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惜取眼前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關鍵詞:戲曲演員;素質;角色;人物塑造
在戲劇文化發展日益蓬勃的今天,表演藝術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結構。戲劇演員在塑造角色的同時也在小斷地突破自己,每一次的表演中,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在這過程中演員自身與角色的融合是否融洽,考驗著每一個演員的表演素質,每一個演員在表演中都會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對于不同的角色形象能夠很好的轉變這才是一個演員好的發揮。舞臺表演藝術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豫劇還是其他各類劇種,演員們必須具備多方面的良好表演素質。 職業演員要塑造性格各異的系列形象,并使其富有征服人的魅力,不但需要扎實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還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修養,以及對生活的理解深度等。就演員創作的藝術境界而言,優秀的表演必須達到:演員與角色的統一;藝術與生活的統一;體驗與體現的統一。優秀演員要學會在角色中探索自我、在自我中體現角色,使二者融合。真正高超的表演藝術可以使演員與角色高度統一,達到“我就是”的藝術境界。演員與角色統一的程度決定表演質量的高低。
好的表演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同時又是生活的藝術升華,使“真實”富于審美價值。我們在評價表演時也應有兩把尺子:生活的尺子和藝術的尺子。衡量時要使生活化和藝術化統一起來。我們一般所說的表演三原則(思想、生活、技巧)就體現了這一點:思想是靈魂,生活是基礎,技巧是手段。而在技巧層面又要講究生活和藝術的統一。如電影表演更趨生活化;話劇更有舞臺造型感(雕塑感);戲曲、歌劇則是在音樂、舞蹈中展開,其表演是在生活基礎上的高度藝術提升。當然我們觀眾在欣賞不同的戲劇時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期待,不會拿同樣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戲劇。但是,無論在哪一部戲里,讓人感到生硬(非生活化)或者蒼白(非藝術化)都是不好的。優秀的表演注重內心體驗,力求創造出真實的精神生活并通過藝術形式把它反映出來,即“動于衰而形于外"。沒有真切的體驗就不會有真實生動的體現。創造角色時演員不僅要運用整個軀體,而且要調動整個心靈,將內心體驗與形體體現完美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好演員必須具備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演員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須具備對生活、對藝術、對人與人性的比較深刻的理解能力,具備分析劇本和角色的能力,否則表演就會不準確或是流于膚淺。
演員所做的工作通常會被稱之為藝術,而藝術所做的就是塑造特定環境中的特定人格。劇目是演員對角色創造的依據。首先,在創造之前我們要接觸和了解劇木中的任務的性格和特c,從角色的外在進入角色的內心生活,在不斷的剖析和尋找角色與自我的異同點的同時,逐漸的將自我的生活情感融入到角色的生活情感中去,從熟悉角色到融入角色著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事實也是如此,演員在舞臺上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正確想象的結果。理解了,想到了,這還不夠,還必須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演員的表現力,它包括肌體、語言、心理,特別是面部及眼神。表演技巧訓練的就是演員的藝術表現力。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是三位一體的,對一個立志要把演員作為職業的人來說,應當十分注意這三種素質的培養。
戲劇表演中,演員就是通過戲劇中的角色來向大家展現角色的任務形象,所以在此之前演員應對角色任務有所了解,演員即是藝術形象的中心,也是藝術形象的直接體現者。演員創造角色,首先要體驗角色。有了這個體驗,演員體驗才有根據。體驗角色,首先要挖掘角色在規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掌握角色的內心活動,使角色的一言一行都有豐富的內心活動做支柱。對角色的內心活動挖掘得越深越細,演員表演的內容就越豐富,路子就越開闊,也就越容易找到外部動作。演員在體驗角色時,還要啟發演員注意掌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把握人物性格的獨特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克服一般化、表面化,塑造出個性化、典型化的人物來,有些人物的特征是很鮮明的,體驗角色,如果沒有廣闊而又深厚的生活基礎,想要進行藝術創造,好比緣木求魚,必然事與愿違。
關鍵詞:省際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 吸引地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和社會轉型,我國發生了大規模人口遷移,人口遷移也成為了學術界廣泛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運用2010年人口普查10%數據,從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視角探索中國省際人口遷徙的空間結構。
一、研究方法
