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連幼兒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風雨同在共慶又一新年; 團結一心齊奔零八中考 (圓滿勝利)
贊數百良師藝精育才俊; 頌眾千學子刻苦求真知 (共創輝煌)
掛燈籠貼對聯歡慶元旦; 送祝福興班級喜迎新年 (人間至樂)
人才濟濟展健坤風采; 書聲朗朗顯班級精神 (同舟共濟)
嚴慈師長誨言摯真話舊歲; 青春學子壯志飛揚迎新春 (辭舊迎新)
迎元旦中華民族換新貌; 慶佳節健坤學府創輝煌 (校興班榮)
文明健坤勵精圖治新崛起; 品位民校雄姿英發創奇功 (前程似錦)
佳節又元旦天天快樂; 健坤逢盛世步步高升 (欣欣向榮)
五十三人齊心協力共濟風雨; 二十六班眾志成城同創輝煌 (攜手共進)
教師治教不二心團結協作創新; 學子求學必一意勤奮刻苦努力 (品位健坤)
元旦晚會會有笑笑口常開; 臺上藝人人多才才華橫溢 (皆大歡喜)
菁菁校園張燈結彩慶新春; 莘莘學子熱歌勁舞秀風采 (春光滿園)
高歌勁舞慶元旦歌舞升平; 你爭我趕創學業勇往直前 (齊樂融融)
元旦才源九州圓; 新春人欣健坤興 (喜慶元旦)
輕飛曼舞慶元旦; 歡聲笑語迎新年 (萬象更新)
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 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福 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惠通鄰里,門迎春夏秋冬福 誠待世賢,戶納東南西北財 橫批:吉星高照
[本刊特約記者 孫慧]為積極適應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發展形勢,加強部隊之間幼兒教育工作交流學習,促進軍區部隊幼兒教育工作創新發展,2008年10月16日至26日,蘭州與聯合在西安舉辦了幼兒園園長培訓,來自兩個軍區的全國全軍“十一五”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園、示范園的55名園長參加了培訓。
這次培訓籌劃科學,重點突出,組織有序,協調得力,達到了預期目的。為了確保培訓效果,兩個軍區主管部門領導親自指導并參與,對培訓時間地點、課程設置、內容形式、活動安排、組織協調和車輛保障等事先做了周密細致的計劃安排。在整個培訓活動中突出對教育教學課程、教師專業化成長、教育質量評價等重點難點問題的學習研究,把專家授課、觀摩見學、大會交流和本土文化參觀相結合,邀請了陜西師范大學、廣州教育科學研究所4位專家教授講課輔導,組織到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西北工業大學幼兒園、西安高新第一幼兒園、陜西省軍區幼兒園的4所軍隊、地方示范園觀摩教育環境和教學活動,兩個軍區10位園長還就示范幼兒園保教示范、教科研、優化教師隊伍、園本課程研究以及培訓體會進行大會交流。同時考慮到的絕大部分園長是第一次來西安,安排參觀了兵馬俑、華清池、碑林、大雁塔、大唐芙蓉園等歷史文化古跡。參訓園長普遍反映,這次培訓收獲多、體會深、獲益匪淺、圓滿成功
通過培訓,園長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理論素養,轉變了思想觀念,體驗了漢唐文化,增進了友誼感情,也了解了西安地區幼教工作的特色和優勢,看到了不足和差距,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努力方向和目標。大家紛紛表示,決不辜負各級部隊領導的厚望,一定要把這次培訓的學習成果運用到幼兒園工作中去,增強幼兒園競爭發展實力,進一步提高辦園質量水平,促進軍區部隊幼教工作科學發展,為部隊官兵更好服務。
讓部隊子女享受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與發展的支持性環境,保持部隊幼教工作科學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與核心。多年來,始終堅持致力于教師隊伍建設,通過組織園長和教師集中培訓、教學活動觀摩、教育教學論文與活動設計評比、教師技能比賽等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教育理念、教學管理方法和專業技能,進一步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跨區聯合培訓在全軍也是首次,可以說,打破了南北地域界限,為部隊幼教同行搭建了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達到了幼教信息、教學經驗、專家資源的共享互補,實現了雙方幼教工作合作雙贏;是一次有益的成功的實踐活動,探索了部隊幼教培訓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
關鍵詞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專業技能;教師隊伍;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06-0026-02
1 研究背景
自2001年11月教育部下達《關于“十一五”期間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便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中提出了“四項改革,六項創新”的十大任務。其中,“六項創新”就包括創新師資隊伍建設,即聘用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教師;落實教師在職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著力提升學校校長和領導班子成員的能力。由此可見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和決心。
