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早教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學前診斷”是“嘗試——診斷——建構”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預備鈴
何克抗曾經說過:“傳統語文教學”的弊端在于把80%的工夫用在了不必教的地方。所以學前診斷對于實現高效課堂是非常必要的。古詩學習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不陌生。但小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古詩語言凝練,韻律和諧,這就使古詩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要突破這一難點,針對古詩的文體特點,讓學生回憶鑒賞古詩的一般方法。即:1.知詩人,解詩題。2.抓字眼,明詩意。3.讀詩句,悟詩情。在學習《絕句》之前,學生已有一定學習古詩的基礎,將《絕句》的教學同釀酒一樣拓展,比較,賞析,形成積累的過程。教學《絕句》之前,我診斷出學生對于七言絕句一般的節奏的把握,只是讀出畫面和讀出情感需要課堂生成。學生對一二兩行的理解沒有問題,三四兩行需要診斷建構。我診斷出學生在嘗試評價這首古詩值得借鑒的地方,“動靜結合”可能領悟得出來,“顏色美”也比較淺顯,但“對仗”需要教師指點。
二、“自主嘗試”是“嘗試——診斷——建構”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敲門磚
人從“牙牙學語”與人交流,到離開父母的懷抱“蹣跚學步”,都有明顯的嘗試過程。在整節課中,學生自始至終都在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嘗試。詩的意境是情趣與意象的融合,是詩人以獨有的眼光捕捉的生活圖景。小學課本所選的古詩語言精練,意境優美。在《絕句》教學中采用嘗試教學手段,充分實現詩畫映照,引導學生感知意境、明理悟情、品評文字,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引導學生嘗試感知意境:在閱讀全詩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通讀全詩,初步嘗試感知全詩。讀出《絕句》這首詩的韻味,也是從嘗試開始的,根據學生朗讀水平,師生一起診斷,怎樣才能讀得更好,再進行二次嘗試,直至讀出自己理解的最高水平。第一步,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學字詞,進行旁批。然后由字到詞、由詞到句進行直譯,了解詩的大意。這時抓住時代背景:“安史之亂”終于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四川成都舊居,看到百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裁名稱做了詩題。啟發學生想象,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就有了愉悅的意境。學生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初步嘗試理解詩的意境。第二步,引導學生嘗試明理悟情:學生了解詩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濃厚、形象鮮明的詩句,在細讀中嘗試明理悟情,體會詩的意蘊。如詩的第三行“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千秋雪”,教師出示投影,展示覆蓋著終年不化積雪的岷山,讓學生通過觀察,口頭描述畫面,領悟“千秋雪”所描繪的畫面。第三步,引導學生借助預習初次嘗試說出古詩的大意,感受畫面,在不能表達通順暢處診斷,引領其理解古詩詩意的方法,再次嘗試感受畫面,使其連續發展。這首古詩前兩行“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意淺顯,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但后兩行則需要診斷后再嘗試建構了。第四步,引導學生嘗試品評文字:古詩語言凝煉,錘煉文字的工夫,在文學的長河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語言運用的表達方式。韓愈曾經說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嘗試著尋找這首詩好在哪里?對于“對仗”這種較深層的分析,教師應以指導為主,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嘗試品評、咀嚼,不要求學生掌握,重在提高語言素養,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
三、“積累建構”是“嘗試——診斷——建構”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收獲箱
古詩文的學習在小學階段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我感到古詩文教學中經常出現學生興致不高,學習被動效率低的情況。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少,缺乏基本的審美和想象能力,閱歷的欠缺都導致他們難以深切感受古詩文的魅力。課堂教學方法呆板,很多老師停留在傳統的表面講讀上,把古詩文進行分解。重字詞的解析,輕誦讀、感悟的教學方法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我感到無論是怎樣的學生與課堂,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營造古詩文教學的氛圍。氛圍是一種縈繞在學生周圍的文化的渲染與熏陶,氛圍是一種詩詞語境靜默無聲卻令人怦然心動的感覺與體驗,只有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種氛圍,才等于將學生置身于一個學習感受的立體空間內,那么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就不單單是牽強的追隨老師生硬的講解,死板的去背誦詞義句意了。下面將我在古詩文教學中營造氛圍的幾點方法闡述如下。
