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苦心孤詣造句

          苦心孤詣造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苦心孤詣造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苦心孤詣造句

          苦心孤詣造句范文第1篇

          ??這時,她說:闖那么多干什么,懶得吃那個苦,我只想有時間就教教兒子,或者做做我喜愛的文字。??

          ??我說:兒子你既然生了,當然是要教的。至于做文字么,還不如做點菜煲個湯呢。?

          ??是的,無論晨曦還是暮靄時分,無論細雨飄飄還是清風徐徐的天氣,可以挎只籃子——或者不挎也好,菜市場不是有塑料袋么——去買菜,綠的青菜、芹菜、蔥蒜,或者紅白的蘿卜,或者黃玉一般的藕,黑的木耳、白的蘑菇……還有活蹦亂跳的魚,再來幾兩河蝦,或者幾根排骨、一塊新鮮的五花肉,甚至幾個雞蛋:把這些東西裝進籃子或者塑料袋子,拎回家里,該洗的洗好,放進籃子;該剁的剁好,再撿進碗里;米飯可以先燒起來,時間要統籌安排好。若是冬日,鍋里須是熱氣騰騰的,在廚房做慣了,你會覺得越是數九寒天,這兒越是溫暖。??

          ??買菜、做菜是要有閑心的。你若是一個在塵世里汲汲以求的人,我對你說這個無異于對牛牯拉胡琴,對夏蟲語寒冰。浮生雖曰短,短即短矣,著甚奔忙?奔忙更令人覺得苦且短,人生亦因此而踉蹌難看。所以,若是清晨醒來可聽得幾句鳥啼,或者黃昏將至有空得觀西天霞飛,這時,審美二字才會與我們的生活發生一點關聯,產生一點兒意義。由此看來,既然生來不幸,無緣得以到野地里種瓜鋤豆,那就到菜市場游游逛逛,到廚房里琢磨琢磨。好歹是不白走了一趟人生呢。??

          ??買菜、做菜是要有耐心的。就說買菜吧。不貨比三家,你能保證你買的青菜最青、鯽魚最活?可別以為你扯出一張大鈔就可以買到最好的菜——嘿,這時比的是耐心。又說煲一鍋湯罷。性急的人把希望寄托在高壓鍋上,結果呢,爛是爛了,味卻不足。即使沒有木炭火吧,那你也得把氣灶開到最小,任砂鍋把那只老鴨燉得滿屋飄香,臨上桌了,還得把幾根香蔥切得細細的,齊齊的,撒在飄著金黃色的湯面上。這中間,講究的是火候,是耐心哪。??

          ??喜歡買菜而又喜歡做菜的人,必定又是一個親愛家人、善待朋友的人。丈夫在外面摸爬滾打,只要回家時有一缽香濃可口的湯等著他,他在外面的那許多的苦,許多的委屈,都會融化在眼前這個熱氣騰騰的砂鍋里。會煲湯的女人不需要美容,不需要撒嬌,甚至不需要說多余的話。餐桌之上,那缽湯蒸發著的熱氣,便是恩愛夫妻彼此的福氣。朋友來了,現在多是到外邊吃,不比前些年大家都困難的日子。其實,生活好了,到外面胡吃海喝就更沒有必要。熟食店或飯店里買兩三味下酒菜,女人在廚房里炒兩個蔬菜,再來一個燉了好一陣子的湯,夠了。酒么,酒柜子里留著的不就是等著有人來喝的么?五糧液也不要吝嗇,朋友來了有好酒就拿出來,好朋友來了有最好的酒就喝最好的酒。白酒可以兩人一瓶,若是三人,那就喝兩瓶吧。熱的湯,香而辣的菜,酒濃情更濃。飯后,香煙一支,烏龍滿盞,可以敘舊事,可以論新年,浮生半日,都在與親人、朋友的閑談中度過,這不挺好???

