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持續加強作風建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縣財政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好在XX代表團的講話精神,結合財政職能,充分發揮政策導向、資金扶持、管理保障的作用,加強作風建設,支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XX。
一、加大財政投入,打造生態文明的經濟環境。財政部門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發展經濟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推動城鄉綠色發展、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生態旅游業等綠色產業鏈,支持XX縣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打造生態文明的經濟發展環境。
一方面,加大財政對生態修復、建設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穩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投入資金渠道。協調退耕還林、扶貧開發、生態移民、水源保護等工作,創新機制,支持生態功能區建設。去年,安排吉蓮高速連接線綠化資金1500萬元、319國道茅坪園區段綠化資金20萬元,支持道路、園區綠化。爭取到省里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和特困區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XX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大力支持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等生態農業發展。去年撥付育林基金800余萬元用于森林培育,保障了“森林城鄉綠色通道”綠色暢通。從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中安排490萬元,用于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美化、亮化了鄉村環境,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今年,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預算安排94個新農村建設點專項配套資金1340.2萬元,預算安排節能環保資金1163萬元,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資金足額到位。
另一方面,根據我縣財政實際,認真研究中央、省有關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財政扶持政策,主動聯系環保、鄉鎮和企業申報環境保護與治理項目,幫助爭取專項資金扶持;同時,加強向上溝通匯報,主動跟蹤落實,爭取中央、省持續加大對我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一、理清思路,明確方向
睢陽區新城辦事處在睢陽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過去的10年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經濟綜合實力連續8年位居全市第一。辦事處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新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新城是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這一區位優勢,圍繞推動新城跨越發展這一主線,增強發展信心,拓寬發展視野。該辦事處黨委一班人認識到新城正處于科學發展、轉型跨越的攻堅時期,既面臨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建設、商丘新區建設的難得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形勢復雜多變、區域競爭激烈的多重壓力,要求辦事處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勇于擔當,敢于突破,不辜負各級領導的重托,不辜負群眾的期望,保持新城領先發展的態勢。
二、穩步推進,務求實效
現在取得的成績對新城辦事處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辦事處各單位結合實際,時刻把爭先意識融入到辦事處各項工作中去,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以行動求實效,以行動促提升,持續探索新的發展路子,始終保持領先態勢。今年各單位要強化工作措施,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精力、財力的傾斜方向,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個時間節點都要有工作重點、工作著力點,總結年底工作要有亮點和閃光點,切實把新城辦事處打造成商丘市科學發展的首善之地。一是持續加快商丘新型食品工業示范園建設。發展新型食品工業是一個大戰略、重頭戲,有關單位要圍繞發展新型食品工業這個朝陽產業,保持清醒頭腦,確保思路清晰,建立加快新型食品工業示范園建設長效機制,把加快商丘新型食品工業示范園建設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亮點工作抓好抓實,擦亮商丘新型食品工業示范園這個品牌。二是持續加快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是該辦事處今年工作的重點,他們把握住時展的趨勢,抓住發達地區產業調整轉型這個機遇,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量化、細化城中村改造工作,把工作重點變為工作亮點。通過城中村改造,建立一批高標準的商業中心,進一步壯大城區經濟,形成城市建設的亮點,使城中村改造成為辦事處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三是持續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好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城區經濟、樓宇經濟,努力培育新的服務產業,進一步加快“商”字商業圈、長江路餐飲市場帶、香君路建材市場帶“一圈兩帶”等區域商業中心建設,在發展商貿物流上有新突破。四是持續加強城市管理。辦事處是商丘市中心的中心,核心中的核心,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時,他們把城市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進行管理,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職責,明確工作任務,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更加靚麗、舒心的工作、生活環境。
一、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2014年,我認真學習,完善自我,珍惜自己的崗位,認真學習公司的工作精神、制度規定與工作紀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在思想上、工作上、行動上與公司保持一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刻苦勤奮工作,忠誠于公司,把公司利益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時刻維護公司的利益。我培養自己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精神和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堅持把工作做完做好,實現工作的完美和高效,努力獲得公司領導和員工的滿意。
二、盡心盡職工作,完成全部工作任務