一、巧用媒體,渲染氣氛
古詩文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對優化課堂教學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古詩文描寫的時代背景,畢竟與我們相隔了許多的年代,如果只是糾纏于文字,讓學生一遍遍地誦讀、感悟,學生一是會覺得枯燥,二來還是很難進入意境,加以體會。但如果能適時地出現與詩中意境相符的畫面,就可以一下子縮短學生的時空距離,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如我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一共出現了六個畫面,就是這六個畫面,把學生帶進了這恬淡、閑適的村居生活和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其樂融融。再看詩句,如同置身田野鄉間,讀詩學詩的同時也是心靈去旅游的過程。其次是音樂。幾乎每一堂古詩文教學的課堂上都應該用到音樂,如在教學《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詩歌時,可用《思鄉曲》,如泣如訴的簫聲,最能體現詩人此刻對家鄉、對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而在教學《從軍行》、《出塞》這些詩文時,《十面埋伏》的慷慨激越,更能激起朗誦者的激情。又如在教學朋友之間的情誼類的詩詞,那《高山流水》自然就是首選了。這就是古典音樂的力量,它能很自然地讓學生沉浸到古詩文描述的意境中。教師一般習慣于用音樂來配合學生或老師的朗誦,其實老師還可以在音樂聲中聲情并茂的為學生講解當時的背景與教師個人對詩詞個性的感悟理解。有了這樣的氛圍,學生自然是想讀、能悟、愿說。
二、詩意語言,再現意境
對古詩文而言,詩人往往將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寫的客觀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隨著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的。葉圣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要繁復冗長的講說。”古詩文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文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詩情畫意地學古文。因此,指導學生學習古詩文,再現意境是關鍵。
在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字詞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感知詩的表現手法,我采用了古詩配畫法進行教學。如教學楊萬里的《小池》,詩人著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點,用清新活潑的語言 ,描繪了一幅靜謐、溫馨而富于生機的“泉池小荷”圖。我讓學生畫出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學生通過畫,仿佛融入到當時的情景之中,對詩人所表達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的領會。運用古詩配畫教學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又能夠加深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強化記憶,培養了審美的情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學中還可引導學生抓詩眼,把握詩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鮮明的、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反復推敲,進入詩的意境。如教學“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讓學生先理解“綠”的本義是“綠色”。再進一步追問:為什么不用吹、到、入、滿等詞呢?讓學生展開想象:從“綠”字你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在此詩句中“綠”是“春天來到,萬物生機勃勃。”的意思。引領學生欣賞詩的意境。這樣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真正領悟到古詩的意境美。
古詩文教學與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教師的語言風格應該大不相同的。用更詩意抒情的語言或華麗壯美的詞匯來描繪美景或闡述詩意,這可以給整堂課的教學墊定一個基調。讓我們來欣賞這樣幾段話:同學們,你們看哪,(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小船、涼亭,全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這讓我們很自然地想起來這樣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師出示了幾張邊塞的圖片,同時合著凄涼的音樂介紹:遠古的邊塞,人煙稀少,這里有荒涼的大漠,這里有冷峻的雪山,這里有殘破的孤城,更有四起的硝煙和血腥的屠殺……如今,我們還能看到遠古邊塞留下來的殘垣斷壁,土墻碎瓦。許多詩人就以邊塞風光或邊塞戰事為題材,創作了許多邊塞詩。
