設的影響

          隨著人類創造了文字之后,圖書館也就慢慢形成了。在公元前所記載的文獻資料中,絕大部分都是文字資料,圖像資料只是以一種裝飾的形式出現在文獻資料中。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書籍制作技術不斷發展,繪畫技術也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進而人類逐漸進入文明社會,所以人們建設圖書館的目的和作用也越來越明確,隨后圖書館文獻資料中開始有圖形圖像資料身影的出現,然而當時的圖形圖像主要是以手繪為主,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使圖書館的館藏資料變得豐富多彩,無論是文獻種類還是內容都變得越來越多,隨著時間的流失,圖書館的功能也在不斷發展著,但是圖像資料由于受到本身性質和技術的影響,根本不能充分滿足圖書館基本工作的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直到印刷技術的出現,圖形圖像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一方面能夠制作出大量的一模一樣的圖形圖像文獻,另一方面還在最大程度上使其制作成本降低,從而促進了圖書館的建設。圖書館館藏文獻不再是一個圖書館所獨有,進而開始轉變成多家圖書館共享文獻資料,這時圖書館開始實施了大規模的建設,而且數量也在逐漸增多,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了圖書館的健康發展。隨著圖形圖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進而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也在不斷健全,開始有了開展社會教育這項基本功能。但是由于受到當時科學技術的影響,圖形圖像還只是通過手工制作來完成,所以并能將事物真實的原貌完全還原出來,因而當時的圖像圖形文獻并不能將事物準確記錄和傳播。

          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圖書館的主要作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像圖形文獻才能真正做到真實記錄、傳播的主要作用,而且還能夠實現對文獻資料的整理、歸類、編目、保存等,同時還在不斷更新著圖書館的使用方式。隨著攝影技術的發明,圖書館無論是建設、建筑構造還是劃分功能、使用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主要是由于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圖形圖像的需求,需要建設專門的房屋以及提供專門的設備等,比如,圖書館就必須為動態影像資料提供專門的場地,而且還必須配備專業人員來進行相應的操作,才能達到最佳程度,這就使得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就必須將更多地因素考慮進去。

          在上世紀,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圖書館出現了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式發展,多媒體技術(又被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多數據、圖形、動畫、文字等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和管理,進而幫助用戶可以提高不同的感官來跟計算機進行信息交互的一種技術。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圖書館傳統的構建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所以促使圖書館由傳統的建設進而轉變成為向現代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方向發展。改變了人們對圖書館的使用方式,數字化的圖書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圖書館圖形圖像文獻資料的制作成本,而且促使圖書館的功能進一步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使圖書館對人們的影響,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中去,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影像館范文第4篇

          一是降低了利用資產減值準備調節盈余的可能。過去我國會計準則、制度均規定資產應建立減值準備(資產發生減值時計提,資產升值轉回)。但事實表明資產減值準備的這一核算規定被用來進行盈余管理的頻度及深度均很大。如何有效遏制企業利用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新“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舍棄了過去與IASB趨同,即允許轉回長期資產減值的做法,轉而向FASB靠攏,采取了在長期資產存續期間只計提不允許轉回的做法,這樣就使資產減值的調節功能大大降低,從而反制公司濫用資產減值調節利潤。另外,對流動資產計提的準備(如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新會計準則雖然允許計提和沖回,但對其計提和沖回也進行了嚴格限制,如應收賬款作為一項金融工具,要求必須有“客觀證據(如債務人發生嚴重災害、財務困難、即將倒閉或財務重組等)”表明發生減值才能計提,減值準備的大額沖回也必須提出證明原計提的減值準備的適當性和資產價值于本期確實大幅回升的充分適當的證據,否則視為調節利潤而建立的秘密準備,必須按“重大會計差錯”來處理。

          二是對公允價值的運用過程進行了適當限制。相對于國際會計準則而言,我國公允價值使用的前提、范圍及具體方法上更加謹慎,這既是對我國過去曾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出現問題的總結和改進,也是基于我國國情,確保公允價值不被濫用的現實選擇。如在基本準則第43條中就明確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準則第10條明確規定只有在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情況下,才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在非貨幣換準則中規定了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基礎確定換人資產入賬價值和換出資產價值損益的首要條件是交換必須具有商業實質,同時還明確指出:“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此外,公允價值使用的限制性規定還在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等會計準則中得到體現。新會計準則的這些規定向企業傳達的信息是嚴肅而鮮明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礎上才能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禁止含有較多假設的估值技術的應用。

