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紀律教育經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語言經濟學;公共英語;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度逐漸提高,大學生不但需要具備全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英語素養,以便在工作中解決各項難題,讓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崗位,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當代高校教育立志培養大學生成為綜合性人才,在開展公共英語教學課程中融入語言經濟學來促進教學措施改革和調整,從而強化教學工作開展和管理,讓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極大改善。
一、語言經濟學概述
語言經濟學本身是一門具有交叉性的學科,其經濟屬性非常明顯,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作用,語言經濟學理論從提出到現在得到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從語言經濟學理論中認為學習語言其實就是投資人才和人力,并從投資過程中獲得一定的社會價值。語言經濟學理論會從其他外語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其中所含的經濟學因素。也就是說,學習語言實際上是一種經濟投資行為,且能獲得極高的效益。在社會經濟市場中對語言有相應的學習和掌握,能夠滿足某些崗位和領域的需求,從而得到相應的經濟效益,這也能凸顯語言的價值。所以,高校在語言經濟學時有效開展公共英語教學,也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能力強的社會人才。
二、我國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學低效現狀
學生在學習某一門語言時,高校重點是希望投入成本和實際效益完成一定比例,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最優化,進而讓教學工作的效率得到穩定提升??墒菑奈覈壳暗墓灿⒄Z教學成果來看,即便隨著新課改的改革,讓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生了一定轉變,但是仍然無法解決課程教學質量低下的問題,這對于發揮公共英語教學作用極為不利,也無法將學生培養成為綜合素質能力強的社會人才。根據研究調查表明,我國公共英語教學工作效率低下,教育產出比例不匹配等問題十分突出。學生以及學生家庭也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但是英語教育的成效還是不太理想。根據調查數據表明,在高校中只有12%的學生認為在公共英語學習后自身英語水平有明顯成效和提升,45%的學生認為通過公共英語課程學習自身綜合能力素養有所提升,而剩下43%的學生認為通過高效公共英語課程學習自身的英語能力并沒有提升,甚至部分學生還認為自身英語能力在四年大學時光中有所下降。經過大學階段的公共英語學習,部分學生不僅不可以熟練地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際,甚至對其英語的學習效率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如此,在語言經濟學角度下分析這些問題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的現象仍然明顯,針對高校優化課程安排培養社會型人才的工作開展極為不利。就我國英語教學工作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時期之前就已經接受了10年左右的英語學習,可是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過程中,仍然表現出英語基礎薄弱的現象。因此,部分學生無法完成更深層次的英語語言學習,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在英語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公共英語教學的成效仍舊不夠顯著,甚至部分學生在大學四年中通過學習公共英語后,其英語交際能力和專業知識反而下降,這對學生學習英語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從語言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可以明顯看出我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效率低下、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情況十分嚴重,這對高校培養綜合性人才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三、需求分析與大學英語教學定位
(一)市場需求
語言如果可以被認作一種商品,那么它必須有其商品屬性價值,該價值應該被市場認可。因此,在學習外語過程中,必須要在市場上充分表明該外語的社會價值,但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與社會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的現象非常明顯。目前,我國各大企業都需轉型和過渡,向著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發展,迎接國際化挑戰。尤其是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目標的進行,企業更需要英語交流能力強、專業技術過硬的綜合型人才。比如,我國高鐵在工程技術和商業價值上較其他國家而言都有明顯優勢,但在簽訂合同條款時由于員工和技術人員的商務英語水平表現不夠,導致高鐵商務合同洽談時存在一定障礙。由于英語水平的限制,導致中國走向世界的偉大夢想遭受一定阻礙。我國專業院系想要開設國際化課程或全英文課程,就必須要求該專業學生利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并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和學術期刊,進而培養綜合性優秀人才,成為該領域卓越的一流人才,從而打造世界一流的學院和學科。但實現這一目標最基礎的門檻就是大學生的英語學術水平,也就是說大學生必須可以利用英語這門語言進行文獻綜述的查找和改寫、全程英文聽講等能力。也是由于這些因素,我國外出留學的學生,尤其是到英、美等國家留學的學生必須具備運用英語的能力。由此可見,大學英語的實際價值非常突出,是個人乃至國家對其英語學習的重大投資,也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專業院系需求的重要條件。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大學英語的潛在價值,國家和個人在學習了十幾年的英語語言基礎上,必須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和專業特色來進行學術英語與職場英語的學習,在進行學術英語教學和職場英語教學時,要將大學英語教學定位為綜合教學,不能將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定位為單純的語言知識學習,將重點放在英語國家的發展歷史、、文化傳播等方面。
(二)國家需求
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長期以來都比較重視外語的自身學習規律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而并不重視社會市場需求和能力要求。從我國十年“”結束后,一直強了外語教育的重要性,學習外語是提升我國國際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學習外語、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綜合性優秀人才,而大學公共英語對于培養科技優秀人才和專業技能人才并沒有顯著成效,而且長期保持教學效率低下的態勢。自21世紀以來,我國順利加入了世貿組織,國際商業行為和日常交往逐漸頻繁,學好一門外語顯得更加重要,通過提高外語水平、改善外語教學方式是我國各階段文化教育必須重視的問題,我國對于英語外語教學開課時間很早,一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有英語外語啟蒙,外語學習會延續到上大學,十幾年的時間都對英語進行學習。但是大部分學生都不能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來閱讀外文原版書籍,也無法正常與外國人進行直接交流。這也直接表明我國在英語外語教學方面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無法滿足當前國家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現狀,對于我國對外開放和進一步改革有嚴重阻力。所以,必須重視外語教學方式的創新和研究。
四、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根據經濟學理論研究認為,一件商品只有市場具有一定需求度才能放大其價值。可是對于我國大學公共英語而言,按照經濟學理論研究表明其已經喪失了在市場的應用價值,大學公共英語教育無法與學生的專業進行匹配,無法滿足社會所需的技術性人才和綜合性人才。因此,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真正價值無法得到正確體現,導致大學英語教學成果不顯著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專業發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社會競爭力,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和市場需求。從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研究公共英語教學效率都不到顯著提高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試教育思想的嚴重束縛