詩意的教學語言等于為學生架設了一座走進詩詞意境的橋梁,當然這跟教師的個人素質在很大的關系,這就要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我們,心中滿滿的不能是死水,而是不斷與時俱進的源頭活水,多讀書,多思考,才能在古詩詞的教學中為學生拋磚引玉,運用我們富有個人魅力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有花香有鳥鳴有刀光有劍影的古詩詞世界中來。
三、授之于法,輕松學習。
在教學古詩文時,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這為今后學生的自學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如不久前聽一位老師執教的《學弈》,他將文言文的學法貫穿于對文言文重點語句和內容的理解之中,以讀為本,在讀中悟,在悟中讀。他將學習古文的方法歸納為四點,分點呈現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最后總結時全部點明,讓學生在不由自主的學習中學到方法,學會運用。同時,他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如在教學“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這個重點句時,他能用這個句型造句,“某某,通班之善思者也。某某,通班之善說者也。”等等。學生很快就理解句子并學會運用。整堂課,他針對文言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帶入動作,引領學生進入古文學習的氛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從教師處獲得學習古詩文的方法,學以致用,今后無論學習哪首古詩詞,哪篇古文,都能如魚得水,從而進入“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絕妙境界,真正做到自學古詩文,樂在其中。
四、適度拓展,加深修養。
一、運用熟悉故事,加強詞匯理解記憶
教學創設趣味故事情境,可以運用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小故事,吸引學生學習和記憶詞匯的興趣,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創編趣味小故事,將需要記憶詞匯的形、音與意義融入到小故事中,學生就能走出死記硬背的誤區,提升詞匯學習的質量。
如“On and off”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引入學生們較為熟悉的“小兔子乖乖”故事。首先,將學生們分為4人一組,讓小組成員選派出一名學生復述該故事,用漢語的形式表達。之后,播放“小兔子乖乖”視頻和英語歌曲,讓學生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英語歌曲的大意。再次,在學生大致感受后,引導學生學習open為開,close為關。其次,引導學生思維發散,鼓勵學生記憶同類型音、形與義的詞匯,達到舉一反三、推廣拓展,提升學習能力的目標。如turn on,turn off。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復述故事“大灰狼來啦,小兔子們是開門還是關門呢?”“關門,關門,close the door”,“那媽媽回來了,小兔子們該怎么做啊?”“開門開門,我這就把門開open the door”。結合熟悉的故事,引導學生加強詞匯記憶,在趣味故事中不斷的深化理解,再拓展延伸,記憶更多的詞匯。
二、以豐富故事,引導口語表達運用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中缺一不可的四個部分。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需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意識與能力。如此,需要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大多都是學習的啞巴英語,不愿、不敢或不會開口說英語,是現階段英語教學的難題。為了激發學生表達英語的興趣,也為了鼓勵學生愛表達、會表達,借助具有故事情節的英語故事,在具體內容引導下,創設趣味輕松的故事活動氛圍,引導學生表達交流,能提升教學效果。
如創編“小豬歷險記”趣味故事,“一只可愛的小豬趁著天氣好,到野外游玩,他現在在干嘛?”教師展示出趣味漫畫,學生答“跳舞”,教師引導“跳舞 Dancing,dancing,I am dancing.”學生跟著表達。之后展示跳繩的動作“跳繩Jumping,jumping,I am jumping.”“突然,一只老虎出現了,把他當作最美味的食物,小豬跑了起來,怎么做呀”“奔跑Running,running,I am running.”結合趣味故事,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合作交流,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運用趣味故事,開啟輕松聽力訓練
