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校的健康教育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懷孕婦女特有的全身性的疾病,是指孕婦妊娠期中血壓的收縮壓高于140mmHg或舒張壓高于90mmHg,或妊娠后期血壓比妊娠早期收縮壓升高30mmHg或舒張壓升高15mmHg即可在臨床上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病,簡稱妊高癥。妊高癥發病率我國報道為5.6%-11%,國外報道為7.3%-9.1%[1]。妊娠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包括下列情況:孕婦年齡大于35周歲、多胎妊娠、高血壓史及家族史、孕期不良情緒、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營養不良[2]。臨床上為了減少了妊高征合并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進行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我院自2015年1月1日起,門診設立高血壓咨詢門診,即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期間,我院自愿就診的被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疾病的50名患者,轉由妊娠高血壓門診進行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并對妊娠期間及分娩后是否發生妊娠高血壓疾病并發癥進行統計。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5.1-2015.11自愿選擇我院就診的妊娠期間患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患者清醒,心理健康)50例,排除原發性高血壓疾病患者。門診設立妊娠高血壓門診,由專門護理人員進行登記的患者,排除未進行定期孕檢及自愿未選擇護理干預的患者,確診為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人群。
1.2 方法
1.2.1 管理方法 設立妊娠高血壓疾病咨詢門診,有專門護理人員管理,自孕婦診斷為妊娠高血壓疾病起,由門診護理人員建立健康檔案,進行系統性健康宣教,發放健康宣教資料,記錄病情及血壓變化,記錄是否用藥及督促按時吃藥,定期監測血壓,心理護理,患者樹立信心。護理人員對門診登記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隨訪,定期打電話,做詳細的記錄。
1.3 系統化健康教育
1.3.1 首先進行文字及圖片宣傳,專人制作健康宣教資料,并進行統一的知識培訓,健康教育。妊娠高血壓疾病宣傳圖片中正確的印有測量血壓的步驟,如何數胎動,定時服藥,定時監測體重,是否發生水腫,蛋白尿的正常值等信息。門診每月組織一次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小講課,告訴孕婦們,患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危險性、治療及預防。其次,門診護理人員同時將這些信息及衛生保健知識告知家屬,幫助妊高癥患者樹立信心,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及家屬測量血壓的方法,妊高癥患者每日清晨在家自行測量血壓一次,并發放登記表,如發現血壓高于140/90mmhg,需來院觀察并進行再次監測必要時入院治療。再者,護理人員告知妊高癥患者需定期產檢,每次產檢后需到妊娠高血壓疾病門診進行登記。
1.3.2 心理護理 對孕婦加強觀察,與孕婦家屬雙向交流中了解孕婦的情緒狀況,根據不同的情緒問題,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3]。如孕婦出現不良情緒時,護理人員要及時進行疏導。同時積極與家屬取得聯系,與家屬共同合作幫助孕婦減輕心理負擔[4]。
1.3.3 飲食指導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妊娠期間由于胎盤供血功能不足,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所以要求孕婦盡量選擇高蛋白、高纖維素、低脂肪、少油、低鹽的食品,保證射入充足的鐵和鈣劑,多喝牛奶,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食含鉀高的食品,少吃甜食。
1.3.4 生活指導 護理人員給予孕婦生活指導,叮囑孕婦一定要保證睡眠,按時休息,保證夜間8-10h睡眠時間,白天應有2h午休時間。護理人員指導盡量采取左側臥位,這樣有利于增加尿量,如有水腫現象的發生,指導患者可在睡眠時抬高雙下肢。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的壓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宮胎盤的血供。有研究發現左側臥位24h可使舒張壓降低10mmHg[5]。
1.3.5 用藥指導 如患者需藥物治療,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必須按醫囑正確使用鎮靜、降壓、解痙、利尿等藥物,醫生需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6]。
2.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孕婦及胎兒均有不良影響,病因目前尚未確定,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免疫與遺傳因素、前列腺素缺乏、初產婦、子宮胎盤缺血、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子宮膨大過度,腹壁緊張等,都會使宮腔壓力增大,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或減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痙攣而致血壓升高[7]。臨床上對如何控制妊高癥并發癥的發生極為重視,本研究表明,通過早期觀察、早期發現、早期干預、系統化健康教育等措施,可明顯降低妊娠高血壓疾病并發癥的發病率,降低了孕婦及圍產兒的死亡率,提高了孕產婦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瑩瑩,姜梅,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護理M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7);4053-4054
[2]彭波,袁秀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危險因素的Metn分析.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7(2):144-146.