          ??作文難,做菜實在更難。作文需要一種閑心,可有閑心作文的人有多少能有閑心做好幾道菜?作文需要苦心孤詣遣詞造句,可作文的人哪里知道挑肥揀瘦、洗摘切剁、烹調蒸煮中居然蘊藏了玄妙無邊的天機?作文難,難在作好之后要讀者喜歡;但作文的人哪里知道,做菜的人要是做了一道不對味而無人下箸的菜,那種痛苦簡直可以使他恨不能鉆進地洞藏身?肚子里沒貨色時,作文真是一件難事;可是,當你深夜朋友來訪,說要吃夜宵,而此時你發現冰箱里只剩雞蛋兩枚、番茄一只、白菜半顆時,你不得不“搜集整理材料”、“研墨揮毫”,做出一頓可口飯菜來——我說這難度簡直不亞于登蜀道、上青天哪!??

          苦心孤詣造句范文第2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培養 提高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作為文化基礎的語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語言知識與技能是從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積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強調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心靈得到陶冶、精神受到鼓舞,為一要求的提出,需要教師要教學過程中,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積極性,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1、讀書讀書,貴在讀熟

          書聲瑯瑯是古人傳統的教學形式之一。因為它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是理解和記憶的先導,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試想,一個人讀起書來,結結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對課文內容心領神會,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嗎?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要使課文的“外部語言”轉化為學生頭腦中的“內部語言”,在大腦皮層中留下深刻的溝紋,一般要經過20遍以上的朗讀實踐。在反復讀,把書讀熟的同時,學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聽,許多器官同時并用,就容易把課文記得牢固,把課文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教師在此基礎上加強指導,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他們自覺朗讀的習慣。大家知道,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都是專家苦心孤詣的典范之作,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從遣詞造句,到主題思想及寫作特色,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由情感產生思考,從而受到品德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2、方法科學,形式多樣

          多讀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機械的、重復地讀,要講究方法,形式多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避免單調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2.1 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讀。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要循序漸進。否則欲速不達。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還應認真的備好每一課的朗讀要求,也就是為什么要讀,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在訓練中,教師要明確訓練目標,在朗讀的不同階段,應對學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2.2 教師以身作則,范讀引領。

          “打鐵還要榔頭硬”,一名語文教師要使學生鐘愛朗讀,那么自己還真需是把硬硬的榔頭,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試與天公比高的調皮小子們信服呢?教師范讀能幫助學生正音,喚起學生的感情,把學生帶入文本之中,讓學生達到忘我境界,從而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孩子們其實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師的范讀無形中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這時他們也顯得躍躍欲試了,這時老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試讀。學生反復吟讀最終領悟到課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悅,自然也就培養了閱讀的興趣。

          3、積極引導學生培養閱讀的自主性

          閱讀自主性的培養是提高閱讀水平的關鍵。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學生擁有自主意識,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開動學生腦筋,從而培養學生自辯、自治、自學的能力,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具體來說,引導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包括培養自主意識和傳授自主閱讀方法。

          3.1建立學生獨立閱讀的自信心,增強自主意識

          小學生的智力發展特點決定了其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尤其體現在閱讀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經意不恰當的批評,常常會挫傷學生的幼小的自尊心,從而產生對閱讀學習的反感和懼怕情緒,這種反面的情緒會在左右學生今后對課文學習的積極性?;诖?,老師在課堂中,應當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多鼓勵,少批評。比如,學生課文讀的不夠流利,不應立即指責課前預習太差或記憶力太差,更不應對其閱讀能力進行負面評價。此時,應當從勇氣可嘉、發音標準等其他側面對學生加以褒獎,然后因勢利導,指出課文讀的不夠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詞還是其他原因。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同時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樹立超閱讀的興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獨立意識,克服過分依賴心理。有些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是老師講一句,學生記一句,老師講一段,學生記一段。學生在閱讀中,經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撿一路丟,所以,老師應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學習意識。比如,可以通過布置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課前準備作業,如在學習《美麗的公雞》一課前,可以讓學生先自行收集公雞的特征和作用,這樣就能啟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好奇心,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

