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法治教育的感悟

          法治教育的感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法治教育的感悟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職舞蹈;教學;情感教育;方式分析

          在中職學校中,舞蹈作為一種美學教育,必須要有情感的滲透,有了情感的舞蹈才會更具魅力,情感便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教學的情況,創新和豐富情感教學的方式,來進一步強化中職舞蹈教學的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舞蹈功底和表現能力。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當前比較重要的幾種情感教學的方式方法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關于中職舞蹈教學中,影響情感教育的因素分析

          在當前的中職舞蹈情感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狀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要有三個基本的構成要素,分別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對象以及教學環境。在實際的情況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具備充沛情感的主體,而舞蹈就是搭建他們情感橋梁的重要基石,因此,教師必須要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漸漸將彼此的情感交融為一體。

          二、如何創新與優化中職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一)舞蹈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教學的方向

          隨著社會各界對于教育行業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舞蹈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自己肩上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確保自己的舞蹈教學與中職學生的生理特點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要不斷創先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逐漸樹立起多維度的舞蹈教學觀念,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生理素質,更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需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自我表達和展現的空間,鼓勵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的情感力量,為學生們營造出一份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

          (二)借助情感教學,樹立榜樣形象

          對于一名中職學生而言,他們學習的最重要對象就是自己的舞蹈老師,所以,舞蹈老師必須要為學生們樹立起榜樣,充分發揮出榜樣的力量。通常情況下,進入到中職學校學習舞蹈的學生,一般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舞蹈功底,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舞蹈教師必須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與更嚴的要求,確保課前準備的充足性與課上表達的精確性,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原來自己與教師的水平差距非常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身上有他們需要努力學習的東西,這對于學生來說會是一種非常鼓舞和振奮人心的力量。

          (三)情感教學的具體措施分析

          1.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互動頻率。作為一名舞蹈教師,要明白自己的教學對象就是學生,學生在舞蹈課上才是真正的學習主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謹記這一點,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時時刻刻以學生的學習和感受為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來制定學習方案。2.充分發揮情感的催化劑作用。情感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但是,其中卻包含著非常強大的潛在力量,舞蹈教師必須要學會如何應用情感這一學習的催化劑,將其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舞蹈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此之外,舞蹈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正視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始終保持一種積極面對的勇敢態度。3.充分發揮眼神與語言的作用。第一,眼神。俗語有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所傳遞出來的感情是最真摯,也是最不可替代的,舞蹈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眼神的作用,與學生進行互動。在這里,我要提的一點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舞蹈教師必須要學會適時適當地使用消極的眼神,一旦學生犯了錯或者出現了問題,教師必須要學會用眼神進行示意,讓學生們自行去認識自己的錯誤,進而在無形中去改正,這種方式要比直言不諱的批評教育,效果更加理想。第二,語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言是舞蹈教師必須要借助的一項教學工具,舞蹈教師需要努力做到的是,對語言、語音、語氣以及語調的準確拿捏,要學會應用最科學最有力量的語言來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舞蹈既是情感的載體,更是情感的詮釋方式,舞蹈是對人體動作的美化與加工,其與舞者的情感渾然一體,一段成功的舞蹈,其不僅僅有著精湛的舞蹈技巧,同時也能夠真正展現出人類的豐富且多元化的情感,中職學校作為培養優秀舞者的沃土,必須要高質量地完成好這份教學重任。

          參考文獻:

          [1]關宇.運用情感教育法,中職舞蹈教學充盈活力[J].教育藝術,2016,(10):45.

          [2]趙雪榮.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初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4):150-151.

          [3]彭蓮軍.融入情感,讓中職舞蹈教學活力四射[J].中華少年,2016(25).