我國長期以來對于英語教育來講都有明顯的應試教育思想,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在學習英語學科過程中都會面臨考試的難題,尤其是大學時期,大學生本應該更加重視社會實踐和科研,而不應該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但是,大學四六級考試仍然讓大學生不得不按照常規的英語學習方式去學習英語,這使得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嚴重下降。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內容和考試方式也會受到一定限制,大學教師為了保障學生順利通過四六級考試,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真正將教學內容與社會人才需求相結合,為培養社會行中和人才做保障。此外,高校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異較大,高校在開展公共英語教學時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許多公共英語教學課程活動的開設會與中學階段內容重復。所以,在語言經濟學角度的層面來分析發現,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效率普遍偏低,這對于英語教育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提高極為不利。
(二)公共英語教育存在應用目標缺位情況
從語言經濟學理論體系研究分析,英語教學做英語教學存在工具性,那么就認為英語教育的使用價值非常明確。但是,在高校英語教育中,讓學生獲得一定的英語知識以及交際能力是英語教育的最大價值所在。由于我國高校在英語公共課程教學過程中對英語教學的定位產生誤差,只重視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語言素養,并不重視學生對英語的應用價值能力體現。也就是說,高校英語教學任務對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素養來講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并不適用于學生在未來社會工作中,使用英語利用書面化的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因此阻礙了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直觀體現英語教育的價值。
(三)教育體制與教育理念的影響
目前,由于高校教育理念和體制的雙重影響,導致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效率無法得到穩定提升,從相關數據來看,我國高校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聘用的教師一般都是由英語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組成,這部分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普遍偏高,但是由于剛剛大學畢業,其任教能力和水平相對欠缺,也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中無法準確把握英語教育的定位,使得英語教學效率無法提高,或是由于高校自身的教育體制影響,英語教師在白天進行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其他時間則在研究英語語言文學,其工作重點是科研方向,而并不重視高校英語教育。所以,學校對于高校英語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和重視度并不高,這也使得高校公共英語教學課程的開展難以保持穩定水平。
(四)公共英語的英語專業化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對于公共英語的教學才有了起步,當時的外語教研室比較獨立,也會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產生相應聯系,有該專業教師到其他專業院系開設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的情況。但是,由于近幾十年來對公共英語的關注度逐漸上升,許多高校開始將公共英語教研室納入了外語學院,本質上來看,公共英語的學科地位有所上升,但其大學英語教學的性質也發生了相應改變。按照以往單獨的外語教研室來看,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和教學目標都是與其他非專業英語的院校產生聯系,而現在卻是與英語專業產生相應聯系。比如冶金英語、實用英語變成了英美文學英美報刊等。久而久之,公共英語教學逐漸專業化,其具體的專業化表現在大學英語課程的英語內容設置專業化、英語教材更加專業化,需要大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人文知識。高校以充實學生英語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為理由將許多英美文學和課程排入大學英語課程內容中,這不但表現在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和課程設計內容上,而且在整個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有評估體系來支撐。因此,公共英語教學的專業性越來越濃郁,其課程評價標準都是按照英語專業課程的內容進行復刻完成。當前,用來評判大學英語教學成功的標志性活動就是各類英語競賽,而用來評判英語專業學生與公共英語學生在英語語言方面學習成效上的標準也逐漸一樣,比如語言功底扎實、口語完美、能夠背誦莎士比亞作品等,而并不是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專業技能學習和社會服務中。若是不將大學英語從英語專業中單獨出來,為學生的專業化發展服務,那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無法進行徹底。
五、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措施
在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研究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措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專業發展和社會需求作為目標來研究相應的改革措施。第一,在進行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需求來開展多方面的英語學習,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指導,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保障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第二,公共英語教學內容應該與學生所學專業有所聯系,確保在公英語教學中所學的內容可以成為學生專業的知識支撐;第三,重視高校公共英語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保障教師為學生開展專業性指導和教育,促進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和推進。
六、結語
總而言之,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公共英語教學的開展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應試教育思想的嚴重束縛、公共英語教育存在應用目標缺位情況、教育體制與教育理念的影響、公共英語的英語專業化程度等。都導致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通過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研究公共英語教學來提高其教學效率,對影響英語教學效率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意見,從而整合教學改革措施,促進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體制改革,讓公共英語教學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和社會的發展做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趙丹迪,孫悅.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的SIOP模式思考[J].海外英語,2016,21:55-57.
[2]陳媛.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公共英語教學效率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01:104-106.
[3]蔡基剛.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公共英語教學效率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6,1402:86-92.
[4]王海蘭.國內經濟學視角語言與貧困研究的現狀與思考[J].語言戰略研究,2019,401:34-43.
[5]姜華.語言的經濟學與大學英語教育[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2:84-85.
[6]薄守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學術創新的一部力作[J].漢字文化,2019,01:125-126.
[7]何夢麗,羅勝杰,陳敏之.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課程教學調查與分析[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901:115-119.
[8]朱曦.語言經濟學視角下高職英語課程設置的優化[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701:93-95.
[9]王利梅.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7+14.
[10]于曉華.基于語言經濟學的體驗式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5:110+112.
[11]宋景堯.語言經濟學研究路徑的演變與信息經濟學視角下的新探索[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4:177-184.
[12]衛鈺珍,李聰,吳林.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武漢自貿區公示語英譯分析[J].英語教師,2019,1916:27-29.
[13]鄒琳琳.基于語言經濟學視角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8).
[14]李彬芳.芻議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J].校園英語,2019(38).
