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腫瘤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甲狀腺腫瘤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腫瘤范文第1篇

          一、甲狀腺結節多發,具體病因暫無定論

          甲狀腺在人體頸部的前面、喉結的下方、氣管兩側,是人體內的內分泌器官,承擔人體攝取和存儲碘,合成和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正常的甲狀腺既薄又軟,看不見也摸不著。

          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發病率上升明顯,特別是溫州、臺州、寧波等沿海地區,發病率排位較10年前上升4至5位。專家解釋,近幾年甲狀腺結節病高發的主要原因是檢查方式的改變:以前體檢做甲狀腺檢查時,多采取外科觸診的方式,甲狀腺位置比較隱蔽,往往難以發現小的甲狀腺結節,還與檢測者的經驗有關,所以結節的檢出率也非常低,而現在做一個簡單的彩超就能發現。

          據了解,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較復雜,至今醫學上仍沒有準確的定論。一方面是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如頸部的受照射史,尤其是幼年期的受照射史。另一方面,也與患者的日常飲食息息相關,缺碘及過量碘攝入,情緒波動及女性雌激素分泌等,都可致結節。

          二、只有在顯微鏡下,它才會露出真面目

          甲狀腺癌腫瘤是結節惡性病變造成的,其中一部分可能成為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可分為癌(微小癌)、濾泡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從臨床上看,大多數是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和濾泡癌,而受遺傳基因突變影響的髓樣癌占了30%。未分化癌比較少見,但它多發于老年人,預后效果差。

          甲狀腺結節是發病率最高而處理上最為困難的一類內分泌疾病。這主要是因為,迄今為止尚無特異的鑒別良性與惡性結節的方法。目前來看,術前最有效的鑒別方法就是進行甲狀腺結節的細針穿刺檢查,這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結節性質判定的檢查,但我國開展此項檢查的醫院并不多。而如果有此類家族遺傳史的病人,惡性的可能性就會相對高些。

          盡管細針穿刺很準確,但仍有10%左右的結節會逃過檢查,由于細針穿刺獲得細胞數目的限制,從而無法非常肯定地判斷結節是否為惡性。只有將手術切除下的結節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破壞其包膜,它才會露出真面目。

          三、甲狀腺癌預后好,無需恐慌

          對于很多人“談癌色變”的情況,醫學專家強調,即使確診為甲狀腺癌,也不要恐慌,因為甲狀腺癌的預后相對其他惡性腫瘤要好很多。以小于1.5厘米的微小癌為例,30年內死亡率不到0.4%。如果惡性結節沒有壓迫呼吸道、食道和并發甲亢,且不影響外觀情況下,人體可以與之共存。

          甲狀腺腫瘤范文第2篇

          【關鍵詞】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甲狀腺淋巴瘤

          【中圖分類號】R73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1140-02甲狀腺腫瘤發病率在內分泌系統里居第一位[1],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尤其是在低碘飲食的地區和國家,它的發病率更高。甲狀腺腫瘤絕大多數是良性腫瘤,只有少數為甲狀腺癌,而甲狀腺肉瘤很罕見。甲狀腺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一直仍是困擾臨床醫務工作者們的一個較重要的難題,本文回顧性分析了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為各種甲狀腺腫瘤的120例患者的超聲圖像表現,及120例患者超聲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旨在探討超聲檢查對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價值。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120例病例,均是2005年-2011年期間我院的各種甲狀腺腫瘤住院患者,均行了彩色多普勒和術后病理檢查;其中女性89例,男性31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為32-56歲,男性患者年齡范圍為30-67歲;甲狀腺腺瘤直徑范圍為2-9cm,甲狀腺癌腫直徑范圍為0.4-6.4cm,甲狀腺淋巴瘤直徑范圍為2.4-5.1cm。120例患者均無其他合并癥。