          3.2注重教授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才能夠使其擺脫過分依賴心理,從而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形成創新思維。培養自主學習的方法有許多種,比如,老師可以調動學生全方位學習的積極性,要求在閱讀中手、眼、口并用,在獨立閱讀中帶著問題讀課文,將有疑問的用筆劃下來。又如,時常開展一些課文討論活動,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各抒已見,老師則對學生的基本價值觀進行引導,對于有創新性的想法要加倍支持和鼓勵,在這樣無拘無束的討論中,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得到發揮,其思維才能得到拓展。要落實孩子的主體地位,關鍵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老師都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鼓勵其積極獨立思考問題。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讀書要占一定量的時間,教師要重視讀的訓練,要把學生讀課文作為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手段。這樣,語文教學將不再是學生被動的抄寫、組詞、拼合詞語、組裝句子,取而代之的應當是學生們通過熟讀背誦而自得的充滿靈性的感悟,是樂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滿了激情的有價值的創造。

          參考文獻

          苦心孤詣造句范文第3篇

          摘要:作文教學的現實情況是,能夠駕馭作文教學的教師屈指可數,大部分教師總是為作文教學所累。教師教的累、改的累讓人同情,學生討厭作文、違心而寫讓人擔憂。教育者應該做些思考:一是思考我們平日作文教學的路子對不對,二是思考作文教學怎么創新怎么突圍。作文的本質是訓練,訓練需要載體。載體不是紛繁的社會現象,不是隨感而發的作文題目,不是高考作文指揮棒。說通俗點,作文訓練需要一個本本。教師們為作文訓練所累的最大的原因是作文訓練一直無本可依。在目前還沒有獨立的作文訓練教材之前,依托文本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出發點。這個文本,就是語文課文??墒悄壳罢Z文教師在作文訓練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有本不依。語文課本是一個復合體,是訓練基礎知識的本,是落實語法的本,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本,是對學生進行文學熏陶的本,也是作文訓練的本。從寫作的角度解讀文本,讓文本成為寫作的例子,進一步完善提高教材中寫作板塊的系統性、操作性,是當前作文教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當前作文教學雜亂無序、系統性不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作文訓練教材的研究和挖掘。我們認為,研究“本”,駕馭“本”,是當前作文教學創新的突破口之一。

          關鍵詞:作文教學;文本;作文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1)02-0005-04

          人人皆知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可是能夠駕馭作文教學的教師數量不多。大部分教師總是為作文教學所累。教師教的累、改的累讓人同情,學生討厭作文、違心而寫讓人擔憂。面對如此多的明知作文重要而反受其累的教師和愈來愈多對作文不感興趣的學生,教育者應該多些思考。一是思考我們平日的作文教學教的對不對,二是思考作文教學怎么創新怎么突圍。

          現在流行起生活化作文、人文性作文了,這很好,可是很好之后呢?是不是我們告訴學生要寫生活要表現人文,學生的作文就生活化人文性了呢?顯然不是。很多教師說不定正為緊跟這個流行卻無計可施而煩惱呢。是該想想原因的時候了。

          當前作文教學雜亂無序、系統性不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作文訓練教材的研究和挖掘。我們認為,研究“本”,駕馭“本”,是當前作文教學創新的突破口之一。

          作文的本質是訓練,訓練需要載體。載體不是紛繁的社會現象,不是隨感而發的作文題,不是高考作文指揮棒。說通俗點,作文訓練需要一個本本。不是本本主義,而是起碼的訓練系統性的教材。

          教師們為作文訓練所累的最大的原因是作文訓練一直無本可依。作為“本”一定要有權威性,目前沒有這樣的本。書店的作文參考書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魚目混珠,教師一般不愿采用。南開大學文學院徐江教授的《議論文思維性系統訓練寫作指導》一書,很有參考價值。可惜只局限于議論文。該書內容宏博,很適合教師參考,但無法作為“本”發給學生。湖北大學《中學語文》雜志社牽頭主編的《作文達標與升格》(2冊)在“打造全國最優作文輔導書”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可是采用的仍是堆砌范文的教輔模式,教師們更需要一個師生共用的作文教本。

          有趣的是,在目前語文作文訓練中最大的問題是有本不依。這個本就是文本。在目前還沒有獨立的作文訓練教材之前,依托文本才是出發點。教師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作文訓練普遍冷落了文本。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边@個論斷經典至極,可是教材究竟是個什么例子,教師們在作文教學中是否意識到了讓教材發揮例子作用? 語文課本上有不少文質兼美的課文,語言文字合乎規范,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對于寫作中苦于沒有素材可用的學生來說,不妨抽空把課本重新翻一翻,將課本的閱讀材料與作文訓練結合起來,巧用、化用課本材料充實你的作文構思,同樣可以取得成功,寫出成功之作。

