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金色的腳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幾天后,那只小狐貍和它的父母又突然出現在正太郎一家面前。正太郎驚喜交加,剛想抱一抱小狐貍。小狐貍卻狠狠地咬了正太郎一口。正太郎“啊”地尖叫了一聲。正太郎的父母尋聲而來,看見兒子的手流血了,想上前幫正太郎包扎一下。此時,小狐貍又立刻咬了正太郎父母一口,還沖著傭人撲上去。傭人怒發沖冠,拿起棒便打。三只狐貍跑出了房間。傭人緊緊地追了出去。正太郎大叫著,也沖了出去。他的父母也跟著正太郎一陣猛跑。
小狐貍跑到一塊空地,向一個草叢一鉆,不見了蹤影。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大家有些站不穩了……
啊!是地震,大地在旋轉、在抖動!一下,兩下!四個人驚呆了!正太郎最先反應過來,大喊:“是地震,大家快出來!”
幾天后,那只小狐貍和它的父母又突然出現在正太郎一家面前。正太郎驚喜交加,剛想抱一抱小狐貍。小狐貍卻狠狠地咬了正太郎一口。正太郎“啊”地尖叫了一聲。正太郎的父母尋聲而來,看見兒子的手流血了,想上前幫正太郎包扎一下。此時,小狐貍又立刻咬了正太郎父母一口,還沖著傭人撲上去。傭人怒發沖冠,拿起棒便打。三只狐貍跑出了房間。傭人緊緊地追了出去。正太郎大叫著,也沖了出去。他的父母也跟著正太郎一陣猛跑。
小狐貍跑到一塊空地,向一個草叢一鉆,不見了蹤影。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大家有些站不穩了……
啊!是地震,大地在旋轉、在抖動!一下,兩下!四個人驚呆了!正太郎最先反應過來,大喊:“是地震,大家快出來!”
可自從讀了《金色的腳印》這篇文章,使我對護理由狠轉愛,由愛轉敬。原來狐貍也是有感情的。
文章主要寫了一只小狐貍被捉到正太郎家。小狐貍每天都不吃不喝,特別悲傷。有一次,正太郎發現小狐貍的媽媽晚上偷偷給小狐貍喂奶,由老狐貍放哨。過了幾天,正太郎無意間發現發現老狐貍竟然在地板下面做了窩,照顧小狐貍。老狐貍的真情感動了正太郎,他把小狐貍給放了,一家三口終于團聚了。
讀完文章,我被震撼了:狐貍竟然也有真么深的愛子情。它讓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偉大。
父母為了孩子不惜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這使我想到屠格涅夫筆下的那只麻雀。它為了救自己的孩子,擋在了比自己打好幾十倍的獵狗面前,面對死亡,他毫不恐懼。這些行為使我很受感動:父母的愛勝過一切!
雪地里,正太郎摸摸小狐貍火紅的絨毛,濃濃的不舍涌上心頭。
小狐貍的眼睛里閃著淚花,它伸出自己那粗糙的舌頭最后一次在正太郎的手上舔了又舔,想讓正太郎冰涼的手暖和些。下雪天里,到處都是銀白色的,寒風無情地吹起樹上僅剩的幾片樹葉,也使天氣更加寒冷,正太郎擔心小狐貍挨凍,趕忙把自己的圍巾脫下來,給小狐貍戴上。圍巾上的溫熱就像太陽溫暖著小狐貍的身體一樣,可正太郎卻打了一個寒顫。小狐貍向森林的方向走去,走兩步,小狐貍又回過頭望了望,轉過頭,繼續向前走。突然,隱藏在樹木中的狐貍爸爸和狐貍媽媽竄了出來,撲向自己日思夜想的寶貝。老狐貍對小狐貍親了又親,小狐貍蹭著老狐貍的身體撒嬌著,樣子可愛極了。這時,太陽終于出來了,照在大家身上,暖洋洋的。狐貍爸爸和狐貍媽媽扭過頭,向正太郎感激地看了一眼,便帶著小狐貍向森林方向奔跑著,一會兒便不見了它們的蹤影。
狐貍一家的腳印都印在雪地上,像一片片雪白的葉子,(又像)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那么耀眼,散發著金燦燦的光芒,更是一件藝術品,正太郎和爸爸往回家的路走,邊走邊想著:我一定要讓更多人有保護動物的意識,每一只動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離開自己的爸爸媽媽,它們該多么的傷心哪!