          1.2方法:120例患者均用型號為MediSou SA6000C超聲診斷儀進行的甲狀腺超聲檢查,所用探頭的頻率為7.5-10MHz;患者采取仰臥位,頸部被墊高突出,頭部后仰;常規超聲掃查甲狀腺,注意觀察腫瘤的大小、位置形態、包膜及邊界、腫瘤周邊是否伴有聲暈、瘤體內部回聲是否均勻、有無鈣化灶及鈣化斑塊的大小、腫瘤后部是否出現了回聲衰減等,同時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觀察腫瘤的血流情況。所有患者均做了術后病理檢查,將超聲檢查結果和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2.結果

          120例患者中超聲診斷為甲狀腺腺瘤88例,診斷為甲狀腺癌26例,診斷為甲狀腺淋巴瘤6例;120例患者行術后病理,病理診斷為甲狀腺腺瘤91例,甲狀腺癌23例,甲狀腺淋巴瘤6例;其中經超聲診斷為甲狀腺腺瘤的88例患者及1例甲狀腺淋巴瘤患者,均和病理診斷符合;超聲診斷為甲狀腺癌31例患者和病理診斷不符合,出現了3例誤診病例(甲狀腺腺瘤誤診為甲狀腺癌)。3.結論

          超聲診斷各種甲狀腺腫瘤的準確率較高,對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對腫瘤良惡性鑒別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4.討論

          這次,我們通過對120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分析發現[2],超聲對各種甲狀腺腫瘤的診斷準確率均很高,由此可見超聲檢查在甲狀腺腫瘤的診斷方面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現對120位患者的超聲檢查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4.1甲狀腺腺瘤的超聲診斷。甲狀腺腺瘤的二維聲像圖特征可概括為:腫瘤瘤體形態多表現為圓形、橢圓形或扁圓形實質性團塊,和周圍組織分界清晰,包膜光滑完整,瘤體內部有的表現為低回聲、有的表現為增強回聲、也有少數呈等回聲,當瘤體囊變或發生出血時又可呈混合性或無回聲,瘤體周圍可伴有低回聲暈。CDFI檢測顯示可見:于腺瘤瘤體周圍的聲暈處可探測到較豐富的動靜脈血流信號,多呈環狀、半環狀分布。頻譜多普勒表現為腺瘤腫塊周圍可探測到動脈的高速血流信號和靜脈頻譜。瘤體所在的甲狀腺的上動脈血流最高流速要明顯高于健側。

          4.2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二維聲像圖特征表現為[3]:病變部位外形不規整,邊界模糊欠清晰,包膜不完整;內部呈現為不均勻低回聲,部分病灶內部可見呈強回聲的鈣化灶,其后方伴有聲影,也可呈實液混合性改變。CDFI檢測可見:較大腫瘤內部的血流信號及其豐富,周緣的血流信號稀少或缺乏,頻譜多普勒探測可于癌灶內部探測到高速血流信號,且頻譜較寬。直徑0.4-1.0CM的甲狀腺癌表現為內無學流或僅見點狀、細線狀血流信號,可通過二維聲像典型特征予以提示及鑒別。

          4.3超聲檢查對甲狀腺腫瘤的良惡性鑒別。彩超鑒別甲狀腺腫瘤的良、惡性是依據倆者間二維聲像圖特征及血流信號差異。絕大多數惡性腫瘤,因腫瘤血管可生成血管生長因子刺激腫瘤,在腫瘤內及周邊可形成聯絡的血管網,并隨著腫瘤的生長其內部及周邊血管的數量均增加。甲狀腺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目前用于甲狀腺腫瘤的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超聲檢查、放射性核素掃描、CT、核磁共振顯像等,其中超聲檢查不但可以探測甲狀腺內腫瘤的形態、大小及數目,同時還可以確定甲狀腺腫瘤是囊性還是實質性的腫塊,探測一下在腫瘤周邊是否有包膜包繞、包膜的完整性及腫瘤內部和周圍的血流狀況。當腫瘤形成的病灶較大時,在顯示腫塊范圍及其與臨近組織的關系、以及胸廓內和胸骨后的甲狀腺方面CT等診斷方式要明顯優于超聲。但是這些檢查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在甲狀腺檢查中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高分辨力的二維超聲圖像與彩色多普勒血流圖相結合,可有助于判定甲狀腺腫瘤的良惡性特征;近年來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超聲設備已經有了許多先進的發展,使超聲檢查對淺層器官組織的圖像分辨力有了進一步的飛躍,且可以同時兼顧反映血流的方向,可以完整地顯示出腫瘤內血管走行,給我們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甲狀腺腫瘤血管的可能性。

