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工安全基礎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安全閥 進口管道 出口管道 配管設計
管道是設備或元件間介質傳遞的重要部件,是工業產品的神經。管道的設計是工業產品設計中最復雜、最繁瑣的部分。石油化工裝置是由機、泵、閥和塔、罐、容器等設備組成。按這些設備各自的功能,由管道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安全閥進口管道的設計
1.滿足安全閥開啟流速要求
安全閥按開啟高度分類有微啟式和全啟式及中啟式三種開啟方式。
1.1微啟式安全閥
微啟式安全閥指閥瓣的開啟高度是閥座內徑的1/15~1/20。微啟式安全閥的動作特性是比例作用式的。
1.2全啟式安全閥
全啟式安全閥是指閥瓣的開啟高度是閥座內徑1/3~1/4。全啟式安全閥的動作特性屬于兩段作用式安全閥。
1.3中啟式安全閥
中啟式安全閥是指閥瓣的開啟高度介于微啟式與全啟式之間。其動作特性通常相當于安全泄放閥。
對于液壓系統上用的安全閥,采用微啟式,而對大型石油化工工藝流程中用的安全閥,普遍采用全啟式。安全閥的配管,入口管道直徑不小于安全閥的入口直徑;要求壓力容器與泄壓閥之間的所有管道和管件通孔的面積應與安全閥入口的面積相同。在一般設計工程中入口隔離閥的最小流道面積選用等于或大于安全閥的入口面積。
2.保證安全閥運行平穩、可靠
影響安全閥可靠運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2.1入口管道的阻力降太大,安全閥產生顫振,安全閥既要滿足正常的液流運行,又要防止容器和管道內的壓力超壓,起到保護作用。一般情況,安全閥設定的開啟壓力,為正常流程工作壓力的1.15倍,排放壓力為 1.05~1.15倍的開啟壓力?;刈鶋毫?≥0.8倍的開啟壓力。在國內外標準中均限制了入口管道的阻力降,且要求很嚴:國內標準 GB/T12241-2005《安全閥一般要求》、HG/T20570.2-95《安全閥的設置和選用》規定:入口管道的阻力降不大于安全閥設定壓力(表壓)3%。因此在任何情況下,該壓力降都不得超過整定壓力的3%或最大允許啟閉壓差的1/3(以兩者中的較小值為準)。
結合 API標準,國內標準中的壓力降應理解為管道總阻力降,包括:管道摩擦阻力降、管道靜壓力降、管道速度阻力降。管道摩擦阻力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流體在管道內流動,由流體與管壁摩擦而引起的阻力降;另一部分是流體通過管件的變徑、變方向的部位和閥門時引起的阻力降。由于管道進出口標高不同而產生的壓力降稱為管道靜壓力降。由于管道或系統的進、出口端截面不等使流體流速變化所產生的壓差稱為速度壓力降。若安全閥入口管道的總壓力降超過安全閥整定壓力的3%,可增大入口管徑以降低壓力降。
2.2安全閥距離壓力波動源太近影響安全閥的正常運行
通常安全閥應安裝在受保護的設備或管道附近,這樣到泄壓裝置入口所產生的壓力損失會在允許的范圍之內。但是,如果壓力源處存在著壓力波動,且壓力的峰值接近于安全閥的整定壓力,這時安全閥應安裝在遠離此壓力源且壓力較穩定的地方。在HG/T20570.2-95《安全閥的設置和選用》標準中對此有明確規定。
2.3管道應力對安全閥及其相連管道的破壞
核算在工作溫度范圍內管道是否需要補償;同時要核算與安全閥入口管道相連的工藝管道熱脹冷縮的長度變化。通常運用計算機來計算是否需要補償,常用的軟件為 CAESAR。
二、安全閥出口管道的設計
1.滿足安全閥流速要求