(一)人口遷移選擇指數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即能吸引其他地區遷出人口集中遷入本地的匯集地。人口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區,指如果一個地區的人口表現出比較強烈的選擇遷向某一吸引中心的傾向,這一地區就成為該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區 (王桂新,2003)。
人口遷移選擇指數是以色列學者羅伯托?巴奇于1956年提出,計算公式為:
其中:Iij為遷移選擇指數;Mij為遷出地i遷往遷入地j人口數;Pi為遷出地i人口數;Pj為遷入地人口數;Pt為全國區域總人口;K為常數設為100。Iij越大,表示地區i居民選擇遷向地區j遷移選擇強度越大,或遷入地j吸引遷出地i入遷本地作用越強。
(二)綜合遷出/遷入選擇指數
由人口遷移選擇指數公式可得到一個區域的綜合遷出/遷入選擇指數:
其中:Ii表示地區i綜合遷出選擇指數,Ij表示地區j綜合遷入選擇指數。Mi為地區i遷出人口,Mj為地區j遷入人口。Ii越大,說明地區i居民選擇遷出的強度越大;Ij越大,說明地區j吸引人口入遷本地的強度越大。
二、人口遷移中心及吸引地區分布
(一)人口遷移中心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特征是能夠吸引相對較多的其他地區人口入遷而自身遷出人口不多。用人口遷移選擇指數來反映,就是綜合遷出選擇指數較小,而綜合遷入選擇指數較大。本文將綜合遷出選擇指數小于80、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400的地區,定義為省際人口遷移的強勢吸引中心;綜合遷入選擇指數大于100小于400的地區,定義為次級吸引中心。
表1 2010年我國人口遷移吸引中心
結果顯示,上海、北京和廣東綜合遷入選擇指數最高,綜合遷出選擇指數最低,是我國強勢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在次級吸引中心方面,浙江和江蘇作為長三角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具有很強的人口吸引能力;而隨著濱海新區、閩臺經濟區的興起和發展,天津和福建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也成為我國次級人口遷移吸引中心。
(二)上海、北京和廣東的吸引地區
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存在著相應的吸引地區。根據各省市區至上海、北京和廣東的遷移選擇指數,省際人口遷移吸引區域可分為:強勢吸引地區:遷入選擇指數大于700;中強吸引地區:遷入選擇指數大于300且小于700;一般吸引地區:遷入選擇指數大于200且小于300。
表2 2010年我國人口遷移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區
三、結論和討論
研究發現,上海、北京和廣東是中國最主要的強勢人口遷移吸引中心;而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浙江、天津、福建和江蘇成為我國次級人口遷移吸引中心。
整體比較上海、北京和廣東的強勢吸引地區,發現人口遷移吸引中心對臨近地區的吸引力更強,逐漸形成了以上海為核心的華東遷移圈、以北京為核心的華北-東北遷移圈、以廣東為核心的華南遷移圈。總體上我國人口就近遷移特征明顯。
參考文獻:
[1]王桂新,劉建波.1990年代后期我國省際人口遷移區域模式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3年04期
1.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福州350122;2.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3.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01
【摘要】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對人前列腺癌LNcap細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流式 Annexin V/PI雙染法檢測細胞凋亡率。結果:藤茶提取物對LNcap細胞作用24h后,細胞凋亡率顯著增加,且有量效關系。結論:藤茶提取物可顯著誘導LNcap細胞凋亡。
關鍵詞 藤茶;前列腺癌;LNcap;細胞凋亡
【中圖分類號】R285.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5-0026-02
藤茶為葡萄科顯齒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la(Hand-Mazz)W.T.Wang的莖葉,俗稱甘露茶、白毛猴、甜茶等,在我國廣西、湖南、福建等南方地區都有豐富的資源。其性涼,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民間常用于咽喉腫痛、感冒發熱等 [1]。藤茶提取物中黃酮類部位平均含量超過15%,富含蛇葡萄素( 3,5,7,3′,4,5′-六羥基-2,3 雙氫黃酮醇,AMP )等物質,是主要活性部位[2]。我們前期研究發現藤茶提取物對多種人癌細胞有抑制作用[3-5],在此基礎上,本文主要以流式 Annexin V/PI雙染法觀察其對人前列腺癌LNcap細胞的凋亡作用。
1材料和儀器
1.1藥物藤茶提取物為本實驗室自制[6]。
1.2細胞株人前列腺癌LNcap細胞,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
1.3試劑1640培養基、胎牛血清、磷酸鹽緩沖液(美國Hyclone 公司);胰酶( 美國Gibco公司);Annexin V/PI 雙染試劑盒(美國BD公司)。
1.4儀器HERAcell 150i CO2培養箱(美國熱電公司);BCM-1000超凈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公司);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TS-100倒置顯微鏡(日本尼康公司)。
2方法