          近年來,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檢查在甲狀腺腫瘤的診斷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甲狀腺腫瘤的超聲診斷技術不僅具有高準確性,而且還具備有安全、無創傷、簡單快捷、高檢出率等特點。目前,超聲診斷已成為甲狀腺腫瘤診斷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甲狀腺腫瘤診斷領域里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參考文獻

          [1]高明.國內甲狀腺癌的診療進展及策略分析[J].2009國際暨第十屆全國頭頸腫瘤大會論文集,2009:11-13.

          甲狀腺腫瘤范文第3篇

          關鍵詞:超聲表現;彩色多普勒超聲;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的常見惡性腫瘤,女性較為多見。在所有影像學檢查中,超聲檢查對于甲狀腺病變的診斷檢測較為敏感,而且操作簡便、價廉、無創,也是甲狀腺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目前已經廣泛用于甲狀腺疾病的術前診斷和隨訪,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加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的疊加應用,為良、惡性甲狀腺腫瘤的診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論依據,提高了早期診斷的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來我院的56例甲狀腺腫瘤病人中,良性腫瘤患者26例,惡性腫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全部經手術及病理的證實,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44人。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44歲。

          1.2方法

          使用百勝MyLab5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為7.5-12MHz。囑患者仰臥位,頭稍后仰,以充分暴露頸部,涂以耦合劑,先用二維超聲(2D)對甲狀腺及其周邊做橫切、縱切、斜切等多方位掃描,進行甲狀腺的常規檢查,測量其二側葉和峽部的大小,觀察并記錄甲狀腺占位病灶部位的大小、數目、形態、邊界模糊度、周邊有無聲暈、內部回聲的強弱及均勻性、有無蟹足樣浸潤和鈣化灶、以及腫瘤后方回聲等等,然后引入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D),觀察和記錄甲狀腺病灶的周邊和內部彩色血流情況的分布及豐富度,測定收縮期的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張期的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數(RI)。

          2結果

            

          3結論

          腫塊內部回聲的強弱,取決于各腫塊內的各組織成分所占的比例,因為惡性腫瘤組織類型多樣,有纖維組織、癌組織、玻璃樣變組織等,形成了多個聲阻抗反射界面,所以二維超聲圖像上多表現為回聲強弱不均;此外一些惡性腫瘤組織有側方回聲失落或后方聲衰的表現,是因為腫瘤組織內部以及周邊有許多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和超聲無法探測到的極小的鈣化。

          微鈣化可以是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相對特異性的指標之一。鈣化是由于腫瘤細胞生長迅速,供血不足,腫塊中血管及纖維組織過度增生,從而使得鈣鹽沉積形成。當甲狀腺內占位病灶中有沙礫樣鈣化灶時,需要特別警惕甲狀腺癌的可能,結合臨床資料或通過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以確診。

          由實驗可知,多普勒超聲可以觀察腫塊內的血流信號,便捷地反映腫瘤微血管的生成情況,作為一種無創性顯示腫瘤內血液供應的技術,可以用于手術前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有利于提高對甲狀腺癌診斷的準確率,還為指導手術治療提供一定的診斷依據。