          就教材處理而言,很多教師把課文當作了訓練基礎知識,落實語法的工具。情況好一點的也僅僅重視了教材的閱讀功效和文學熏陶功能。從寫作角度說,這真是對教材的巨大浪費。

          從教材編排體例來看,不管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都附有作文指導。舊教材叫做“寫作、口語交際”,新教材叫做“表達交流”??墒墙虒W中語文教師普遍只處理課文部分而置這個現成的“本”而不顧。

          有本可依要求我們有本能依。這就牽涉到文本解讀的質量和效率問題了。在文本解讀方面,我們借助課題“文學鑒賞及高效閱讀訓練”,對高效閱讀進行了實踐與探討。高效閱讀并不在速度快,而在效率高。社會可以快速發展,但讀書需要慢慢積累。讀新聞報刊可以快,應該快;但是感悟人類文化典籍的精髓快了往往無效,應該慢慢來。最后我們上升到理論,對于文本解讀形成了兩點認識:①高效閱讀應走精細化之路;②有思考的閱讀才是高效閱讀。

          好的文本其細節處往往蘊涵作者最深沉的感悟與理性。作者這種富有韻味的最深沉的感悟與理性往往含而不露。粗讀一般不能讀出韻味。我們此時需要對細節反復玩味,泡一泡細節,把自己泡在細節里,反復閱讀、反復思考、反復感悟。涵泳其中,幸福著作者的幸福,思考著作者的思考。與作者的靈魂對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精讀、細讀的過程,是思考挖掘、與作者對話、尋找自我的過程,是讀者領悟文本人文性的過程。

          文本精細化閱讀不同于簡單的例文評析,慣常教學中運用的例文評析多是在講完某一文種的知識之后利用三五分鐘草草瀏覽全文,然后教師說一下文章結構或文章特色,這種浮光掠影式的閱讀不能揣摩到文本的深處,學生僅能得到少量的知識,無法感受到文本中深邃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智慧,因此教學效果也往往一般。精細化閱讀是一種有層次的閱讀,它要求閱讀者對文本進行耐心仔細的分析推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文本細讀的閱讀范圍包括構詞、句式、篇章結構(內容邏輯)、情調氛圍、意蘊與意味。

          就目前作文教學缺乏教本的情況下,依據文本加強作文訓練,我們做了一些膚淺嘗試。

          一、用好文本這個作文素材庫

          文本是教育專家苦心孤詣的成果,內容涉及歷史、人文、科學、為人、處事等方方面面,有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用好文本,寫作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當的引用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能增添文章文采,有時還能為作文勾勒一道亮麗風景。如“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保ㄖ熳郧濉逗商猎律罚霸改阌幸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間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保êW印睹娉蠛?,春暖花開》)引用詩詞名句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如“當我們漸漸熟記那些公式后,才發現那一道道公式之間竟然還有那么多聯系。有時‘山窮水盡疑無路’,深思一番,卻‘柳暗花明又一村’。當你沉浸在思維歡欣的愉悅之中,你才能真正體味學習的滋味?!保▽W生作文《讀書百味》)為了更好的表達寫作意圖,還可以化用詩句。如“前不見青山,后不見綠水,念天地之污染,獨愴然而涕下”,化用陳子昂《凳幽州臺歌》中的詩句解讀環保與污染。

          圍繞話題將文本相關材料,主要是歷史名人、文學形象、歷史事件等勾連在一起,往往能寫出優美別致的段落。如“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后人帶來思索和警惕?!保?005年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留給明天》)與勾連幾則材料相對的另一種駕馭成段方式是將一則材料發揮成段。如“好一句‘天祥為大宋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你寧做大宋忠魂而不為元朝宰相,你用你的忠魂昭示了整個民族的靈魂,你用你的傲骨頂起了大宋的脊梁。于是才有那百姓跟著囚車,奔走相告,為你送行;于是才有了那零丁洋中泛起層層細浪,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才有了民族不屈的忠魂。/你的丹青留于汗青,你用忠魂澆灌了一江零丁。/看!今年零丁花勝去年紅,因為它記得天祥的忠魂?!保?005年遼寧高考滿分作文《今年花勝去年紅》)