          [4]諸鑫鑫.中職舞蹈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3):24-25.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第2篇

          [主題詞]經絡實質;針刺鎮痛;信號傳遞;皮膚/化學;腎上腺皮質激素類/分析

          Development of sympathetic substance lines on the sk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ridian essence

          Liu Liyuan, Zhang Hui, Pan J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ei 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deeply into the essence of non-blood vessel meridians――sympathetic sensitive lines or sympathetic substance-rich lines on the skin.Methods Macro-autoradiography was used with 125 I-tyrosine as tracer in the rat.

          Results A series of sympathetic substance lines passed through the skin of the whole body were displayed, which were continuous, clear, and sym metric, and connected each other in the head and the end of limbs to form loops. When the skin on the upper of the back where the sympathetic substance lines p a ssed was cut,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ST 36) was significantly blo cked, indicating that the sympathetic substance lines on the skin are conduction pathway of the acupuncture signal. Conclusion It is proved by morphology that the essence of merid ians is sympathetic substance lines.

          KEY WORDS Meridian Essence; Acupuncture Analgesia; Skin/chem; Signal Transduction; Adrenal Cortex Hormones/anal

          筆者在動物的針刺鎮痛模型上,對皮膚中是否存在特定的信號傳遞通路及通路的物質基礎進行了系列的研究。由于切斷大鼠針刺穴位上下的皮膚可以完全阻斷針刺鎮痛效應[1],提示在皮膚中存在針刺信號傳遞的特定線路;大鼠針刺后經線皮膚中有NA釋放出來[2];在家兔針刺穴位上下的經線皮膚真皮內注射微量的受а體阻斷劑可以阻斷針刺鎮痛效應[3];大鼠穴位注射微量的а1受體興奮劑可以模擬很強的鎮痛效應[4],表明皮膚的針刺信號傳遞線路與交感腎上腺素能物質有密切的關系,這些交感物質(此處及以下所稱皆指交感腎上腺素能物質)的釋放和對局部а受體的作用是針刺信號傳遞的核心。由此推測針刺信號的皮膚傳遞線路上應該有交感物質的優勢分布,從形態上稱之為皮膚交感物質富集線或從功能上稱之為交感神經敏感線[5]。皮膚中是否真的存在交感物質的規律性分布或線性分布呢?為此進行了大鼠皮膚交感物質分布的宏觀放射自顯影觀察,在大鼠皮膚中顯示出了連續清晰的交感物質分布線,從頭到足,縱貫全身。為了驗證這些路線是否就是傳遞針刺信號的線路,筆者進一步觀察了高位切斷交感物質分布線對針刺鎮痛效應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宏觀放射自顯影法顯示交感物質的線性分布

          實驗用Wistar大鼠,重約200 g,雌雄各半(下同)。給6只大鼠腹腔注射125I-酪氨酸0.3 mci,每天1次,共3天。于第4天(最后1次注射后24 h)戊巴比妥麻醉,3.25%戊二醛200 ml左心室灌流固定,剃毛。按下列皮膚切口剝離皮膚:單獨取下右前肢,從內側正中線切開,剝離皮膚;從左側口角―左側腋前線―左側腹股溝―會―右側腹股溝―右后肢內側正中線、左后肢后側正中線、左前肢尺側正中線切開皮膚(圖1)。剝離出整塊皮膚,展平干燥(圖2)。表皮面和真皮面各覆蓋一張X線感光片(Fuji 03G050),4℃曝光3周,F-11顯影5 min,F-5定影10 min。為了觀察顯影與皮肌的關系,將前述皮膚標本剝離皮肌后再曝光(4周)顯影。

          為了更好地顯示交感物質的分布,另取4只大鼠,先注射利血平(0.01 mg/次),每日2次,共3天,第4天開始注射125I-酪氨酸同前,曝光前先剝離皮肌。作為對照,2只大鼠在注射125I-酪氨酸的同時注射利血平;1只鼠沒有注射同位素,取其皮膚同前,顯影曝光觀察。

