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勞動模范的故事

          勞動模范的故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勞動模范的故事

          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第1篇

          勞動創造了人類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提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生活來源,人世間的所有美好夢想,都能在勞動者的手中實現,所以我們崇尚勞動。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一提起勞動,眾所周知,勞動創造了人類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提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生活來源,所以我們應該要感謝從事一切勞動的人們,當然我們自己也要成為一名積極地勞動者,展現自身最大價值,實現人生意義。隨著勞動模范事跡節目的播出,認真觀看節目的我從中感受到了勞動模范的精神還有勞動真正的內涵,因此感慨萬千,有所深思。

          勞模精神是時代的旗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我們就要牢固樹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生態度,像我們身邊的勞模一樣,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說真話,走正道,辦實事,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中。而當我們履行勞模精神,付出行動時,必定會收獲自己想要的追求或是實現一直渴望得到的生活,別提有多欣喜。

          觀看勞模事跡節目,能讓我們感受到,勞模精神引領著時代精神,勞模價值創造社會價值。每一個時代的勞模都有其特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勞模精神的本質。而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更是要學習勞模、弘揚勞模精神,雖然我們往后不一定也能成為勞模,但我們皆能踐行勞模精神,從現在做起,踏實地學習、生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積極勞動,付出行動,相信我們會收獲不少,生活也會越發的精彩有意思。

          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是勞動創造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勞動創造的。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是幸福的,而這種幸福就是勞動所創造出來的,沒有勞動,也就沒有如今我們這般快樂地生活。所以當下的我們要繼續積極學習勞模精神,感受其內涵意義,加油勞動,創造價值。且不管身處何種崗位,只要有志氣有闖勁,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就能用誠實的勞動書寫自己人生的精彩,展現人生的價值。

          觀看及學習勞模精神,是各行各業、各崗位在千變萬化的復雜社會環境下不斷前進的精神保障。勞模精神引領著時代精神,勞模價值創造社會價值。每一個時代的勞模都有其特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勞模精神的本質。所以,當下的我們積極弘揚及展現勞模精神,向著未來更好地前進吧,去收獲屬于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二看完全國勞模表彰人物的事跡后,我們都會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著,所激勵著,在這個五月的日子里,這是一個初夏的味道,也是勞模們的味道。在這世界里,總有人在努力為熱愛的事業而不懈努力著,同時讓我們感動著。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聞過勞模,如今直到現在,終于明白勞模是什么了。每個時代都有人在負重前行,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一位無名小卒,他們之所以成為勞模其中的一員,那是他們在無時無刻地為自己的事業,默默貢獻,不求任何回報,只因為熱愛。

          因此他們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在向勞模看齊之時,我們要帶著問題去思考,學習勞模如何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本質工作,學習好他們在處理事情之時的方法是如何的,帶著思考的學習才會有進步,我們才能真正學習到勞模的精神,才不至于不眼高手低,不切實際能力做事情。另外勞模的閃光點就在于他們把工作當事業,把付出當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勞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勞模,帶著一種深厚的感情去學,帶著真誠地心去學習,學習勞模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想學到真本領,腿就要跑勤一點,或許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

          另外在生活中,勞模的精神更像是一面鏡子,總是會一直提醒著我們,面對要搖擺不定的事情,要回歸初心,問自己最初的心,并堅持走下去,不能偏離心中的道。向勞模看齊之余,要不斷地審視自身的差距以及不足在哪地方,要做到知行合一,下足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避免勝負虛榮心,選擇正確的方式,做到務實求真,不斷地給自己鼓舞,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切記要以社會利益出發 ,同時滿足提升自身的專業基礎,這樣的我們才能得到進步。

          因此,這種精神是我們學習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需要的態度,在任何時候,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永遠都是社會發展中需要的,不僅在過去需要,現在需要,而未來更需要。讓我們緊緊跟著勞模的腳步,在有生之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薄力,為自己不枉費走一回這人生。

          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三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春暖花開的五月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我認為,祖國今天的成就,大多離不開熱愛本職工作的人民。

          而在當今社會弘揚勞動模范精神是我們的責任。據說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創造了我們的幸福生活。但我認為,是勞動創造了我們幸福的源泉,是勞動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編織了我們每一個宏偉的夢想。當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當荒野變成沃土,當一股原油噴涌而出,有什么能代替那種舒適和快樂?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贊美。這種精神就是勞動模范精神。每個人都有實現價值的時間,創造性勞動也可以說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的最佳表現。