關鍵詞關鍵詞:學習焦慮;神經反饋;腦電波;放松訓練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4)002008902
0引言
現代社會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學生壓力越來越大,學生若經常處于激烈的學習競爭壓力和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下就會引起學習疲勞,若這種疲勞得不到有效緩解,長期下去則會引起失眠、厭學,甚至焦慮等消極行為。學習焦慮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將其定為一個研究課題進行研究實驗,并結合神經反饋這一新興技術,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
1學習焦慮概述
1.1產生原因
學習焦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現實的或預期的、對自己自尊心和價值感構成威脅的特定學習結果感到擔憂的情緒反應,對學習成就具有消極作用[1]。在考試前后會集中表現出來,且較為明顯和強烈。根據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個體之所以會對某事過分焦慮,主要源自于對某事的認知和判斷。學習焦慮與學習之間有一種“倒U型”的關系,學習焦慮過高或過低,對學習活動都有一種抑制的作用,而當學習焦慮處于某一個或某一段值時,就能促進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最佳學習效果。這個最佳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學習材料難度、學生的能力及年齡等。一般來說,中等程度焦慮的學生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2]。
1.2生理表現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易表現出煩躁情緒,對自己的能力持懷疑或悲觀態度;上課不積極、注意力難以集中、回避教師提問;常常晚上失眠多夢,而白天發困;考試過程中回憶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影響考試發揮,考試后對成績有恐懼回避心理。另有研究表明,80%正常成人的腦電圖以α波為主,即處于“放松性警覺”狀態,而有焦慮傾向的人的腦波成分主要為β波[3]。
2神經反饋概述
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在積極探索更加安全、方便的焦慮緩解治療方法。在腦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下,產生了一種新的治療焦慮的方法和技術,即基于腦電技術的神經反饋訓練。
2.1定義
神經反饋又叫腦電生物反饋(EEG biofeedback),是生物反饋形式中的一種。神經反饋利用一定的專業設備,為個體提供連續、即時的生理過程信息(主要是腦波變化信號),并轉化成具體的、容易被人理解的視覺聽覺信息。學生根據這些不同的信息變化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和控制,選擇性地增強或抑制某段頻率的腦電信號,使自身生理變化趨向有利化,從而達到緩解焦慮、放松機體的最終目的。
相關學者專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不同頻段的腦波分別反映不同的情緒狀態。大多數健康成人是以α波(8~13 Hz)為主,覺醒閉目安靜狀態下α波出現最多,其振幅也最高。β波(13~30 Hz)則是在個體情緒不穩、受到刺激、緊張時增多,振幅也會增高。成人在感情壓抑,尤其在失望或遇到挫折時也會出現較多的θ波(4~7 Hz),疲勞狀態時或入睡后也會增多。所以在神經反饋中,通常以α波、β波和θ波的變化作為判斷指標,通過強化α波及θ波的方法來進行相應的改善和治療[4]。
2.2其它療法對比
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治療、放松訓練、系統脫敏訓練和行為認知訓練等,這些療法都有明顯改善效果。藥物療法見效比較快,但需要長期服用,使用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及風險,因此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務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并嚴格遵守專業醫師的治療方案,這也使得研究人員不斷尋找并驗證其它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來緩解學習焦慮。放松訓練是緩解考試焦慮常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其中漸進性肌肉放松法是最通用的,特點是見效快但不持久。系統脫敏法對考試焦慮也比較常用和有效,治療周期較長。這兩種療法只對考試焦慮的情緒成分有效。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不良認知從而矯治不正常行為,是從認知方面來改善。
神經反饋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國內外許多學者和專家在經過實驗后,對治療廣泛性焦慮的效果都比較肯定,效果顯著,安全無副作用。
2.3神經反饋存在的問題
國內外的大多數腦電反饋實驗都是以臨床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為實驗目的,單獨針對學習焦慮、考試焦慮的訓練并不多。雖然學習焦慮也是廣泛性焦慮的一個部分,由學習焦慮引起的失眠、抑郁、自閉等癥狀也可被當作廣泛性焦慮引起的癥狀治療,但是學習焦慮是在特定環境下特定的對象身上發生,有不同于廣泛性焦慮人群的年齡、生理特點,所以有必要在學習焦慮這方面加強針對性的研究和實驗。
各種實驗和訓練都是依據現行心理學界常用的心理問卷或量表對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單一化。根據神經反饋的相關理論,評價指標可結合心理與生理指標綜合起來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更加客觀。
目前,治療焦慮癥的腦電儀器都比較昂貴,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只適用于臨床治療,無法普及到家庭和學校,所以亟需開發簡易、方便又不失精度的神經反饋設備。
3基于神經反饋的學習焦慮緩解平臺研究與設計
美國Neurosky公司開發了一種單通道腦波采集器——腦立方耳機,方便攜帶,且易于操作。該耳機中有一個ThinkGear集成芯片,其中集成了Neurosky公司的專利算法,處理信號后應用eSense演算法進行計算,得到了量化的eSense指數值,以1~100之間的具體數值來指示用戶的放松度水平。利用該耳機采集數據,開發出一個基于PC的易于操作和理解的放松訓練平臺,該平臺將集心理量表、放松訓練、生理信息指標于一體。
基于神經反饋的學習焦慮緩解平臺的主要使用對象是有學習焦慮情緒的學習者,該平臺利用Neurosky公司的腦波采集器進行數據采集和轉換,通過藍牙與電腦連接,由特定的接口將平臺與腦波采集器配對。在進行功能模塊設計時,參考已經臨床應用的治療設備和儀器,圍繞使用者的需求和實際治療過程,為該平臺設計了四大主要功能模塊,分別為量表評估、基礎狀態測量、放松訓練和歷史記錄查詢。
根據功能需求,該系統設計模塊如圖1所示。
具體設計如下:
(1)量表評估。使用者通過填寫并提交測評量表,客觀評估其當前的焦慮程度。該模塊將從現有的國際通用的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選取3個常用于心理狀態評估的焦慮量表,分別是貝克焦慮量表、狀態—特質焦慮問卷和SAS焦慮自評量表。這3個量表是心理學評估上用于焦慮的最常用的自測量表,有不同的適用對象和側重點。使用者要根據填表要求按照自身真實情況選擇,填完提交后系統自動生成結果,顯示使用者的焦慮程度。
(2)基礎狀態測量。與量表評估結果相結合評價某個階段的焦慮情緒程度。在每個訓練階段開始前和結束后,均須佩戴腦立方耳機記錄一次5min時長的腦波基礎狀態,該段時間的放松度均值將結合每個訓練階段開始前后的量表評估結果,通過對比分析階段訓練效果。該界面將實時呈現腦波波形圖和放松度表盤兩種形式,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的狀態變化。
(3)放松訓練。由花朵開放閉合或音樂聲音大小兩種反饋形式實時表現當前使用者的放松程度。使用者均可自行調節每次訓練的放松度閾值和訓練時長,放松度的閾值范圍為0~100?;ǘ浞答佒?,若使用者當前的放松度高于選擇閾值且逐漸增高,花朵慢慢盛開;若高于選擇閾值且逐漸降低,花朵慢慢閉合;若低于選擇閾值,花朵不變化。音樂反饋中,系統會提供若干舒緩放松的音頻,使用者選定音頻開始訓練后,若放松度高于閾值,音頻正常播放,若低于閾值則聲音消失。訓練時間結束后腦波數據自動保存并生成訓練報表,報表顯示當前訓練的時長和放松度平均值,且有回放功能,可查看本次訓練的放松度變化波形圖和花朵、音頻對應變化的全部過程。
(4)歷史記錄查詢。提供量表記錄、基礎狀態測量記錄和放松訓練記錄查詢,包含量表得分、訓練時長、放松度均值等信息,可以選擇時間段或查詢類別進行相關記錄的查找,還可以對相關記錄進行回放、刪除等操作。
量表評估和基礎狀態測量作為階段性評估時使用,需第一次訓練前評估出學習者的情緒狀態傾向,之后一段時間的日常訓練可跳過該環節。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后,再做量表評估和狀態測量,將本次的得分和結果與第一次進行分析比較,查看訓練效果。這樣將量表評估與客觀的生理信息數據評估結合到一起,評價方法更加客觀。
每次訓練結束后,訓練者回放查看自己本次的訓練過程,同時也要回想自己訓練時的情緒狀態,使自己有意識地向高放松度變化。訓練者也可以在歷史記錄中查看不同訓練時間的記錄,通過對比變化熟悉自己轉向高放松度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并逐步有意識地進行訓練,找出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4結語
在國內外腦電反饋緩解焦慮的研究實驗中,實驗樣本較少大多是二三十例的樣本,所以在效果評價方面,其訓練的有效性還需進一步驗證。相對于傳統的藥物治療和其它行為認知療法,神經反饋是一個新鮮的、仍待進一步明確驗證效果的方法。若能將藥物治療和神經反饋訓練或行為認知訓練與神經反饋結合起來,治療效果會比單純使用藥物或者某種療法效果要好得多。如果能將價格、技術兩大問題解決,神經反饋的普及和推廣將能夠實現。在家庭和學校推廣該技術,既可以改變目前單一的心理咨詢和疏導等工作方式,避免一般的焦慮情緒或狀態向焦慮癥轉化,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加工能力[5],從而成為改善認知功能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程俊玲.學習焦慮研究述評[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8(4):4952.