          1.2 皮膚標本深與淺顯影部位γ射線計數比較

          為證實前面顯影深的部位是否就是放射性強的部位,在X線片顯影線的對照下,分別切取圖3上圖對應的皮膚標本上深顯影部位與鄰近淺顯影部位的皮膚塊,用SN-682型放射免疫慵數器進行放射量檢測。取材部位包括背部顯影線及其線旁部位;腹部和顯影點及其近旁部位;尾部、左足部深顯影部位與腹部的淺顯影部位。

          1.3 針刺信號傳遞途徑的再驗證

          為驗證前面實驗觀察到的物質分布線與針刺信號傳遞途徑間的關系,使用12只大鼠,每只大鼠在左右側身體上先后間隔7天接受兩組自身對照實驗。背部切斷組:在背部肩胛正中線上(T12)水平切斷2cm的橫行切口,在踝關節上的脛骨前嵴外側處做3 mm切口;胸部切斷組:在胸前部下方鎖骨中線上和踝關節上方切口的外側做同樣大小的皮膚切口。用輻射熱測痛儀測定尾中部的痛閾值。針刺前間隔5 min測3次,作為基礎痛閾值。手法針刺“足三里”10min,針后每隔7 min測痛閾1次。

          2 結果

          2.1 皮膚交感物質分布線

          從顯影定影后的X線膠片上可見所有大鼠背側皮膚都呈現出2條清晰對稱的黑色顯影線(圖3,圖4),從頭到足連續分布(A1A2或B1B2),其背部段明顯比后肢的粗厚。另有2條線位于體側,除肩部和腹股溝外側部特別粗大外,都比較淺淡,需要局部放大后才能看清楚(C1C2)。在上肢僅見一條線(D1D2)或根本看不見。所有線都在面部相連;后肢線在肢端融合成粗大的一片;前肢端也有雙線融合的可能,因缺損等看不清楚。在頸后部有串珠狀顯影線,把兩側線連接起來(E)。因此,可認為這些線都構成閉合環路。另外,在會和臍下部有深厚的顯影團或點。

          表皮面和真皮面的兩張X線片中,表皮側明顯比真皮側深而清晰。由于背部皮肌有油脂大量滲出,可能是造成了圖4上圖中背部一些團片狀分布。將已經曝光的皮膚小心剝離掉皮肌,再次曝光,結果影像更加清晰,說明顯影線與皮肌無關。

          用利血平預處理的大鼠皮膚除物質分布線更加粗大外,有些部位卻明顯缺失,可能與利血平的耗竭作用持續有關(圖4下)。還在1只雄性大鼠的腹部見到比較清楚的斷斷續續的縱形線,在背部中線見到粗大寬厚的縱形顯影帶,由于其它顯影線過于深厚,反而影響觀察。

          注射125I-酪氨酸同時注射利血平的大鼠,皮膚中沒有可見的顯影線,表明前面的顯影線就是NA類兒茶酚胺物質。沒有注射同位素的大鼠皮膚同樣顯影曝光后,沒有任何顯影痕跡。將見到的各種顯影線繪制在一張圖上,基本上反應了目前觀察到的皮膚交感物質分布線(圖5)。

          2.2 皮膚標本深與淺顯影部位γ射線計數比較

          γ計數器測量結果表明,皮膚標本顯影線與顯影部位每分鐘每毫克組織的射線數是鄰近淺顯影部位的2~3倍;尾部和左足深顯影部位與腹部淺顯影部位比較,前者放射量高于后者8~9倍(圖6)。

          2.3 針刺信號傳遞途徑的再驗證

          如圖7所示,基礎痛閾相當穩定,平均變化不超過0.5 s。背部切斷組僅針刺后即刻的痛閾值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增加(P<0.05),但平均升高不到1 s,無實際意義。胸部切斷組針刺后的任何一測量點的痛閾值皆顯著上升(P<0.01或P<0.05)。將兩組間各對應點進行對比,基礎痛閾值沒有差異,針刺后痛閾值除最后一個測量點外,其它點間均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