          三是消除了死角。過去有不少經濟業務,要么會計準則、制度未作規范,要么準則、制度雖作規范,但規范粗糙、模糊,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差,成為企業進行盈余操控的最佳選擇。新會計準則基本上消除這些會計規范的“盲區”,一定程度上牽制了企業盈余管理。如企業合并業務,過去各企業在如何確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確定作為對價付出的相關資產的相關損益、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等方面一直很混亂,影響了盈余的核算口徑。新會計準則第20號對此作了專門規范,要求企業將企業合并區分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兩大類,并分別采用不同的規則進行處理。又如,對傳統金融企業出現的創新金融業務和一般企業的套期保證、衍生金融工具、年金基金等新業務的確認、計量和列報進行了統一規范,減少了企業會計處理上的隨意性。

          四是完善了會計披露的要求,增強了企業經常性和非經常性損益信息的透明度。新準則對損益披露的要求隨處可見,除“財務報告列報”準則外,各具體準則幾乎都有要求,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要求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而換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及確認的損益金額;債務重組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債務重組雙方的重組利得或損失的金額;投資性房地產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公允價值確定的依據和方法、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房地產轉讓的情況和理由、當期處置的投資性房地產及其對損益的影響等;關聯方披露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定價政策等;分部報告準則要求在附注中將企業的損益按地區分部或業務分部進行分部披露等。這些會計報表列報要求使財務報告使用者能較好判斷企業損益的構成、風險幣Ⅱ報酬的主要來源,增強了決策科學性。

          二、新會計準則客觀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間

          (一)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擴大

          由原來僅限于“為購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擴大到“為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等的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由于企業的借入資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業上述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資性運作、產生了多少投資收益,企業外部人很難準確了解,因此借款費用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數量上如何分配,企業管理層選擇的空間有所增大。

          (二)公允價值運用范圍的拓展

          新準則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方面的確認與計量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公允價值如能在上述經濟業務事項中得到正確運用,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不能排除公允價值不被濫用。公允價值與企業盈余關系密切,其可驗證性相對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對稱,審計部門和監管機構的審計、監管手段、方法等又不盡完善,所以企業管理層有意識地借助公允價值計量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極大。

          (三)資產減值中會計選擇與職業判斷增多

          資產減值準則中的“可收回金額的計量”、“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預計”、“折現率的選擇”,“資產組的認定”等都存在不確定因素和主觀判斷,若企業管理層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管理,將更難查證。

          (四)研發支出的非完全費用化處理

          企業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支出過去一直是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新無形資產準則則將企業的研發費用分成兩個階段,并允許部分“符合條件”的開發階段的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然后分期攤銷。由于允許開發支出資本化大大降低了開發費用對發生當期利潤的沖擊,對調動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有利。但由于新產品、新設計和新技術的研發難度大,風險高,且其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界限也較難準確劃分,因而可能被企業管理層用于盈余管理。

          (五)預計負債計量的新規定

          新或有事項準則對預計負債的初始計量增加了“……如果貨幣時間價值影響重大,應當通過對相關未來現金流出折現后確定最佳估計數”;同時還增加了后續計量的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預計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賬面價值不能真實反映當前最佳估計數,應作相應的調整,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這些新規定也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增加了余地。

          (六)新債務重組的三大變化

          一是債務重組利得的會計處理由“資本公積”科目回歸到“營業外收入”科目,而且由此增加的利潤只需在附注中披露,勿需在計算每股收益指標時扣除;

          二是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時,既確認債務重組利得又確認轉讓非現金資產損益,而且用以抵債的資產的轉讓損益應根據資產的性質確認為正常情形下的出售損益,如主營業務收入(成本)、投資收益等;

          三是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未來應收金額或應付金額由過去以協議中規定的未來的本利和確定,改為按未來現金流量的公允價值確定。新債務重組準則的這三大重要變化也給企業盈余管理留有一定空間。

          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交易類別劃分和不同類別相關損益的不同處理規定,存貨準則有關存貨與投資性房地產之間重分類的會計處理規定,企業合并準則中有關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界定及不同的會計處理規定等,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間。

          三、新會計準則盈余管理差異分析

          (一)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影響不同

          由于新會計準則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調查研究后設計的,而且出臺后其實施范圍又暫定于上市公司,所以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必然大于非上市公司。但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范圍隨時都可能擴大,因此其對非上市公司的影響在1—2年后也會逐漸顯現。

