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播音主持藝術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語言是播音主持的靈魂,語言的藝術性關系到播音主持的媒體語境,甚至關系到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呈現出新的特點,面對更廣泛的受眾,如何提高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性,提高信息表達的清晰度和感染力,是現代播音主持行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相關內容簡述分析
面對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新媒體環境,播音主持媒體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信息傳遞迅速、覆蓋范圍廣泛、信息接收者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播音主持行業的語言藝術性顯得更加重要。為了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要求,提高相關媒體的感染力和關注度,也為了更好地滿足新時期播音主持行業的語言發展要求,播音主持必須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語言進行相關的藝術性分析。也就是說,新媒體環境下的播音主持語言,既要體現媒體傳播語言的專業性、規范性和科學性,同時也要考慮受眾的聽覺感受和視覺享受,還應兼顧語言的藝術性。另外我們也要看到,新媒體環境下的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也對現代的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素質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做好前期調查、需求分析、語言設置、提升受眾關注度等多個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促進新時期的播音主持行業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
(一)播音主持語言更加傾向于口語化
上文分析提到,新媒體的發展對播音主持行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受眾對播音主持行業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尤其是對語言的要求更加多元。播音主持行業要想在新媒體環境下增強感染力,提升節目效果,得到更多的關注,就必須對其靈魂——語言進行口語化的藝術表達,這樣才能夠讓播音主持節目更加“接地氣”。這一點,從目前眾多廣播電視節目的改革創新措施能夠看出端倪:口語化的人文訪談節目,如《魯豫大咖一日行》《非常靜距離》《金星秀》等,都有著較為深厚的觀眾基礎,這些比較知名的節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主持語言的口語化傾向十分突出。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口語化的語言處理對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其中不僅關系到語言能力,而且還對主持人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當下的節目主持人對節目的把控能力要更高,并且能夠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能夠及時、高效地處理。當然,口語化的語言處理也要做到語言標準、吐字清晰、語調語態科學,這樣才能夠讓大眾了解到真正的藝術魅力。
(二)播音主持語言的個性化
個性化是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特點之一,同時也是促進媒體行業更好發展、獲得更高關注度的一個重要途徑。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的表述方式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刻板、官方、單一,就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語言審美疲勞,降低媒體關注度。同時,現代觀眾的個性化要求是十分多元的,因此播音主持人應當認識到這一時展特點,用個性化的語言塑造獨特的播音主持風格和形式。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好聲音》的華少,他的主持語言特點是語速極快,這不僅充分體現了主持人的個性風格,而且還為提升節目收視率作出了積極貢獻。很多主持人已經認識到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并努力挖掘自身的特點,形成了多種風格的主持形式,更好地滿足了受眾的需求。播音主持語言的多元化也是語言個性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播音主持語言中融入更多的元素,能夠塑造更好的語言藝術環境,增強節目的感染力。例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有醇厚、優美的配音,而且有多元的內容展示,充分體現了中華美食的魅力,讓人們“垂涎欲滴”,這也是其打破紀錄片收視率的重要因素。
(三)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化
新時期,時尚是各行各業追求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播音主持語言處理同樣也要追求時尚。簡單地說,就是播音主持語言要更能滿足現代人的觀念和需求,可以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穿插一些潮流的語言,讓節目更新奇、更時尚。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朱廣權播新聞時的那句“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瞬間打破了新聞主播們一本正經的形象,凸顯了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性。這種時尚性讓人們獲得了更好的節目體驗,而且還可以提升節目的幽默感和時尚感。在新媒體環境下,運用一些時尚的詞語或者時尚的表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將信息更加時尚、有趣地傳遞出去,而且還能夠提升節目效果。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的節目主持人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時尚感,以此來提升節目的新鮮感和潮流感,從而在日漸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取得優勢。
三、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對播音主持的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受眾覆蓋面的擴大,為了提高節目效果和收視率,播音主持語言要朝著口語化、個性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營造更加科學、更能體現藝術魅力的媒體語言環境,為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的更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娜.新媒體移動時代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6(7):40-41.