作為行政部副經理,我以身作則,負責集團本部公司的日常行政事務管理工作。我深刻認識到各項行政管理工作都是公司的重要工作,都是為集團本部以及各部門后勤保障服務的。為此,我增強自己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緊迫感,按照公司的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刻苦勤奮、盡心盡職工作,全面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取得較好成績,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成行政部門全年工作計劃,完成2014年行政部門全年預算,完成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和物業部門管理制度,完成鄭總和行政部、物業部、全體人員工作崗位職責說明,修訂行政部門工作考核制度和編制會議室管理制度。完成全年酒店結算及公章管理制度,按工作流程執行,完成辦公用品、日用品等耗材采購工作,完成辦公室的各項管理工作,涉及規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各類報表的匯總存檔工作。完成其他部門的服務計劃。2014年行政工作的宗旨就是搞好服務,為公司發展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認真完成領導交辦各種會議通知、會務安排、公務招待安排等工作,節假日值班安排以及車輛管理。這些工作的完成,對促進行政部門工作發展,促進管理制度化、規范化起到積極作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是完成外聯協調溝通工作,做好2014年集團本部以及公司商標跟蹤工作,解決員工子女就學問題,使員工不必擔心子女讀書,能夠安心從事工作。完成全年各節假日放假通知工作,積極配合物業部門做好集團本部、員工宿舍衛生安全檢查,做好迎接新春布置工作。完成了普查集團本部產權跟蹤工作,完成固定資產及辦公用品盤點工作。春節期間慰問、走訪相關單位,增進公司與相關單位的感情,為公司行政部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良好的關系。
三是完成集團本部停車管理規定,解決了集團本部停車無序狀況,確保本大廈交通安全。完成修訂車輛改革方案,修訂車輛費用以及各公司、部門費用分攤規定,雖然兩項方案和規定沒有得不到原財務領導采納,但為公司車輛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礎。
三、加強作風建設,做到刻苦勤奮工作
作為一名行政部副經理,要樹立自己形象更要完成公司交待各項行政事務工作任務,才能獲得公司領導和各部門及全體員工的肯定。我加強作風建設,以良好的工作態度對待每項工作,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要求自己做到技能精、作風硬、講誠信、肯奉獻,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集團公司和員工服務。我遵守集團公司工作紀律,端正工作態度,具有勤業務實精神,做到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工作,不敷衍塞責,不做表面文章,增強崗位責任心,勇于承擔責任,認真做好每一件工作。我講究工作成果,按時正確、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做到日清月結,努力實現工作的高效。我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堅決克服工作懶散、辦事拖拉的惡習,抓緊時機、加快節奏、提高效率和工作進度。我堅持依法辦事,按照集團公司的工作精神和有關規定,認真履行職能,加強調查研究,提高決策科學性,大力推進行政事務公開,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促進各項工作發展,力爭取得良好成績。
四、對加強集團本部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2014年行政部、人事部兩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存在管理不順、效率不高的問題,影響行政部、人事部的工作發展,建議集團公司明確行政部、人事部兩部門職責,以利于2013年行政部、人事部順利開展工作。
2、車改實施方案即沒有徹底壟斷,公司還增加財力、人力、信息系統,信息部特為享受車補領導建立一個專用系統,而且公司每月提出一部分資金,享受車補領導作為月產生車輛費用作運轉。公司現在是非常時期,每月提出小金額不成問題,但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國有單位已經不存在大鍋飯,而我們公司大鍋飯觀念還沒轉變。車改目的即沒有全壟斷,也沒有減輕工作量,而且增加財力,人力、信息跟蹤,這說明,享受大鍋飯已經習慣了。建議“一刀切”,“把水抽干”辦法,享受車補的領導,每月發生車輛費用按月、季或年度報銷,抵銷車補計算辦法。減少公司經濟、財力、人力和信息系統負擔。
3、員工手冊包括考勤制度、獎懲制度、薪酬福利考核等基本人事制度等,員工手冊需要員工、決策者確認簽字后執行,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用人風險。但是目前員工手冊沒有任何領導確認、決策者并沒批準已實施兩年之久,說明公司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應加強管理力度,建立監督機制。
一、2014年招商工作情況
1、認真努力學習,提高業務工作技能
作為一名招商引稅工作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業務工作技能。我參加經濟開發中心項目洽談部工作以來,始終把學習業務知識,提高工作技能,作為第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取得實際成效。一是掌握開發區基本情況。通過自己的認真學習和虛心向領導、同事們請教,基本掌握了縣、開發區、經濟開發中心及區內企業、存量土地以及配套基礎設施等基本情況,為自己開展招商引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掌握招商引稅政策。認真學習開發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包括各項稅收政策的返還比例、對信息產業的支持政策、入區標準、土地使用稅等的收費標準,使自己在招商引稅工作中能夠正確回答客商的提問和咨詢。三是掌握項目分析能力。學習在招商過程中整合各項資源優勢、入區項目各項指標的可行性分析,提高自己分析問題以及項目鑒別的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客商的需求,為其提供合適的項目。四是掌握項目管理流程。學習項目管理的流程以及PPT的制作細節,掌握實體落地企業以及注冊型企業的管理方式,使自己能夠熟練填寫接待記錄表,了解項目進展的情況,為客商提供各類服務。五是掌握談判技巧。學習商務禮儀、商務談判技巧、土地定價及招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使自己與客商洽談中,提高談判技巧,增強招商引稅工作效率與質量。
2、刻苦勤勉工作,努力完成招商任務
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招商引稅工作人員,不刻苦勤勉工作,是不可能完成招商引稅工作任務的。為此,我始終勉勵自己要刻苦勤勉工作,努力完成項目洽談部布置給我的招商引稅工作任務。一是加強精細化管理。在項目洽談部領導的正確指引下,我認真細致地整理了“項目培訓材料”、“現有土地資源”、“政策文件”以及實體企業與注冊型企業的管理等文件,為自己做好招商引稅工作奠定扎實基礎。二是建立招商渠道。除采用傳統的以企招商、以商招商、親緣招商等方式外,我積極利用信息化渠道開展招商。
3、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招商工作效能
招商引稅工作是一項很復雜、很瑣碎的工作,常常會遇到突如其來、意想不到的事情;招商工作開展的好壞與招商業務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公司其他部門的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為了做好招商引稅工作,我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與項目洽談部保持一致,培養自己吃苦耐勞、善于鉆研的敬業精神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服從項目洽談部的工作安排,緊密結合崗位實際,完成各項招商引稅工作任務;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堅持把招商引稅工作做完做好。
