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虛擬經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勞動的虛擬化使勞動超出了時空的限制。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個與物理空間相對應的新空間———塞博空間(cyberspace)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在塞博空間從事的虛擬勞動,無限地擴展了勞動的空間、勞動的時間、勞動的對象、勞動的手段,特別是人工智能或軟智能體的出現,更使勞動主體虛擬化,勞動方式也被虛擬化。
勞動方式的虛擬化將對社會經濟產生巨大的價值功用:它極大地增強了主體的認識能力,拓展了認識空間。數字化虛擬為人類打開了探索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的空間,超越現實時空和物質條件的局限,自由地將事物的多種可能性外化為對象性存在,為人類開拓了新的認識空間,促進認識的深化。它促進了生產力的加速發展。勞動者對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運用能力空前增強,并促進知識勞動者的出現與快速增加;勞動工具的智能化、網絡化,增加了生產中的知識和科技含量,為高科學技術及時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供了便利條件;擴展了勞動對象范圍,使數據、信息、知識等都成了新的勞動對象;隨著電腦和網絡技術的深化應用,社會生產力將會產生加速度的發展。它創造了新的多維的社會交往方式。在網絡虛擬空間里,每個主體還可以同時從多種角度與多個對象交往,這就使主體之間的關系呈現出多維度(血緣、地緣、業緣、網緣關系等)、非中心化的狀態。交往方式的網絡化、多維化,無疑大大地提高了交往頻率,加快了社會資源的流轉和組合。勞動方式的虛擬化,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構建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全球性網絡,地域界限被弱化,實現信息和知識共享,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對各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巨大的、復雜的。
勞動方式的虛擬化與可持續發展
未來學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警示人們,大自然的稟賦是有限的,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盡量減少對于自然資源的消耗,特別是那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而以勞動方式的虛擬化為特色的虛擬經濟,正是減少資源消耗、合理配置資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科技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使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勞動環境的虛擬化,減少了對于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消耗。塞博空間使勞動減少了對于實時空間的依賴,因而也減少了對于公共交通設施等物質資源的消耗。傳統的勞動(或活動)是需要在一定的物質空間內和統一的時間內進行的,然而在信息時代,有了塞博空間,許多勞動(活動)包括國際活動在內,統一的實時空間變得不必要,而且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進行了勞動資源的組合,減少了對于交通、社會公共設施和物質資源的消耗。譬如,大量的專業網絡,如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商場、電子物流……大大減少了繁雜的結算、洽談、采購、會議等,因而也減少了對于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一系列社會資源的消耗。
勞動對象的虛擬化,大大地減少了試驗成本。人們為了減少試驗過程對于物質資源的浪費,往往建立一些仿真系統,這樣就使勞動對象虛擬化,這種情況在智力勞動中普遍運用,如“數字化虛擬人”就是醫學研究對象人的虛擬化,還有投資巨大的水利工程,運用仿真系統,使研究對象虛擬化,節省了巨額的物質消耗。可以預期,隨著虛擬經濟的逐步發展壯大,勞動對象的虛擬化將逐步擴大,將越來越顯示出勞動對象虛擬化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虛擬經濟周期短,變動快,在經濟發展中,虛擬經濟中的股票和債券關系容易實現了企業預期收益。股票分紅、債券分紅等衍生經濟產品都可以用數據符號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經濟受整體資本流動以及國外經濟變動的影響,資金和衍生產品的利用,實現金融合作共贏。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發展的變化,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也隨著發生變化。良好的經濟發展需要結合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協調發展。
二、會計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中的作用
1.會計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中的角色及傳導作用
投資者在進行實體經濟或者虛擬經濟的投資時,都要評估投資對象的價值,而在這個評估決策的過程中,會計提供與投資相關的信息給投資者,方便投資者作出決策判斷。目前,大都數的投資者投資信息的來源渠道多樣化,但是在眾多渠道中,會計信息披露是最穩定最安全可靠的信息來源。會計準則定位會計目標,這強調了會計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信息支持作用。第一,會計向決策者提供實體經濟主體和虛擬經濟主體的相關財務信息,提供支持信息可供決策者使用。第二,經研究證明,會計所提供的實體經濟相關信息是決策者定價虛擬經濟符號的重要信息。會計信息還有利于評估企業的償還能力,從而為企業投資債權和金融衍生產品提供信息。第三,企業會計信息的匯集為衍生金融產品如基金、股票及證券等提供了板塊化、行業發展狀況乃至整個經濟發展狀況的基礎信息。因此,經濟運行離不開會計信息的引導,結合上文,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會計傳導著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互動。