2010年11月21日,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中等幼兒師范學校。”但由于當前學前專業辦學準入涉及不同類型和層次,特別是很多學校雖然設置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力量卻從其他專業調配而來,沒有鋼琴、聲樂、舞蹈專用實訓室、玩教具及手工制作實訓室、音樂游戲及幼兒活動設計課實訓室、穩定的幼兒園實踐基地,或者實訓室規模不健全,等等,因此很難培養出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相當實力和數量的學前教育專業領域的專家,離不開涉及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的專業技能教師隊伍,專業技能課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創新。
2 研究內容
大連商業學校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校代表,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同年被市政府確定為大連市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基地。2011年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級示范學校建設行列,2012年學前教育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第二批示范校重點專業。在近兩年的示范校建設中,學前教育專業在專業技能教師隊伍的共同努力之下摸索了一套集人才培養、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實訓室建設為一體的創新之路,在同行業中的辦學處于龍頭領先地位。本文針對師資隊伍建設這一關鍵點,從專業帶頭及骨干教師培養、“雙師型”隊伍建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專業技能教師復合能力提升四個方面進行具體論證和闡述。
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課程目前包括理論課和技能課兩種課型。其中,理論課包括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園活動設計;技能課包括手風琴、鋼琴(幼兒歌曲即興伴奏和彈唱)、聲樂(幼兒歌曲發聲及演唱)、美術(幼兒手工和玩教具制作)、舞蹈(幼兒舞蹈創編)、講故事五項基本技能。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能,都要求教師除必須具有完善的專業技能、全面的專業能力、完整的專業素養、良好的情意修養外,還應當具備終身學習、自主發展、反思研究、改革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培養學前教育專業領域的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對順應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滿足學前教育師資不足,解決“入園難”問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終身學習、自主發展。專業技能教師大都來自本科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針對這些年輕的青年教師,他們需要在積累幾年的工作經驗后,帶著教學中的問題選擇攻讀研究生學歷層次,進入繼續教育學習中,在邊學習邊教學邊研究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技能,豐富和創新自身的教學經驗,使青年教師成為專業領域的骨干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恰恰需要這樣有青春、有活力又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團隊。
作為專業技能領域的教師,應時刻保持在本專業領域積極發展的頭腦,包括論文寫作能力、科研能力、課程改革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專業領域立于不敗之地。此外,定期參加學前教育的專業培訓,掛職到幼兒園鍛煉,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積極總結文字材料,收集課堂教學實錄,等等,都可作為自主積極良性發展的前提。
2)反思研究、改革創新。專業帶頭人的選拔一定要聘請學前教育領域優秀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學者來自于教學一線陣地,根據他們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來反思幼兒園師資職前學習時應掌握的知識技能,專家學者定期到幼兒園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并且選擇示范性幼兒園作為職前學生的實訓基地,在實踐與教學中通過反思研究產生新經驗、新思考、新創造。