[2]肖瑞.初中生英語考試焦慮的干預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3]LI YP.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science of psychology[J].Beijing: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84: 113120,133150,175190.
內容摘要: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調整,我國經濟尤其是區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由教育帶來的經濟效益,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而若想讓教育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就要確立教育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量化教育對區域經濟的貢獻作用。筆者以DEA模型為基礎,構建超效率DEA模型,研究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相關教育指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得出教育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區域經濟貢獻率 教育 超效率DEA模型 DEA模型
引言
區域經濟增長是指一定時期內,區域內居民財富的真實增長速度和真實增加量。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蔡曉斌,2009),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由原先的資本積累、勞動力數量和自然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和制度創新,研究教育對于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和貢獻率成為我國現階段亟待研究的問題。通過將數學模型運用到研究教育對區域經濟貢獻率的課題中(張曉冬,2008),既是融合多個學科相互研究的典范,同時也是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最有效證明。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種遵循相對效率為基礎,并量化多指標的投入和產出的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進行科學有效評估的方法(解茹玉、師萍,2008)。由于DEA模型存在的諸多優勢,開始被大范圍運用于各種領域。隨著超效率DEA模型的出現,它能夠對較多DMU進行排序和處理,并且能幫助使用者深層次地分析同樣有效的DMU之間的效率高低。
超效率DEA模型構建及檢驗
不同的DMU在具有相同的產出變量和投入變量的同時,可以通過一個DMU所提供的資源和服務與其他DMU相比較,并將多個產出變量和投入變量都轉變為效率評估指標(歐陽露莎等,2009)。即假定DEA模型的DMU最高效率為1,那么其他DMU則趨于0-1之間。
首先假定一組決策DMU的數量為n,那么每個DMU都有m個輸入變量和s個輸出變量。通常Xij表示DMUi是j種投入量的輸入。Yik表示DMUi是第K種產出量的輸出。因此,DMUi的投入就可以表示為:
Xi=(xi1,xi2,...,xim)T,(i=1,2,...,n) (1)
得出DMUi的產出為:
Yi=(yi1,yi2,...,yis)T,(i=1,2,...,n) (2)
得出DMUi的效率為:
Ei=,(i=1,2,...,n) (3)
其中vTuT分別表示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的權向量,因此,適當選用權重v和u,能達到Ei≥1,i=1,2,...,n。
但如果對第i0個DMU進行評估,就應該標記為DMU0,其產出量為Y0投入量為X0,從而得到第i0個DMU的效率對比模型:
(4)
(5)
(6)
然后使用偶規劃理論以及Chamess-Cooper變換,并加入松弛變量s-,s+,和Archimedes無窮小量ε,將以上模型的線性分式代入到線性規劃模型:
(7)
(8)
(9)
(10)
(11)
再將第K個DMU的總有效率代入到以下線性規劃模型:
minθ
(12)
(13)
(14)
通過規模效益為固定值的假設性得出CCR模型,公式中的θ就是第K個DMU的總效率值,它滿足0≤θ≤1。其中包含的經濟含義為:一個DMU產出的Y,被K個DMU產出的線性規劃組合所替換時,它的投入量X就表示可濃縮程度,其濃縮比例為θ,也可以理解為效率測度值。而當θ=1時,就表示該DMU的效率值處于前端,可以理解成該DMU的狀態為有效;而對于 θ
此時的DEA模型可以得到更多的有效單元,與效率評估值為1時比較,當時的DEA模型是無法評估更多的有效單元的。超效率DEA模型就是在DEA模型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和升級(李鋒等,2010),它能準確地對DEA的DMU做出科學的排序和深層次的分析。此時的超效率DEA模型就演變為:
minθ
此時,公式中的θ就是第K個DMU的總效率值,它滿足0≤θ≤1。可區別于DEA模型的就是,超效率DEA模型在進行K個DMU效率評估時,可以讓K個DMU的產出和投入被其他DMU的產出和投入的線性規劃組合所替換,從而可以把第K個DMU剔除。因此,可以得出一個有效的DMU讓其投入遵循一定規律上漲,而又可以不改變效率值,讓其投入的比例成為超效率評估值。
而當某個DMU為非DEA有效時,則評估的DMU一定存在產出不足Y0或投入冗余X0,即在產出不變的條件下,其投入可在原有基礎上減少X0,亦或是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其產出可在原有基礎上減少Y0。假設S0+、 S0-以及θ0是規模模型的解,就表示由Y0和X0組成的產出和投入相比于原有的n個DMU是有效的(張軍,2009),其中:
既然確立了DEA超效率模型基礎,就可以設置DMU和指標體系如表1表2所示,并根據建立的超效率DEA模型,將2008-2011年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相關指標數據分別輸入EMS的軟件中(米紅、陳錢敏,2008),得出結果如表3所示。
結果分析
從表3可知,在2007年到2011年間,吉林省6個城市除白山市2007年DEA評價值為89.97%,其DEA屬于無效,其他城市的DEA均屬有效。其中長春市的發展情況最為穩定,其產出和投入相對比較穩定,且資源利用效率也頗高;而通化市在2008年的DEA評價值達到1737.54%,表明在2008年,由于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相關政策的出臺,從而讓區域經濟與教育的整合率達到巔峰;而四平市的開況較為不穩定,其DEA值落差較大,但其5年DEA值均為有效,且逐年呈現上升趨勢。而在黑龍江省的6個城市中,雞西市在2007年、2010年、2011年都出現了DEA無效的發展趨勢;而大慶市和伊春市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各出現了DEA無效的發展趨勢;而哈爾濱市則更為特殊是由于:其2007年的DEA評價值為big,這是因為當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時,哈爾濱市在無節制地降低產出和增加投入,但其DMU值依然有效,是一個合理的結果。這表明在筆者研究區間內,哈爾濱市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是較為成功的,可被其他城市借鑒參考。然而從黑龍江省的整體來分析,由于其DEA評估值的發展情況不如吉林省的DEA評估值,雖然有所增長但其趨勢發展過于反復,就導致黑龍江省的整體DEA評估值明顯下降。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長春市,來研究教育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率,長春市作為吉林省的省會,其教育事業支出和固定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冗余。而冗余的投入指標,表明由多個DMU組成的經濟體系中,對于在產出固定的情況下,可以使一部分投入量達到最精簡狀態,因此,其投入量不能遵循一定比例降低,但是,仍有對產出或投入結構調整的可能性存在。而此時對于該DMU的超效率DEA模型評估就可以確定為DEA有效,就表明長春市的生產模式是合理的,但仍存在結構問題亟待改善。綜上所述,教育已為影響區域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位和作用在整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開始越發受到重視。
結論與建議
超效率DEA模型評估結果顯示,投入指標為教育事業費支出時,各個區域的超效率DEA評估值均為DEA有效,且評估值的波動較大。詳細來說,可以長春市為例,長春市經濟的發展受教育因素的較大影響,其經濟開始迅猛發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然而,如何讓教學更高效地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需要更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根據以上結論的基礎,同時結合研究對象長春市,本文提出政策建議:首先應構建人性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構建的就業體系,應符合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同時也要充分掌握就業市場的特殊性,相關部門應積極促進用人單位、高校畢業生以及高校之間關系的融洽發展;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就業市場的整治,而用人單位作為就業市場的需求方,也應構建全面化、人性化的用人制度;還有高校畢業生自身,作為就業市場的供給方,也應積極分析我國目前的就業市場和就業形勢,主動適應市場大環境,做到不消極、不盲目地選擇用人單位。