由于石油化工流程中輸送的介質大都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帶腐蝕性液體,為防止環境污染。安全閥開啟后排放的液體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內石油化工行業標準、國外ASME標準中也有相關要求。行業標準HG/T20570.2-95《安全閥的設置和選用》明確規定:安全閥出口管道直徑不小于安全閥的出口直徑;在ASME 第 VIII卷也有要求:推薦出口隔離閥的最小流道面積應等于或大于泄放閥的出口面積。因此安全閥管道設計時,排放管的通道截面積應不小于安全閥出口截面積。當多臺安全閥向一個總管排放時,排放總管的截面積應保證能夠接受所有可能同時向其排放的安全閥的總排放量。
2.保證安全閥運行平穩、可靠
2.1背壓過大造成安全閥開啟壓力偏差,流量下降,不穩定性增加。背壓是指由排放系統中的壓力而在泄壓裝置出口處產生的壓力,分為附加背壓和排放背壓。背壓傾向于減小閥門開啟的提升力,還會使安全閥產生顫振和頻跳。在常規安全閥(非平衡彈簧承載式安全閥)使用中,附加背壓為恒值時,可降低彈簧載荷以補償附加背壓,這時,建議排放背壓不應超過允許的超壓,當允許的超壓為 10%時,排放背壓不能超過整定壓力的10%。在安全閥出口管道配置時,首先根據工藝流程圖所給管徑、安全閥的形式和整定壓力以及最終管道走向布置,核算背壓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一般總背壓不大于 10%整定壓力時選用非平衡彈簧承載式安全閥;總背壓大于 10%整定壓力,小于50%整定壓力時選用平衡波紋式安全閥;當總背壓大于5%整定壓力時,可選用先導式安全閥。
2.2排放管道中靜載荷以及排放時反作用力產生的入口應力。不正確的安全閥排放管道設計會產生應力并傳遞給安全閥及其入口管道??赏ㄟ^正確的安裝和支撐方式、合適的管道撓度設置來消除應力對系統的破壞。安全閥的排放系統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計算其應力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
3.安全閥出口介質密閉排放
3.1安全閥出口管朝向向下,意味著安全閥的安裝標高必須高于火炬氣匯集管的標高,能自泄到排放總管內。
3.2安全閥的排放管道應坡向主管,盡量避免袋型彎,無法避免時,在低點要設易接近的放凈閥,對于易凝汽體,在低點設蒸汽伴熱管,以免積液。
3.3排放管與主管的連接,應順介質流向45°角斜接到放空總管頂部,既可以防止總管內的凝液倒入支管,又可降低管路壓力降,DN≤40的管子可以90°垂直連接。
3.4安全閥出口管道應妥善支撐,以防泄壓時過大彎矩造成管道應力值超過許用應力范圍,支撐方法應根據安全閥所在的設備或管道附屬構件的具體情況而定。
3.5應防止出現任何可能導致排放管道阻塞的條件,必要時應設置排泄孔,以防止雨、雪、冷凝液等積聚在排放管中。安全閥的排放及疏液應導至安全地點,應特別注意危險介質的排放及疏液。
三、結語
安全閥為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安全生產保駕護航,職責重大,其進、出口管道的設計關系安全閥能否正常運行。安全閥進、出口管道設計應該是比較復雜的,本文從滿足安全閥流速要求,保證安全閥運行平穩、可靠等方面結合國內外相關標準對安全閥管道設計進行闡述,供設計同行以及石油化工生產企業參考。
參考文獻
[1]HG/T20570.2-1995 安全閥的設置和選用[S].1996.