          3 討論

          一般認為皮膚中的交感神經分布是隨機而無序的。即使有規律,也只是說某些部位如手掌等處的皮膚中有較豐富的分布而已。筆者起初也僅預料皮膚中的交感神經物質呈一些點片狀分布,在身體縱形方向上可以大致連接成線。現在看到皮膚中不僅存在多條交感物質分布線,而且縱貫全身,左右對稱,邊界清晰,線路連續并形成環路,清晰而規則的交感物質分布線。這些性質與《內經》描述的經 脈循行特征――全身性、縱形性、對稱性、環路性、連續性和線性等非常吻合。

          為了排除由于曝光時壓力不均導致的顯影偽跡,對深顯影部位和其鄰近淺顯影部位進行了放射性計數檢測,結果表明,所有顯影深的部位確實是由其處皮膚標本中高濃度的標記放射物質積累所致。事實上,放射標記物的大鼠皮膚一點陽性顯影痕跡也沒有,表明本實驗中的本底是極低的。

          酪氨酸在體內除合成兒茶酚胺類物質外,還可以合成甲狀腺素、黑色素和蛋白質,利血平耗竭后顯影線消失,表明顯影線就是兒茶酚胺類物質。實際上,甲狀腺素是在甲狀腺合成,實驗用大鼠屬于白化動物,皮膚中缺乏黑色素,而結構蛋白質很難在短短的3天內產生如此明顯的更替,因此,大鼠皮膚中唯有神經末梢遞質才可能發生如此快的代謝變化。

          為了顯示更多的顯影線,先給利血平消耗突觸末梢中的貯存遞質,再給標記酪氨酸后,在背正中線和腹正中線等處確實顯示出新的分布線路,但其它顯影線普遍增粗增強,反而不利于觀察和使用。這表明皮膚存在濃度水平相差很大的物質分布線,有可能還有某些交感物質分布線沒有顯示出來。

          過去針刺大鼠或家兔“足三里”時,切斷“足三里”上下數厘米處的皮膚,可以阻斷針刺效應。按照《內經》在人體上經過足三里的經脈線從腹部和胸部上行到頭,而在大鼠皮膚中,主要物質線在背部和身體兩側,經過“足三里”的物質分布是從背部上行的。那幺,本實驗的那些物質分布線是否是傳遞針刺信號的皮膚線路呢?過去繼“足三里”上下切斷皮膚阻斷針刺效應后,曾將“足三里”上部的切口上移到腹中部,結果阻斷作用不明顯。當時以為針刺信號在肢體有良好的循經性,在軀干部就已經分散了。本實驗中可以看到,在胸下部切斷皮膚針刺鎮痛效應是很強的,而在背部相當于交感物質線經過的部位切斷皮膚,幾乎完全阻斷了針刺鎮痛效應。其針后第1個小的上升值屬于應激反應,僅見于針后即刻,不能持續。由此有力地表明,“足三里”的針刺信號確實是沿著背部上傳的,大鼠皮膚中的交感物質分布線與皮膚針刺信號傳遞線路是一致的,而人體的狀況有待研究。

          結合過去關于阻斷交感神經α受體對針刺擬作用,針刺后皮膚經脈上NA的釋放等[2~4],可以斷言,本實驗觀察的交感物質分布線就是針刺信號傳遞線,關于經絡是“交感物質富集線”或“交感神經敏感線”的假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證明。或者說,按照對血管性經絡和非血管性經絡的區分[6],找到了非血管性經絡的形態學基礎。

          關于這些交感物質線的組織學基礎是什幺,這些交感物質如何釋放出來傳遞針刺信號,最終的針刺效應如何產生等重要問題,過去已經有過一些設想,實際的機制將在后續的文章中報道。

          4 參考文獻

          1.里遠,郝春杰,樊景禹.皮膚中兒茶酚胺類體液物質及毛囊與針刺效應的關系.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32(4):534

          2.里遠,樊景禹.針刺促使皮膚兒茶酚胺物質釋放的初步研究.上海針灸雜志,1997;16( 4):32

          3.里遠,張慧,張桂芳.A、B和M受體對經絡傳導的影響及針刺效應的周期性波動規律.中 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8;4(10):51