[3]覃偉,于梅芳.循證護理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12(3):71G2.
[4]項軼燕,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孕婦實施護理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l7(12):12-13
[5]朱桂玉.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觀察與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2,18(10):62.
青少年的成長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過程,青春期是身心巨變,成長的關鍵期。到了這個時期,青少年生理的突變和心理的多變,使得他們有時情緒顯得混亂無序、喜怒無常、甚至會有一種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們的心理被輪番襲擊。這個時期,身心變化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煩惱。青春期健康的教育顯的尤為重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生理變化,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兩條主線。下面是近年來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幾點做法小結:
一、學年初有計劃,學年終有總結。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學年初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重點內容之一,并且有明確的要求和安排,年級組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是以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為依據,結合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計劃,班級青春期健康教育計劃則根據學校和年級組的有關要求,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計劃。計劃體現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總結驗證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二、資源整合,家庭、學校、社會三聯動。作為聯合國衛生組織授予的健康促進金牌學校。我們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區街道等社會力量,為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傳學習資料和學習參觀培訓機會。在各類健康主題日之際,積極與社會聯合組織“青春期生殖健康圖片展”、“防毒防艾主題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畫活動”、“拒吸第一支煙做無煙下一代簽名活動”等。通過短信平臺,家訪,校園網絡,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委員會等渠道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家校聯動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三、學校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會、午會廣播、校園網絡、校報校刊、校園網絡、板報、宣傳櫥窗、班會、課堂等多渠道宣傳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節和校園文化藝術節也注重穿插相關教育。多渠道的宣傳也給多形式的教育創造了條件。校醫的《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組織設計開展的“如何看待早戀”、“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愛情與友情”等主題班隊課。專職心理老師《考而不死視為神》等考前焦慮心理輔導講座。《青春期健康》講座主題教育錄像收看等。四、課堂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科德育作用,課堂教學教育中滲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社會、語文、科學等課,提出了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學目標制定。這是我校在近年來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學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開拓發展方向。也是學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員德育的切入口。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勢,結合新課改標準,學科滲透德育,應該作為德育工作實效性體現的有效途徑。我校堅持全員德育的理念,在全體教師的培訓學習會上積極提倡和灌輸這一理念,同時經常性向全體教師開展學生心理輔導的培訓等講座。促進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穩步發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點。在新的形勢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老師掌握心理輔導的方法,及時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已成為一名成功的老師必備的條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備受學校重視,心理專職曾鵬老師本身也是一位鉆研兢業型教師。作為在嘉興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師,在校內多次為教師,學生,家長開展心理輔導方面的專題講座。同時聯合教科室、德育處一起利用課余時間研究課題,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養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適應性問題的探討研究》等。在心理專職老師的帶領下,學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應該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識強,見實效。學校心理輔導室給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學生,給家長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給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束手無策時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播和幫助。曾鵬老師作為我校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多次被電視臺,兄弟學校等邀請給家長老師們做講座輔導,得到大家的認可好評,也充分體現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輻射作用。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短暫的,只有不斷地錘煉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從而體現出優雅的氣質和高尚的品質。為了讓孩子們愉快的度過一個充滿困惑的青春期。我們將不斷探索,不斷努力!