          早期發現甲狀腺癌十分重要,如果能早期發現和診斷并積極治療,則預后將會改善,病患存活時間也將有相應的延長。隨著科研的進步,二維超聲和多普勒超聲的聯合應用在甲狀腺癌的早期發現和鑒別診斷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甲狀腺首選的輔檢查方法,具有診斷符合率高、快速、無創、無輻射、廉價、簡便、可重復的優點,對甲狀腺腫塊定位準確。高頻超聲對甲狀腺腫瘤的檢出率相當高,可以清晰地顯示甲狀腺實質內2mm的小腫塊,甚至可以觀察小腫塊內的細微結構應用高分辨力的二維超聲和多普勒超聲聯合檢查,若觀察到大小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周邊沒有聲暈、后方有聲衰或側壁有回聲失落、內有沙礫樣鈣化灶或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以及彩超顯示腫塊內血流信號異常豐富等表現,則提示該腫塊是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對于多發性的甲狀腺結節,還要考慮良惡性腫塊并存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385.

          [2]湯釗猷.現代腫瘤學[M].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1083-1091.

          甲狀腺腫瘤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甲狀腺腫瘤

          [中圖分類號] R58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259-01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83例巨大甲狀腺腫瘤中,男24例,女59例;男女之比為1∶2.5,年齡最小23歲,最大79歲,其中30歲以下6例,31~40歲14例,41~50歲21例,51~60歲25例,61~70歲11例,71歲以上6例。

          1.2 病理類型 本組83例巨大甲狀腺腫瘤術后病理診斷,良性腫瘤56例,占67.47%。惡性腫瘤27例,占32.53%。惡性腫瘤中狀癌20例,濾泡狀癌4例,髓樣癌2例,未分化癌1例。

          1.3 臨床特點 (1)病程長:本組病例除髓樣癌及未分化癌外,其余病例的病史均在3年以上,最長達52年,43例患者的病史>10年。(2)病情相對穩定,自覺癥狀不明顯,本組大多數病例除頸前腫塊外,一般無其他癥狀。腫瘤生長緩慢,對患者生活勞動長期無明顯影響。部分患者因腫瘤增大到一定體積后,因其腫瘤逐漸增大的重力和瘤體壓迫結果,才逐漸產生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3)腫瘤組織學分類分化較好:本組83例中,56例為良性腫瘤;27例惡性腫瘤中,24例為分化型癌,即為發展緩慢、預后較好的“低度惡性腫瘤”。(4)絕大多數為孤立性腫塊:腫瘤一般存在包膜或假包膜,與鄰近組織粘連不明顯,主要是膨脹性生長,有不同程度的活動性。即使是惡性變的腫瘤,多數亦局限在瘤體或腺體包膜內,其體積增大多為突發性,在長期緩慢增長的基礎上,因瘤體內組織缺血、壞死、液化、出血等致瘤體體積迅速增大。(5)轉移率低:本組27例惡性腫瘤除2例發生肺腦轉移外,其他病例未發現有遠處器官組織轉移。5例病例于復查隨訪時臨床檢查可觸及頸淋巴結腫大,均行穿刺細胞學檢查,其中4例為陽性。本組27例惡性腫瘤病例中11例行甲狀腺癌聯合根治術,術后病理證實有頸淋巴結轉移者6例。

          1.4 合并癥 本組83例患者伴有1種或1種以上合并癥,其中患慢支肺氣腫21例,高血壓18例,冠心病15例,心律失常6例,糖尿病3例,腎功能不全2例,肝硬化3例,消化性潰瘍病7例,前列腺肥大4例,腦血管意外后輕度偏癱1例,升結腸癌術后1例,膽囊單純性結石2例。

          1.5 治療經過 全組病例行單純手術治療者80例;手術加放療或其他輔助治療者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術中行氣管切開者29例,術后行氣管切開者2例。

          1.6 手術方式 本組施行單側腺葉加峽部切除者49例;行單側腺葉加峽部加對側腺葉部分切除者21例;行聯合根治術者11例;行單側腺葉及峽部切除加分期頸淋巴結清掃術者2例;無手術死亡病例。