[2]王松漢等.石油化工設計手冊:第4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3]田卉.石油化工裝置工藝管道設計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8(3).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Sinopec Changli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Company, around the practice of academ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employees, Hunan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built and shared the digit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resource library, and carried out target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which had achieved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achievements for teaching reform and provided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數字化;資源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build;sharing;digitization;resources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005-02
0 引言
近幾年來,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與學院主辦單位中石化長嶺煉化公司(以下簡稱“長煉”)緊密合作,努力探索與構建高職院?!罢鲗?、政企共建、行業指導、校企一體”的辦學體制機制,踐行“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按照“企業地方一體化、資產運用一體化、專兼職教師一體化、育人用人一體化”的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實踐工作。其中,學院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為主要模式,以優質數字化資源建設為載體,以數字化模塊課程開發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教學與培訓素材資源建設為補充,充分利用校園網及長煉企業內網網絡平臺,建設共享型教學與培訓資源庫,開展數字化教學與培訓工作,成效顯著。
1 校企合作開發了企業崗位技能模塊培訓課程數字化資源庫
2011年6月初,長煉為了更好地建立其職工人才培養與選拔通道,決定完善其職工培訓教學資源庫,向學院提出了合作開發崗位技能模塊培訓課程數字化資源庫的意向。校企合作開發崗位技能模塊培訓課程數字化資源庫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部門、人員、技術、管理、資金等問題眾多。為此,長煉和學院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并根據企業的要求,聯合成立了九個通用基礎模塊開發項目組,分別負責儀表與自動化、化學基礎知識、產品質量基礎知識、化驗分析、煉油基礎知識、石油化工基礎知識、機械設備基礎知識、計量基礎知識、電工基礎知識等模塊的開發工作;針對長煉煉油作業部、聚丙烯廠、動力廠、供排水廠、油品管理處等單位的實際崗位需求,成立了精餾、加熱爐、催化劑、冷換設備、煉油工藝、高分子化工、鍋爐、汽機、電氣等十九個專業模塊開發項目組,多次召開會議進行項目開發的研討,明確了各部門的分工和開發時間安排,確定了項目成果驗收和使用標準,并要求最終形成崗位技能模塊培訓課程數字化資源庫和紙質教材,不僅要滿足長煉職工培訓的需求,待條件成熟時,還可向中石化其它企業進行推廣使用。同時,在對上述資源庫內容進行適當的修改后,可形成滿足學院相關專業學生教學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數字化資源庫,從而達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贏的目的。
通過幾年的努力,校企合作開發完成了全部崗位模塊培訓課程的講義、試題庫、課件、教學培訓視頻等內容并上網,長煉的企業員工和學院的師生均可上網學習。目前針對長煉一線操作員工的崗位培訓工作正在逐步展開,員工先通過企業內網自主學習,再參加由課程開發教師主講的短期脫產培訓班,最后進行相應工種或職業的職業技能鑒定,其職業技能等級直接與崗位工資和獎金掛鉤。此舉極大地調動了長煉一線員工學習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積極性,大家紛紛反映短期脫產培訓和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比原來單純參加培訓班的培訓效果好多了。通過網絡的反復學習,可有效解決在短期培訓班上沒弄懂的問題;而網絡在線答疑加強了教師與員工的交流,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院教師同時也收集了大量的企業生產實際案例,為進一步完善企業崗位技能模塊課程內容和開發職業教育專業實訓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校企合作開發使用了石化仿真培訓系統
學院與長煉共建的石化仿真培訓系統開發與培訓基地已經建成二十年,是中石化在中南地區最大的石化仿真系統軟件開發與培訓基地,基礎好、底子厚、實力強,已開發并投用了常減壓、催化裂化、延遲焦化、連續重整、硫酸等多套軟件,在企業日常員工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新裝置開工培訓、事故演練與處理培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石化企業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不會刻意去制造生產事故對員工開展事故處理培訓,因此,利用石化仿真系統軟件來進行事故處理培訓幾乎成為開展此類培訓的唯一手段。長煉的一線員工通過系統地到學院仿真基地進行培訓,對生產事故預演及處理都具有了良好的應對方法與手段。二十年來,長煉員工多次避免了石化生產過程中的重大事故發生,為企業挽回了經濟損失,這其中仿真培訓功不可沒。同時,仿真培訓基地也為學院石化類專業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石化仿真實訓條件,為學生到石化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和就業預先提供了良好的仿真訓練環境,學生到企業后操作上手快,適應能力強,深受用人企業的歡迎,石化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也達到了98%以上,基地建設從而實現了共建共享共贏的目標。