一、切實上好健康教育課。
1、學校教導處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做到有教師、有教材、有教案、有課表、有考核,確保開課率達到100%,全面提高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2、認真進行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要在各學科中有意識滲透健康教育知識,確保100%的學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認真做好健康教育評價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力爭各項指標達標。
4、積極組織健康教育任課教師認真學習鉆研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堅持集體備課,進行教研活動,及時總結交流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1、學校大隊部是健康教育宣傳的主陣地,要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講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利用紅領巾板報辦好健康教育專欄。
2、利用校園電視網絡開展專題衛生講座,宣傳衛生和健康知識。
3、進行健康知識競賽和健康實際操作能力競賽。
4、利用主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為習慣教育。
三、加強對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導。
1、教導處要加強健康教育計劃制定、備課、教研活動、考核等方面的檢查,并計入量化考核和獎懲。
2、事務處督導、檢查教工食堂的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3、大隊部要利用校園宣傳陣地搞好健康教育宣傳、傳染病預防常識教育,確保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于80%。
四、做好學生的身體健康監測和疾病預防工作。
1、本學期積極配合上級做好學生體質監測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學生近視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貧血、脊椎彎曲等常見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群體預防和矯治。
3、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對學生嚴密關注,認真執行信息報告制度。
五、繼續認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檔工作。
回顧一學年來的健康教育工作,我們始終把實施素質教育,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重中之重。對于學校的健康教學,我們表現在長抓不懈,領導重視,教師認真貫徹等幾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領導重視
我們學校在抓健康教育時,建立了健全的領導班子,定期召開有關工作會議。每學期開學初,專門召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校中層領導會議,研究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確分工并實行定期檢查,保證計劃任務的落實,為搞好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保證。
二、認真落實好學科教育計劃
體育與健康課是學校的必修課之一,教導處在學期初切實安排好體育與健康課的任課教師,落實好課時,要求每位任課教師按照教學管理常規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備好課,上好課,做到有作業,有考核。教導處還與其它課程一個樣,業務檢查時對健康教育課的備課、進行檢查,并記入教師個人檔案。
三、關心學生健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衛生設施,與學生的健康專有密切的關聯。學校的設備一切為學生著想,從坐的桌凳到照明設施,從環境到飲食衛生,都有完整的規章制度,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評比,各種設施,人為損壞,照價賠償,自然損壞及時維修,保證課桌凳、日光燈、黑板等常年完好。
四、加強常規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健康衛生意識
不斷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和豐富學生的健康衛生知識,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每學期我們除開設好健康課之外,還充分利用校會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的常規教育,對學生做好宣傳教育,并要求學生對照實行。利用學校的多媒體和有線廣播進行不定期的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學校、班級利用黑板報定期開辟專欄,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使學生的衛生健康知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增強了健康意識。
五、綠化美化校園,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近年來對學校的綠化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學校環境創造了基本條件。
六、食堂管理常抓不懈。
【關鍵詞】美國; 公立學校; 性教育; 計劃; 評估