          2 結果

          56例良性腫瘤術后觀察6個月~10年無復發;27例惡性腫瘤中,1例術后第15個月出現肺轉移全身衰竭死亡,1例術后第6年因腦血管意外死亡,1例術后第8年出現肺腦廣泛轉移全身衰竭死亡,其余病例隨訪至今仍健在。

          3 討論

          巨大型甲狀腺腫瘤以良性者居多,其生長方式主要為膨脹性生長。雖體積巨大,但一般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粘連,手術切除效果良好。甲狀腺瘤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且10%有惡變的可能[1]。惡性者多為分化型癌,生物學行為屬“低度惡性”,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可長期局限在瘤體內或腺體包膜內。除壓迫癥狀外,早期一般對周圍組織不產生侵襲性損傷,手術切除效果較好。少數惡性腫瘤與周圍重要組織器官有粘連,通過手術切除其全部或大部分,亦可起到改善癥狀、延緩發展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配合放療或其他輔助治療亦可達到較好的療效。因此,首次手術要盡量爭取徹底干凈切除。對病程短、生長迅速、腫塊固定、考慮或已證實為未分化型癌者,手術治療應慎重。

          巨大甲狀腺腫瘤由于體積大,病史一般較長,因腫瘤長期壓迫的結果,鄰近器官常有不同程度的移位、變形,尤其是氣管常被擠壓變形、狹窄或軟化。因此術中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甚為重要,是手術安全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本組病例均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術中發現氣管有變形狹窄或疑有軟化者均行氣管懸吊,必要時行預防性氣管切開,本組術中行氣管切開者29例,術后行氣管切開者2例,實踐證明效果良好,是巨大甲狀腺腫瘤手術安全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手段。

          巨大甲狀腺腫瘤以良性者多見,雖體積巨大,但因呈膨脹性生長,對周圍組織無明顯浸潤,故能長期生存而不危及生命;而惡性腫瘤則因呈浸潤性生長,體積不甚大時即可產生嚴重癥狀或致命性損害,體積能增至巨大者為數不多。此點對術前診斷、決定治療方案及評估預后有重要意義。

          2.1 手術注意事項 巨大甲狀腺腫瘤共同點是血供豐富。其動、靜脈均代償性增多、增粗,使瘤體的表面血管充盈、豐富脆弱或易產生粘連而使解剖位置變異復雜。由于巨大的瘤體極易出血且止血棘手,從而增加了手術過程的難度及手術危險性。因此術前應充分備足血源,術中除遵守嚴格的瘤體止血原則外,手術力求術野清楚,瘤體顯露充分,解剖清楚,手術操作做到細柔有序,應盡量避免先結扎切斷靜脈而加劇創面的滲血。血管的結扎安全可靠,以免術后發生大出血。手術結束前,常規在術區置負壓引流管引流,以保證術后能充分了解傷口滲血情況,防止術后出血引起窒息等其他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而危及生命。

          2.2 合并癥及術后并發癥 本組半數患者為中老年人,其中伴有心血管疾病者39例,呼吸系統疾病21例。由于合并癥不同程度的存在,使手術的適應證受到一定的限制困難,術后的并發癥相應增加。因此,術前應著重短期有效的合并癥防治和充分的術前準備,最大限度地提高手術安全系數,防止術后并發癥。對術后患者,應嚴密監護觀察。對于已經氣管切開者應加強氣管套管護理,保持氣管套管清潔通暢,術后常規采用超聲霧化吸入,使分泌物容易排出,預防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發生,可收到良好效果。對中老年患者盡量選擇有效而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采取積極營養支持,保護心肺、肝腎功能,積極鼓勵患者早期床上活動和半臥位,密切注意全身情況變化,防止并發癥發生。

          2.3 甲狀腺腫瘤體積大小與預后的關系 一般認為體積大者預后較差,復發率高[2,3];國外學者Mazzaferri曾報道576例甲狀腺狀癌,原發癌>1.5cm及

          參考文獻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3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381.