雙師型隊伍建設 “以創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政策機制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為保障,以教師隊伍數量補充和能力提高為重點,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這是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中提到的關于“雙師型”職教師資的大力發展。那么,什么叫“雙師型”教師呢?國內很多學者都對此展開過廣泛研究,目前有“雙證書”說、“雙技能、雙素質”說、“雙學位、雙職稱”說等,歸納起來就兩種含義,即在專業化教師培養中要求:1)必備能力(技能、證書、素質);2)拓展能力(技能、證書、素質)。實際上要求每名專業教師要具有“多條腿”至少“兩條腿”走路的能力。
大連商業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國家級第二批示范校建設的重點專業,具有國家高級育嬰師、早教師、心理咨詢師等雙證的專業教師已達到85%,學校提供了很多培訓機會,包括國家級“職業院校骨干教師”培訓、“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市級“奧爾夫音樂游戲”教學培訓、“美工制作”培訓,等等,并取得了繼續教育類的培訓證書,目前多名專業教師已經成為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專家。此外,聘請示范幼兒園的教師到學校來,面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教學觀摩活動,聘請示范幼兒園的園長到學校對職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通過“校園合作、共進共贏”來發展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教學實踐理論,改革創新思維。總之,多維度、多視角拓展本專業領域教師的專業能力,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支持建設一批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提升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水平,完成一大批“雙師型”教師培訓,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專兼職教師。2005年,中等職業學校生師配比超過了21:1,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僅占52%,從企業來的兼職教師數量就少之又少,這很難滿足目前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就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而言,中青年教師占據大比例,雖然這部分教師年輕有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掌握專業技能的能力也很強,但是,他們專業技能的教學經驗不足,沒有幼兒園教學經歷,職稱結構以中級職稱為主、學歷結構以本科為主,導致專業教學與職業培養的視野“雙重”缺失。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要求當前職業教育專業教師的配比越來越呈現多元化趨勢。
大連商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在示范校建設中發聘書聘請大連新月幼兒園、大連北大幼兒園、南山幼兒園、沙河口區少年宮幼兒園等多家示范幼兒園園長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不僅自己是學前領域的專家,還很善于育人,他們品質優良,能夠以身作則,以榜樣的力量影響、潛移默化地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培養遵守職業行為規范、規章制度的好習慣,并按照幼兒園標準和規范培養學生,使學生熱愛所學的專業,時刻以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這是面向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前培訓的教學形式。總之,學前領域兼職教師的聘用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復合能力提升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復合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專業化教師復合能力的提升。這種復合能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1)定期進行專業技能的大比武或展示,教師的技能水平對學生而言是起到榜樣的作用,學生在觀賞教師的技能比賽或展示過程中,對自身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提升都會起到激勵和潛移默化的作用;2)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如PPT課件制作、Flas制作,音樂教師還要會應用打譜軟件進行歌曲創作等,這些能力的掌握有助于專業教師教學和實踐能力的提升;3)進行說課或(講課)比賽,過硬的專業技能配合信息技術的熟練應用,都極大地展現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這是職業教師從業資格的基礎認定;4)定期、分批到幼兒園參加掛職鍛煉,內容包括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方式、規章制度、幼兒年齡特點等,這樣才能結合自己的專業技能,通過發現問題、反思研究,改革和創新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使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得到長期穩定發展。