參考文獻
1.蔡曉斌.淺談高校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語言經濟學維度透視[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9(2)
2.張曉冬.高等教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性思考—以重慶市萬州區經濟發展為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解茹玉,師萍.基于協整方法的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4.羅來軍,朱艷,趙鵬飛等.中國教育規模與質量影響經濟增長的內生路徑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1)
5.王學慧,陶發祥,郭華俊等.區域大學科研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研究—以玉溪師范學院科研現狀為例[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9(10)
6.歐陽露莎,劉寅,劉敏思等.湖北省高等教育投入-產出狀況的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
7.李鋒,常曉靜,朱燕空等.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0)
摘要:居民出行旅游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本文利用1994-2012 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構建相關時間序列,采用OLS回歸方程、協整檢驗、格蘭杰檢驗法,基于旅游者微觀視角,分析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受教育程度對國內旅游發展的影響、影響路徑和程度。結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通過提高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人均花費、增加國內游客總人次兩種路徑增加國內旅游收入;而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只是通過增加國內游客總人次一種途徑,增加國內旅游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促進作用,大于居民受教育程度對國內旅游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 :國內旅游;影響因素;影響路徑
一、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從國內旅游收入角度分析,圖1反映出,1994年以來,我國旅游業發展比較穩定,國內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都持續增加。2003年,受非典影響,我國旅游發展停滯甚至下降。非典期一過,從2004年開始,國內旅游有加速發展趨勢。到2011年國內旅游發展達到頂峰,旅游收入增長率達53.46%,之后增長速度逐步放緩,但仍以平均16.67%的速度增長。
從人均花費角度分析,圖2顯示出國內旅游人均花費雖有小幅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花費差別很大。1994年,國內旅游人均花費僅195.3 元,到2013 年,人均花費提高到805.5元,翻了4倍多。20年以來,國內旅游得以迅速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不開。只有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居民才會拿出更多的錢去旅游消費。
[注:YP:國內旅游人均花費;CYP:城鎮居民人均花費;NYP:農村居民人均花費,單位:元。]
近20 年來,我國旅游業發展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4—2003 年。這一階段,國內旅游發展相對穩定,無論國內旅游收入還是國內游客總人次都以較平穩速度增長。除2003年,受非典影響,國內旅游收入和出行人次呈現負增長外,平均旅游收入增長不超過20%,出行人次增長在7%左右。
第二階段:2004—2013 年。這一階段,國內旅游發展迅猛,增長速度明顯提高,其中國內旅游收入平均增速為25%,2011 年增長達到53.46%的峰值;平均游客出行人次增長率提高到15%,2011年游客出行人次增長率為25.58%。到2013年國內旅游總收入達到26,276億元,全國旅游人次達到32.62億。
二、影響旅游需求發展的因素分析
學術界研究國際旅游競爭力影響因素的文章較多①②③,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偏宏觀視角上,而基于旅游者微觀視角上的影響因素及路徑研究文獻很少。郭亞軍、曹卓(2008)等人基于波特鉆石模型理論角度,以五座城市為例,分析了影響區域旅游競爭力的影響因素④。馮學鋼、王瓊英(2009)等從需求和供給視角,基于繹法的原理分析了旅游產業潛力影響因素及影響途徑⑤。郭清霞、秦張平(2012)等人選取旅游者的微觀視角,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為例,通過路徑分析得出相關因素對區域旅游競爭力的影響程度,并得出市場需求影響因素系數最大的結論⑥。翁鋼民、徐曉娜(2007)等選取了生活水平、人口規模、文化水平、交通狀況等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影響城市居民國內旅游需求的主因子。在此基礎上,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分析了影響主因子與城市居民國內旅游需求的關聯程度,確定了影響旅游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⑦。
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從旅游者微觀視角,分析影響我國國內旅游影響因素以及影響路徑。根據活動內容將國內旅游分為休閑觀光度假旅游、保健旅游、商務會議旅游,其中休閑觀光旅游占我國國內旅游收入大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的改變都是影響居民休閑觀光旅游的主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增加,使得居民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后,有能力支付享受型的旅游消費。隨著國家經濟的加速發展,國家在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加大了教育投入。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消費觀念隨之改變。居民接受更多教育后,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會激發自身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往往會選擇出行旅游滿足精神上的需求。
本文選擇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為自變量,國內旅游收入為因變量,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對國內旅游發展的影響及其影響路徑,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應建議。
三、實證分析
1.理論模型和假設
本文選取1994-2012 年數據為樣本數據,全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在變量選取上,以國家教育經費(EDU)的投入作為衡量旅游者文化素養及受教育程度的指標,以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DPI)作為衡量旅游支付能力指標;選取國內旅游總花費(Y)作為衡量國內旅游發展指標。由于國內旅游總花費與游客總人數、每位游客的消費情況密不可分,為分析居民受教育程度與可支配收入對國內旅游花費的影響路徑,分別選取國內旅游人均花費(YP)、國內游客總人次(YK)作為衡量國內旅游發展的分指標。
在數據選取上,為消除價格波動的影響,本文以1994年為基期價格,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國內旅游總花費、教育經費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價格平減,剔除通貨膨脹對數據波動的影響。為了消除異方差,我們對數據進行對數變換。對數變化不會改變變量間的協整關系,卻能使其線性化,便于建立模型,也可減少數據波動,系數也是彈性系數。取對數后的國內旅游收入、游客總數量、旅游人均花費、教育經費、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表示為:LNY、LNYK、LNYP、LNEDU、LNDPI。