          勞動模范精神不僅存在于我們的書本和新聞中,也存在于我們身邊,比如那些日夜與同學們相處融洽的老師們。老師嚴格管理學生的安全,事事細致、刻苦,為學生的課程安排埋頭苦干,不時對學生進行春風化雨般深刻的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時代在不斷進步變化,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唯一不變的是勞動模范精神的精髓每個時代的勞動模范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私的工作熱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勞動模范精神值得學習。勞模的閃光點在于他們能夠把工作當成事業,把付出當成追求,在普普通通的崗位發揮出耀眼的光芒,學習勞動模范精神,首先要尊師重教。我們也應該以深厚的情感和真誠的態度向他們學習。向當代人學習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是我們當代人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

          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要向勞動模范學習。要保持名利常態意識,提高事業進取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面對挫折永不放棄,勇于拼搏,自強不息。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勞動創造,弘揚勞模精神,當然這些都不應該是一句兩句的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行動起來。因此我們都好好地腳踏實地地行動起來吧,積極做一個有責任的社會人,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四“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近日,國家舉辦了勞模表彰大會。通過觀看勞模表彰大會,我認識到了許多各行各業的勞模。他們的輝煌成就,都是在埋頭苦干中鑄就出來的,他們的工作崗位也許很平凡,但他們卻用汗水成就了偉大夢想。勞模們擁有愛崗敬業、敢于創新、勇擔責任、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他們是時代的精英、人民的模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需要勞模,我們共同向新時代的勞模致敬!

          勞動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體現,通過勞動可以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價值。勞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勞動。一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社會,才能變成生機勃勃、蓬勃發展的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人民當家做主,那么人民群眾便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

          不管是哪個行業的勞模,都是廣大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他們熱愛勞動、勤奮工作,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他們以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為社會造就了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些精神品質統一稱為勞模精神。勞動最光榮,偉大的勞模精神值得每一位勞動者學習。

          勞模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不可少的精神,不管在哪個年代,勞模精神都是不會過時的。弘揚勞模精神就是引領社會發展的一種方式,我們在勞動崗位作出的貢獻越大,實現的社會價值就越高。進入新時代,弘揚勞模精神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新時代下,國家發展形勢復雜多變,對于勞動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廣大勞動者要提高勞動質量才能幫助國家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為此,勞動者要樹立工匠精神,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爭取成為國內領域,甚至是世界領域內的佼佼者。我們要“干一行愛一行”,立足于本職工作,將工作做到極致,成為行業的領頭羊,成為別人的學習榜樣。除了在在工作上要有所成就,我們還要有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不忘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一起弘揚勞動精神,一起向勞模學習吧!

          觀看2021勞模表彰大會心得體會五五月的花海最鮮艷,五月的風景最美麗,五月的人們最勤勞,五月的節日最勵志。轉眼間,我們迎來了五月第一天,也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一個屬于全世界勞動者們的節日,今年是第131個國際勞動節,也是第72個中國勞動節。每逢五一前夕,國家都會評選出一批先進優秀的勞動模范們進行表彰,這些勞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都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他們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國家的功臣,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動人心,他們的勞模精神催人奮進,我們學習勞動模范,就是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里爭當合格的勞動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學習勞動模范,我們要學習勞模愛崗敬業精神。如果平凡只是一種常態,那愛崗敬業就是一種美德,千千萬萬個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他們有著不同的職業身份,卻有著同樣的精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勞模們熱愛自己的事業,堅守自己的職責,在最基層最平凡的崗位上干著不平凡的事情,他們把愛崗敬業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勞模們在平凡中孕育了偉大,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多彩的人生,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的勞動事業。勞模們的愛崗敬業精神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使我們在新征程中更加努力奮斗。

          學習勞動模范,我們要學習勞模艱苦奮斗精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勞模們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們能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干一件平凡的事,卻取得不平凡的成就,書寫了不平凡的故事。他們扎根在最艱苦的大地上,付出著比常人多幾倍的汗水和努力,讓“平凡”和“不凡”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了勞模精神的一種表現形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勞動的果實得來不易,勞模們在吃苦中品味甘甜,在付出中得到收獲。勞模們的艱苦奮斗精神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使我們懂得了唯有勞動才能更加接近夢想。