3 結束語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大連商業學校作為大連市現代服務業教育集團的龍頭學校,自示范校建設以來一直在積極改革和創新職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學前教育專業作為示范校的重點專業,應努力尋求一條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比如:1)制定中職學前專業雙師型教師統一認定標準;2)建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目標考核體系;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4)加強學前專業教師進入幼兒園實踐基地建設;5)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和專業化培養體系;6)完善在職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機制;7)完善聘用幼兒園兼職教師發展政策;等等。
以上是示范校建設中關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創新研究淺論,限于篇幅有限,未能更加詳細地加以論述,希望專家和同行給予批評和指正。
參考文獻
[1]吳全全.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認識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西安市,幼兒園入口空間,接送行為
1.研究背景
目前,西安市幼兒園入口處在上下學時間段,由于接送家長車輛的無序停放所造成的交通混亂,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幼兒的出行安全和街道的通行質量。而我國的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和資料集還沒有針對此情況及時的更新,對于幼兒園入口空間的設計研究甚少。
2.幼兒園入口空間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入口空間面積不足
幼兒園的入口空間已經不僅僅只是作為教職工和幼兒進出幼兒園集散的場所,其功能性使用要求還應包括家長接送等候、各種交通工具的停放和通行等新功能。現有幼兒園往往占據門前人行道作為前場空間,以此空間作為幼兒園入口空間顯得極為局促。
2)幼兒園入口空間界定模糊
對于入口前空間的界定,部分幼兒園采用油漆在地面畫出線條進行限定,如圖3.3(a),更多的幼兒園無任何標識或其他空間劃分措施。為確保幼兒園上下學期間的安全,往往需要保安、交警等其他社會資源的協助。西安市區個別幼兒園上下學時段有至少兩名交通協管負責維持秩序、疏導交通,如圖3.3(b)。此做法占用了較多的社會資源。此外由于該過渡空間歸屬不明確,導致了安保和幼兒園安保在權責及安保范圍等方面劃分不明確,聯系較為松散。
(a) (b)
圖3. 5(a)幼兒園入口禁止停車空間范圍限定(b)幼兒園交通協管指揮交通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3)幼兒園入口空間組織規劃不盡合理
(1)入口空間組織存在的問題
首先,幼兒園前場空間內流線組織混亂來往人流相互交織、空間擁堵,家長到達時間集中,幼兒園建筑內部難以短時間容納大量人群,由此增加了接送的難度,延長了交接的時間。
其次,由于前場空間的擁堵,極大地限制了幼兒園安保向外輻射的范圍。據調研,幼兒園安保向外輻射的范圍僅僅只達大門前極小的區域。
再次,由于入口前過渡區域占據了城市公共空間,該空間在幼兒上下學時間段同樣也肩負著維持正常社會活動和幼兒家長接送等多項功能任務,社會各類人群混雜,對幼兒的安全隱患大。
(2)幼兒園入口前交通組織問題
幼兒園入口前區域的交通問題主要分為機動車交通組織和人車分流兩方面。在機動車流組織方面,根據調研,為解決上下學高峰期機動車停放的問題,西安市交警部門在每天中小學及幼兒園放學期間,開辟學校及幼兒園附近機動車主干道最外側兩條行車道為臨時停車區,允許家長接送車輛停放,如圖3.4;而家長接送車輛同時也依靠這些主干道集散,導致幼兒園放學期間這些主干道異常擁堵,交通幾近癱瘓。該措施還帶來其他問題:
其一,交通擁堵也極大地降低了幼兒園附近公共交通的效率,使更多的家長放棄公共交通工具轉向更加靈活的小汽車進行接送行為;
其二,校前區車輛無法及時疏散,導致家長停車區擴大,而這又進一步影響了幼兒園入口前廣場機動車的集散,形成惡性循環。
圖3. 4放學時間停放在道路邊緣的車輛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幼兒園入口前人車混行問題主要表現于以下幾方面:
首先,入口區域空間局促,而家長為能第一時間找到其子女,往往擁擠在入口附近(如圖3.6所示)。剛接到幼兒的家長出門后不得不在各種停放與行使的車輛之間穿行。
圖3. 6擁擠在入口處的家長 圖3. 7在車流之間穿梭的幼兒及其家長
其次,由于交警部門開辟的停車位位于主干道的外側行車道,車位一邊緊臨綠化隔離帶,故駕駛機動車接送子女的家長只能由機動車道上下車,在行車速度較快、車流較大的機動車道上造成機動車與人流的混行,交通安全隱患極大。
3.現有幼兒園入口空間問題淺析
1)現有規范和資料的不全面問題