二、2015年工作計劃
1、加強學習,繼續提高招商業務工作技能
2015年,我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業務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知識面寬、人際關系廣、口才表達能力強、辯證實力雄厚的全能型人才,努力為開發區的招商引稅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2、真誠服務,打造開發區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
我要大力弘揚和提倡優良作風,以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為主題,不斷改進自己的思想作風、學習作風和工作作風,樹立服務意識,本著為開發區增加稅收的原則為企業提供注冊前、注冊中、注冊后的一條龍服務,凡是自己能夠做到的,都為企業做好,打造開發區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吸引更多客商落戶我們開發區。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形成共識
通過對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認真學習、積極調研和深入思考,局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班子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區委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思路和部署有了進一步的把握,增強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真心實意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推動我區經濟建設的堅定性、自覺性和信心,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四個方面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義,緊緊圍繞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和當前“三促進一保持”工作,大力引導和扶持優勢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工業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發展戰略,積極建立以支柱產業和現代流通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城區產業競爭力與綜合經濟實力。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積極關注和改善民生,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集聚干部職工的力量,努力落實惠民措施,深入紓解民生問題,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基礎和保障。
(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牢把握“全面協調可持續”這一基本要求,逐步健全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經濟發展提供長效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牢把握“統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統籌兼顧各項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積極處理好監管與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本局與相關部門的關系,強化大局意識,共同為構建和諧天河努力。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取得成效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指導經濟、監管市場、服務企業的職能,努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商貿流通、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技術改造、經濟運行與分析以及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等中心工作,使我區工業、商貿、經濟在新臺階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全區產業競爭力和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一)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突破。*年經區國有企業改革聯審小組批準同意改制或安置職工的企業有21家,其中改制7家,安置職工14家,同時還繼續抓緊8家破產企業的職工安置工作,以及完善*年底已實施改制和安置職工工作企業的職工安置和剩余資金收繳工作。全年共安置職工近1000人,安置費用共3892萬元;上繳改制剩余資金約422萬元,上繳土地房產兩處評估價約1862萬元;利用區專項改制資金1295.82萬元,區財政借給破產企業安置費用1684萬元。
(二)節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年全區單位GDP能耗1.0777噸標準煤/萬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26%,超額完成單位GDP能耗降至1.08噸標準煤/萬元的年度目標。關停了惠陽白云水泥廠生產許可證到期的一條10萬噸產能的立窯水泥生產線。
(三)企業自主創新取得新亮點。推進優勢產業升級,*年辦理15家企業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證,投資總額達10278萬元,涉及電子、機械、化工、中藥、木材、食品、五金等行業。推進優勢產業升級,組織企業上報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項目,其中惠州市惠陽區金億達鋁制品有限公司的節能環保爐技術改造項目獲得省財政技術改造資金支持30萬元;惠陽愛特電子公司的柔線線路板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獲得市級資金支持20萬元;惠州長潤涂料有限公司的電子產品專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鍍膜涂料技術創新項目獲得40萬元的資金支持。
(四)工業商貿取得新進展。經濟快速高效運行,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年完成全社會工業增加值57.33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18億元,同比增長13.3%;工業投資34.23億元,同比增長43%,有力地地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6億元,同比增長21.1%,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個百分點。
(五)依法行政取得新提升。堅持推進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許可辦理和審批程序,實行行政審批結果公開,實行陽光操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執法檢查力度,扎實開展了肉食品、酒類市場、再生資源市場整治,嚴厲打擊了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有力維護了穩定、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
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應對紛繁復雜、變化快速社會經濟形勢的對策舉措有待加強。