隨著“十一五”期間中石化在長煉投資近百億元建設的千萬噸級煉油化工新裝置于2011年10月的全面建成投產,該基地又開始圍繞新建煉油化工生產裝置,開始了新一輪的石化裝置仿真培訓系統的開發與培訓工作。新開發項目完成后,將形成涵蓋安全技術與技能培訓、工藝操作技能培訓、工藝與設備技術培訓、電子化題庫以及網絡化學習的完整培訓和考核體系。其中,在線考試系統將擁有完善的電子化題庫,可以將從前大量的紙媒題庫數字化,使其更加方便存儲、更新、管理、應用和維護,并可在計算機網絡上完成考試的全過程,可切實有效地解決傳統考試全過程都需要人工參與、周期長、工作量大、容易出錯、保密性差等諸多弊端,使得整個考試成本降低,真正實現無紙化考試和多媒體考試;網絡學習系統可以將仿真培訓系統、多媒體培訓系統、考試系統等各種培訓和考試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并實現網絡化和信息化,從而構成一個可供企業進行理論學習、仿真培訓、無紙化在線考試的信息化平臺,為企業構建一個更有生命力的數字化學習網絡——為企業員工提供通過網絡開展網上學習、培訓、調查、交流和資料查詢等活動的公共平臺,為企業培訓管理部門提供教培管理、過程跟蹤、組織考試、訓練、競賽、成績統計、績效考核等信息化手段,解決企業培訓工作“工學矛盾”的同時,提升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同時,網絡學習系統也將極大地促進更多優秀培訓資源的共享、積累和沉淀,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企業向學習型組織轉變。
3 共建共享了企業數字化技術與培訓資源庫
根據學院與長煉的相關協議,學院校園網接入了長煉企業內網,共享了豐富的企業技術和培訓資源庫,主要內容為長煉知識管理系統、中石化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管理系統和長煉數字圖書館,并根據學院的技術、人才和培訓優勢,廣泛參與了上述企業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做到了共建共享。特別是在中石化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管理系統的內容優化與完善方面,學院專業課教師通過到企業調研,及時了解了企業新建裝置、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及技術改造情況,從而適時地為題庫新增應知應會試題,保證了題庫建設與企業發展同步進行,為企業開展員工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 校企共建了學院石油化工資源素材庫
學院在長煉及相關石化仿真系統開發公司的幫助下,投資建設了校內石油化工資源素材庫,主要包括化工單元素材庫、煉油工程素材庫、工業分析素材庫和安全技術素材庫。該庫不僅為學院開發石油化工單元及系統仿真軟件提供了素材支持,也用于專業課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還用于學生通過校園內網進行自主學習,極大地豐富了學院的專業教學資源。
5 建立了相關信息平臺,為企業和學院提供了資源服務
5.1 建設了中石化遠程教育站長煉分站(湖南石化職院遠程教育站) 學院與中石化信息管理中心和長煉相關部門合作,在學院培訓中心建立了中石化遠程教育站長煉分站(湖南石化職院遠程教育站),企業員工和學院師生可上網學習中石化的相關教學培訓內容,保證了企業和學院的教育培訓內容與國內外的先進培訓內容基本一致,體現了先進性和及時性。
5.2 校企共同開發了長煉安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 2011年初,長煉將其外來人員進廠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交給了學院培訓中心負責,每年可培訓上萬人次。學院組織精兵強將,在長煉安全環保處和生產裝置安全技術人員的支持下,重點開發了長煉安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將外來人員的資料錄入、培訓成績管理、查詢、發證、打印等功能集為一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長煉各用工單位可通過企業內網,隨時查詢其所使用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數據及安全教育情況,從而為企業的安全施工及安全生產提供了保證。此外,學院學生到企業開展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之前,也通過此系統開展安全培訓及取證,從而獲得進入企業進行實習的資格。
5.3 校企共同開發了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信息系統 學院學生從第五學期開始就進入了校外生產實習、頂崗實習階段,由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師傅共同負責對其進行實習指導。學院組織相關處室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在長煉及其它企業的支持下,著手開發了“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信息系統”,將校內指導教師與企業指導師傅、實習學生通過網站聯系起來,各項內容通過網上和記錄,確保了校內教師對學生的及時指導,學生將有關情況及時向指導教師反饋,對校內指導教師和實習學生的考核也可通過網站實現,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通過一年多時間的開發,目前該系統已在學院運行,受到了校內指導教師、實習企業和實習學生的交口稱贊。
6 校企共建和不斷完善了學院網絡環境
學院與中國電信岳陽分公司緊密合作,在學院建立了智慧數字校園網,與長煉信息中心合作建設了企業知識庫,為在校師生、長煉職工在資源檢索、信息查詢、資料下載、學習咨詢、就業指導等方面提供了較好的服務,深受各方好評。
參考文獻:
[1]蔣秀英.基于學科競賽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8(16).