2.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因為經典回歸模型的應用是建立在平穩數據變量基礎上的,因此在回歸之前需要先對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中采用Eviews6.0 軟件對各變量進行ADF單位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所有變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經過一階差分之后,ΔLNY、ΔLNYK、ΔLNDPI、ΔLNEDU 在1%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ΔLNYP在5%顯著水平下平穩。故所有變量都是一階單整的,滿足變量之間協整關系的條件。
3.協整檢驗
本文運用E-G 兩步法分別對LNYK與LNDPI、LNYP 與LNDPI、LNY 與LND?PI、LNYK 與LNEDU、LNYP 與LNEDU、LNY與LNEDU進行協整檢驗。首先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系數,然后對殘差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判斷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經過檢驗發現,所涉及的變量序列都是一階差分平穩序列,如果變量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則表明它們之間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動態比例關系。(表2)
以上數據是對變量兩兩回歸后的殘差進行ADF 檢驗的結果,其檢驗類型均是在無截距項與趨勢項,滯后期為零的條件下進行的。通過協整檢驗結果發現,LNYP和LNDPI、LNYP 和LNEDU、LNY 和LNDPI回歸后的殘差在10%顯著水平下是平穩的,LNYK 和LNDPI、LNYK 和LNEDU、LNY 和LNEDU 在1%顯著水平下也是平穩的,說明以上六組變量都通過了協整檢驗,它們之間是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的。
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雖然以上實證表明,各變量之間滿足協整關系,說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分別與國內旅游總花費、國內游客總數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這種均衡關系仍需進一步檢驗。
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是最常用檢驗方法,下面用Granger因果檢驗法對各變量間的關系進行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下:(表3)
(1)計量結果分析。從以上結果可看出,在滯后期為2 條件下,LNDPI 與LNYP 互為格蘭杰原因;LNDPI 與LNYK有從LNDPI到LNYK的單向格蘭杰原因;
LNDPI與LNY同樣也是LNDPI到LNY的單向格蘭杰原因。LNEDU與LNYP在滯后1期的條件下有從LNYP到LNEDU的單向格蘭杰原因;滯后2期的條件下,LNEDU是引起LNYK的格蘭杰原因;滯后3期的條件下,LNEDU是引起LNY的格蘭杰原因。
(2)影響路徑的經濟學分析。
根據計量結果繪制出圖
(3)所表示的變量間因果關系的經濟學含義。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增加國內旅游總花費,但提高總花費的路徑是不同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不僅可促使未曾旅游的人去旅游,增加旅游總人數;也可以刺激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更多消費(提高人均花費),從而增加國內旅游總收入。然而,國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只能促使更多人去旅游,卻不能促使每個旅游者在旅游中更多消費。即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通過提高旅游人數和人均花費兩個方面增加國內旅游總收入,而國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只能通過增加游客人數的路徑增加國內旅游總收入。
具體影響路徑如下圖:
5.回歸結果分析
以上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是引起國內旅游收入增加的格蘭杰原因。下面進一步觀察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對國內旅游影響程度的大小,首先設立模型分別為:
LNY=α1+β1LNDPI+μ1
LNY=α2+β2LNEDU+μ2
經過上述計量檢驗與分析,我們得出LNDPI、LNEDU與LNY都是一階單整的,并且LNY 與LNDPI、LNY 與LNEDU 分別通過了協整檢驗,因此可直接對兩組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本文采用Eviews6.0進行回歸,得到結果如下:
LNY=-5.645049+1.562756LNDPI (1)
(-9.103485)(22.21269)
LNY=-8.579277+0.944602LNED (2)
(-12.62523) (24.58321)
其中:式(1)中可決系數R2=0.966693,調整可決系數R-2=0.964734;式
(2)可決系數R2=0.972640,調整可決系數R-2=0.971030。兩個式中的可決系數與調整的可決系數值都說明模型的擬合效果很好,并且各變量P 值都小于0.01,各變量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都明顯大于臨界值,但是式(1)中D.W.值為0.655641,式(2)中D.W.值為0.687875,經過查表得知,兩個式中的D.W.值都小于D-W檢驗下臨界值DL,所以擾動項存在一階正自相關。
因此本文用迭代法消除自相關,得到修正結果如下:
LNY=- 5.215044 + 1.520017LNDPI +0.648551ar (1) (3)
(-3.738171) (9.817325) (3.254027)LNY=- 8.895818 + 0.964541LNED +0.688273ar (1) (4)
(-4.558711) (8.877764) (3.131502)修正后的回歸結果式(3)中R2=0.979613,調整可決系數R-2=0.976895;式
(4)可決系數R2=0.981199,調整的可決系數R-2=0.978693。兩個模型修正后的可決系數與調整的可決系數值都較修正前有所提高,說明修正后模型的擬合效果提高了。各變量P值都小于0.01,各變量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都明顯大于臨界值,可以認為各變量都通過檢驗。所有參數都顯著地不為零,對模型具有顯著影響。而且作為促進國內旅游總收入的影響因素,變量前的系數也是符合現實經濟意義的。
修正后模型中:式(3)中D.W.值為0.655641,式(4)中D.W.值為1.828651,模型調整后有2個自變量,18個觀測值,在K=2,n=18 的情況下查D-W 分布表可知道,DL=1.05,DU=1.53。由于上述兩個回歸方程中的D.W.值都滿足DU<DW<4 - DU,所以接受零假設,擾動項不存在一階正自相關。而且兩個DW 都很接近2,擾動項無自相關性把握很大。經過white檢驗,發現以懷特檢驗的F統計量對應的P值分別為0.4949、0.5773,都大于拒絕原假設的置信區間5%,所以我們接受殘差序列是同方差的原假設,即不存在異方差。
經過修正后的模型不僅消除了自相關,而且擬合度明顯提高。從回歸結果來看,國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分別與國內旅游總收入存在一個長期均衡的關系,這種關系是正相關的,具體表現為國民可支配收入對國內旅游總收入的彈性為1.52%,即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國內旅游總收入提高1.52%;國家教育經費支出對國內旅游總收入的彈性為0.96%,即國家教育經費支出每增加1%,國內旅游總收入提高0.96%。由此得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對居民出行旅游的影響程度要大于國民受教育情況的影響。
四、研究結論分析及建議
本文以旅游者微觀角度,選取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為變量,分析對國內旅游收入的影響及路徑。經過實證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1994-2012年以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受教育程度均對我國國內旅游總花費有顯著影響;(2)在影響路徑上,國內旅游總收入與國內游客總人數、游客人均花費有關(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僅可以影響國內游客總人數,還對每個游客在旅行過程中的花費有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從國內游客總人數與游客人均花費兩個方面影響國內旅游總收入,而國家教育經費支出僅是通過影響國內游客總人數影響國內旅游總收入;(3)在影響程度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國內旅游總收入的影響要大于國民受教育情況對總收入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邢玨玨, 李業錦, 趙明. 我國城市國際旅游競爭優勢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經濟地理,2005, 25(5):712-716.