長期以來,美國公立學校在性教育的實施上一直存在兩大教育計劃,即絕對禁欲計劃和全面性教育計劃。了解美國公立學校對學生性教育的計劃、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各界對不同教育計劃的評估,將幫助我國學校性教育工作者和教師深入思考在我國學校開展學生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讓學生真正從學校性教育中獲益。
1 公立學校性教育課程與教育計劃
1.1 性教育課程設計
在美國,關于性方面的信息指導千差萬別,這是因為課程的制定通常是由地方機構來完成。大多數學校的性教育課程安排在7~9年級之間,并且將相關章節劃分在健康或科學課程范圍內。課程長度通常在1~15課時范圍內,平均為5課時。性教育極少與健康教育當中的其他內容放在一起講(如教育),或與其他課程如社會學、文學、人類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
1.2 性教育計劃及內容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美國將性教育重點放在方面,采取兩種彼此相對獨立性很強的性教育計劃。
1.2.1 絕對禁欲計劃(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絕對禁欲計劃把禁欲當作是預防懷孕和性病/艾滋病的唯一方式,教育過程中一般對學生采取恐嚇策略,并且向學生提供并不準確的有關使用失敗比率的統計數字。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讓青少年認識到:①放棄能夠給人們在社會、心理和健康方面帶來益處;②杜絕婚姻以外的是社會所期望的行為標準;③杜絕性活動是避免婚外懷孕、性病和其他相關健康問題的唯一可靠方法;④婚外性活動會給人帶來有害的生理和心理影響;⑤婚外生育會給孩子、孩子的父母以及社會帶來有害的影響。
絕對禁欲計劃強調杜絕所有婚前,避免討論在非婚姻性活動中應該使用的一些方法,包括不想懷孕的男女所采用的避孕方法以及使用來降低疾病的危險等。該計劃認為,如果向青少年們講授有關避孕和預防性病等方面的知識,就是在鼓勵他們發生。這一教育計劃不認可青少年的,因為該計劃的支持者們認為婚外的性是不道德的。因此,這些計劃不教育年輕人一旦處于性活躍狀態應如何保護自己。避孕用品和可能在探討失敗的比例時才會提到。性病、負罪感以及羞愧感等所造成的后果常被用來恐嚇青少年采取禁欲措施。盡管有這些局限,美國的50個州中仍然有48個州申請并且接受了政府提供的絕對禁欲教育基金,在其州內開展婚前禁欲教育和宣傳。
美國聯邦政府對絕對禁欲計劃一直給與支持,根據AGI報告,截止到2002年已有3個聯邦計劃用于資助絕對禁欲計劃,其中包括:①社會安全法中的禁欲教育項目(510條款);②預防少女懷孕的青少年家庭生活項目;③地區和國家重點計劃的特殊項目(SPRANS)。所有這三個聯邦計劃的2002年度財政預算為1億2百萬美元。[1]在美國國會2005年批準的預算中,專門劃撥了1億7千萬美元作為“禁欲教育專項基金”。
1.2.2全面性教育計劃(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全面性教育計劃把禁欲作為預防懷孕和性病/艾滋病的首要和最佳選擇,同時宣傳使用其他形式的保護方式(例如)。這個教育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成為見多識廣的決策者。該計劃采用一種更加寬容的態度,強調年輕人應該在感情和身體成熟前禁欲,但如果男女雙方都已經準備好進行性活動時,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避孕和防病知識。既要教育年輕人不要急于發生,同時又需要在一旦發生的情況下,告訴他們如何采取安全措施。
這一計劃運用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交流、協商、解決問題技能的培養,為青少年提供各種必要的知識,減少在性活躍的青少年人群中感染性病、HIV以及懷孕的機率。該計劃教授的主要內容包括生長和發育、生殖系統、約會以及設定界限、禁欲和拒絕的技巧、懷孕和養育兒女、性病、艾滋病/HIV等方面的知識。支持這一計劃的研究者認為,如果青少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就能夠對性做出聰明的選擇。但如果根本不給他們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就不能夠做出是非判斷。
1.3 性教育形式
在教育形式上,一些學校的教師除了組織學生就各種性問題展開討論以外,還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從中學習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一種在不少學校使用的性教育方法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那就是“三思而行”仿真娃娃(Baby Think It Over)。這種娃娃重8磅,看上去是一副天真可愛的樣子,但是如果把它放下一段時間,它就會像一個真正的嬰兒那樣發出一種高音量的哭聲。唯一能夠制止住它的哭聲的方法是將一把鑰匙從它的背后去,然后保持這種姿勢20至30分鐘。這段時間正是給新生兒喂奶所需的時間。教師讓學生把娃娃帶回家照看3天,還要求父母不要提供任何幫助。照看娃娃期間,這些男女青少年就像真正做父母一樣不得不“滿足”娃娃的需要。有了這樣的經歷和體驗,很多孩子發出由衷的感慨:為人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在中學學習期間實在不是做父母的最佳時機。教師們反映,這種方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教育效果,比單純說教更令青少年信服[2]。
2 研究機構和研究者對不同性教育計劃的評估
2.1 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在美國和歐洲對絕對禁欲計劃和全面性教育計劃進行了跟蹤和研究。研究表明,沒有一個絕對禁欲計劃被證明是有效的,然而有些全面性教育計劃在延遲第一次和增加性活躍年輕人性保護方面被證明是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計劃沒有增加青少年性活動的程度,沒有引發他們過早的性活動,也沒有在性活躍的青少年當中增加的數量[3]。
2.2 性教育組織的評估