未來的5~10年,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將重點發展石油化工、造紙、造紙、冶金、輕工等產業。據人事部門統計,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石化產業人才總量約為24000~26000人。其需求方向主要有:化學工程、石油化工專業的石油倉儲、運輸管理人才;具有化學工程、化學機械、高分子化工等專業背景的石油冶煉工程人才。到2010年,北部灣經濟區林漿紙產業人才總量約為2500人;到2015年約為3900人。化學工程以及具有化學工程等專業背景有具備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尤為緊缺。冶金行業也需要專業人才51500人。由此可見,未來北部灣經濟發展對化工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2區域產業知識技能要求
通過調研總結發現,區域行業對化學化工類人才技能需求如下: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具備理論知識較扎實、專業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人文素質高等綜合素養,能在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等化工領域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冶金、能源、輕工、生化、材料、環保等領域從事工業生產、生產技術改進、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等工作。下面就結合各行業代表性的企業進行知識技能需求的分析。
2.1能源運輸行業
中燃燃氣發展公司是最大的城市燃氣公司,欽州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培養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可以滿足該公司很多崗位的工作需求,為了更好的使我們培養的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本科人才滿足崗位需求,雙方達成共識,將在新的人才培養體系中開設燃氣運輸、天然氣加工等相關的選修課課程,加強學生對天然氣儲運加工基礎知識的學習。廣西天盛港務有限公司在欽州港共投資建設9個碼頭泊位,其中已建成油汽專用碼頭1個(5萬噸級)、煤炭專用碼頭3個(10萬噸級、7萬噸級、2000噸級各1個),散貨碼頭5個(10萬噸級1個、1萬噸級4個);自備鐵路已經開通。該公司對于高層次、復合技術型的本地化員工是非常急需的。對方建議在未來培養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適當的選修課,加強學生對港務中油氣和煤炭應用知識的學習。
2.2新材料行業
廣西新合力冶金有限公司從事高爐錳鐵、鎳鉻鐵合金、不銹鋼及不銹鋼型材等冶金產品的生產加工的人才非常緊缺,該公司將具備年產100萬噸不銹鋼生產線,預計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上繳稅收10億元,提供3000多個就業崗位,極大的帶動地區物流、進出口貿易、服務等相關行業迅猛發展。該單位建議應該加強學生對生產工藝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項的認識。此外,對廣西明利磷化工有限公司調研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該單位同樣要求對磷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各個生產車間、廢水處理池及產品分析等相關基礎知識要牢固掌握。化工企業是高危行業,需要學生聽從工程技術人員安排,因此,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嚴格律己的學習工作習慣同等重要。廣西紅墻新材料有限公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化工知識外,還對學生的涂料相關的理論知識和高分子專業基礎知識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2.3分析檢測行業
欽州市環境保護與監測中心與化學化工學院對人才培養模式達成了共識:我們應該抓住區域經濟迅速騰飛和地方院校轉型發展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的雙重機遇,進一步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打造特色實踐平臺和實訓場所,為我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提供堅實的實踐教學條件,推動自身的轉型發展,提高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結合該公司對化學化工類人才的需求,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著重培養包括監測點樣品的采集、樣品的保存與運送、樣品實驗室處理和分析流程、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記錄與上報等環境監測的實踐能力。
2.4糧油造紙行業
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位于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348畝。主要生產“福臨門”牌小包裝食用油,“福掌柜”、“福之泉”、“可味”等中包裝烹飪調和油及“四?!迸贫蛊傻?。該單位希望以后在人才培養、實習、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優化,保證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系統,同時可以增加實習的系統性,保障學生實習過程學習到較系統的實踐技能。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建議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力與智力資源以及該公司先進的生產條件來搭建學生實訓平臺,聯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對于構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實訓模式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3培養體系改革模式探討