聽與說是相互關聯的,只有聽的清楚才能更好地表達。小學英語階段,需要加強語言輸入的教學,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環境和素材下,更好的展開聽故事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創新想象,還能在故事的引導下,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開啟趣味、輕松的聽力訓練。聽力訓練為閱讀、表達和寫作奠定了基礎。運用故事實施聽力訓練,可以采用教師說故事,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故事或童話,以生動、形象的表達,借助多媒體設備的視頻、音頻工具,來豐富學生的聽力活動。引導學生實施聽力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1)由于人為或自然原因致使路面出現坑洞或隆起部分,導致機動車輛翻車、撞車,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這里的人為原因包括由于修路造成路面破裂或埋設管道、線路等其他原因將路面挖裂,事后忘記填補等。自然原因包括因熱賬冷縮導致路面破裂、突起或路面由于使用過久而導致破落。
(2)路面存在異物(如石子、泥土等),機動車碾過時,使其飛起砸傷行人,砸壞物品。
【法律依據】
[關鍵字]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β-谷甾醇;聚乙二醇
脂質體由于具有緩釋、增效、減毒、靶向等優點,是中藥傳遞系統中最受關注的熱點[1-2]。近年來發展的長循環脂質體或隱形脂質體(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stealth liposomes)[3]是通過將聚乙二醇-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 鑲嵌在脂質體雙層膜之間,PEG 的長鏈在脂質體表面形成空間位阻和親水保護層,能阻止吞噬細胞對脂質體的的識別和攝取而極大地延長脂質體的血循環時間,便于藥物進入病變組織,提高治療指數和療效[4-5],但由于磷脂價格較高,PEG修飾后價格更加昂貴,且DSPE,PEG均為大分子,與硅膠有很強的吸附性,合成后分離純化相當困難,得率極低,大大限制了長循環脂質體在制劑領域中的應用[6]。
本課題組前期已論證了以不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植物甾醇替代膽固醇來穩定脂質體、構建脂質體的可行性[7],又論證了采用新型磷脂――鞘磷脂制備高穩定性的脂質體的可行性[8]。在本課題中,筆者避開用PEG對磷脂修飾制備長循環脂質體的常規思路,采用PEG對價格相對低廉的小分子甾醇進行修飾,得到聚乙二醇-β-谷甾醇(PEG-Sito),然后以PEG-Sito為長循環材料和近年來被發現具有顯著的抑制腫瘤作用的絞股藍總皂苷(gypenosides)為模型藥,對用PEG-Sito制備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為中藥長循環脂質體的開發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具有較大的理論及應用價值。
1 材料
Model RE-52A 型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物儀器公司);AVYⅢ-500 MHz核磁共振儀(美國bruker公司);36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Wartars公司);SHB-Ⅲ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HZQ-X280恒溫振蕩培養箱(太倉市華美生化儀器廠);BS210型電子天平;WFJ2000可見分光光度計;KBS-150型數控超聲波細胞粉碎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CZL-A型數字智能控溫磁力攪拌器(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2(國華電器有限公司);原子力顯微鏡AFM(Veeco公司);LGJ-10冷凍干燥儀(北京博醫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絞股藍總皂苷(陜西昂盛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20119);魚精蛋白(Sigma公司,批號P4672);絞股藍皂苷對照品(阿拉丁,批號D100246);香草醛(上海晶純實業有限公司,批號v100115);鞘磷脂(Sigma公司,批號E1028);β-谷甾醇(杭州大陽化工有限公司,質量分數97%);丁二酸酐(國家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4-二甲氨基吡啶(DMAP)、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磷鉬酸均購于阿拉丁,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2.1 PEG-Sito的合成[9]
2.1.1 PEG-Sito的合成 路線具體合成路線見圖1。
2.1.2 β-谷甾醇衍生物的制備[10] 將β-谷甾醇(Sito)(2.50 g,6.03 mmol),丁二酸酐(3.25 g,32.48 mmol),DMAP(0.40 g,8.19 mmol)溶于50 mL二氯甲烷中,在45 ℃下劇烈攪拌回流48 h。二氯甲烷溶液用1 mol?L-1(50 mL×3)鹽酸溶液洗滌,Na2SO4干燥在旋轉蒸發儀上旋干,得白色固體(suc-Sito)2.80 g,收率90.3%。β-谷甾醇衍生物(suc-Sito)經薄層色譜(TLC) 鑒定,Rf=0.7(氯仿-甲醇12∶1,5%磷鉬酸顯色) ;1H-NMR(500 MHz,CDCl3)δ:5.37(d,β-谷甾醇C6-H,1H),4.63(q,β-谷甾醇C3-H,1H),2.68(t,丁二酸CH2,2H),2.61(t,丁二酸CH2,2H), 2.31(d,β-谷甾醇C4-H,2H)。