[2]郭芳琳.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7):133-134.
[3]李萍.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12-113.
【 關鍵詞】主持人;口語表達;即興口語的重要性;訓練
一、即興口語表達的重要性
即興口語是有聲語言中重要的表現形式,是一種靈敏反映的狀態,能夠迅速思考反應,在積極思考運用中,高度集中狀態,并能在事物的刺激下迅速的做出反映過程。主持人會受到外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節目中口語表達就要克服住這些外在的因素,節目的關鍵是語言的駕馭,在一些常規情況下,主持人的隨即發揮,可以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共鳴性,不僅帶動了現場的氛圍,還做到了主題的升華。
二、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
1.語言形態“度”的把握
主持人在節目中不能準確把握好節目的定位,不同的場合應該運用不同的語言形態,特別表現在娛樂節目中,主持人語言偏離常規,有的不能放平自己的心態,在發表言論時有“高人一等之嫌”沒有做到公平交流,沒有正確把握好即興口語表達的“度”是主持人們經常出現的失誤。
2.語言缺乏深度
語言表達在電視語言中和生活中是不一樣的,廣播電視要求語言是具有“口語話”,要貼近群眾,有些人就把他理解為“隨意化”,這樣帶來的就是太草率,可以肆意的加以評論,張嘴就是我認為,我肯定,我斷言等的論斷,這樣是強加式的引導。我們的語言應該是通過生活的積累,通過高于生活的提煉,總結歸納才能夠做到正確的引導。
3.不真實的
不真實,是主持人理解不當,會出現無病,或是虛情假意的狀況。為了增加節目的收視或是引起注意,故意的去發表一些言論或者表現,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受眾。
三、如何提高即興口語表達的能力
(1)口語表達訓練是個長期艱難的過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自己的文化素質和休養。知識是一切事物真諦的來源,雖然說即興,但不是憑空的即興,是要有依據有道理的論斷,這樣的隨機應變是和知識素養知識儲備分不開的,““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具備更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2)穩定的心理素質。有了知識的儲備,就要有沉著冷靜的心態了,這是能夠保證隨機應變和靈活思維的保證,具備良好的心里素質,學會觀察,判斷和調節的能力,訓練自己的思維,把握時機及時訓練。
(3)提高口語表達,要培養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觀察:首先學會觀察。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會留心身邊的小事大事,就會注意生活的細節,這樣就為話題提供了素材。
傾聽和模仿:在學說話這個環節,學會傾聽,聽別人的表達,先從學會聽開始,會聽就要學會記錄,記錄下別人的觀點,運用觀察在加上模仿,先換思路,把別人說的話變為自己的話,把別人的事先轉換為自己的事。
(4)復述策略:從復述策略開始學習,在學會聽觀察模仿的基礎上復述。可以先從一句話開始,一件事開始,在復述的過程中,就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判斷。口頭的復述可以訓練我們大膽說話的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口頭復述時就會通過理解,加工把那些記憶當中熟悉的論點復述出來。復述并不是背誦,在復述時要有邏輯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觀點。
(5)即興思維訓練:可以通過快速提問和回答的方式來訓練。從一些小的話題先展開,慢慢的在逐漸加難。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然后培養出在與人交流時的集中狀態。語言的表達過程其實是思維的過程,整個思維的過程應該是完善的,如果不注意不集中,其中的環節就會脫節,那么表達也會脫節的,由此要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深入思考問題,善于提問的好習慣,不恥下問。
(6)培養學習動機,好的學習動機是一切學習行動和興趣的根源,要培養自己的好奇心,敢于去分析,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還要敢于提出假設,敢于去論證,善于用自己的觀點去與別人進行討論和論證。要學會聯想,要觸類旁通。這些思維的訓練,使得我們的即興說話變得有思想變得活躍,并且可以加強我們善于思考的能力。
(7)自信心,是不敢去嘗試的關鍵,一定要嘗試及樹立信心,大膽的去不同場合與人交流,吸取別人好的經驗與知識,開拓自己的眼見。
(8)語言具有說服力,能夠取信于人,就要有事例,在口語表達時最好能夠學會舉例子,要增加自己的知識多看書,能夠準確的舉出事例。