          學習勞動模范,我們要學習勞模甘于奉獻精神。“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人民是勞動的創造者,也是勞動成果的享受者。一個人的價值體現,不在于這個人有多少的資產和多高的地位,而在于他對國家、民族、人民是否做過貢獻。勞模們在勞動中甘于奉獻,為國家和人民創造了許多的勞動成果,他們舍“小我”成就“大我”,用“小愛”換取“大愛”,所以他們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敬仰。勞模們的甘于奉獻精神給了我們莫大的啟示,使我們明白了勞動讓生活更加美好。

          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第2篇

          1998年,我省長江流域發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當時,荊州市委派我爺爺去監利縣山洲鄉抗洪第一線。因為我爺爺在監利縣當過多年的縣長,熟悉那里的情況。爺爺到了抗洪前線后,就與民工一起巡堤查險、搶險。

          水在猛漲,堤在加高。堤身已高過屋頂,滾滾長江好像從人的頭頂上咆哮而下,仿佛整個世界隨時都有被江水吞噬的危險。當時爺爺把家庭電話、家庭住址寫在紙上過塑后放在身上,以便萬一出現不測之事,讓活著的人把他帶回家。

          經過五十幾個日日夜夜,上級決定將山洲鄉的垸堤挖口分洪,以減少后面的長江大堤壓力。當天夜晚,爺爺和他們防汛工作組一起乘坐著小車離開垸堤。途中幾百個農民手拿著棍棒、鋤頭擋住了小車的去路,說:“我們不同意分洪,我們是不走的,也不許你們走。你們不走,就不會分洪。你們要走,就打死你們。”當時,我爺爺就第一個下車,大聲地喊:“我是監利縣老縣長夏縣長,有什么事跟我講。”當時群眾說:“噢!是老縣長,不能打。老縣長對我們山洲鄉有恩,幫我們修路、修橋。”接著,爺爺就向鬧事的農民宣傳分洪的道理,并回到防汛前線,說:“你們什么時候走,我們就什么時候走。請大家放心,不要鬧事。”一場可怕的流血事件就這樣平息了。第二天,在各級領導耐心說服下,終于順利地分洪了。

          當年爺爺就被評為省的勞動模范,并發了3000元獎金。后來與奶奶商量,又從家里拿了2000元,一共5000元,和奶奶一起,趕到分洪區,捐給了災區當年考取了大學的5名學生,至今,這些大學生與爺爺還有些聯系。每當爺爺提到這件事,都感到很欣慰,幫助了他們,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爺爺覺得“值”。當時《荊州日報》聽說后,多次想找爺爺要報道這事,被爺爺婉言謝絕:“我資助大學生不是為了求名,只求心中的安慰。”

          奶奶講完故事后,我很感動。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了也要像你爺爺那樣活得正直、有志氣,知道嗎?”我深深地點了一下頭,我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像爺爺那樣活著。

          點評

          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第3篇

          “五一”節前的一天早上,學校地下電纜出現故障,突然全校斷電,老師上課不能使用電腦了,同學們喝不到熱水了……就在大家焦急萬分的時候,一輛黃色的電力工程搶修車開進了校園,從車上下來一個光頭叔叔,他麻利地戴上安全帽,爬上電線桿勘查問題。課間,我們來到現場,探頭探腦地看他們工作。下午,學校恢復了供電,當熟悉的下課電子音樂響起的時候,我們一齊歡呼起來。

          聽老師介紹,為了不影響我們正常上課,他們放棄了“五一”休息時間,挖溝、開槽、排線、澆鑄,對學校電纜進行了更換。

          5月20日,光頭叔叔帶著他的工作伙伴再次來到學校,對原有容量不足的變壓器進行了擴容,徹底解除了學校用電的后顧之憂。

          “那個光頭叔叔叫什么?”

          “他們究竟是一群怎樣的人?”

          “他們的工作有危險嗎?他們怎么有那么大的本領?”

          “我們去采訪采訪他們吧!”