美國的一些性教育組織對不同的性教育計劃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表明,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絕對禁欲計劃能夠延遲青少年性活動開始的時間[4],而且絕對禁欲策略可能會妨礙性活躍青少年使用避孕手段,從而增加他們意外懷孕和感染性病的風險[5];而提供有關禁欲和避孕等方面知識的全面性教育計劃可以幫助青少年推遲性活動開始的時間,減少在性活躍期間的數量,提高使用避孕措施的比率,并做出有益健康的行為決定[6]。
2.3 研究者的評估
支持全面性教育計劃的美國研究者指出,全面性教育具有包容性,而絕對禁欲計劃具有排斥性[7]。如果只實施一種單一的教育計劃(如絕對禁欲教育),就忽略了一大批性活躍青少年的需求。全面性教育計劃能夠更加完善地滿足青少年復雜的需要[8]。有研究已經表明,絕對禁欲教育能夠有效地將那些保證婚前實行禁欲的參加者的性活動開始時間推遲18個月。但是,在參與這項研究并且簽署了保證書的12000名參加者當中,有88%的人仍然在婚前發生了性關系,并且沒有使用的習慣,而且比起他們的同伴這些人更不愿意去尋求性病方面的醫學檢查[9]。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全面性教育參加者比起那些絕對禁欲計劃參加者更多地了解了性病的危險性,并掌握了更多的有關性病方面的知識以及預防性病擴散的方法。廣泛和客觀的性信息使他們在不論開始性活動的時間早晚的情況下,在做出與性健康有關的決定時都會考慮得更加周全。同時,全面性教育參加者認為他們比絕對禁欲計劃參加者更有責任感[10]。
也有美國學者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待不同的性教育計劃。他們認為,許多疾病通過教育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只強調禁欲,對青少年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明顯的,“你不應該有,所以這方面的保護措施沒有必要!”也使眾多的青少年缺乏對自己的負責的意識。而當他們有這方面的需求時,卻又經常在尋求性信息和服務方面受到阻礙,使得結果更加糟糕。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和評價,大多數行之有效的美國的性教育計劃都是鼓勵禁欲,但同時也為那些已經或即將處于性活躍狀態的青少年提供避孕和防病知識以及相應的服務,這種服務往往是通過與當地健康診所共同合作來提供的。
綜上所述,美國公立學校的性教育課程的設立和教學時數的設定各州之間不盡相同,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在學校接受不同內容的性教育。性教育內容一般放在健康和科學課的教學中,而不是融合在其他課程里。教師除了講授有關性知識以外,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做角色扮演等。絕對禁欲計劃和全面性教育計劃是基于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教育內容也截然不同的兩種教育模式。政府大力推進絕對禁欲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的開展,并劃撥大量資金保證該計劃的順利實施。但研究結果表明,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絕對禁欲計劃在延遲青少年開始的年齡和在中采取安全措施方面有顯著的效果;相反,全面性教育計劃在幫助推遲青少年性活動開始時間,在性活躍期間減少的數量、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SIECUS. SIECUS State Profiles: A portrait of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abstinence-only-until-marriage programs in the states[M].New York: Author, 2004.
2 Olson, D., & DeFrain, J., 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M]. Boston: McGraw Hill, 2006.
3 United Nations AIDS, Sexuality education leads to safer sexual behavior [M]. New York: UNAIDS, 1997.
4 Sex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S., Community action kit [M]. New York: The Institute, 2001.
5 Santelli, J., et al., Abstinence and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 review of 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6; 38(1):72-81.
6 Alford, S., Science and success: Sex education and other programs that work to prevent teen pregnancy, HIV &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M]. Washington, D.C.: Advocates for Youth, 2003.
7 Elia, J., The necessity of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J]. The Educational Forum, 2002, 64(10), 340-347.
8 Mabray, D., & Labauve, B.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sexual education [J]. Sex Education, 2002, 2(1), 31-44.
9 Ramirez-Odell, H., It’s a half-solution that puts students at risk [J]. American Teacher, 2004, May/June, 4.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