(9)作為有聲語言的傳播者,播音員主持人是。有著特殊的地位與作用。能夠正確的樹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要有積極的態度和品質,還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在表達時,要注意每一句話所代表的意義,出口要嚴肅認真,態度要明確。主持人的口語表達面對的是大眾,要以群眾的觀點為出發的依據,去貼近觀眾,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受眾能接受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在節目過程當中,主持人要善于觀察觀眾,要對現場的一切反映及時的做出相應的調整,把握分寸。主持人還要善于做準備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所做的節目的背景人物,等等進行了解,只有做好了準備才可能做到胸有成竹。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背景可以說出不同的話,不同的表達可以代表不一樣的言論。電視行業競爭力越來越要求主持人要有較高專業素質,還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要體現主持人的魅力所在,不是在于外表的美艷,更是在于內在知識儲備。口語表達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做好那是要堅持不懈的付出努力,因為沒有捷徑可走,它是一種知識的運用和體現,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就先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用謙虛好學的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只有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主持人的語言魅力才可以得到最好的展現。
參考文獻:
[1]《實用播音教程——語言表達》 作者:付程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廣播電視即興口語表達》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魯景超(著)
關鍵詞 廣播;播音;語言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2-0006-02
隨著社會的普遍發展,現階段出現了五大傳播媒介,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而廣播作為新時代的傳統媒介,其對人們的生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廣播具有許多優點:1)傳播迅速且時效性強;2)生動逼真且感染力強;3)傳播范圍廣且滲透力強;4)線性傳播。由于廣播的傳播介質屬于聲音傳播,所以廣播播音的內容、語言、語速、音效等需嚴格把握,發揮廣播播音的的藝術魅力[1]。現針對廣播播音的語言藝術性進行分析研究,如下所述。
1廣播播音員應具備的首要條件
根據我國文化藝術播音主持的規定,語言成為考核一名合格廣播播音員的首要條件為準備的普通話。普通話作為我國官方用語,推廣范圍廣且語言優美,有利于媒介的傳播。上個世紀廣播屬于日常生活中對人們影響較深的傳播媒介之一,例如廣告的宣傳、信息的傳達、娛樂文化的傳播等都發揮著重要的傳播作用,廣播語言的語言藝術魅力是其他媒介無法替代的。故語言方面,播音員的語言綜合能力對廣大聽眾是一個引導和示范的榜樣,播音員的語言表達和語言水平不但直接影響一個節目的質量高低,而且影響到廣大聽眾的日常生活和交際。
2廣播播音的語言綜合能力
2.1用語需文明準確
播音主持人的語言綜合素質非常重要,其涉及到信息表達的正確與否,情感訴求是否與聽眾形成共鳴。廣播播音時,主持人需文明用語且準確的表達信息。信息表達時需注意兩個方面的要求:1)運用優美、文雅的語言表達;2)準確、通俗的傳達信息,注意節目聽眾的文化水平。優美、文雅、謙和的語言表達,在廣播傳播中使人大方得體,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和藝術魅力,獲得良好的信任感,增加收聽率。例如,在正式場合中,表達歡迎人物的到來時,使用“歡迎光臨”或者“歡迎本次的蒞臨”;當向長輩請教問題時,需使用“敬請賜教”。針對粗俗與不雅的語言或者表達方式,于播音員主持人需尤為注意,以免發生誤會,影響廣播節目的質量和聲譽。
2.2優秀的語言掌控力
優秀的節目主持人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量,作為個人語言掌控能力的一個重要支點,個人的語言魅力將影響一個節目的效果。例如:一場談話節目中,邀請的嘉賓可能較多時,聊天時“跑題”的狀況會時有發生,于這種情況下主持人需發揮其自身的語言掌控能力,將整個談話節目有效的順利進行,嘉賓出現明顯的陳述錯誤時,幫助其圓場或者提醒嘉賓。針對時間的把握度嘉賓時常會遺忘,此時需要播音主持人細心觀察和提醒。例如:一個電話連線的節目中,嘉賓與主持人連線通話時,不了解節目的時間控制點和節目的流程,聊天的時間過長或者過短,該情況下主持人需發揮其掌控力,準確的了解嘉賓的所述內容,然后暗示嘉賓情況,使用語言既不能太直接,也不能讓嘉賓尷尬。