          4.里遠.皮膚信息傳導通路與中醫經脈.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9;5(8):47

          5.里遠,彭安,潘娟,等.交感神經敏感線與經絡實質.中國針灸,2001;12(5):285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第3篇

          【關鍵詞】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玻璃酸鈉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 干眼

          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因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視力可預測性好等優點已成為目前屈光手術的主流術式。但其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上皮細胞、神經纖維的損傷,這是導致術后干眼、上皮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1]。另外, LASIK術后角膜基質生長紊亂甚至過度所致的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haze)導致的視覺質量下降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盡快恢復角膜上皮、神經纖維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使角膜新生基質細胞有序排列,可以延長淚膜破裂時間(break-up time,BUT),減輕術后的不適反應,減少感染機會,促進視力恢復。我們對2011年2~4月在我院實施LASIK手術的患者分別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膠和玻璃酸鈉眼液藥物,之后對淚膜破裂時間(break up time,BUT)、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s TestⅠ)、角膜熒光染色、淚液蕨類試驗情況進行分析獲得了以下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近視及近視散光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共120眼,根據術后用藥不同隨機分為兩組, I組和Ⅱ組各60眼,術后按期隨訪。研究中,所有對象均無斜視、弱視及全身系統性疾病。所有患者無角膜手術外傷史,無角膜變性,無全身系統性疾病和膠原性疾病,術前檢查無圓錐角膜及其危險因素,剩余基質厚度>280μm。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停戴角膜接觸鏡>1周。

          1.2試驗試劑 20%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商品名素高捷,沈陽興齊制藥有限公司),每支5g。1gL-1玻璃酸鈉滴眼液(商品名愛麗滴眼液,日本參天制藥株式會社)。

          1.3方法 常規行LASIK手術,術后常規給予1gL-1氟米龍滴眼液+3gL-1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3次,共10 d,實驗組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對照組加用透明質酸鈉滴眼液治療,均為每天4次,持續3個月。每個中心手術操作由同一名醫師使用同一機器完成。

          1.4觀察項目 分別于術后第1個月對9項指標進行觀察并評分。其中包括視疲勞、模糊感、異物感、干澀感、刺痛感等主觀癥狀,及BUT、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s TeⅠ)、角膜熒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 FS)、淚液蕨類試驗體征。BUT、Schirmer’TestⅠ按客觀數值記錄,其余項目均根據評分標準記為0、1、2、3分,觀察患者順應性及不良反應。

          1.5評分標準 主觀癥狀: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微但不影響生活;2分為癥狀明顯,但可忍受;3分為非常明顯,影響生活,不可忍受。 FS: 0分:陰性; 1分:淺層點狀散在斑點,數目為1~5個; 2分:明顯的角膜點狀染色,數目為6~1個,包括角膜表淺的磨損; 3分:非常明顯的角膜點狀染色,數目>11個,或淺層角膜染色點融合成片狀。淚液蕨類試驗0分為蕨類葉片完整;1分為輕度受損;2分為明顯不完整;3分為幾乎無葉片。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秩和檢驗,P

          2 結果

          術后1個月復查,Ⅰ組60眼,Ⅱ組60眼,分別行主觀癥狀、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和BUT檢查,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s TeⅠ)、淚液蕨類試驗。

          2.1主觀癥狀 采用軼和檢驗分別對各項癥狀進行分析。除視疲勞和眼干澀感(P>0.05)外, 2組其余各項主觀癥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Ⅰ組和Ⅱ組術前、術后的BUT比較 術前:Ⅰ組和Ⅱ組BUT分別為(6.68±5.75) s和(6.58±4.89)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77)。術后: I組和Ⅱ組BUT分別為(5.67±2.82)s和(5. 48±3.08)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92)。組內比較:分別對兩組對象術后與術前情況進行對照,均比術前縮短,經統計學分析,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623和0.372)。BUT變化量比較:兩組BUT變化量(術后與術前BUT之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65)。