          我們無錫有“大海”

          周末,細雨霏霏,我們“小浪花”記者團的成員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無錫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工區。

          原來,光頭叔叔是無錫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工區的員工,他還是無錫市勞動模范、江蘇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呢,叔叔叫陸育海,大家都親熱地稱呼他“大海叔叔”。

          我們參觀模范先鋒展示廳,聽大海叔叔講他的工作故事,采訪大海叔叔身邊的同事,觀看大海叔叔的宣傳片,走近了大海叔叔。

          同事眼中的大海叔叔:

          業務精湛,堪稱“活地圖”

          模范先鋒展示廳的“形象篇”版塊中,大海叔叔的照片、事跡介紹赫然在列。

          帶領我們參觀的邱叔叔說:“無錫市大大小小1600多條線路沒有他不認識的。”“真的嗎?”我們驚嘆不已,也有些將信將疑。邱叔叔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說:“去年6月,搶修班接到城西北洋湖線的搶修任務。北洋湖線淹沒在縱橫交錯的小村道中,如果不熟悉地形,只好沿著線路依次去找故障點,這樣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幸好有大海領路,在村道上左拐右拐,半小時就找到了損壞的地點。你們說,他是不是活地圖?”

          “是呀,簡直就像我爸爸車里的GPS導航儀!”

          聽大海叔叔講故事:

          業精于勤,搶修現場“興奮劑”

          “大海叔叔,給我們講講您印象深刻的搶險經歷吧。”

          大海叔叔摸著頭,笑笑說:“2008年冬天的那一場大雪,壓壞了很多供電設施。我連續10多天在工區值班,經常剛躺下準備休息,又接到搶修任務。人非常困,怎么辦呢?我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出門抓一把雪往光頭上一抹,人就清醒了。還有一次半夜接到搶修電話,我和同事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故障線路橫穿一片墓地。深更半夜,沒有照明設備,大家都很害怕。我就一邊唱歌一邊帶路,最終在最短的時間內查找到故障點,完成搶修任務。”

          我們情不自禁地為他響起了掌聲。

          夸夸大海叔叔:

          技能創新,小竅門變“工作法”

          “同學們,快來看,大海叔叔還是一個發明家!”

          “不僅累活難活爭先干,大海還懂得技能創新。為了實現標準化作業,大海和班長一起為班里編了工作口訣,‘人、車、工具快速響應,故障判斷查、問、測,現場故障處置快、準、到位。’把工作內容及需要注意的關鍵點都包含其中,讓人一目了然,便于記憶,這些口訣現已成為供電搶修服務隊的工作方法。當發現變壓器低壓樁頭發熱損壞率過高,大海還自己設計繪圖,聯系廠家定制了加大表面積和厚度的螺帽及墊片,延長了配件使用壽命,更方便變壓器的裝卸。還有尺寸精確的絕緣擋板和跌落式絕緣套筒,都是大海和同事在實際工作中誕生的有助安全施工的小發明。”聽了邱叔叔的介紹,我們“小浪花”小記者團的隊員們無不為大海叔叔的事跡而感動,由衷地升起對大海叔叔的敬佩之情。

          小記者尋訪心語

          鄒欣怡:第一次看到大海叔叔,還真有點害怕,就是因為他那光頭。后來才知道,他之所以理光頭,是為了方便戴安全帽,我又覺得特別親切。走近他才知道,20多年來,大海叔叔處理各類故障2243次,客戶滿意率100%,我更是佩服不已。我在心里默默地對自己說:“我以后就要做這樣的人!”

          周 雅:在過去的一年里,大海叔叔每天加班,累計326個小時,最長連續74小時。他卻只是說:“我一個人的辛苦,能換來不少人的幸福,值得。”這句話一直回蕩在我耳邊,什么是奉獻,什么是盡職,大海叔叔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想想自己,也該學著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學著多為別人著想。

          黃天華:我從來不知道供電公司的工人那么辛苦,我更不清楚,要想干好這份工作,既要能吃苦,還要會動腦。大海叔叔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我也要學習“大海精神”,在學習上吃得了苦,動得了腦,爭取更大進步,爭當四好少年。

          馬晨馨:大海叔叔始終以身到、心到、情到的精神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負重奮進,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本職崗位上爭先進,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我本學期的目標:從小事做起,做最好的自己!