一是在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上,突破過去的經驗和行政管理方式,進一步開闊視野,更好地把握國內外宏觀發展形勢的變化,以國際化的戰略思維,謀劃工作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克服墨守成規和遇事求穩的心理,根據復雜多變的宏觀發展形勢,及時調整思路,大膽創新,分析新形勢、研究新情況、推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經濟管理和服務水平未能適應現代化的新要求。
一是在促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不合理,結構不優,支柱產業不強。二是促進基層經濟發展尤其是在推動生產企業的節能降耗發展,協助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方面,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指導力度不夠,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三是酒類、鹽業經營監管和打擊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市場環境有待進一步凈化。
(三)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與企業群眾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一是審批效率仍有提高空間,網上審批步伐不夠快,直接影響了審批效率的提高。二是對企業的指導和服務要進一步加強,根據大環境變化、政策調整等因素,主動聯系企業了解情況,主動提供咨詢和支持服務,尤其面對當前金融海嘯的嚴峻考驗,要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與企業共渡難關。
(四)工作作風轉變和能力建設與新形勢的需要仍有不足。
在黨性修養、工作作風和能力本領等方面,跟新形勢的需要還有不足,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差距。具體體現在深入基層和企業不夠、工作的提前量和效率有待提高、領導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仍然不足等。
經過認真深入的剖析,存在上述問題,主要原因有:
(一)客觀原因
今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我區經濟面臨巨大挑戰。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增加了全面把握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難度,經濟社會各層面矛盾不斷凸顯,市場監管難度加大,區域間競爭態勢日益激烈,我區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面臨不少挑戰,也對我局工作帶來了新要求和新挑戰。
(二)主觀原因
一是在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上,部分黨員干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安于現狀、不主動開拓創新的思想,缺乏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思想開放和思路開拓不夠。二是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素質上,由于主觀上重工作而學習抓得不夠緊,零散學習多而系統學習相對較少,被動學習多而主動學習研究相對較少,一般性學習多而深度研究不足,致使黨員干部對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所需的知識掌握得不夠豐富全面,能力素質和專業水平與建設和諧惠陽的要求還有差距。三是在建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機制上,部分黨員干部工作中考慮原有經驗相對較多而創新工作機制不夠,堅持原則較多而靈活主動破解難題顯得不足,在抓工作落實上堅韌性不夠,在制度執行力方面還需要提高。
四、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對策
根據以上分析,經過局領導班子深入研究,我局將進一步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實施“整體提升,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引導和扶持優勢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工業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發展戰略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任務,圍繞提高產業素質和創新能力,把建立以支柱產業和現代流通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兩個重點,以更開放的思想,更開拓的思路,更有效的舉措,推進局各項工作開展,推動我區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一)進一步深化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繼續加強科學發展觀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再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破除安于現狀、患得患失、消極等待的思想,樹立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創新機制。繼續抓好政治理論系統深度學習,深入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突出發展第一要義和以人為本,不斷提高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積累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經驗,做到“四個力戒”、強化“四個意識”:即力戒小進即滿的思想,強化開拓進取的創業意識;力戒消極等待的思想,強化勇于探索的創新意識;力戒怕苦怕累的思想,強化勵精圖治的奉獻意識;力戒無所用心的思想,強化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以思想的大解放推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努力爭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積極探索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敢于突破過去的經驗和行政服務管理方式,進一步樹立國際戰略思維,開闊視野,把握國內外宏觀發展形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工作前瞻性和主動性,大膽創新,分析新形勢,研究新情況,推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
(二)抓好節能降耗,推進全面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降耗工作力度,破除“三高一低”粗放發展模式,樹立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出臺《惠陽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耗評估與審查實施辦法》,提請區政府批轉實施,嚴格控制能耗增量。
2、嚴格執行《惠陽區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著重抓好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三大體系”建設。
3、加大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整治力度,實現節能降耗。抓好30萬噸落后水泥生產能力的工作任務。
4、大力扶持低能耗的新建項目,推廣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鼓勵清潔生產,降低資源消耗和企業成本,提高效益。
(三)抓好產業轉移轉型,優化產業結構