          甲狀腺腫瘤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甲狀腺;手術護理;護理效果

          甲狀腺腫瘤為頭頸部常見的一種腫瘤,患者中女性較多,頸前正中有中腫塊,而且隨吞咽進行活動,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吞咽困難和聲音嘶啞的現象。該腫瘤有惡性和良性兩種,主要的治療方法手術切除。為了使手術成功率得到提高,減少對患者其他組織的損傷,需要給予患者手術中良好的護理。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分別給予不同的手術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隨機分組,實驗組49例患者,18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為48.24歲,20例為甲狀腺囊腫,17例患者為甲狀腺腫瘤,9例為結節性的甲狀腺腫,3例為合并性腫瘤。對照組39例患者,13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29~70歲,平均年齡為49.07歲,19例為甲狀腺囊腫,13例患者為甲狀腺腫瘤,6例為結節性的甲狀腺腫,1例為合并性腫瘤。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心理護理 患者在手術前會有較多的顧慮和緊張情緒。因此當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首先介紹醫院的環境,介紹主管的醫護人員,使患者能夠較快適應醫院的環境、同時對該疾病的相關內容進行介紹,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并講解手術中的治療程序和相應的注意事項,觀察患者的具體表現,看其情緒是否較為正常[1]。若有異常,則可以請治療成功的患者對其進行相關問題的解釋,使患者對醫院的治療技術充滿信任。每天播放一些患者喜愛的音樂,使心情較為愉悅。護理人員還可以與家屬進行相應的溝通,使其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有些脾氣較為暴躁的患者可能不能較好的派和護理人員的工作,即使如此,護理人員也要保持較好的態度,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患者心情平靜時,可以引導患者將心中的煩悶講出來,并對其進行心理上的疏導,逐漸使患者的情緒恢復平靜,同時也是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溫暖。

          1.2.2術前護理 手術治療前要求患者進行頭頸的過伸拉練習,訓練2次/d,每次堅持1~2h,要求患者選取手術時的進行練習,避免手術時帶來較大的不適感,并指導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呼吸道出現感染,延誤手術治療。保證病房的安靜,使患者得到良好的睡眠[2]。患者在之前有吸煙的習慣,要使其至少戒煙1w,避免肺部出現感染并發癥。手術前1d對患者洗頭、洗澡,并更換衣物,對皮膚進行徹底的清洗。在手術前8h內,禁止食用一切事物和水,防止麻醉過程中出現嘔吐誤吸。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可以以言語的形式鼓勵、安慰患者,緩解緊張的情緒。

          1.2.3術后護理 患者在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房環境進行良好的歸置,不僅保持病房清潔,還要按照患者的喜好,進行相關物品的增添,如報刊、書籍等。在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4h的嚴密觀察,尤其對于呼吸、血壓、體溫、脈搏,看其是否在正常范圍內[3]。使患者采用平臥的姿勢,對引流管和切口進行嚴格的無菌護理,定時進行切口敷料的更換,避免感染和滲血的情況。對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質進行仔細的觀察和記錄,在出現異常時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保持引流管的暢通。在手術完成后還要觀察患者的血鈣濃度,據醫囑給予相關的藥物,在使用藥物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減少吞咽和具體咳嗽的情況[4]。促進切口較快的愈合,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恢復后,可以對頸部功能進行康復練習。

          1.2.4病情護理 在手術后,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病情方面的觀察,例如體溫、血壓、心率等,觀察切口引流液的量、性質和顏色。若患者的切口敷料有滲血情況,必須要及時將敷料進行及時更換[5]。而且手術結束48h內,叮囑患者的頸部不要進行較頻繁的活動和說話,而且當患者起床活動時也要對頸部的切口進行良好的保護,避免切口部位有出血的情況。在手術結束6~8h內要對患者的切口使用砂袋壓迫,避免創面的滲血,盡量挑選0.5kg重量的砂袋。在巡護患者的同時,要看其切口時候有瘀血、腫脹和血液循環較差的情況,一旦發現及時處理。根據患者手術創腔的恢復程度,決定砂袋的使用時間。