[2]周經, 呂計躍. 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8(4):71-75.
[3]GEOFFREY I, CROUCH.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nsight into ttribute Import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ends, ImpactandPolicies on Tourism Development[J]. Hellen?ic Open University in Heraklioncrete, 2006.
[4]郭亞軍, 曹卓, 杜躍平. 區域旅游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案例比較研究的視角[J].旅游科學: 2008, 22(4):65-69.
[5]馮學鋼, 王瓊英, 于秋陽. 需求和供給視角下旅游產業潛力影響因素研究[J]. 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9,212(6):66-73.
[6]郭清霞, 秦張平, 樊冬平. 基于旅游者視角下的鄂西圈旅游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2):136-143.
關鍵詞:溫泉旅游經濟 城郊房地產 協調發展
溫泉地素有宿城的說法(王艷平、孫巧耘、傅軼,2007),溫泉旅游是商家集中之地,為了滿足旅游需求,一般會大規模的興建各種娛樂設施、服務設施。有研究表明,無論是城市中心的溫泉還是遠郊的溫泉都會吸引洗浴、住宿、餐飲等消費(王艷平,2009),這就表明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房地產的支持,但大量的溫泉分布在城郊地區,這些地方區位優勢不明顯,房地產發展面臨一定的挑戰,如何推動溫泉旅游經濟與城郊房地產協調發展便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溫泉旅游經濟對城郊房地產發展的影響
(一)溫泉旅游經濟發展有利于帶動房地產行業投資
溫泉旅游地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已經為世人所認識,“中國溫泉之城”――廣東省清遠市2012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78.71億元,有29家企業主要依托溫泉資源運營,這些企業接待游客總數達到686.57萬人次,清遠市溫泉旅游總收入達到59.57億元,溫泉旅游帶來的人流、物質流勢必形成吸引大量的外部資金匯聚,包括房地產行業投資,從而為城郊房地產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以首屆中國旅游投資洽談會溫泉項目招商情況來看,投資額度最大的項目達到30億元(北京國際體育運動培訓、溫泉度假休閑中心),投資上十億的項目包括天津東麗湖溫泉度假區、重慶南溫泉核心景區等項目,由此可見,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對外部資本吸引力較大,能夠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溫尚錕、閆弘文、趙志英,2013)。
(二)溫泉旅游經濟發展有利于提升房地產價值
溫泉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本身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會帶來土地、房產及基礎設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這主要是由于溫泉不僅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消費項目,而且溫泉會成為一張“名片”,成為宣傳地方特色,提升地方形象的重要渠道,從而拉動房地產價值增值,我國香港便是靠“商”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典范。以海南萬寧釣魚臺山水溫泉度假區為例,截止到2014年3月,該地區在售住宅項目達29個,其均價為9600元/平米,但度假區的房價卻達到18000元/平米左右,溫泉旅游帶來的房地產價值增值由此可見一斑。實際上,由于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會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從而增加了人們對房價上升的預期,同時,部分社會公眾特別是有較強經濟基礎的社會公眾期望享受溫泉帶來的便利,因而會增加房地產的需求,這將有效地拉動房地產價值增值。這一過程中,郊區房地產的非理性消費將發生重要的作用,即由于消費者甚至于政府部門、企業等主體市場信息的不充分,不能全面、客觀地確定溫泉旅游區域房產價格,從而有可能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劉鐵軍,2007)。
(三)溫泉旅游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房地產銷售
房地產行業特別是城郊房地產如何提高周轉率,加快產品銷售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特別是,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正經歷深入調整期,房地產庫存大,銷售壓力大。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 2013 年 11 月,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可售面積平均出清周期分別為9個月、10個月和37個月,可見二、三線城市、城郊的房地產銷售不容樂觀(梁倩、齊健,2014)。而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會帶來大量的游客并吸引部分有購房需求游客,而且游客會將溫泉旅游所在地的房產信息傳遞給周邊的人,并進而激發市場需求,促進房地產銷售。特別是,對于非剛性需求主體即房地產投資主體而言,如果其預期溫泉旅游發展潛力大,未來該郊區房地產前景看好,則會通過團購等方式投資于該地,進而拉動房地產銷售(劉鐵軍,2007)。
城郊房地產行業發展對溫泉旅游經濟的作用
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需要眾多的條件,包括商業、住宅、工業地產的支持,特別是,現代溫泉旅游經濟多以度假村(區)的形勢出現,這一區域內部生產生活設施要配套,要能夠滿足游客吃、住、玩等方面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才能真正達到發展旅游經濟的目標,而這無不需要發展房地產行業。此外,由于房地產行業關聯度大,拉動作用明顯,因而會促進旅游經濟的繁榮。
(一)溫泉旅游經濟發展需要商業地產支撐
溫泉旅游經濟需要各種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健身、休閑等經營用途的商業地產的支持,研究表明,旅游核心區已呈現嚴重旅游商業化的現象,旅游購物設施(地產)中,越是核心區域商業越豐富,支持購物的地產也越多,餐飲和住宿反而偏少,而在核心區域的則會大量布局餐飲、住宿等商業地產(徐靜,2013),從這種研究來看,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對商業地產的需求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溫泉消費本身的需求,如溫泉休閑等,這類地產為消費提供了場所,特別是當前一些能夠提供綜合的溫泉酒店,其規模龐大,需要大房地產項目進行配套。另一方面是溫泉旅游相關的需求,包括購物等帶來需求,這類地產是必不可少的。實際上,在溫泉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這類地產是增值速度最快、市場前景最為廣闊的地產,并且這種地產一般以“購物一條街”等形式存在,需要大量的投資才能建設開發完畢,因而需要經過政府部門的嚴格審批并規劃才能開工建設,但盈利空間也較大。