2.1細胞培養將LNcap細胞置于含10%的胎牛血清的1640培養基中,于37℃、5%CO2、飽和濕度的培養箱中常規培養,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用于實驗。
2.2細胞凋亡率測定取對數期生長的LNcap細胞接種于培養皿,37℃培養箱過夜;實驗組加入適當濃度的藤茶提取物,使終濃度在25、50μg/ml,對照組加入同體積PBS;24h后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分別用胰酶消化各組細胞,PBS清洗,1500rpm離心5min,收集細胞;用PBS稀釋細胞至濃度1×106/ml,于暗處加入Annexin V、PI各5μl,振蕩混勻,室溫避光15min,上流式細胞儀檢測。
2.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數據用(x±s)表示,組間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實驗結果
3.1細胞形態學觀察正常LNcap細胞貼壁生長良好,排列緊密,有透光性。加入藤茶提取物處理后細胞數量明顯減少,部分細胞皺縮變圓,部分細胞懸浮甚至死亡。
3.2細胞凋亡率如圖2,橫坐標代表Annexin V-FITC的熒光強度,縱坐標代表PI熒光強度,均采用對數坐標軸。左下象限為正常細胞,右上象限為壞死細胞,右下象限為凋亡細胞。經藤茶提取物處理24h后,凋亡細胞明顯比對照組多,且有量效依賴關系(表1)。壞死細胞結果類似凋亡細胞。
4討論
據文獻報道,藤茶提取物對多種人癌細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除本課題組外,鮮有見到關于抗前列腺癌的報道[3-4,7]。我們前期研究發現藤茶提取物在較低濃度下即對LNcap細胞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推測凋亡誘導可能是其發揮抗腫瘤作用的一個途徑。
流式Annexin V/PI 雙染法是較為靈敏的細胞凋亡測定方法,通過Annexin V-FITC和PI雙重熒光標記以區分正常細胞、早期凋亡細胞和壞死細胞。生長旺盛的LNcap細胞經過消化、洗滌、離心等操作也有一定比例的細胞凋亡和壞死,但發生率較低。在加入藤茶提取物處理24h即發現腫瘤細胞的凋亡率顯著上升,且呈量效依賴關系。提示藤茶提取物可能激活腫瘤細胞的信號通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植物所.中國高等植物圖譜補編第2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242.
[2]陳曉明,倪峰.藤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0,22(1):16-17.
[3]周春權,姚欣,陳曉明,等.藤茶提取物的抗腫瘤作用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22(6):640-642.
[4]倪峰,姚欣,郭丹,等.蛇葡萄素對人前列腺癌PC3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3):39-41.
[5]倪峰,周金榮.蛇葡萄素及富含蛇葡萄素的總黃酮有效部位在制備防治前列腺癌藥物中的應用:中國,ZL200810071687.2[P].公告日期.
[6]周春權,倪峰,林靜瑜,等.藤茶提取物的超聲提取及含量測定[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 21( 3):2312-2314.
論文摘要:針對當前高校《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依據相關調查結論,本文構建出了適合于本課程教學,基于“任務驅動”的“協作—探究”教學模式.同時,還從內涵、原則、特點、意義、與課程結合的形式以及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等方面對模式進行了論述.
0引言
當前,多媒體教學軟件在各類各級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且日漸普及.高校計算機教育、網絡教育、電子工程教育、通信工程教育、教育技術等信息技術教育類相關專業《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的開設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現實.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這一門課程?現行的課程教學模式能否讓學生切實學到知識,能否培養出扎實掌握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技能的學生?這些問題,正是本課題研究的主旨.
1本課程教學現狀
《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依據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學習理論、教學設計理論和軟件工程思想,通過教學設計、知識結構設計、交互界面設計、屏幕顯示設計等綜合設計,開發出適合于某類教學內容,專門輔助某個學科教學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培養學生具有嫻熟地將理論應用到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中的能力.
為全面了解《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通過抽樣的方式,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廣東省內10所開設本課程的普通高校08級學生,10中職學校從事本課程教學的部分專業教師,以及10個教學軟件設計企業的部分從業人員進行了調查.
調查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課程教學資源的現狀,二是課程原有的教學模式.調查結果顯示如下.