2.會計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中的傳導過程
關鍵詞:會計;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傳導作用
目前經濟體系主要是實體以及虛擬經濟這二者所組成的,而金融市場經濟方面的發展需要依靠虛擬經濟,一旦虛擬經濟得到良好的發展,那么將會促使實體經濟多種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而會計的首要任務,就是為企業決策者的決策信息供給資源方面的配置,給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幫助,進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經營行為更加符合要求。能夠讓企業的經濟情況更加清晰,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因此,下面將對實體和虛擬經濟互動的基礎和特點進行分析,并且進一步研究會計在實體和虛擬經濟互動中發揮的傳到作用。
一、實體和虛擬經濟互動的前提和特點
由于實體經濟主體其盈利方面的能力以及財務的實際情況,屬于對實體經濟投資價值還有能力進行預測的一個前提條件,對于相關虛擬經濟相應的符號經濟價值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因為虛擬經濟符號在應用的過程中和商品以及勞務運行方面脫節,對于虛擬經濟符號價值造成影響,使其周期循環速度相對較慢。并且,因為遭受實體和虛擬經濟這二者之間變化速度帶來的影響,使其在施加對方影響力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通過觀察之前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及規律能夠發現,若實體經濟比虛擬進發展較快,將會到只金融抑制這種情況發生,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減慢了資金運用的效率,導致市場疲軟的情況發生。還有就是如果遭受源自于市場流動的沖擊較大,那么將十分容易導致虛擬經濟發生膨脹。而造成經濟泡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虛擬經濟發展比實體經濟發展過快。
二、會計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互動中的作用
(一)會計在實體和虛擬經濟互動中扮演的角色和傳導作用
由于投資者不斷對虛擬還是實體經濟進行投資之前,都必須要對投資的進行進行仔細的評估,而在進行評估時,需要會計將相關的投資資料和信息提供給投資人員,給投資者決策方面提供一定的幫助。現在大部分投資者其投資信息均來自于多個途徑,但是在這些途徑當中,會計信息提示屬于最為安全可靠的信息。會計規定對于其目標進行確定,這凸顯出會計在經濟運行當中起到的信息支持功能。首先,會計能夠供給決策著實體和虛擬經濟主體有關的財務資料以及支持信息,方便決策者應用。其次,通過統計發現,會計供給決策者的實體經濟信息對于決策人員確定,需要經濟符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會計還可以對企業償還能力進行評估起到一定的幫助。最后等企業會計信息聚集形成衍生的金融產品,例如基金和股票還有證券等,給板塊化以及整個行業以及經濟的情況提供基本的資料。所以所經濟運行無法脫離會計信息作為向導。通過聯系上文,我們可以總結出會計對于虛擬和實體經濟互動發揮著傳導的作用。
(二)會計在虛擬和實體經濟互動當中傳導的流程
對于整個經濟體系來講,會計能夠供給所有經濟主體基本的信息,并且對于虛擬以及實體經濟這二者互動中發揮著傳導的作用,同時在互動傳導過程中扮演著信號傳導這一角色。會計與經濟體系中間能夠反映出動態的且十分清晰的互動流程,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會計在宏觀以及微觀經濟之間信息傳導的整個過程,還有在實體以及虛擬經濟互動過程中整個循環累計的過程都能夠清晰的顯示出來。由于虛擬經濟特點是周期較短,十分容易吸引到大量的資金,還有就是因為虛擬和實體經濟這二者之間的速度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導致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進而使經濟泡沫情況更加嚴重,引發經濟方面的危機發生。如果沒有做好循環積累的處理工作,十分容易導致較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不管是對于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來講都會對其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就是循環因果累積的過程當中和會計信息產生以及傳導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通過本文對會計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中傳導作用的進一步闡述,使我們了解到實體和虛擬經濟之間是相互依存,并且相互之間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著二者之間發展相背離,那么將會造成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會計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互動中發揮傳導作用的重要性,并且給予其應有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決策者的決策信息供給資源方面的配置,給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幫助,進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經營行為更加符合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慧鳳.論會計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動中的傳導作用[A].中國會計學會.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2012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會計學會:,2012:13.