2.1.3 PEG-Sito的制備[11] 將suc-Sito(2.2 g,4.27 mmol),PEG 2000(12.02 g,6.01 mmol),DMAP(0.49 g, 4.01 mmol),EDC(0.85 g,4.43 mmol)溶于50 mL二氯甲烷中,常溫下攪拌48 h。二氯甲烷溶液用1 mol?L-1(100 mL×3)鹽酸溶液洗滌,Na2SO4干燥,過濾,旋干。粗品經硅膠(300~400目)快速柱色譜,二氯甲烷-甲醇(60∶1)洗脫,減壓濃縮收集液,得黃色固體3.06 g,收率28.7%。PEG-Sito(3)經薄層色譜(TLC)鑒定,Rf=0.4(二氯甲烷-甲醇30∶1,5%磷鉬酸、碘蒸氣顯色);1H-NMR(500 MHz,CDCl3) δ: 5.37(d,C6-H,1H),4. 63(q,C3-H,1H),3.65(m,聚乙二醇-O-CH2 CH2-O-,約190H),2.66(m,丁二酸CH2-CH2,4H),2.31(d,β-谷甾醇C4-H,2H)。
2.2 乙醇注入法制備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
稱取絞股藍總皂苷12 mg,鞘磷脂60 mg,PEG-Sito 60 mg于100 mL燒杯中,加入乙醇20 mL使之完全溶解。取pH為7.0的磷酸鹽緩沖液20 mL,預熱到45 ℃,攪拌下用針頭勻速注入燒杯中,恒溫攪拌2 h以除去乙醇,冰浴條件下探頭超聲10 min(超聲時間2 s,間隔時間2 s,功率100 W),過0.45 μm微孔濾膜即得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12]。
2.3 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測定方法的建立
2.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絞股藍皂苷對照品50 mg加入蒸餾水定容于100 mL量瓶中作為貯備液。取貯備液適量,加水稀釋成質量濃度為0.05,0.1,0.2,0.3,0.4,0.5 g?L-1的對照品溶液。
2.3.2 測定波長的確定 絞股藍皂苷對照品和空白脂質體用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樣品顯色,在400~1 100 nm處進行光譜掃描,結果顯示對照品最大吸收波長為555 nm,且該處空白脂質體無干擾,故選擇測定波長為555 nm。
2.3.3 線性關系考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標準》絞股藍總苷進行。取6支具塞試管,精密量取2.2.1項下不同濃度對照品溶液1 mL,分別置15 mL具塞試管中,精密加入新鮮配制的含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的混合液2 mL,搖勻,密塞,置60 ℃水浴中加熱15 min,取出,立即放入冰水中冷卻2 min,精密加入冰醋酸10 mL,搖勻,以試劑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項下(《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ⅤA)試驗,于(555±5) 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質量濃度(C)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A=0.713 9C+0.074 2,r=0.999 3,線性范圍0.050 3~0.503 g?L-1。
2.3.4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份對照品溶液1.0 mL,置15 mL具塞試管中,按2.3.3項下自“精密加入新鮮配制的含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的混合液2 mL”起操作,在同一條件下連續測定吸光度5次,RSD 1.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5 穩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 mL,置15 mL具塞試管中,分別在0,5,10,15,20 min按2.3.3項下自“精密加入新鮮配制的含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的混合液2 mL”起操作,測定吸光度,RSD 2.1%,說明供試品在20 min內顯色穩定。
2.3.6 重復性試驗 精密量取同一份樣品5份,每份1 mL,按2.3.3項下自“精密加入新鮮配制的含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的混合液2 mL”起操作,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測定吸光度,RSD 2.6%,表明重復性良好。
2.3.7 加樣回收試驗 精密稱取空白脂質體凍干粉10 mg,精密稱量,置10 mL量瓶中,分別精密加入2.5 g?L-1的絞股藍皂苷對照品溶液1.0,3.0,5.0 mL,加水稀釋至刻度。精密吸取2.0 mL置于離心管中,加0.5 mL魚精蛋白(10 g?L-1),靜置3 min,加入生理鹽水3.0 mL,在室溫條件下3 000 r?min-1離心30 min。精密量取上清液1.0 mL,按2.3.3項下自“精密加入新鮮配制的含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與高氯酸(2∶8)的混合液2 mL”起操作,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測定吸光度,回收率為97.15%,RSD 2.1%。