          2.3熒光素染色評分 Ⅰ組對象術前評分0.48±0.65(范圍0~4),術后評分1.55±1.84(范圍0~4);Ⅱ組對象術前評分0.36±0.66(范圍0~3),術后評分1. 64±1.54(范圍0~4)。兩組評分變化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83)。

          2.4Schirmer’sTestⅠ值 術前:Ⅰ組和Ⅱ組 Schirmer’sTestⅠ值分別為(9.25±3.94) s和(8.85±389)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77)。術后: I組和Ⅱ組 Schirmer’sTestⅠ值分別為(10.03±2.92)s和(8.22±3.67)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分別對兩組對象術后與術前情況進行對照,均比術前縮短,經統計學分析,組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 683和0. 212)。 Schirmer’sTestⅠ值變化量比較:兩組 Schirmer’sTestⅠ值變化量(術后與術前 Schirmer’sTestⅠ值之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845)。

          2.5 淚液蕨類試驗 術后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ANOVA統計)。

          3 討論

          LASIK術后不適癥狀主要與角膜上皮屏障受破壞、眼表光滑度下降有關,術后干眼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眼表結構的改變、神經營養性減退和角膜細胞的減少所致[2],在術后一個月內最顯著[3]。淚液替代品如玻璃酸鈉滴眼液對LASIK術后癥狀、體征的改善作用已十分明確。本研究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在LASIK術后癥狀、體征的改善作用進行宏觀觀察,用藥1月TG癥狀指標總體上明顯好轉,說明與淚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替代品一樣可以協助減少術后患者的不適癥狀。雖然術后TG角膜染色減少較之CG無統計學差異,但用藥4周后癥狀緩解程度及Schirmer’sTestⅠ值優于CG,說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可以促進角膜上皮修復,對淚腺上皮細胞也有一定作用,可促進淚腺分泌,更有利于恢復眼表光滑度,為角膜術后修復提供良好的外環境,從而達到緩解不適癥狀的作用。有研究認為術前眼表淚液量與術后眼表的恢復相關,淚液量少可引起術后的慢性干眼,BUT、schirmer試驗、虎紅染色試驗、中央角膜上皮細胞計數、核質比率、杯狀細胞密度等術前檢查異常,常預示術后干眼可能性大[4],其中BUT和熒光素染色、Schirmer’sTestⅠ值等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檢查方法,可發現術前具有輕度干眼體征,對術前干眼患者應盡早干預[5]。

          本研究中兩種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玻璃酸鈉是大家公認的淚液替代品;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膠是通過促進眼部組織及細胞對葡萄糖和氧的攝取與利用,促進細胞能量代謝,改善組織營養,刺激細胞再生和加速組織修復,同時使過度增生的肉芽組織蛻變,膠原組織重組,減少或避免瘢痕形成。

          兩組對象術后主觀癥狀差別不明顯,但術前和術后的BUT、角膜上皮染色評分、Schirmer’sTestⅠ、淚液蕨類試驗比較顯示,兩種藥物改善術后眼表狀況作用不近相同。其中Ⅰ組術后BUT變化量更小,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膠的療效更具有優勢,但在統計學上這種優勢并不顯著。

          Schirmer’sTestⅠ、淚液蕨類試驗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膠優勢明顯。考慮可能為其在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和修復中較玻璃酸鈉更明顯。所以對干眼,為角膜術后修復提供良好的外環境。

          當然,由于當前該手術的成熟度較高,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逐漸減少,眼表結構的破壞程度較以前降低,術后用藥只是促進眼表修復的輔助方法,結果受樣本量的影響,還與術前、術后患者用眼程度的差異有關。因此, LASIK術后針對眼表修復的合理用藥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觀察和總結。

          參 考 文 獻

          [1]姚靜.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與干眼癥[J].眼科新進展Yanke Xinjinzhan2004;24(2):139-142.