結合北部灣地區化學化工類產業對人才的知識技能需求調研總結和欽州學院現在的化學化工類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化學化工類人才為目標,擬在理論課程設置、實驗課程內容修訂、實踐課程的設計、選修課的開設等方面進行如下對教學改革探索。
3.1理論課程
舊方案基礎理論知識太多,工科課程體系理科化,尤其是基礎化學知識占得學分和學時比例太高,可以壓縮優化理論課時的結構和比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需進一步完善,如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化工設計、化工分離工程等課程的設置需進一步優化。
3.2實驗課程
學生的實驗課時和學分比例太低,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除了有機、無機、分析、物化等基礎實驗外,還需要進一步鍛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可以開設與地方產業結合密切的創新性實驗,鍛煉學生自主探索的實驗技能,使學生的實踐技能確實能夠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標準得到全面的提升。
3.3實踐課程
學生缺少基本的電子電工技術應用能力,作為工科學生這些能力是必備的,可以增加相關的實踐課時;學生對區域化工產業普遍沒有形成科學的認識,可以結合實習見習等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化工生產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崗位的安全操作意識、產業發展特點、自我發展的定位形成深層次的理解;此外,學生在化工文獻檢索、生產實訓、生產工藝流程等方面知識均比較欠缺,應該進一步加強文獻檢索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訓平臺的建設以提升學生的實際生產從業技能。
3.4選修課程
污水處理、涂料、新材料等領域相關諸多材料都是聚合物材料,與此相關的要加強學生高分子相關知識的學習;北部灣經濟區對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人才非常急缺,應開設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選修課課程,拓展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利設計、熱力學、材料力學及受力分析等方面知識在將來化工產業中的應用較多,應該增加或補充相關的課程;此外,與廣西特色的農產品資源相關的拓展知識太少,可以增加天然產物加工等相關的選修課程,拓寬學生視野,方便將來在更大的產業領域靈活就業。
4展望
201X年X月X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組一行X人對公司進行了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現場評審??荚u組聽取了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查閱了相關文件資料、檔案,走訪了相關生產及職能部門;經過三天的專業檢查、打分、評審,最終評審總得分為X分。依據安全標準化考評標準要求,公司現場評審符合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標準。
為順利完成安全標準化達標工作,公司采取了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要求,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最終實現了安全標準化達標的目標。
一、確定思路、設置機構、下發工作方案
201X年X月,經公司安委會研究決定,對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復評工作進行了啟動部署,要求從201X年X月份開始,在公司范圍內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復評工作。
201X年X月,以XXXXX號文件下發了《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方案》,按方案要求開展安標工作。各單位召開動員會議,動員全體職工積極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實現全員參與。
公司成立了安全標準化工作組織機構,設置有安全標準化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考評內容下設6個專業組,指定專業組組長及成員,根據各自職責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
二、建章立制、全面完善管理基礎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業務誰主管,安全誰負責”的原則,完成205個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對X類《應急預案》重新進行了修訂、重新編制了《設備操作規程》(XX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XX種)、《專業安全管理制度》(XX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XX種),形成了6大類制度體系,為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向法制化管理轉變,把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推向新高度奠定了基礎。