          縱觀2001年以來高考優秀作文,依憑文本創造成篇的也越來越多。這些文章構思獨特、文采斐然,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此類佳作較多。從一些優秀作文的題目便可窺見一斑。如下面這些作文題目:《赤兔之死》、《諫屈原書》、《從淚走到血――孫臏訪談手記》、《蘇軾的赤壁》、《薛寶釵魂斷大觀園》、《水中走來的沈從文》、《項王項王奈若何》、《哀痛者、幸福者》(寫劉和珍君)、《紀念遠逝的曼妙紅顏》(紀念李清照及其詞)、《歷史從那一夜開始》(司馬遷選擇腐刑而投身著《史記》)。

          二、借助文本解讀改進學生的作文面貌

          作文是動態智慧,不是靜態的邏輯性知識,那種單獨講解寫作知識技巧而提高寫作能力的做法是殺雞取卵,是作文少慢差費的根源。

          解讀文本時,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從寫作的角度來揣摩作者是怎樣構思,如何思維、想象的,語言方面的獨到之處是怎么做到的。這就是在讀寫之間構架一座橋梁,也只有這樣才真正做到“走進文本”并帶動寫作。

          我們在學習時也可以嘗試著去設計一些問題,去開掘它的深層內涵,以達到鍛煉我們寫作立意的目的。如學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后,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兩人思想境界的高下;學過朱自清的《背影》和李森祥《臺階》后,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現實,體會一下縈繞在身邊的親情;學過了《論語十則》和《孟子二章》后,我們可以多多去感受古人對修身養性以及治國平天下的關注,等等。

          三、借助文本將作文訓練與提升學生智慧相統一

          用文本的優美語言優美形式改變學生的語言形態,提高他們的語言智慧和語言能力,優秀的文本就成了他們的語言思維和語言智慧的磨刀石。

          這樣的作文訓練要動腦筋,意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講授完《燭之武退秦師》設計這樣的作文題:請代燭之武論“秦伯當去兵”。(寫作提示:概述秦伯從晉侯合兵圍鄭之背景。分析秦伯出兵決策之利弊,燭之武說秦伯)

          附例文:

          代燭之武論“秦伯當去兵”

          晉、秦藉(讀作jié,意為憑借、借口)鄭昔無禮于晉且貳于楚遂將其圍之,欲滅鄭而分焉。吾雖為鄭之臣子,亦無可辯也。然鄭亡而秦將獲一杯羹乎?吾未見其可也。今言其詳,敢勞秦君聽而思之。

          鄭亡也,秦將助晉東向封鄭也。何以言之,無他,乃勢使之矣。秦居于西,鄭位于東,中有晉相隔也。誠使秦于亡鄭得而鄙也,焉能越國而治之乎?終將歸于晉也。故驅兵軍南實陪鄰之舉也。晉之厚,秦之薄,君豈愿為也?

          若舍鄭使之存也,則勢相異矣。鄭必感恩于秦君,秦使往來于東,鄭愿效其力,共秦使之困乏,為驛之用也。

          雖然,秦晉之好人皆知之。然其好皆在于利也,若損利,秦晉之好亦不復在矣。昔惠公許焦、瑕,朝濟河而夕設版焉??诨荻粚?,此一時彼一時也。今晉侯又許兩國分鄭,待鄭亡,孰知焦、瑕事不復現也。

          況晉侯本有主天下之心,既東封鄭,必生西擴之念。闕秦利晉乃時而已矣。

          圍鄭之事數言可蔽也:亡鄭于秦無益,舍鄭于秦無害,晉素行無信且擴張之欲無厭。圍鄭無益于今而有損于后,竊為君圖之當去兵矣!

          細讀此文,教師們應能發現這樣的作文訓練特別重視對學過的文本知識進行運用。這樣的作文訓練與文本內容密切相關,才是重學生思維培養和重智慧提高的深刻的訓練。

          相關期刊更多

          郭沫若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郭沫若研究會

          人生與伴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