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中學生 作文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09-023-01

          作文,對老師而言,是教學的難點;對學生而言,是學習的難點。我們師生應怎樣去面對語文學科中這一重要而又棘手的問題呢?平時在語文課堂上,我總是喜歡帶著學生享受語文課堂的詩意和美,似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投入,很享受,但在作文時,學生好像又無情可表,無話可寫,我納悶,我就常從遠教資源、網絡資源學習很多語文課堂實錄,反思平時所觀摩的語文課,發現大多老師在課堂上都以基礎知識和閱讀能力為主,比如字詞的音形義、修辭手法、描法及文章的結構分析、主題思想等。當然,通過這些知識與能力的獲取,情感與價值觀的熏陶,學生最終能學以致用,也能提升其語文素養。但是否可以改變一下這種好像固定的模式而綜合語文課堂與作文教學呢?我這樣思考并踐行著。

          1. 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轉變為“文學教學”的課堂

          語文教學課堂,它應該包攬了識字、寫字、聽說能力培養、讀寫能力培養的教學;而文學教學課堂,我覺得更應該是語言的感受,情感的體驗,思想的洗禮。寫作能力很直接的表現為思想的認識程度,感受并表述語言的方式,體驗并抒寫情感的手法,當然,這樣轉變并非丟棄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只是在課堂上把重心稍微的轉動一下。讓稍微多的時間用來感受語言,體驗情感,抒寫心靈。我相信,一個思想有見地,情感夠豐富,對語言敏感的學生,一定能游刃在語文課堂上,也更能愉快的表達自己的心聲。

          2. 敢于改變語文教材的內容

          眾知,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是國家教材編委的很多專家學者慎重選擇的,其考慮的詳實與長遠應不言而喻。不過,并非每篇文章都適用于我們那么多個不同學校的不同學生。我們為何不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一道品賞中外名著呢?又何嘗不能選擇一些課外的更好理解、更美的文章與學生共同感受呢?大膽的放棄一些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抽時間去自學即可。這既充實了學生的課外閱讀,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這都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何樂而不為呢?

          3. 讓作文教學不再孤獨的走上課堂

          我們以前有很多老師,對于作文的教學往往有專門的時間安排專門的作文課,包括現在的語文教材的編排也是一個板塊一個板塊的。其中寫作也常常安排在這個單元末或這個積累運用里。這也引導著我們很多老師上完一個單元的課文再上這個單元的作文。好像課文的教學與作文的教學是沒多大關聯一樣。如果能在課文教學的時候,遇到美的段落,好的手法,立即讓學生動筆仿寫這樣的語句或語段,豈不能更好的讓作文與課文結合、與課堂學習結合。這樣既有范本可仿,也有觸動可抒。

          4. 創設聲情并茂的情景

          在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舉動:遇到有些場合,我們實在是忍不住要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說點自己想說的話。想來學生也會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把這些忍不住想說的形成于文字,那不就是片段的寫作嗎?有一次,學校發生了一起在電視劇里才可能看到的綁架案,犯罪分子以學生來要挾政府給他拿錢。事后很久,考試遇到了一個以“遺憾”為話題作文。有學生就以《我為他(犯罪分子)而遺憾》寫出了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學生以《人生,一步之差》展現了人如果能夠像大海一樣容納百川,能夠上善若水,或許很多悲劇便不再發生。我認為,學生以作文的方式討論得很好,也給予了我很多的啟迪。從這個事件背后看得出來,學生也在關心生活、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如若老師能精心創設一些情景,學生也許不會對寫作文怨聲載道。

          5. 作文布置要三思而行

          在忙著應付升學壓力的老師們,常常用書上的或找一些現成的作文題目留給學生,根本就沒考慮這個作文能不能引導學生思維發散開去,是不是能跟學生的生活走到一塊。這樣的作文,即使是我們教師來做,也許也出不了彩。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討厭作文。但好的作文題目或話題,卻能引發學生心底的沖動。例如作文題目《0的聯想》,思維發散點很多;《我幸福,因為 》這樣的半命題作文,學生心中有很多幸福的東西。看到這類的作文,難免不產生寫作的欲望。經常的這樣鍛煉,學生思想認識提高了,慣常思維沒有了,語言運用更精致了,寫作能力自然也提高了。

          6. 引導學生用感性的筆記錄生活的點滴

          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教學策略

          一、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教學現狀分析

          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教學是高考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目前的語法復習課上,我們發現還存在著“目標寬泛”“內容枯燥,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語法復習脫離語境孤立”等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

          1.教師教的問題

          (1)目標籠統,缺乏整合

          不少教師對語法復習課的目標定位很寬泛,課堂教學大多以羅列語法知識點為主,語法知識點的呈現零星散碎,缺乏整體設計。由于未能有效地整合教材里的語法知識要點,復習的目標系統性就不強。這樣的復習方式使學生在英語語法的復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