通常來講實際資產其實是由投資者將自身的資金利用在具體的生產運營中進而賦予資產實際的價值,而實際資產正是實體經濟中的代表,實體經濟包含了實際資產,實際資產的重要功能在于其可以不斷的創造出新的社會資產以及新的物質財富。而這種功能的實現主要是依附于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的,而實際資產究竟是什么?其實實際資產包含著較多的內容,包括建筑物以及生產設備器械和生產物資等等,而如果將這些實際資產放在一些企業發行的債券或者是股票投資上,那么實際資產就變成了虛擬資產,同樣也就歸屬為虛擬經濟中,也就是說將實際的資金變成了一張紙,或者是變成了電腦中的一個經濟條目,而這些虛擬資產僅僅是將實際資產進行提高可能性收益的一種憑證,并不能直接的提供實際的生產力,總結來講實體經濟可以不斷的提供生產力進而不斷的創造社會財富,而虛擬經濟僅僅是依附于實體經濟進行相關獲取相應的利益分配。而人們在進行實際資金的分配過程中可以投入生產農產建設,但是期間往往需要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運營能力的支持,進而人們更愿意投入虛擬經濟中以股票或者是債券的形式參與到企業的投資中進行利益的獲取。
二、初探虛擬經濟中存在的風險以及應對之策
(一)風險分析
一般來講虛擬經濟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和實體經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也就是說無論是實體經濟也好,虛擬經濟也好,發展限于一定的范圍內,但是就目前來講這樣的發展范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但是從虛擬經濟的實際發展角度來講進行發展控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價值,虛擬經濟在依附于實體經濟進行膨脹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引發金融危機的產生,同時對于實體經濟來講也是也起到消極的影響,其中存在的風險包含了可能將經濟過熱進行掩蓋導致泡沫經濟,從而引發金融危機最終會導致通貨膨脹,這樣狀況下必然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應對虛擬經濟過渡膨脹發展之策
虛擬經濟的發展在過度的膨脹之后就會對其依附的實體經濟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而必須要對虛擬經濟給與一定的控制,在應對之策上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來講:其一是從國家角度來講應該對虛擬經濟進行一定的宏觀調控,國家應該對實際的貨幣供給進行嚴格的把關以及控制,促進信貸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發展范圍內,同時還要對房地產的實際融資給與較為嚴格的把控,通過稅收這個有利的杠桿來實際的調節房地產的相關收益率,此外還要對土地方面的違規炒賣進行嚴厲的打擊等等,從這些綜合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宏觀調控。其二是不斷的加強金融方面的監督與管理,一定要實施相應的金融改革措施,尤其是在利率方面以及匯率方面給與一定的改革,制定相應的具有規范性以及約束性的監管機制。可以說對虛擬經濟的過度發展給與有利的宏觀調控以及嚴格的監管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影響,對于實體經濟的穩定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三、探析對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建議
可以說國家經濟的發展關鍵還在于實體經濟的蓬勃發展,因而鞏固實體經濟發展實體經濟依然是強國之本。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就成為了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企業關注的焦點話題。
(一)對中小企業投資組建給與鼓勵
通常來講一些投資者在給與實際經濟進行投資的實際過程中總會面臨著資金方面的短缺的問題,而針對這種狀況國家應該將這種中小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扶持對象,對中小企業的行業準入條件以及相應的制度給與大力的放寬,讓更多的投資者可以參與到中小企業的創建中,同時還可以利用相應的稅收方面的手段來進一步的對中小企業進行建設扶持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斷的將社會資金逐漸的流入到實體經濟發展中,促進實體經濟的真正發展!
(二)增設資產投資機制穩定實物價值
國家還要針對實體經濟的發展不斷的增設資產投資機制,也就是說在投資機制中建立相應的退出機制,例如增設相應的二級資產市場或者是轉讓產權市場等等,將實體經濟的投資實物價值進行不斷的提高,通過這種方式來不斷將社會中各個投資者的眼光集中在實體經濟中,進而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四、結論
虛擬經濟的特征和它的作用、影響
由于虛擬經濟的內在本質與實體經濟不同,所以無論是從靜態的屬性還是從運行的規律來看,都擁有它自己獨具的特性。與實體經濟相比,這些特性表現如下:其一是虛幻性。虛幻性是虛擬經濟最本質的屬性,同時也是它有別于實體經濟的最顯著的特征。其二是依賴性。虛擬經濟離不開實體經濟作為基礎,它的存在和發展最終是以服從和服務于實體經濟為目的的,對虛擬經濟作用的評價依據也只能是它對于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其三是復雜性。虛擬經濟的復雜性主要體現為交易載體的復雜性、交易主體的復雜性以及交易決策的復雜性。其四是高度的流動性。如前所述,與實體經濟主體相比,虛擬經濟主體的形態更為虛幻,交易起來更為便捷,有時僅僅是進行虛擬數字的轉移;而且,隨著電子化交易手段的日益發達,交易速度更是快得驚人,從而使虛擬資本具有了實體經濟主體難以比擬的流動性,這客觀上大大有利于優化宏觀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也是虛擬經濟的最大優勢。其五是不穩定性。由于虛擬資本形態上和交易手段上的虛幻性,使得虛擬經濟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像實體經濟那樣———經濟主體價值表現不會背離自身價值太遠。