完善了班組班前會記錄、單位(班組)安全指標月度考核記錄表、除塵設施日常檢查記錄表等多種記錄臺賬,為安全生產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安全職責
201X年X月份公司下發《201X年度公司各單位安全指標》,將安全工作目標、指標分解到各職能部門,職能部門將安全指標再次分解到班組和管理人員,嚴格履行安全管理職能,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分解到所有人員。
各單位(班組)按照《安全工作指標月度考核表》管理等要求開展基礎管理工作。
安全標準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安全標準化考評標準分專業分解到相關單位、相關專業組人員。各專業組均制定了實施計劃,對設備設施進行了排查摸底,對照安全標準化考評標準進行排查。
各單位、各專業組每月上報安全工作完成情況,嚴格按照工作計劃、時間節點完成各項安全管理及整改工作。
四、因材施教, 宣傳培訓靈活多樣
做好安全標準化工作,必須搞好宣傳、教育培訓,從上之下,使公司全體人員深刻了解和領會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內涵,為此,公司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1、X月XX日,公司邀請了專家在公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脫產培訓,對公司中層以上領導、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組長等進行了安全生產標準化知識培訓,并進行了考核取證。
2、各專業組長分別對本專業組成員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了本專業組相關知識培訓。
3、6個專業組按考評標準,編制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材料,精選了60道安全標準化基礎知識試題,并組織全員進行標準化知識的培訓,確保全員掌握安全標準化基礎知識。
4、按照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和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先后開展了XXX余人XX余次的安全培訓,其中公司主要負責X人、X名安全生產管人員、XX名特種作業人員均持有崗位資格證書,符合國家、行業的有關上崗要求。
5、先后開展XXX余人次的安全標準化知識培訓,對XX名中層及以上領導、XX名技術人員、 XX名新職工、XX名轉崗人員、XX名復工人員、XX名班組長、XX人XX次安全管理人員組織了專項安全培訓;XX名中層領導上講臺講安全參與人數XX人次,XX余人次的應急知識培訓,XX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履行、XX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履行、XX名崗位責任人進行了新技術安全操作規程培訓、XX余名管理人員《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培訓、XX次XX人應急預案演練、XX余人次職業危害崗位員工職業健康培訓等相關知識培訓。
五、摸清家底,隱患整改不留死角
以問題為導向,以“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自評”的循環方式查找問題,確保隱患整改不留死角。
1、各單位自查。對本單位的考核內容進行排查,摸清家底。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容易整改的問題,基層單位積極主動地自行解決并做好記錄。難度較大,基層單位無能力解決或不具備條件解決的問題,分類登記,上報相應專業組。
2、專業組排查。根據分工,各專業組制定各自的實施計劃和細則,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定期深入基層對照標準開展專業隱患排查,疏理隱患,建立專業檔案,指導基層單位或協調相關單位對隱患進行整改。經過多次排查整改,共整改隱患項目XX余項。
3、201X專家咨詢檢查及整改。
XX月XX日至XX月XX日,安全生產專家對我單位進行了安全生產標準化咨詢,檢查發現問題XX項.經過為期XX個月的整改,截至XX月XX日,我單位完成整改XX項,整改率為XX,還有XX項未完成整改,目前已列入整改計劃。
4、整改總體情況
近年來,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局按照省建設廳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信息化推進工作。規劃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建立了___市規劃局計算機局域網?
___年底,在規劃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由局信息中心負責,多方籌措資金,規劃建設了規劃局局域網。購置了服務器、交換機,建立了內、外兩套網絡,每臺單機增加一套硬盤和隔離卡,實現了內、外網的物理隔離,既有效地保證了業務數據的安全,同時又具備了對外互聯互通的能力。為各科室配備了計算機,業務科室人手一臺;同時還購置了投影儀、投影幕。這些工作為我局辦公業務的電腦化、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研發___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打造“數字___”的基礎平臺?