          [2]Toda I. LASIK and the ocular surface[J].Cornea,2008,27(s1):70-76.

          [3]TodaI.LASIK and dry eye [ J].Compr Ophthaml ol Update,2007,8(2):79-89.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第4篇

          關鍵詞:法治教育;內容;路徑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法治教育是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應有之義,是在以人為本的根本前提之下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具備全面素質、素養、能力、能量主要路徑之一。目前,在我國大學生法治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存在著定位不準確、內容滯后、形式單一等方面的問題。高職學生群體是社會培養一線專業應用型人才的中堅力量,因此如何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法治教育成為必然趨勢。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內容

          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教育過程,學校在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內容上應當由淺入深依次推進,本文認為法治教育內容應包括如下三個層面。

          (1)基礎法律知識的學習

          在依法治國成為基本治國方略的當今時代,普法成為培養公民意識的首要任務,作為一線應用型人才的高職大學生更應該提高其法治意識。法律知識的學習是提高法治意識,培養法治思維模式的前提。法律知識的學習通常包括法律法規方面知識的學習和法律基本理論的學習。只有既了解在某個方面法律法規的規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精神,養成法治思維。因此,高職大學生應當通過課程設置及其他方式學習的法律知識,除了法律的基本理論,還應當尤其注意加強對于高職大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有實用性的法律知識的學習。

          (2)法治意識的提高

          在掌握基本法律知識的前提下,注重高職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提高。法治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的重要保證,公民遵紀守法的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的法治觀念、法治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一個即將進入社會的一線應用型人才如果具備了法治意識,他就不僅不犯法,而且還能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由于傳統文華的影響等各方面因素,我國還存在這各種各樣鉆法律空子的行為,歸根結底都是缺乏法治意識,缺乏對法律權威的尊重,因此,提高高職大學生法治意識,可以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養成依法辦事,用法律的權威保護自己的習慣。

          (3)法治思維模式的培養

          法治思維是在豐富的法治實踐中訓練、培養和應用的思維方式。高職大學生與學術研究型大學生的特點就在于學習知識的技能型和實用性,是重實踐的大學生群體,結合這一特點,培養高職大學生的法治思維模式更具操作性和實用性。學校可以通過法律基礎課程注重案例教學,多組織法律實踐活動,比如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案例式教學方式,將學生分成汽車銷售買賣雙方,從磋商、談判到合同的簽訂、履行來豐富學生的法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模式,另外還可通過開展模擬法庭等方式讓學生進入法治環境、法治角色中去體驗,進而通過實踐培養自身的法治思維模式。

          三、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探討高職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是要通過有效發揮并進一步擴展法治教育的優勢,進而實現高職大學生美麗人生的塑造和創建。

          (1)在所有高職大學生中開展法律基礎課的通識教育

          當代大學生是勤于思考的一代,也是在市場經濟下成長的一代,因此,高職大學生更有必要學習必要的基本法律知識。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法學專業除外)的法律基礎課設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內容共三章,無法完全覆蓋所有的法律法規及基礎法律理論,僅僅是法律知識的框架性介紹,更無法滿足作為應用型人才的高職大學生,因此,應當在高職大學生中開展法律基礎課,安排充分的課時,以保證學生能夠學習到對日后有用的法律基礎知識。

          (2)設置法治選修課

          針對高職大學生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同時也為了豐富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法律技能的途徑,各高職院校也可開展法治選修課。所謂選修課是學生們在必修課之外自愿選擇學習的課程。高職大學生在做校期間結合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選擇與自身專業或規劃相關的法治選修課,例如學校每學期根據需求可設置勞動合同法類的法治選修課、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其他領域的法治選修課。高職大學生通過自己選擇的法治選修課的學習不僅可真正的學習到所感興趣的法律知識、相關案例,也更加了解現有的司法實務,進而對自身美麗人生的規劃和創建有更加現實的指導作用。