五年級:櫻歌幻雪【池燁彤】
關鍵詞:課堂教學;與時俱進;因材施教;教學改革;教師主導
1 IT類專業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IT技術迅猛發展導致信息類專業課程實施傳統教學的難度增大,同時大學教師繁重的科研任務使得教師的教學投入大幅減少。目前,在大學IT類專業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3個問題。
(1)教師整堂課從頭到尾灌輸知識,仍然采用“教師一言談”講授式教學法,很少大膽地運用自學、討論、開設專題講座等多樣化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被動收聽。
(2)教師的知識模塊陳舊,學生學習后不適用,進而產生“無用論”的想法。
(3)教師在課堂傳授的內容知識廣度不夠,理論深度過大。
2 特色課堂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在全球共享技術的大背景下,知識爆炸性增長,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隨時掌握最新理論與技術,也不可能解答所有相關領域的問題。為充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創新性地開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提出了教師主導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為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師由“主講”角色轉換為“組、導”角色,在課堂中主要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課堂教學內容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用專題演講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搜索、分析、呈現,確保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基礎在教學活動中獲取新技術和新技能。課堂教學模式總體設計思路如下。
(1)教師根據專業指導規范、教學大綱以及當前的技術發展現狀,規劃好整個學期的教學知識模塊,但教學內容需要由教師和學生一起構建。
(2)結合學生的特長和資源,為學生合理分配和設計具體的課堂內容。
(3)為提高知識分享的效果,鼓勵學生充分利用MOOC。
(4)鍛煉編程和攻防能力,配合實驗給予適當的設計。
(5)成績評定時,平時表現占總成績的40%以上,最終成績由教師、助教、全體同學共同給出。
3 課堂教學實踐分析
3.1 實施教學方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筆者對2010級信息安全專業的28名學生實施了第一期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鼓勵學生上臺演講信息安全技術小主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1)開課前,教師先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模塊、擅長的技術等,以便為理論課的講解和小課題的分配提供有效參考。
(2)教師主講教學大綱的理論知識,每次課安排3-5名學生上臺講解預分配的信息安全技術小主題。135分鐘的課程中,學生的演講時間是45分鐘。
(3)學生上臺用PPT講解,教師根據其PPT的內容、設計、講解的準確性、觀點的權威性以及表達的生動性來給出優、良、中等分數。
(4)結合網絡安全實驗,教師在課程開始時即對學生分組,自擬一個信息安全相關的項目,并讓學生利用實驗和課外時間共同完成該項目,最后上臺講解項目內容。
(5)課程結束后,每位同學對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做出評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講比例占課上總時長的2/3,學生的PPT講解題目全部由教師指派,演講和討論的分數占學生總成績的30%,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展示結果占總成績的10%,最后的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
整個學期下來,學生普遍感覺課堂教學效果有明顯的改善,希望教師能夠繼續采用此種教學法;但學生也認為選題有些寬泛,而且課堂內容質量會隨著同學能力的強弱而變化,希望教師能夠改進。
3.2 引入本科生助教。提高學生課堂演示內容質量
筆者對2011級信息安全專業進行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的14名學生實施了第二期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著重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第一期課程中,學生的PPT內容占到了課堂總時長的1/3,但質量有些低,學生通常是被動接收教師制定的演講小課題,主動學習效果較差,因此我們在第二期作了一些改進,具體方案如下。
(1)引進了本科生助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助力課堂互動。
(2)在PPT展示課題選擇方面,主要由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大知識模塊選取最感興趣的小課題。
(3)教師主講教學大綱的理論知識,每次課安排3-5名學生上臺講解預先準備的小主題。135分鐘的課程中,學生的演講時間是65分鐘。
(4)學生課堂PPT講解之前,會通過助教、教師兩重校驗,使該學生在課堂講解過程中盡量做到最準確、最新鮮、最簡潔,同時重點突出。
(5)教師安排最新技術英文文獻綜述報告。
(6)增加了針對某一專題的辯論環節。
(7)為結合網絡安全實驗,在課程開始時對學生分組,自擬一個信息安全相關的項目,讓學生利用實驗和課外時間共同完成該項目。
(8)課程結束后,每位同學對本學期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做出評價。
本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講比重為1/2,學生的PPT講解題目和質量都有較大的提高,PPT演講和辯論的分數占到50%,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展示結果占總成績的10%(這兩部分的成績由教師、助教、全體同學共同打分),最后的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40%。
整個學期下來,學生普遍感覺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小差、玩手機的現象基本不存在了,課堂內互動交流增多,辯論更是讓學生感到新鮮,助教的帶領增加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同時學生認為選題還是過于偏向理論,有些學生的選題內容較深,希望課后能夠看視頻來復習。
4 教師主導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內容與時俱進,每個學生皆有所獲是我們專業課程教學應該始終追求的目標。筆者結合兩期課堂的教學改革經驗,設計了一套“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實施方案。
(1)課程開始前,先調研學生的特長以及擅長的技術等。
(2)根據教學大綱,設計好整個學期需要學習掌握的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劃分好相應的知識和技術子模塊。
(3)擇優聘用本科生助教,讓助教帶頭展示信息安全小主題、優秀競賽作品或創新項目展示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助教協助教師將已劃分的知識、技術模塊傳達給每位學生,學生可在某一知識點內自由選題,也可以選擇教師提供的小課題,在完成PPT的同時制作演講視頻。
(5)助教和教師在學生課堂分享前把關,確保PPT和演講內容新鮮、準確和重點突出。每個小主題的演講時間不超過20分鐘,制作視頻是為了高效分享、重復分享。
(6)學生分享小主題的同時,要求提出幾個問題供大家討論,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7)單獨安排能力強的同學進行最新技術英文文獻綜述報告,以PPT方式展示結果。
(8)單獨安排針對某一專題的辯論環節。
(9)為結合網絡安全實驗,在課程開始時對學生分組,自擬一個信息安全相關的項目。
(10)課程結束后,每位同學對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做出評價。
該課堂教學方案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與指導的作用,教師的工作集中在課外管理、修改學生的PPT以及提高學生演講質量上,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分享自主學習的結果,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課程成績評分時,內容的有效性和辯論的分數占到總成績的50%,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展示結果占總成績的10%,最后的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