          (2)脫離語境,孤立復習

          許多教師強調語法規則背誦,機械化訓練,力求通過題目完成語法項目的復習并對知識點進行加深與鞏固,但是缺乏語境創設。這種教法只能讓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理解僅限于表面,也使整個課堂變得枯燥無趣。

          2.學生學的癥結

          缺乏語境而單純的語法講解和操練給學生造就了語法繁、難、雜的印象。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勉強記住語法規則,但有些語法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透,不會分析句子。在做題時,往往會出現“看看會做,一做就錯”的現象。

          當學生進入高三總復習階段,教師如何提高語法復習的時效,全面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為此,筆者設計了“本源化:回歸課本,高三語法復習溫故知新;視覺化:思維導圖,高三語法復習綱舉目張;情境化:創設情節,高三語法復習學用并舉”的教學策略,以切實提高語法復習課的效率。

          二、語法有效復習教學策略實施

          在高考新大綱的指導下,英語教師應盡量改進并創新語法教學方法,尤其在沖刺高考的特殊階段,更應該注重語法復習課的教學策略。筆者的具體做法如下:

          1.本源化:回歸課本,高三語法復習溫故知新

          課本是高考知識點的源泉。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整合教材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在提取相關語法知識點的基礎上靈活應用語法知識。下面以復習定語從句為例,分析如何利用現有課本整合教材來進行語法復習。定語從句分布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1 Unit 4-5,必修2 Unit 1中。筆者利用Mandela這篇課文作為載體,指導學生復習課文,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在指導學生復習定語從句時采用了以下步驟:

          (1)記憶提取,知識再現

          再現課文中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用PPT的形式挖空,讓學生重新體驗和感悟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用法。選取部分句子如下:

          ①He is the person who/that helped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

          ②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③The school where I studied for only two years was three kilom-eters away.

          設計說明:這些句子源自于課文,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教材并重新復習句子的基本結構和定語從句中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基本用法。

          (2)整合教材,內化語法

          在學生復習了定語從句的基本規則和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筆者適時要求學生敘述曼德拉的事跡,并對該人物進行評價,文中至少用上3個定語從句。

          此活動重視了語言的實用性,每個學生造的句子都不一樣,出現了很多邏輯性強的句子,如:

          Nelson Mandela is a great person who devotes all his life to helping others. As a lawyer, he offered guidance to poor black people on their legal problems. He was generous with his time,for which they were grateful. Besides, he organized the black people to fight for their equal rights, due to which he was thrown into prison and was treated cruelly/ with cruelty.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hat he did was completely/ totally for his people and his country. He is such a selfless and great man that we’ll respect and love him forever.

          設計說明:要將知識變為能力,大量的語言實踐是必不可少的,而知識運用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最佳手段。采用從教材中來又回到教材中去的方法不僅是學生復習語法知識的一種手段,更是一種重溫教材的不錯選擇。

          以回歸課本的方式進行高三英語語法復習,能夠提取教材中重點、難點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語法知識點并升級到靈活運用它,使語法復習課更實在。

          2.視覺化:思維導圖,高三語法復習綱舉目張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形象、直觀、可視化的教與學策略,能將抽象的英語語法系統化、有序化,激發聯想與創意,將各種零散的知識融會貫通成一體。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孤立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已學知識網絡化,形成完整體系,從而提高語法復習效果。

          例如,對于虛擬語氣中各種動詞的結構和句型,學生往往容易混淆。筆者在引導學生復習虛擬語氣語法結構時,先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體會語法規則的特定意義,然后通過文本來吸引學生注意語法結構。課堂運用如下:

          (1)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體會語法規則,將語法規則化整為零

          筆者在復習之前讓學生閱讀了Steve Jobs’ Standford Com-mencement Speech(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因此學生對該文本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筆者直接用了提問的

          方式。

          T:If Steve Jobs hadn’t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S:If Steve Jobs hadn’t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如果他當時沒有退學,Mac就不會有這么多豐富的字體,以及賞心悅目的字體間距。那么現在個人電腦就不會有現在這么美妙的字形了。)

          筆者將虛擬語氣在條件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和其他特殊句式中的用法,對各個理解難點逐個分解,然后再把幾個部分聯系起來,運用思維導圖化零為整。

          (2)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

          首先,指出思維導圖的主題是虛擬語氣。其次,羅列導圖要求與虛擬語氣有關的內容:if條件句,名詞性從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狀語從句(目的狀語從句in order that/so that/for fear that和其他句式(it’s time that.../would rather.../if only.../what if...)以及這些句型中虛擬語氣的用法。最后,要求學生把每種句子類型畫出來。以下是一個學生的思維導圖:

          虛擬語氣知識點思維導圖

          通過這幅全景圖,學生構建了一幅虛擬語氣知識的網絡圖。實踐證明,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是在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成就感。另外,制作思維導圖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和意識到各個知識間的聯系。

          3.情境化:創設情節,高三語法復習學用并舉

          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沒有語言情境,那就沒有意義,也不能代表什么。語言也只有在實景語言中產生。”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或貼近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英語,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語法是語言知識的重要內容之一,語法教學要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服務。

          教師在指導語法復習時要改變脫離語境、孤立復習語法的做法,要特別重視在語篇中感悟語法的意義。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多樣化的方式(如圖表式、音像式、競猜式等)來創設各種合理的語境,營造出一個歡樂、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中感知和體驗語境的美妙及語法規則的特定意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其次,教師可充分利用語篇中的目標語法,以加深對語法知識的鞏固。以下是筆者結合高中語法――根據動詞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別的復習而設計的三個教學活動。

          (1)創設語境,激活語法知識

          教師呈現動畫創設情境,要求學生運用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描述畫面。

          (情景1:畫面中一對母子正在做游戲并進行著對話。

          ―“Have you worked our the puzzle which is puzzling?”

          ―“I don’t understanding what you are saying.”answered the little boy, looking puzzling.

          (情景2:畫面中一位老太太看著樹上的落葉徐徐落下,不由嘆息。邊上一位清潔工正在奮力掃著地上厚厚的落葉。教師要求按照畫面用上動詞的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造句。An old lady looks a bit upset when he sees the leaves falling with the wind. The woman is sweeping the fallen leaves.

          設計說明:利用活動將語法知識的講解轉化為生動的生活情景,使課堂栩栩如生,讓學生在逼真的生活空間去領悟語言的魅力和語法知識的內涵。通過兩組畫面情境,學生很自然地從中領悟falling與fallen,puzzling與puzzled的語用差異。從時間上看現在分詞表示正在發生的事情,與所修飾詞之間是主動關系;相反,過去分詞表示已發生的事情,與所修飾詞之間是被動關系。

          (2)在語篇中感悟語法意義

          筆者提供了以下語篇材料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的輸入,指導學生觀察和留意語篇中包含的目標語法特征,并歸納總結。

          The city of Shanghai has seen the Expo Pavilion completed. Designed to express the Philosophy of China, the China Pavilion looks more beautiful.

          Would you go to Shanghai for the world Expo 2010 scheduled from May 1 to October 31?The Expo organizing committee expects an estimated 70 million visitor coming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Respecting each other, we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different opinions and customs are tolerated...

          設計說明:該材料話題實際,內容包含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語法特征。教師要求學生觀察分詞的用法區別,然后思考給出結果。其目的是讓學生感知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所使用的語境和意義,自己歸納其語法功能。

          (3)在語篇中內化語法知識

          教師根據動詞的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語法功能,設計了一個以“School life”為話題的語篇,并以此來串聯該目標語法。

          Yesterday afternoon,after (take)a show,I went to the library, (sing) along to the song on the radio, (feel) pretty good,when all of a sudden,I found my wallet (leave) in the dormitory. When I got back (fetch) it,I found my key (miss) again. What a terrible day!

          設計說明:此語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包含了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做狀語,賓補的語法特征。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不提供提示詞,對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可采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語境中內化語法知識。

          三、思考與建議

          要成功地進行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教學,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量度

          任何一種語法知識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多方面的,且很繁雜,教師不可能在45分鐘內讓全部學生都能夠融會貫通,因此教師在復習時應從易到難,將語法知識點分解在幾節課中講解。

          2.強化反復

          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復習后,教師應在課堂上有意識地讓學生反復運用,從而喚起學生的記憶,做到加深鞏固語法知識點的目的。

          3.注意體驗

          教師應在作業和練習題的設計上,有針對性地按照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就讓他們做哪方面的作業和練習題。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感,使他們對語法現象充滿信心,進而為后期深層次的語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4.激發樂趣

          只有在語法復習課中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培養學習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找到樂趣。

          語法復習沒有固定的方法,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語言學習規律。教師應該把語法復習建立在以語境為原則,以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為目標的基礎之上,把傳統的語法靜態講述性教學轉化為動態運用型的教學。

          當然,本文知識僅是筆者的粗淺看法,未能言盡高三英語語法復習課的所有有效策略,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勇.提高英語語法復習課習題訓練效率的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4(2):64-66.

          [2]周美玲.談談高三英語復習思路與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4(5):74-75.

          [3]楊延從.以話題為中心的立式語法教學.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12).

          相關期刊更多

          民心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遼寧北方期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與預算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浦東開發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