1.1教學資源方面
有關多媒體軟件設計的各類教學資源廣泛存在于網絡上,而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教材,而且,由于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的技術更新速度非常快,教材內容在時間上嚴重滯后等原因,教材根本無法涵蓋最新的知識,再加上部分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相對不規范,因而出現了學生學習資源匾乏,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
同時,由于傳統的課堂講授型教學過于依賴教材,教材中缺乏實例和案例,缺乏各類學習資源的支持,學生缺乏實際動手機會,因而課程教學無法滿足學生技能學習的需求.
1.2教學模式方面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學生技能訓練的需要.由于學生沒有足夠的實訓機會,沒有強調學生的中心地位,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當前階段,學生急需教師轉變現存的教學模式,應大力構建適應于本課程需要的,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任務導向下的協作探究教學新模式.
2教學模式建構
對于課程教學資源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通過整合各種網絡學習資源,例如國家級和省級精品網絡課程,經典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網站,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作品等,設計《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配套學習網站.
對于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探索和構建基于網絡環境和網絡資源利用的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的“協作—探究”教學模式.模式的探索和建構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和重點.
基于“任務驅動”的“協作—探究”教學模式包括“創設情景—提出任務,自主探究—協作完成,歸納小結—反饋講評”三個主要環節.
構建“任務驅動”的“協作—探究”教學模式也即探索“明確目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構建知識”的教學方法.
2.1創設情景、提出任務
教師首先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確定學習當前知識所需的基本過程、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在實際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將學生引人到一定的問題情境,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賦予學生合適的任務.
還可通過網絡技術的“形、聲、動和色”等效果,激發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誘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動機.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進人學習情境.教師把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的教學任務,把要講授的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中,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教師設計的任務應明確,并注意任務的層次性和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的積極參與.
2.2自主探究、協作完成
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是發揮學生協作精神的最好時機,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可采取討論、競賽等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探究,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學生可以共享集體思維的成果,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本過程可具體分解為以下步驟:
(1)明確任務后,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解讀、分析,對所要求的任務進行分解,組員分工合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小組行動方案.
(2)小組組員之間進行討論,根據個人的學習情況,制定成員間的個人學習計劃.
(3)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組員間的互相協作,在不斷的探究中解決問題.可以通過網絡課程進行討論交流,通過網上資源對知識進行全面擴充和尋求網上幫助.
(4)通過網絡課程的BBS專區對學習探究情況進行匯報,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進一步解決任務,教師根據各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指引,幫助學生最終完成任務的學習.
2.3歸納小結、反饋講評
本過程的主要步驟為:
(1)教師根據各學習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歸納小結,通過BBS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以肯定和鼓勵.
(2)各小組展示作品,師生評價.各學習小組通過網上交流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對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根據評價意見,小組內進行反思,討論修改,達到所要求的教學目的.
(3)教師針對各組情況,提出延續性的任務,激發學生課余的興趣,深化教學內容和拓展學生思維.3教學模式的理解
3.1模式的內涵
基于“任務驅動”的“協作—探究”學習具備了任務驅動與協作探究學習兩者的特點,既利用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先將要學習的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中,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探究任務中大體上涉及到的新知識,并借助網上資源,在教師指導幫助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操作計算機為主,教師講授為輔,重點以討論和談話法組織教學.
3.2模式的特點
(1)自主性.
學生在網上進行交互協作與探究,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發現,并完成對知識信息的分析、篩選和再加工,為學生能力和個性發展創造了條件.
(2)開放性.
該教學模式打破了“問題—講解—討論”的封閉形式,是一種以搜集信息、探究質疑的自主學習為主、師生互動的開放教學形式,因此,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對課堂進行了無限延伸,大大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真正實現了學習資源的開放性.
(3)探究性.
該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傳統的單向接受型學習向主動性、創造性學習轉變,逐漸形成基礎理論知識與學科前沿知識相結合,教師教授與學生主動探索相結合,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
3.3模式運用的原則
(1)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性的原則.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是教師指導下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只有依靠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才能以更加快速、簡捷、有效的方法獲得科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
在《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充當“指揮”或“導演”,讓學生作為主要角色,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講解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知識,并能利用網絡和相關的軟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課堂操練的機會,發揮他們的潛能.
學生是任務的完成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通過對話、交流和網上資源的瀏覽等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并能實際應用到現實情境中,做到融會貫通,進而擴展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同時,學生通過情境創設,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可以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2)協作探究學習的原則.
協作探究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課程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做中學,要讓學生在合作中動口、動手、動腦、動眼,合作完成情景活動的任務.