          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一、從農民工到工地多面手,巾幗不讓須眉

          一線項目工地的工作以“苦、臟、累”為主要特點,人員的流動性也非常大,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十分艱苦,往往許多男工友對繁重的工作都感到吃不消,而作為一位農民女工卻勇于挑戰困難,干工作拼命,對困難不低頭,上演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最自豪的是當上鋼筋工班班長那陣子,她所在的安徽三處,在定遠縣建大型的高速停留站,斜屋面需求鋼筋量大,當時找的鋼筋班,幾十人干不了多少活,影響工程進度。公司只有把最好的鋼筋班調去,十幾個女的,五個男的。甲方一看來的大都是女工,都是“娘子軍”,來干男人都干不下來的活,立即要項目經理換人,項目經理說:“一天干下來就知道了”。所有鋼筋都要扛,抬的抬、扛的扛,幫忙的幫忙,一下午就扛50多噸下來。真不一樣,甲方非常高興的來工地看,都不住點頭:“這些女工真能干,是從那里找來的?”

          二、苦干巧干拼命干,工地上的女鐵人

          三、創造和諧人文環境,做一個高尚農民工

          項目部爭著要她去干活,不光是質量、工期問題,節約材料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今年年初在環保局辦公大樓鋼筋用量大,光地下室就需要1000多噸,如果不把好節約材料關,成本損失可想而知。“我在單位干這么多年,看到有的工程浪費材料真是心疼。”這是常說的一句話。嚴格按圖紙要求下料、配料,根據工程需要,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邊角料合理利用。她每天堅持查看料單,嚴把節約關,防止材料浪費。大樓工程由開工到竣工沒有發生一起浪費鋼筋的現象,一下節約了材料就有3萬多元,在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中,她在默默的發揮光和熱。

          勞動模范的故事范文第5篇

          鍥而不舍 永不言敗

          作為全國勞動模范、省級勞動模范的女兒,王黎平從小就耳濡目染了“勞動光榮”的思想,也養成了熱愛勞動、鍥而不舍、永不言敗的良好習慣。畢業后,她順利進入了蘇州的一家手表廠,在潔凈明亮的辦公室從事著質量檢驗工作,還兼任車間團總支書記,成為當時為很多青年人羨慕的時代幸運兒。隨后,有了一位民營企業家的丈夫和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的幸福家庭……也許,王黎平的人生道路就這么平順地走下去。但1997年,面對撲面而來的企業轉制、弄潮兒下海的浪潮,她在一帆風順中開始重新考慮起自己的發展前景。并機緣巧合地再次遇見了她的原來同事、早先一步轉入壽險行業、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現中國人壽蘇州分公司資深部經理李忠偉。在王黎平的心里和嘴邊,李忠偉是她的“貴人”,是她步入人壽行業的引路人、良師益友。采訪中,王黎平說,最初她曾的確猶豫過,她的家人也曾的確反對和不支持過,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曾都不理解過,但她堅信“鍥而不舍、永不言敗”的處世理念,心想著既然自己選擇了這一行,就一定要把這份事業做好,做出令自己和所有人都滿意的成績。

          靠著這股“鍥而不舍、永不言敗”的精神,16年來,她幾乎沒有上班和下班、工作日與休息日之分。這期間的巨大壓力、艱難險阻可想而知,但王黎平毫不畏懼和退縮,堅持上門陌生拜訪,堅持一日十訪以上,堅持當日事當時畢,積極耐心地消除客戶的戒備心理和不信任情緒,努力打通他們的保險觀念,爭取和每一位客戶都交往朋友……天道酬勤,付出終有回報。在入職后不久,終于用十幾次的耐心、真心接觸,打動一位客戶購買了一份保費3000元的“為了明天”保險,使王黎平的人壽保險之路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并越做越順、越做越好。“步入保險不到半年時間,就敢一個人陌生地闖進市政府行政大院,這股膽量和干勁很難得!”蘇州市級機關部門的張先生回憶起1997年7月首次在辦公室見到王黎平來訪的情形,仍記憶猶新、贊嘆不已。也正是那次陌生拜訪,王黎平讓張先生對保險形成了認識、產生了好感,并一次購買了2個品種三份保險。十幾年來,張先生已成為了王黎平的“鐵桿”客戶,最多的一年投保額高達10萬元以上,還推薦了身邊的很多朋友認識了王黎平,其中已有6、7位朋友先后購買了她推薦的人壽保險,這些客戶中由教師、醫生、企業家、機關干部等。張先生說,這么多年來的交往已經證明,王黎平不僅是一名成功的保險業務員,也是一個很好的終身朋友。