          1.2.5并發癥護理 患者在手術后容易有疼痛和發熱的表現,因此在手術后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對患者進行體溫的監測,測量4次/d,若患者出現發熱,能夠及時了解,并準確判斷出患者使切口感染還是切口吸收熱導致的,根據病癥進行良好的處理,在使用武力降溫的基礎上可以舉醫囑使用相應藥物[6]。若患者在術后出現嚴重的疼痛,要選擇良好的臥位,并給予止痛劑的使用,觀察患者用藥后的情況。當患者的頸部有緊壓感、氣促、呼吸費力以及心率加速要及時通知醫生,避免窒息的發生。由于甲狀腺周圍有很多喉返神經,若在手術切斷和縫扎的過程中對喉返神經進行過多的牽拉,就會出現喉返神經的損傷,因此,待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要知道患者進行大聲說話,觀察期時候存在喉上和喉返神經的損傷。若患者的聲音較為嘶啞,則有可能出現損傷的現象,可以給予理療、針刺和營養神經的治療,經過3~6個月的治療,就能得到較好的恢復。因此對于該類患者,護理人員要做好解釋和溝通工作,避免患者有過于焦慮的情緒。在手術結束1~3d內還有可能出現手足抽搐的現象,對患者的口唇周圍、面部進行觀察,看起是否存在麻木、強直的感覺。若有該種情況,則可能為低血鈣的情況,要給予相應的治療。對于該類患者在飲食方面,要少食用蛋黃、牛奶、瘦肉、魚類這些磷含量高的相關食物,可以給予患者氯化鈣和葡糖糖酸鈣的靜脈注射。在抽搐的發作過程中要避免咬傷舌頭。

          1.2.6飲食護理 患者在手術前就要對相關的營養成分進行充分補充,在食物方面,選擇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手術前15d就要嚴禁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還要使口腔保持清潔。早晚刷牙,餐后進行漱口[7]。手術前12h內不能食用任何食物,前6h禁止飲水。待患者麻醉清醒達到6h的時間后,可以據醫囑進食,選擇一些維生素、熱量、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手術結束1~2d內要食用溫涼的食物,飲食過熱會使頸部血管得到擴張,從而使創口滲血的病情加重,早期給予流質食物,飲食過程中要求患者坐起,避免嗆咳。隨著患者病情的恢復,可以逐漸過渡到半流質以及正常飲食,依然不可以使用生冷、辛辣等食物。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出現的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采用x2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實驗組49例患者,36例護理滿意,11例護理一般,2例護理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5.9%;對照組38例患者,13例護理滿意,17例護理一般,8例護理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8.9%。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甲狀腺腫瘤這種疾病會使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癥狀,治療方法為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將區域的淋巴結和腫瘤瘤體進行切除,經常使用的手術方法有甲狀腺的全切術,甲狀腺的次全切術,在手術治療中,有時會因為患者的情緒較差,以及不能及時處理相應癥狀,導致手術的失敗,或者并發癥的出現,因此需要對其采用相應的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模式,在手術前進行心理方面的疏通和相關事項的叮囑和指導,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來接受手術治療,避免手術中出現不良現象。手術后要觀察患者的病情,一旦有異常現象及時告知醫生。手術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也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應。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在手術前后都能得到良好健康的飲食護理。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最終高達95.9%,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病情護理,僅得到78.9%的護理滿意度,具有明顯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手術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身體的良好恢復,是一種良好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鄭月明,王海偉,李雪云,等.手術治療老年三叉神經痛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3,12(08):116-117.

          [2] 于艷麗,劉澤旭,張凱文,等.糖尿病患者白內障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吉林醫學.2013,36(32):129-130.

          [3] 李英嬌,張翰韜,薛德才,等.先天性小腸閉鎖手術治療護理要點[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13(02):171-172.

          [4] 蘇秀寧,王小玲,王安拓,等.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06,20(3A):128-129.

          [5] 李雄偉,穆金智,金海洋.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12(1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