教師可通過各種形式,開發學生交往的潛能,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影響、和諧互動的教學局面,充分發揮資源優化組合和共享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團隊互助的精神.
3.4模式的意義
基于“任務驅動”的“協作—探究”教學模式以問題和任務為軸心,在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協作探究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團隊學習精神,適應了學生自主發現學習和意義建構的需要,因此,這是一種現代教學的理想模式.
4教學模式與課程結合的形式
4.1班級集體協作探究教學
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如新課、復習課、專題學習等)開展教學設計,在網絡上搜集豐富的多媒體資料,以超文本、超鏈接技術,制成網絡教學課件,放在校園網絡中,上課時教師提出任務,并指導學生調出學習資料,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對話、咨詢、討論來完成學習任務.
4.2拋錨式網絡教學
以學生學習中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或學生關心的問題作為學習內容(錨),指導學生提煉研究課題,形成學習任務,再讓學生直接從互聯網上搜索信息,進行思考、分析、討論,甚至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教師及有關的專家進行探討,最后撰寫成研究報告或小論文,在校園網或Internet網上.
4.3隨機進入學習式網絡教學
教師將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學習要求、學習難點等在網上,學生通過校園網,調出有關內容,進行學習、復習,也可以通過網上信息交互區、學生習作、學生主頁,發表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心得,與同學互相交流和討論,在這種網絡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這是一種更為自由,更能體現個體要求的學習方式.
5使用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I)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輔導者的身份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指導,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并指導學生之間形成平等互助融洽的合作關系,以便使協作學習得以順利進行.教師要注意向學生提問時盡量不要帶有任何偏向,如果經常提問成績好的同學,將會降低成績稍差學生的熱情.
(2)教師設計的任務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交際性和可拓展性.
任務的設計要真實,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同時也要考慮任務的難度、教學內容的長度和文章的編排與設計等.
(3)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要及時,要經常性地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協作探究的過程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借助同伴和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能及時地出現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啟發他們的思維,避免出現因受到挫折而產生放棄的思想.同時,在問題的解決過程和任務的評價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激勵,促進學生個性的正面發展.
6結語
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求一個高不可攀的女孩上。他對她說,那個女孩像天上的流云,因為遙遠所以美麗。終于有一天,他喜歡的女孩另結新歡,他像一只折斷了翅膀的鳥跌落到她懷里。他受傷了,她成了他的藥。她背著他,偷偷地在一些花花綠綠的紙上寫滿對他的祝福,然后再把紙疊成幸運星,她希望自己的祝福能靈驗,他能快樂起來。
此后,他郁悶的心情也真的一天天開朗起來。她的幸運星疊到一千顆那天,他向她求婚了。
婚后,她無怨無悔地愛他,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可他給她的擁抱里總是少了些分量,她知道他的心里仍有一個夢想,與那個遙不可及的女孩有關。
一轉眼就是十年,平靜的日子突然暗藏洶涌。他經常喝醉后東倒西歪地回來,有時借口夜不歸宿。閨蜜好心提醒她要注意一下他的行蹤,她忙著替他辯白,說男人在外面總免不了應酬,其實心里一片凄涼。
一個女人找上門來,是他以前喜歡的那個,一路輾轉風塵后把他當成了避風的港灣。他歉疚地說,他追了女孩那么久,現在女孩來投奔他,他無法拒絕。
茶幾上擺著薄薄的一張紙,是他寫的離婚協議書,她拿起筆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收拾行李。他握著那張紙片如釋重負。她收拾好衣物,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轉身從衣柜里拿出一個瓶子,慢慢擰開瓶蓋,那些相伴了十年的星星散落了一地。
斑斕的色彩迎面撲過來,他一呆,心下茫然。她隱忍著哽咽說:這些祝福太重,再也沒力氣把它們帶走了。他撿起一顆星星左看右看,信手拆開,紙片上的字跡撞進他眼里,雖然已經模糊,卻刺得他眼睛生生地疼。
她跪在地板上,緊咬的唇角滲出一絲猩紅,她把那些星星一顆顆拆開,然后再撕得粉碎,眼淚大顆大顆地掉在紙片上,他癡癡地望著她,心一陣陣刺痛。地上的碎片越來越多,他忽然意識到,這些年來,自己就像一雙眼睛總是看不到自己的睫毛一樣忽略她。他豁然間明白能保護眼睛的,不是它能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而是離它最近的睫毛,就如一直深愛著自己的也只有眼前這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