2.3個人文化修養
主持人是一個涉及領域非常廣的工作,從金融行業、旅游業、教育方面、文化藝術行業等都需要基本的了解。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且全國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主持人需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掌握文化藝術修為,這是主持一場節目的必要準備。良好的文化內涵使聽眾在接受信息時,得到文化的熏陶時更是一種美的享受,故播音員應該要有淵博的知識和文化素養[2]。
2.4良好的審美感
由于廣播的特殊傳播方式,注定廣播的播音貫穿著全部節目,而主持人屬于節目中一個重要的靈魂人物,主持人和其播音的完美結合,是聽眾最為欣賞的,故廣播播音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因此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涵養需要進一步提高其審美價值,且主持人需選擇適合自己的審美方向,同時也需要融合節目的類型,不斷的磨合和改善,與聽眾形成一個共鳴。一個優美語言、流暢語速、動聽語調的節目肯定激發聽眾的興趣,并積極的參與和融入到節目中。所以廣播播音員需對自己的語言審美提升,同時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倡導公益,積極宣傳社會的正義,升華節目的價值。
3廣播語言的藝術性
3.1自然美
廣播語言的自然美并不指的語言并不是指通俗的口語化,一味的順應聽眾的口味,造成播音語言缺乏個性和意義,影響節目的價值,最后導致喪失播音的藝術性。自然美特指主持人“行云流水”般的語言表述能力,自然的融入到節目之中,即不失意境又擁有其藝術審美性。廣播播音員的語言積淀、語言素質、調控力、捕捉力、表現力、觀察力、辨析力等,均融入到一種“由己達人”的過程,故播音員的綜合能力需凝結和體現在播音語言中。
3.2 和諧美
廣播播音的和諧美指內容與形式要統一,節目形式由內容決定,同時又反作用于內容,兩者具有辯證意義。正確的處理內容和形式將決定一個節目的好壞,播音員的語言的掌握度應根據內容與形式進行編譯,最后構造成一組和諧美的節目。
3.3基調美
基調美屬于播音過程中語言的感情分量和渲染色彩。不同的稿件所需的感彩迥異,有的深沉堅定;有的熱情飽滿;有的喜悅明快,有的悲傷凝重等,均為基調色彩。熟練的播音員在面對稿件時,油然而生的對稿件的類型進行常規基調的暈染。基調是播音藝術性的核心之一,所以播音員朗誦作品時,需運用正確的基調表明作品內容的主要觀點[3]。
4結論
根據對廣播播音所需的綜合能力分析和語言的藝術性分析,說明廣播不僅方便了日常生活,帶給聽眾聽覺感受的同時,也升華了其藝術價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需求同樣提高,故廣播播音的形式和內容需不斷的與時俱進,增加其語言的藝術審美價值,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孫一飛.廣播播音的語言藝術性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6):48-49.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6-0151-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眾傳媒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受眾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受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播音主持語言藝術開始呈現口語化,拉近播音主持與受眾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彰顯出播音主持的藝術魅力。播音主持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的關鍵環節,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實現與受眾的自然交流,其次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要有特色、有創新,以此滿足受眾的需求。
1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口語化