進一步推進產業轉移轉型,優化產業結構,破除狹隘的思想意識,樹立世界眼光,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1、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產業導向機制。把握好產業導向和產業布局兩個關鍵,完成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汽車、建材、食品、醫藥等六大工業行業發展規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和優化升級。
2、著力抓好產業發展規劃與布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找準我區在珠三角產業分工體系的位置,注重培育發展市場需求大、成長性高、帶動力強的戰略主導產業,以大規模引進為主,大力培育和加快發展珠寶首飾、汽車配件、紡織服務、精細化工等產業和行業,逐步形成新的支柱產業群。大力發展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的聯動效應。著力抓好產業載體建設,以惠淡大道、惠澳大道、新秋公路三大主干軸為發展軸,全力推進“一區兩城五園”建設,建設南部以惠陽經濟開發區、西部以萬興工業區、北部以怡發和良湖工業區為核心的三大工業產業帶。
3、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資源消耗少、對環境影響小的現代服務業,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在抓好我區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工業發展。
(四)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效融合
服務業是現代產業中最具成長力的產業,也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依托。要破除坐等觀念,樹立使命意識,加快發展。
1、大力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效融合。以流通信息化為帶動,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現代物流、新型批發業、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以第三方物流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2、加強流通軟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推進流通信息、物流基礎等流通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從運用信息網絡開展一般性業務管理向供應鏈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的綜合集成縱深發展,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
(五)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
支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破除自我陶醉意識和保守思想,樹立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理念。積極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
1、堅持“自主創新、重點突破、支持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整合社會科技資源,完善科技和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結構合理、功能完備、開放競爭的區域自主創新體系。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中小企業創新支持體系,推動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聯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創新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2、推動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集成、工藝配套、信息和技術開發等服務。加強企業間的創新合作,共享創新資源,提高企業集群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3、充分利用省、市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和工業園區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為新產品研發、試制、設備檢驗以及生產工藝改造等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提高中小企業的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
4、大力推進品牌戰略,積極幫助企業爭創省和國家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和國家馳名商標。
(六)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區域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城市與農村之間,發展差距更大。要破除“重城市、輕農村”的片面發展觀,牢固樹立統籌兼顧意識,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1、穩步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堅持以世界眼光謀劃全區經濟發展布局,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在承接產業轉移上,以一區五園為主要載體,積極承接來自香港、臺灣、深圳、東莞等地的產業轉移。充分利用省、市政府有關政策,開辟產業轉移新園區,爭當雙轉移的排頭兵。
2、引導區內產業集群發展。在推進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石化基地等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同時,著力引導和支持電子、服裝、首飾、精細化工等產業集群的升級發展。
3、推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加快惠陽區推進商業網點規劃,堅持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實施,努力構建我區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
(七)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切實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
繼續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進一步保持純潔的思想作風,弘楊良好的學習風氣,強化務實的工作作風,發揚民主的領導作風和倡導健康的生活作風,增強領導班子和全體黨員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執行力。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和政績觀,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執政為民,依法行政,服務優先,想企業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心全力做好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和服務群眾工作,把促進企業發展、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擴內需、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花大力氣協調解決好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