          法治教育的感悟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法治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治意識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一方面應當從小抓起。特別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在生理上接近成人,但是在思想發展方面卻沒有同步跟進,結合政治課堂教學強化學生法治精神教育,不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政治課堂培養學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法治不斷健全,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內規范自己的言行,參與社會各項活動。高中階段大力強化學生法治精神教育,具有三個方面的迫切性和重要意義。一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明天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才,按照法律辦事是社會的基本準則,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對學生法治精神的教育是為學生提供思想引領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二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法治社會建設需要社會的每一位成員提高法治意識。從學生階段開始重視法治精神的教育,可以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提高法治意識奠定良好基礎,今天的高中生法治教育就是在為明天社會成員提高法治意識做好鋪墊。三是學科教學的需要。知識能力與情感共同構成了高中政治教學的三維目標,法治精神培養在高中政治教學目標任務中是必要的組成部分,強化這一方面的教育引領,也是完成政治學科教學目標任務的需要。

          二、深入發掘法治元素,切實提升學生法治精神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強化學生法治精神教育,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只有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將其有效融合到教學不同環節流程之中,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筆者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模擬情境之中培養學生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法律、遵循法律,自覺的以法律規范自己的言行。政治教學中的許多內容就是在闡述依法治國,闡述以法治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政治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模擬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感受法律的尊嚴,感受制度的嚴肅,從而讓他們增強法治精神。例如在“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我國民主制度,熟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等不同的選舉模式,筆者專門創設了情境,以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的內容進行模擬演示。每一位學生都是一位選民,大家通過等額選舉或是差額選舉的方式選出自己認為合適的人選,通過模擬選舉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主的公平性、公正性,深刻的體會我國在推進民主進程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效,讓學生在這樣的模擬投票選舉中增強了法治意識。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接近于現實的環境氛圍中提高依法辦事、依規辦事的強烈意識。

          2.明辨是非之中培養學生法治精神。高中生應當具備較強的是非辨別能力,而當今社會各種思潮魚龍混雜,有些方面對學生容易產生混淆視聽的效果。對此,教師在政治課堂上一定要通過明辨是非讓學生增強法治精神。例如在“我國的宗教政策”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宗教政策的內涵,如自由,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積極引導宗教和社會主義社會適應等。同時,筆者還針對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和打擊取締等方面區分開來,讓學生明白自由是指合法合規的宗教,而不是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顛覆國家政權、危害人民生命財產的敵對勢力肆虐,讓學生對國家尊重群眾自由和引導群眾抵制等方面區分開來,堅持依法管理宗教,解決打擊勢力。學生通過對比辨析之后,提高了自己在宗教政策方面的理解深度廣度,也提高了法治意識,認識到一切宗教活動都要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框架內進行,都不得危害國家,損壞群眾利益。

          3.專題研究之中培養學生法治精神。高中政治教學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提高學生法治精神?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式模式的轉變,賦予學生更加寬泛的學習空間,搭建良好的平臺讓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深刻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法治精神。在“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對監督的必要性進行了充分論述,使學生明白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將它裝進監督的籃子可以更好的為國為民服務,一旦失去監督就將成為開啟地獄之門的鑰匙,讓學生對依法行使權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從權力監督的途徑入手,共同分析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各自有著哪些方式、有著什么樣的特點,學生在討論中對權力機關、黨委、政協開展外部監督,全社會和司法機關開展外部監督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對上級行政部門、法制部門、監察部門、審計部門開展的內部監督也有了全面的了解。通過專題討論,學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師也進行了必要的指導,學生對權力監督的必要性、如何開展權力監督等方面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法治意識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幾點思考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廣大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對學生進行法治精神教育,讓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學生腦海。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將法治精神培養貫穿教學全過程。盡可能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包括課前預習環節、課后鞏固環節等等。二是要鼓勵學生聯系實際提高法治意識。要將法治意識落實到自己言行當中,在生活中學習中自覺的遵守各項法律,規范言行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