          (二)對境內公司和境外公司的影響不同

          新會計準則對設立在我國境內的公司影響較大,而對設立在境外或設立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公司,由于其必須遵守所在國或地區的會計準則體系,所以新會計準則對其影響也小。但是,對于內地企業設立在境外或港、澳、臺等地的子公司,因其財務會計報告要與大陸的母公司合并,其會計信息需要遵從新會計準則進行折算、調整和合并,所以新準則對其的影響也不亞于境內公司。

          (三)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同

          就上市公司而言,不同行業板塊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對其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沖擊是不同的,對其盈余管理所產生的沖擊也不盡相同。如經營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后,其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模式不再為單純的成本計量模式,而可能完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采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情況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將隨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而調整,調整的金額要計人當期損益。這意味著過去市價大幅上升或下降帶來的資產價值和潛在利潤波動不予反映的情況將不復存在。總體上講,新準則對石油、天然氣、金融、保險、農業、房地產、特許經營服務等行業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會產生較大影響,其盈余管理的空間也隨之變大。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面對新會計準則對盈余管理的這些影響,應采取正確態度和方略。

          第一,不能將新的盈余管理行為完全歸咎于新會計準則。因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層的社會政治、經濟原因,會計準則與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關系。會計準則只不過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可資利用的工具。實際上,早在會計準則產生之前,盈余管理即已存在。會計準則并不影響盈余管理的存在,影響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體手段。

          影像館范文第5篇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lements that would influence the appearance of tubular fabrics and investigated the correction method about the calculation of tubular fabrics’ warp numb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eft inserting sequence and appearance effect was also researched culminating a new designing argument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the benefit of school i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tubular fabrics.

          管狀組織在織物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傳統的產業用織物如各類工業用管子、圓筒形過濾布及無縫包裝袋、輸送帶、固定帶等都采用了管狀組織,近年來還不斷開發了篩網形管狀織物、網隔圈、高緊度管狀織物、三維管狀織物以及錐形管狀預成形機織物等。醫學上需要的內壁光滑而外壁毛糙的管子或管壁松軟而具有絨毛的人造血管等等,均由管狀組織構成。在以往設計中很少應用管狀組織的衣著類和裝飾類織物,也一改舊況,管狀新產品相繼面市,如各種管狀色織物、提花管狀織物、彈力管狀布等各具風格。特別是近些年來出口的和服腰帶,一類是將若干幅獨立的織物在同一臺絲織機上制織而成的單層片狀形腰帶,這類腰帶織造時各幅之間空出 6 筘,空齒兩旁由絞經交織;另一類是單條織造不必另加裁剪的管狀形腰帶,這類腰帶不僅加工方便,而且邊部平整光潔,質量較高。由于后一類腰帶的產量和銷量均很高,因此已取代了傳統的單層片狀形腰帶。

          由于管狀組織的設計既要注意保持織物任何部位組織的連續性,又要使織物的內在質量和外觀效果符合設計本意,所以,管狀織物基礎組織的選擇、總經根數的計算、表里緯投緯順序的確定以及邊部經密的控制等就成為管狀織物技術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本文著重探討與管狀織物外觀有直接影響的相關因素,對管狀織物總經根數的計算方法提出了補充意見,對表里緯投緯順序與管狀織物布面效應的關系作了分析,并闡述了新的論點。

          1基礎組織對外觀效應的影響

          為了使管狀織物呈圓筒形外觀,且邊緣部分均勻無縫,必須選用同一組織作為管狀組織的表組織和反面組織,統稱基礎組織。為了降低上機難度,基礎組織盡量選用簡單組織,如平紋、斜紋、正則緞紋、緯重平等,但必須是緯向飛數Sw為常數的組織,以保證管狀織物的折幅處組織點連續而不致破壞織物外觀。

          2總經根數對外觀效應的影響

          管狀織物總經根數的確定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管狀織物能否形成圓筒形外觀、能否使管狀織物的兩側邊緣組織規律連續。在設計過程中,一般根據管狀織物的用途和要求,先設計管狀織物(管子)的直徑,再根據直徑計算管幅,然后根據管幅和織物成品的單層經密計算總經根數,并予以修正。

          2.1總經根數的初步確定

          W = πD÷2(1)

          Mj = 2WPj/10 (2)

          式中:W ― 管幅(cm);D ― 管子直徑(cm);Mj ― 總經根數(上下兩層總經根數);Pj ― 織物成品單層經密(根/10 cm)。

          2.2總經根數的修正

          式(2)所得的總經根數必須按下式進行修正:

          Mj = Rj・Z ± Sw (3)

          式中:Rj ― 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經紗數;Z ― 表里層基礎組織的個數;Sw ― 基礎組織的緯向飛數。

          2.3分析

          式(3)中的正負運算符號取決于第一緯的投緯方向,而Sw則本身是一向量,其正負只取決于管狀組織的基礎組織,與投緯方向無關。

          3表里緯投緯順序對外觀效應的影響

          管狀組織的表里經排列比通常是 1∶1,而表里緯投緯比必須是 1∶1。投表緯時表綜開口、里綜下停,即形成表層梭口;投里緯時里綜開口、表綜上升,即形成里層梭口。式(3)中正負運算符合的取舍不僅與第一緯投緯方向的左右相關,而且與第一緯投緯順序的表里相關。否則,將直接影響管狀織物的外觀效應,現舉例說明。

          例:某一管狀形腰帶織物的設計意圖為表組織緯面緞,即Rj = 5,Sw = +3;設 Z = 3;第一緯投緯方向為自左向右,根據公式(3)得總經根數Mj = Rj・Z - Sw = 5 × 3 - 3 = 12。

          若第一緯為表層梭口,即先織上層,則繪得截面圖如 圖 1(a)所示。

          由圖 1(a)得到的表、里組織的組織圖分別為圖 1(b)、(c),即表組織為緯面緞,里組織為經面緞,與設計意圖相同。

          若第一緯為里層梭口,即先織下層,則繪得的截面圖如圖 2(a)所示。

          由圖 2(a)得到的表、里組織的組織圖分別為圖 2(b)、(c),即表組織為緯面緞,里組織為經面緞,與設計意圖的組織飛數相異,即外觀效果改變。因為緞紋組織飛數的選擇與織物光澤度密切相關。上例中,若將第一緯由表層梭口改成里層梭口,則原設計意圖為表組織緯面緞就變成了緯面緞,使織物表面的光澤度受到影響。

          又例:某一產業用織物的設計意圖為表組織,即Rj = 4,Sw = + 1;設Z = 4;第一緯投緯方向為自右向左,根據公式(2)得總經根數Mj = Rj・Z + Sw = 4 × 4 + 1 = 17。

          若第一緯為表層梭口,即先織上層,則繪得截面圖如 圖 3(a)所示。由圖 3(a)得到的表、里組織的組織圖分別為圖 3(b)、(c),即表組織為,里組織為,與設計意圖一致。

          若第一緯為里層梭口,即先織下層,則繪得的截面圖如圖 4(a)所示。由圖 4(a)得到的表、里組織的組織圖分別為圖 4(b)、(c),即表組織為,里組織為,與設計意圖的組織斜向相反。

          4邊部經密的控制對外觀效應的影響

          管狀織物的穿筘不僅應掌握表里經同一排列比組的經紗須穿在同一筘內,并且考慮到織造過程中,由于兩邊緣處緯紗收縮引起邊部經密偏大,手感發硬,影響管狀織物的外觀效果和內在質量。所以,為了盡可能保持織物中間密度與邊緣密度的一致,在采用“特線”和“內幅撐”的同時,利用穿筘工藝的每筘穿入數加以調節。即從中間到兩邊,每筘穿入根數宜采用由多到少逐漸遞減的方法,以控制緯紗收縮,防止邊部經密過大。

          5結語

          管狀織物的基礎組織應采用Sw為常數的組織。管狀織物總經根數的計算可以按Mj = Rj・Z ± Sw進行,式中運算符號的正負同時取決于第一緯的投緯方向和投緯順序。若第一緯自左向右,先投表層,或自右向左,先投里層,則運算符號取負號;反之若第一緯自右向左,先投表層,或自左向右,先投里層,則運算符號取正號。需要注意的是Sw本身是一向量。只有按上述設計方法,才能使制成的管狀織物符合設計意圖,否則,便會產生織物邊緣部位組織不連續、斜紋改變斜向、緞紋改變飛數的不良情況。另外,管狀織物的上機穿筘也應嚴格掌握每筘穿入數由布身向布邊逐漸減少,并配置內撐幅工藝。只有這樣,才能使管狀織物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要求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 鄭秀芝,劉培民. 機織物結構與設計[M].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93.

          [2] 荊妙蕾. 織物結構與設計[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