(二)溫泉旅游經濟發展需要住宅地產支撐
溫泉旅游相比較于其他旅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現在溫泉旅游不僅要讓游客看到溫泉,體驗溫泉的文化,同時還要親身體驗溫泉水,享受溫泉所帶來的健身等享受,并且這是一種長期性的活動,不能簡單的一次性的享受就終止,因而會形成強大的住宅地產需求。特別是,隨著溫泉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區域會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大量勞動力進入并長期性的停留在這一區域,UNWTO的研究結果表明,旅游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可帶動相關行業增加4.2個就業機會,因此,溫泉旅游將帶動大量的勞動力就業,這些人員會產生住宿等方面的需求,這就需要有住宅地產來支撐。按照北京大學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3》標準,全國家庭平均住房面積、人均住房面積分別為100、30平米,因此,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相當于共有5.2個人就業,會產生156平米的住房需求。由此可見,如果溫泉旅游經濟繁榮,則必然會帶來相當的住宅需求。
(三)溫泉旅游經濟發展需要工業地產支撐
溫泉旅游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將面臨提質的需要,化學制品、香料、精油等工業品將會被廣泛地應用,奶浴、茶浴、葡萄酒浴甚至咖喱浴等產品也將更為流行,這些產品需求的增大將吸引相關企業的入駐,如果規劃科學合理,本地資源優勢明顯,甚至可能在某一細分領域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就需要大量工業地產的支持。特別是,由于這些工業產品并不需要大規模的廠房,更多的是對科學研究等的需求,因而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城郊土地建設標準化廠房,并以出租等方式提供給相關的企業。
(四)城郊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其他作用
溫泉旅游經濟是一個綜合體系,必須有相互聯系的行業作為支撐,特別是,各地在發展溫泉旅游的過程中還會依托地方資源積極開拓其他的旅游產品,如宗教旅游、文化休閑旅游等項目,以此提升旅游品質,如山東省夏津生態旅游區就以溫泉旅游為主導,配套打造了以休閑旅游與為內容的文化旅游項目,以椹文化為內容的(生產類)主題旅游項目,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而這種產業的發展都必須有房地產業的支持,此外,房地產行業作為一個與其他行業關聯度大、牽涉面廣的產業,與旅游相關的包括房地產布局、房地產項目勘察與設計,此外,還包括房地產項目的整體運營,特別是溫泉旅游相關產品展示、批發經營等,這都表明溫泉旅游經濟要發展必須有房地產作為支撐。
推動溫泉旅游經濟與城郊房地產協調發展的思考
《山東溫泉旅游消費體驗活動調查報告》資料顯示,我國溫泉旅游地產建設中存在較大的問題,表現在溫泉地產開發前期為占據先機,特別是為占據溫泉旅游核心板塊,大量的房地產企業一哄而上“圈地”,盡可能多地搶占土地,而這一過程由于溫泉多處于相對偏遠的郊區,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商掀起建設熱潮,往往采取寬容甚至支持的態度對待這種行為。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存在規劃設計不科學等問題,部分地產項目內部結構設計不合理,如殘疾人設施不健全等,交通等配套設施不健全。房地產項目建成后則存在后續開發利用不足等問題,如物業管理配套不完善等,因此,推動溫泉旅游經濟與城郊地產協調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破除這些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溫泉旅游地產理念
要堅決破除在溫泉旅游區建設房地產就是溫泉旅游地產的思想,而要從溫泉旅游文化出發,融旅游、休閑、度假、居住為一體,這種房地產項目的特點在于溫泉、旅游、房地產三者緊密結合,基于此,在房地產項目的選址上要突出溫泉這一主題,雖然可以與溫泉所在地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不能過于遙遠,要能夠感受到溫泉的氣息,在溫泉的輻射范圍內;在房地產項目設計中要包含溫泉元素,如在房地產外觀上能夠讓人聯想到溫泉,在房地產項目文化、房地產項目經營中能夠與溫泉旅游保持密切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溫泉旅游經濟發展與房地產項目關聯度大。
(二)明確目標對象科學確定不同開發項目
溫泉地產項目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明確目標對象,如果以商戶為目標則開發商業地產,如果以住宅為主則開發商品房,如果以工業品加工為主則開發工業地產,通過明確這種細分目標確定房地產開發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房地產項目開發者要做好三大工作,即做好市場調研,充分了解溫泉所在地房地產供給和需求情況,了解各類房地產項目開發、布局情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哪一類市場還有較大的市場容量,還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結合自身的優勢合理選擇開發項目,一般而言,房地產企業本身在工業地產、住宅項目、商業地產方面各有所長,房地產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優勢明確開發模式,控制項目風險。
(三)科學規劃并推動郊區房地產建設
作為城郊的房地產項目,其開發將面臨資金等方面的壓力,即使利用溫泉旅游等概念來吸引外部投資,也必須通過科學的規劃才能達到開發的目標(封季媛、王寧,2013)。在實際操作中,要搞好房地產項目空間布局,要針對工業地產、住宅地產以及商業地產對溫泉旅游的需求不同,以及城郊所處區域的道路規劃科學的布局房地產項目,達到既方便又集約的目標,集約即要推動同一類型用地特別是工業用地相對集中,對于溫泉核心區域要提高投入強度保障土地得到充分開發;要做好房地產項目配套規劃,包括交通規劃、綠化規劃、生活配套規劃,通過這些配套設施的完善提升房地產項目的價值,促進房地產產品銷售(黃翔、代鶴鋒、袁凈,2011)。
(四)注重后期經營開發
提高持續經營能力。溫泉旅游地產更重要的在于后續的開發與經營,而不能“賺了錢就走”,因此,在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物業等管理單位,提高房地產項目的經營管理水平。此外,在運行過程中,要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不斷提供新的服務,如針對殘疾人的需求改進一些基礎設施,針對療養需求建設一些公寓型住宅等。
參考文獻:
1.徐靜.周莊古鎮旅游商業類型、布局與規模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2.欒楨,宋秩宇.基于 AHP 法的溫泉旅游競爭力測評與投資反溯[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1(2)
3.王艷平.溫泉旅游經濟效益四圈層結構研究―以遼寧省弓長嶺溫泉為例[J].旅游學刊,2009(1)
4.封季媛,王寧.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發展策略―雁山旅游地產 LPFs 模式的探討[J].商,2013(7)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