由于虛擬資本的市場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主觀判斷并且對外來影響的反應更為敏感,這就增加了虛擬經濟的不穩定性。其六是高度的投機性和風險性。虛擬資本的交易離不開投機動機。隨著交易手段的現代化,虛擬資本交易可在瞬間完成,促使投機者跨國、跨地區操作投機。由于虛擬資本的價格變幻無常,交易過程成為一種操作難度很高的金融領域專業技術,加之虛擬經濟主體對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反應異常敏感,人們的有限理性使得人們的判斷力經常出現偏差,以上這些因素都使得虛擬經濟的運作成了為一種風險很高的經濟活動。[3]其七是更講求規范化。鑒于虛擬經濟的虛擬性,對之稍有疏漏便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其操作程序要求更為嚴格。首先,運用的載體必須講求一致,不能各行其是;其次,游戲規則必須講求一致,如果有人違背規則,就會出大問題,其危害程度會比實體經濟大得多;再者,配套服務必須講求一致,哪怕是任何一個小環節與總體系統不協調,都會影響到整個體系的運行。虛擬經濟對于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提高整體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運行效率。憑借發行股票、債券和企業并購等多種運作方式,虛擬經濟可以為企業擴大規模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推動了以資金為紐帶的諸如股份制與股份合作制等類似形式的企業的建立和完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優化重組,促使勞動力、技術、資金、自然資源等在實體經濟部門之間合理調配,促進社會經濟協調、有序、高效地發展。第二,有助于優化全社會資本資源的配置。比如,通過虛擬資本在資本市場上的發行、交易,可以調節社會資金流向,進而能夠促進優勢企業快速發展;通過資產重組等產權交易形式,能夠實現存量資本在不同實體經濟部門之間的再次優化配置。第三,有助于分散企業經營風險。各種高效能的投融資方式,對于企業資金分配、投資方向選擇及調整具有重要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第四,充分發揮貨幣數字化的作用,節省了交易時間,提高了資金周轉效率,擺脫了現金形式對于巨額交易造成的不便。第五,虛擬經濟的擴張,不僅直接增加了GDP的規模,同時也能夠產生財富效應,促進消費,進而促進經濟的增長。可見,它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經濟形式。
虛擬經濟同實體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的時代背景不同,發揮作用的主要領域也不同。實體經濟基本上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虛擬經濟則主要是信息時代的寵兒;實體經濟的主角大都置身于傳統工業行業,虛擬經濟的表現舞臺主要是現代金融領域。兩種經濟形態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它們之間又具有著難以完全隔斷的內在聯系,即虛擬經濟助推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則為虛擬經濟提供現實基礎。我們先來看前一個方面,虛擬經濟如何助推實體經濟。首先,虛擬經濟的波動會大大改變宏觀經濟的形勢,進而影響到虛擬經濟發展的環境條件。如前所述,虛擬經濟的發展和運行狀況能夠對于宏觀的走勢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不可避免地會作用于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發展必須借助于虛擬經濟營造一個適宜自身發展的環境氛圍,虛擬經濟的發展狀況,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其次,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動力。實體經濟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資金方面的支持,無論是從金融市場上直接融資或是通過金融中介進行間接融資,都是虛擬經濟大展身手的天地。另外,虛擬經濟的發達程度支撐或制約著實體經濟的發展水平。縱覽國內外的實業發展史和金融發展史可以發現,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發展水平雖然并不總是同步的,但從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來看,兩者不會脫離太遠,越是接近現代社會越是這樣。經濟發展水平愈高,虛擬經濟就愈加發達,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就愈大。接下來讓我們再看一看后一個方面,實體經濟怎樣為虛擬經濟提供現實基礎。起初,虛擬經濟的產生與發展,都是基于實體經濟的需求與支撐,都必須以實體經濟為物質基礎。然后,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對虛擬經濟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是要求金融市場更加發達和國際化水平更高,從而推動虛擬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不然虛擬經濟的發展就無從談起。最后,虛擬經濟的作用效果如何,也必須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來考察。發展虛擬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其動機是為推進實體經濟服務。因此,虛擬經濟貢獻于實體經濟進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程度,自然就成了檢驗虛擬經濟成效大小的最終尺度。結合以上兩個方面的機理,可以得出結論: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二者各有其長,唯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使其相得益彰,各盡其職,從而全面地促進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促進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