自___年開始,我局與武大吉奧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研發___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___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把圖形管理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各種空間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分析和可視化表達的信息處理與管理系統。建立全市范圍的準確、動態、高效的共享型基礎空間數據庫,使之成為本市各行業信息系統的空間定位基礎,全面實現空間數據共享,成為“數字___”信息系統的基礎平臺。目前該系統框架已經開發完成,即將投入試運行。?
(三)研發___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使我局的規劃審批和編制工作步入科學的軌道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根據我局的工作實際,首先開發“___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遵循實用方便、先進靈活、安全可靠以及高擴展性的原則。利用GIS和數據庫技術,在示范區內建立多比例尺、多數據源的基礎信息庫和規劃信息庫,建立起以申辦“一書兩證”為核心業務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完成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以及規劃用地等數據的建庫,實現數字報建、規劃業務流程自動化、圖文傳遞電子化、辦案手段現代化,在規劃局內達到傳輸網絡化、圖文一體化、管理科學化的目的。目前該系統的建設已經進入尾聲。隨著該系統的使用,必將使我局的業務審批工作更加規范嚴謹,提高項目決策水平、管理水平、為公眾和企業服務的水平,真正實現“執政為民”的服務宗旨。?
(四)大力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推動計算機在辦公和業務處理中的廣泛應用隨著我局局域網的建設和兩套信息系統的應用,計算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迫在眉睫。順應形勢,我局結合公務員培訓,對全體人員進行了數次多種多樣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全部合格,為計算機在我局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加強信息化工作組織機構的建設?
為積極推進信息化工作在我局的開展,___年成立___市規劃局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局長王吉祥同志任領導小組組長,積極推進我局信息化工作。并組建規劃局信息中心,負責我局的計算機網絡建設、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和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及維護管理、規劃信息的等工作。目前我局正在積極籌措資金,繼續完善我局信息網絡、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和規劃成果數據庫的建設,以便更好的為我局業務審批自動化、項目決策智能化服務。?
(六)建立健全計算機網絡安全制度?
為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規范科室人員的計算機網絡使用行為,___年底,我局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___市規劃局計算安全管理規定》、《___市規劃局關于固定計算機IP地址的通知》等相關制度。對我局計算機及局域網的使用作出了詳細的規定,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效果良好。?
(七)配合兩套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建設了部分相關數據庫?
我局信息中心與武大吉奧公司緊密合作,為配合兩套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完成了2平方公里空間數據實驗庫、36平方公里背景數據庫、100平方公里影像數據庫、總體規劃數據庫、道路紅線數據庫等部分相關數據庫的建設。為兩套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進行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及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運行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我局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及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研發已經基本結束,具備了試運行的條件。我局決定在10月份左右對兩套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測試運行。通過試運行,對兩套信息管理系統的操作性、穩定性、工作效率、拓展性等各個方面進行實際檢驗,希望通過試運行可以發現系統研發的不足,以便于系統的完善和修改,并為評審和正式運行作好充分的準備。預計試運行需要6-8個月時間。?
(二)繼續深入做好全局人員的計算機操作培訓工作?
在前一段培訓工作的基礎上,配合系統試運行,我局將在不影響正常業務工作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對全局人員進行兩套信息管理系統的操作培訓。原則上每周辦一期培訓班,時間兩天。預期通過兩個月時間的培訓,使全局人員都能熟練掌握系統操作,確保試運行的測試效果,也為將來正式運行做好準備。
(三)做好“電子政務”工作?
根據省建設廳、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已經做好了與___市政府專網聯通的各項準備工作,專機專網。預計在9月份即可完成。?
(四)打造“數字___”平臺,建設基礎空間數據庫?
將___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成為“數字___”的基礎平臺,使之成為本市各行業信息系統的空間定位基礎,全面實現數據共享,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為此我局將用3年時間分期建設基礎空間數據庫。內容包括:100平方公里空間數據庫、DEM數據庫、四線數據庫、控規數據庫、修建詳規數據庫等。?
(五)探索“三維城市”在規劃管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