2.3.8 絞股藍總皂苷脂質體包封率的測定 吸取脂質體2.0 mL于10 mL錐形離心管中,添加魚精蛋白(10 g?L-1)0.5 mL,攪勻,靜置3 min,加入生理鹽水3.0 mL,在室溫條件下3 000 r?min-1離心30 min。取上清液1 mL,測定其皂苷量,即游離藥物量(W游)。沉淀以10%曲拉通-X100(Triton-X100)3.0 mL溶解,并補充生理鹽水至5.0 mL。取溶液1 mL,測定其皂苷量,即包封藥物量(W包)。包封率= W包/( W包+ W游)×100%。該新型長循環脂質體的包封率為74.3%。
2.4 脂質體粒度分布及Zeta電位測定
采用動態光散射粒徑儀檢測平均粒徑和Zeta 電位。激光束波長633 nm,入射與散射光束夾角173°,溫度25 ℃。取脂質體溶液100 μL用水稀釋至10 mL,搖勻平衡3 min后測定,結果見圖2,3。絞股藍總皂苷脂質體平均粒徑為288.1 nm,多分散系數(PDI)為0.218,說明該脂質體粒徑分布較均一。平均電位為-20.25 mV,表明該脂質體穩定性較好。
3 討論
采用PEG對β-谷甾醇進行修飾,修飾后的PEG-Sito作為穩定劑而加入到脂質體中,一方面β-谷甾醇不引發心血管疾病,親脂性的β-谷甾醇還可以起到穩定脂質體膜的作用。同時柔性分子PEG的存在還能阻止吞噬細胞對脂質體的的識別和攝取,大大延長脂質體的血循環時間。本課題探討了用PEG修飾后的β-谷甾醇制備長循環脂質體的可行性。研究表明PEG修飾后的β-谷甾醇能與鞘磷脂形成脂質體。該新型脂質體改變了長循環脂質體對PEG修飾的磷脂材料的依賴,大幅降低了制備長循環脂質體的成本,是本文的獨特之處。
甾醇在乙醇中微溶,是制約乙醇注入法在脂質體工業化領域中應用的瓶頸之一。本課題在對β-谷甾醇進行修飾時,由于親水性材料PEG的引入,大大改善了β-谷甾醇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工業上大規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備該長循環脂質體成為可能,也是本文的創新之處。
對比課題組以前對絞股藍總皂苷脂質體的研究結果,該新型長循環脂質體的包封率較普通脂質體的包封率由(79.1±3.4)%變為(74.3±2.6)%,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包封率無顯著性差異,提示該長循環脂質體的內部結構與普通脂質體無異[13]。粒徑則由普通脂質體的202.6 nm,增大為288.1 nm,這可能是由于PEG分子鏈在水中柔性舒展開來造成的粒徑增大的緣故[14]。一般情況下,小于400 nm的納米粒子在血液中具有被動靶向到肝、脾或腫瘤組織的性質[15],本課題組制備出的絞股藍皂苷長循環脂質體粒徑不到300 nm,因此該制劑具有被動靶向到肝和腫瘤的特性,可用于肝炎、脂肪肝和肝癌疾病的治療。
研究表明Zeta電位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納米分散體系的穩定性,Zeta 電位絕對值越高(>15 mV),粒子間的靜電斥力越大,有高的穩定性[16-18]。該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Zeta電位為-20.25 mV(電位絕對值>15 mV),而普通脂質體Zeta電位為-28.66 mV,表明長循環脂質體與普通脂質體一樣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長循環脂質體的Zeta電位絕對值下降了8.41 mV,這可能是由于脂質體外層的PEG的電荷屏障效應造成的[19]。
AFM電子顯微鏡常用于各種脂質體的形貌研究[20]。本課題應用AFM對該新型絞股藍總皂苷長循環脂質體進行了形貌觀察,電鏡下的長循環脂質體外形圓整、粒徑均一,證明用PEG修飾后的β-谷甾醇制備長循環脂質體是切實可行的。
本課題研究了用PEG修飾β-谷甾醇的方法,探討了用PEG-Sito與鞘磷脂制備絞股藍皂苷長循環脂質體的可行性,并對該新型脂質體進行了表征。該長循環脂質體不僅不含膽固醇,而且針對小分子β-谷甾醇進行PEG修飾[21],合成中未采用價格昂貴的大分子磷脂為原料,分離純化過程大大減化,大幅降低了長循環脂質體的材料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關于該甾醇修飾的長循環脂質體更深層次的研究,如該新型長循環脂質體在體內有無加速血液清除現象(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 ABC) [22]、與普通磷脂修飾的長循環脂質體在體內各組織的分布與滯留特性等問題,正處于進一步研究中。
[參考文獻]
[1] 范云鵬,王德云,胡元亮,等. 正交試驗優選黃芪多糖脂質體的制備工藝[J]. 中草藥,2011, 40(6):470.
[2] 左勇亮,肖人鐘,王蓉蓉.主動靶向脂質體研究進展[J].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3,30(10):1151.
[3] Allen T M. Long- circulating (ster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 es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J]. Trends Pharmacol Sci, 1994, 15 (7): 215.
[4] Nagayasu A, Shimooka Y, Kinouchi T, et al. Effects of fluidity and vesicle size on antitumor activity and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of liposomes loaded with daunorubicin[J] . Biol Pharm Bull, 1994, 17 (7): 935.