          常懷感恩 傳播愛心

          “保險不是用來改變生活的,而是防止生活發生改變的!保險事業是一份愛心的事業,是一份能夠為他人家庭筑起保障圍墻,既雪中送炭、又錦上添花的事業!”16年的保險生涯,讓王黎平對保險行業有著無比深刻的認識,“常懷感恩、傳播愛心”也成為了她矢志不渝地追求。采訪中,王黎平談起她與客戶之間的點點滴滴都如數家珍,充斥著一份份沉甸甸的友情、一個個責無旁貸的幫助。一位住院醫療保險客戶何女士,在開車下高速時出現宮外孕大出血,是王黎平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幫助快速辦理了全部理賠手續。那名女客戶為之感動,在出院后又增買了一份全家健康保險;一位大病保險客戶,在例行檢查時不幸被查出患有甲狀腺淋巴癌,是王黎平忙前忙后,憑借著精干、熟練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一次性地迅速辦完全部理賠流程和理賠資金到賬,足足提前了一周的時間。事后,客戶又給她女兒買了保險;一位意外傷害保險客戶楊先生,意外失足掉入河中淹死,也是她幫助著死者家人不僅進行保險理賠,還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忙。后來,死者妻子分別給自己和女兒增加了20萬元、10萬元保額的大病保障。如今,王黎平還時常對這對母女問寒問暖、照顧有加……王黎平的一個個讓人感動的愛心故事,真是枚不勝舉!

          “我的媽媽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當然沒有女媧神通廣大,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保險營銷員。但是,從她刻苦敬業的精神,從她執著追求的個性,從她將一個個家庭從滅頂之災的驚濤駭浪帶回到風平浪靜生活港灣的工作性質中。我發現,我做保險的媽媽,也有著女媧補天的神秘和偉大。”“我的媽媽她不僅只是我的媽媽,她是客戶信賴的保險人,她是團隊的一名優秀主管,她更是一位愛的使者,你不覺得在她身上也體現著現代女性的高尚和美德嗎?”……這是王黎平的兒子在2000年參加公司組織“我的媽媽”征文大賽獲得二等獎文章中的真情實意、真心表露。這16年來,王黎平一直在堅守著自己“愛的使者”這一身份,成為了無數個客戶的好朋友、貼心人。連續多年,她堅持每年自己出資舉辦個人“感恩會”,召集新老客戶朋友齊聚一堂、相互認識、溝通交流,還每屆都精心突出主題,如“成功路上,感謝有你”、“遇上你是我的緣”等,以及節目表演、禮品和獎品等精彩環節,成為一年一度大家交友互動的盛會!

          “客戶既然選擇了我,我就要認認真真地做好服務。” 采訪中,王黎平情真意切地說,我的服務已不僅僅是保險服務,還包括了幫助客戶聯系病房、聯系醫生和聯系工作、求學甚至是業務等。王黎平開心地表示,能利用自己客戶中的各行各業資源,幫助客戶們之間搭建一個相互溝通、互惠互利的橋梁平臺,何樂而不為了,畢竟助人為樂、替人解困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幫助別人 成就自己

          憑借著自己的勤勞和用心,王黎平從事保險行業16年來已取得了驕人業績。截止目前,她個人已擁有保險客戶數1500多人。也幫助解決了不計其數的各類醫療保險賠償,以及無數例的教育金、養老金、婚嫁金等保險,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雪中送炭”、“錦上添花”的善舉。僅2012年,她就幫助為25人提供了意外傷害保險賠償,處理了十幾萬元的大病保險賠償,為這些受困家庭及時給予了幫助、送去了福音。據介紹,經王黎平之手的現已有30余人進入了領取養老金年齡的客戶,還有不少也進入了領取教育金、婚嫁金的客戶。也正是當初王黎平的一句善言建議、一個提醒,讓這些人如今每次開心地領取保險金時,仍不忘要感謝王黎平的好。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已退休的公司老總當年在王黎平的建言下,買了10份個人養老保險,如今每年都能拿到一萬多元養老金,老人家經常在嘴邊念叨著王黎平給他做了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