幼兒園入口前空間局促、缺少一個過渡空間,原因主要是設計時未考慮入口前人流的集散以至未能留出足夠的前場空間,但實際上現有幼兒園尤其是城區幼兒園用地已十分緊張,很難將入口作較大進深的退讓以留出適當的空間作為幼兒園的前廣場。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規范》(JGJ39-87)編制中幼兒園所需的面積平均每個幼兒為8.8-9.9㎡,一個12班大型幼兒園僅僅有3182㎡,該面積要包括幼兒生活用房1528㎡、服務用房313㎡、供應用房142㎡以及其它用房,用地已較緊張。而在實際情況中,用地的限制導致幼兒園無法設置適宜尺度的前場空間。
2)設計中對入口空間的忽視問題
大多數設計者在設計幼兒園時往往注重幼兒園內部的規劃設計而忽略了入口空間的設計,僅僅在入口前根據紅線作適當的退讓作為入口的前場,對于入口空間的尺度未作合理的計算,這也是導致其空間尺度不足原因之一。
3)周邊交通組織不合理淺析
幼兒園選址規劃方面,目前的幼兒園以及中小學校的設置多是為周邊社區服務,作為社區的配套設施而設置。目前幼兒園在規劃之初過分關注其對周邊社區的服務而對于交通的疏導缺乏全面考慮,不像其他大型公建在規劃之初就關注交通的合理疏導。這導致了幼兒園周邊區域在放學時段內的交通擁堵問題并直接影響幼兒園入口空間的使用。
4)入口空間設計的不合理問題
入口區域安保難度大主要由于入口空間限定弱,空間開放,難以營造領域性。對過渡空間進行適當的限定,營造領域性,可明確該空間的歸屬性,有利于營造過渡空間的安全性。幼兒園過渡區域內部最大的問題即人員擁堵、幼兒家長人車混行,形成安全隱患。這是由于未考慮接送的便利性和舒適性,未對該空間進行人性化的劃分和設計,所有活動都集中于一個空間內從而導致接送的無序性進而降低了空間的使用效率。
4.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由于家長接送幼兒所使用的小汽車數量不斷的增加,而引起的幼兒園入口空間擁堵現象為當下出現的主要矛盾。本文希望通過對西安市幼兒園入口空間存在的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喚起社會各界和專業人士的關注,針對幼兒園入口空間擁堵現象設計出一些人性化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 黎志濤.幼兒園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 劉寶仲.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課題負責人南京師范大學王海英副教授就課題的核心概念、研究目標、背景、思路做了介紹。并談到了美國普及0歲~5歲教育的Pre-K項目。該項目由美國各州完成,部分州采取的是向非公立機構購買學位的行為,并只認可非營利性的保育機構。各州對資質的認定標準不同。政府要求項目的受益群體是所有的適齡兒童,但實際上各州政府政策實施的結果是收入較低或父母都要工作的幼兒群體受益更多,受益者中55.3%是低收入家庭。王海英建議,各地政府在購買學位問題上應該首先探討標準問題,建議與會者參考《兒童早期教育體系的政策研究》一書來進行行動研究,并指出各地的深度實踐是課題行動研究的核心部分。
與會代表就當地政府對民辦園的定位、管理和相關政策,當地幼兒園的生均年支出,當地民辦園的資金來源、收費標準,地方政府對民辦園的扶持政策成效與缺陷、困惑與問題以及普惠性民辦園的標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熱烈的討論。何為真正意義上的普惠、如何明確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成本、如何在不同基礎上推進普惠性民辦園的發展以及對普惠性民辦園的盈利監管問題成為會議的熱點。
深圳教育局馬琴娣處長建議將營利與非營利民辦學前教育進行分類探索研究,從設定條件入手,把一部分幼兒園引到公益性、普惠性上來。南京師范大學柏檀副教授則從經濟學視角,提出了對民辦幼兒園進行財務收支的審計辦法,闡述了監管民辦園財務狀況的有效策略,以保證幼兒園的公益性、普惠性以及對各級政府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監管。
讓與會代表振奮的是,“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各地均加大了對幼兒教育經費的投入以及對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的支持力度。上海2010年生均支出15059元。財政撥款占74.84%,基本做到了與高校的75%一致。對民辦園,上海不同的區有不同的扶植標準。比如寶山區,在校園安全方面與公辦園一樣配備設備、保安等。奉賢區為民辦園配備安保設施、監控系統,3名安保人員,政府負責其中2名的經費。盧灣區除了為幼兒園配置安保人員外,還為幼兒園配備應急防護箱、電腦和打印機,對園舍建設給予1/2的補貼。天津北辰區用于學前教育的經費占教育經費的8%。鎮級財政的2.5%用于學前教育,并提出獎補結合的原則,達到6、8、12個班規模并且符合辦園標準的、信譽好、收費低的民辦園所獎勵其5萬、10萬、15萬不等。深圳到2015年財政支出的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要占到5%以上。重慶江北區對普惠性幼兒園每年每生700元補助經費,其中400元直補幼兒,300元補給幼兒園,對新建擴建的民辦園采取一次性補助的方式,民辦園教師的培訓也納入全市教師的培訓計劃中。大連將公辦民辦老師的督導培訓統一標準。成都成華區對民辦幼兒園以劃撥的方式供地,免征營業稅,免收幼兒園水質檢測費、房子安全檢測費等。在每個鄉鎮一所標準化幼兒園建設過程中,允許接受政府定價的民辦園來承辦幼兒園。成都青白江區從2009年開始設立幼兒教育專項經費,每年30萬用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表彰獎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