[5] Nagayasu A, Uehiyama K, Kiwada H. The size of liposomes: a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ir targeting efficiency to tumors and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liposomal an titum or drugs[J]. Adv Drug Deliv Rev, 1999, 40(1): 75.
[6] He Z Y, Zheng X, Wu X H, et al. Development of glycyrrhetinic acid-modified stealth cationic liposomes for gene delivery[J]. Int J Pharm, 2010, 397:147.
[7] 喻樊. 絞股藍總皂苷脂質體的制備與表征[J].中草藥, 2013,44(18):2526.
[8] 喻樊. 鞘磷脂-膽固醇為膜材的絞股藍總皂苷脂質體的制備及其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 2013,38(22): 3875.
[9] 喻平, 胡泉源, 祁小云,等.EDC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廣州化工, 2011, 8(39): 9.
[10] 何治堯, 何谷, 宋相容,等.甘草次酸修飾的長循環陽離子脂質體DNA復合物的制備[J].中國藥學雜志, 2011, 11(46): 846.
[11] Tian Q, Wang W, He X T, et al. Glycyrrhetinic acid-modified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 Chin Sci Bull, 2009, 54(18): 3927.
[12] 張彥青,解軍波.正交試驗優選石杉堿甲脂質體的制備研究[J].中草藥,2009, 40(6):896.
[13] 趙志英,謝俊,劉文一,等.羥喜樹堿脂質體的制備及其大鼠體內組織分布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 36(4):450.
[14] Ishida T, Ichihara M, Wang X, et al. Injection of PEGylated liposomes in rats elicits PEG-specific IgM,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rapid elimination of a second dose of PEGylated liposomes[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6, 112: 15.
[15] 霍美蓉,張勇,周建平,等. N-辛基-O, N-羧甲基殼聚糖聚合物膠束對紫杉醇的增溶、緩釋及其安全性初步評價[J]. 藥學學報, 2008, 43( 8): 855.
[16] Dong Y, Feng S S. Methoxy poly (ethylene glycol) -poly (lactide) (MPEG-PLA) nanoparticle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J]. Biomaterials, 2004, 25: 2843.
[17] Zhang Z,Feng S S. Nanoparticles of poly(lactide)/vitamin E TPGS copolymer for cancer chemotherapy: synthesis, formu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J]. Biomaterials,2006,27(2):262.
[18] Yu Fan, He Chenghua, Ayman Y Waddad, et al. N-octyl-N-arginine-chitosan (OACS) micelles for gambogic acid oral delivery: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study on in situ intestinal perfusion[J]. Drug Dev Ind Pharm, 2013, doi: 10.3109/03639045.
[19] Nicholas A R, Scott M J, Kennedy N I, et al. Effect of grafte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on the siz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permeability of vesicles[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63:167.
[20] Li Jing, Huo Meirong, Wang Jing, et al. Redox-sensitive micelles self-assembled from amphiphilic hyaluronic aciddeoxycholic acid conjugates for targeted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paclitaxel[J]. Biomaterials, 2011, 33: 2310.
[21] 喻樊,楊錦明.β-谷甾醇替代膽固醇構建槲皮素脂質體的可行性研究[J].中草藥, 2013,44(23):3303.
[22] Moghimi S M, Davis S S. Innovations in avoiding particle clearance from blood by Kupffer cells: cause for reflection[J]. Crit R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 1994, 11: 31.
Preparation of novel gypenosides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consisted by
sphingomyelin and β-sitosterol modified by PEG
YU Fan*, YANG Jing-ming, LI Jin-juan
(College of Pharmacy,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reparing novel gypenosides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with PEG grafted on β-sitosterol (PEG-Sito). Method: Succinicanhydride was adopted to connect β-sitosterol and PEG 2000. Sphingomyelin and PEG-Sito was used as material to prepare gypenosides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by using ethanol injection metho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rotamine precipitation method. 1H-NMR was used to verify the synthesis of PEG-Sito, the novel gypenosides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article size, zeta potential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Result: The synthesis of PEG-Sito was verified by 1H-NMR.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prepared by ethanol injection method was 74.3%, particle size was 288.1 nm,zeta potential was -20.25 mV, the morphology were round observed by AFM. Conclusion: The novel gypenosides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prepared with PEG-Sito was feasible, it had a hig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good morp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