在大眾傳媒中,播音員與主持人的工作其實是存在差異的。播音員主要是依靠文本進行信息的傳播,其具有及時性、準確性的特點。而主持人的工作更多體現在對節目的掌控和參與。雖然各有千秋,但是隨著社會文化交流的增多,他們也呈現出共同的特征——口語化。在受眾的傳統觀念中,一直認為傳統的播音語言風格是“嚴謹生動、愛憎分明、剛柔并濟、親切樸實”。隨著社會文化的迭代,一些傳統的播音主持表達方式顯然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也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所以播音語言開始由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形式向口語化形式轉變。在當今語境下,播音的語言風格主要體現在說的部分,由呆板的報道形式向口頭語轉變,使新聞走到生活中,反映了新聞平民化的趨勢,但這種改變并沒有顛覆傳統新聞語言美學,其仍是對新聞事實的一種客觀反映,具有真實性、及時性等傳統播音所具有的特點。就近幾年的廣播電視節目來看,傾向口語化的廣播電視節目更受觀眾的青睞。在播音主持過程中采用“說”的形式主持節目已經是大勢所趨,尤其是采訪綜藝類節目,例如《魯豫有約》《愛要大聲唱出來》《非常靜距離》等等。其中《魯豫有約》節目從開播以來已有18年之久,一個節目可以做到如此,背后肯定有許多原因。該節目的類型是訪談類型節目,其形式主要是嘉賓與主持人像平常一樣聊天,語言更傾向口語化,但這種形式并不缺乏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正是其口語化與藝術性結合的特點,才能擁有競爭優勢,得到觀眾的喜愛。隨著影視的發展,我相信此類口語化的節目必能立于不敗之地。在目前的傳媒環境下,可以說是觀眾決定著廣播節目的生亡,所以大部分的廣播節目主要以滿足受眾的需求為目的,努力探尋受眾喜愛的播音主持方式以及節目內容。口語化的播音主持在語言和審美方面具有一些特征,是一種有特色的語言藝術形式,其是根據受眾接受的程度上進行創作。口語化的播音主持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甚至比對主持人的專業素質、道德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要求更高。口語化的播音主持并不是徹底打破字正腔圓的規范,而是要保證發音的準確、吐字的清晰,能夠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使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實現語言的良好過渡,真正地做到貼近受眾。另外,在使用口語化語言時要注意語言的“美學”,要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以平等、交流的態度與受眾進行溝通,讓受眾真實感受到播音主持語言口語化特征所帶來的魅力。
2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親和力
廣播電視節目主要通過影像來傳播,與受眾之間存在著一定距離,如果播音員、主持人不能營造出一種親和的氛圍,該節目恐怕很難得到受眾的喜愛。因此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在語言上表現出親和力,也正是為了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開始具有親和力特征。親和力是人際關系之間的“粘合劑”,不僅僅體現在人際交往中,也體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其可以拉近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使受眾感受到播音員、主持人所散發出來的親切感,更容易接受節目,從而實現了節目收視率高的目的。在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口語化特征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和需求。播音主持語言是在張揚語言魅力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大眾文化語言的開發。但是,播音主持語言的口語化在力求貼近觀眾生活語言,使播音員、主持人在平等的環境下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從而實現播音主持語言的傳播效率。除此之外,播音員、主持人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或者肢體語言又或者是真誠的態度營造親和的氛圍。雖然播音主持語言具有親和力的特征,但不代表喪失了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藝術性、準確性。親和的播音主持語言只是為了更好傳遞信息而衍生出來的一種形式。親和的播音主持語言固然好,但還是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盡量避免口語的隨意性和拖沓性。董卿是一名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在大家的傳統觀念中,認為央視主持人都是嚴謹、嚴肅的形象。但是董卿在每年春節主持春節聯歡晚會時,其語言總是能打動觀眾,這與其親和的語言分不開。親和的播音主持語言脫離了傳統報幕式的晚會主持語言,獨特的表達方式得到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3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個性化
在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不再是傳統呆板的形式,而是開始創新,實現個性化。在目前比較受歡迎的播音員、主持人中,不難發現他們的語言都有自己的特點即個性化。例如,何炅、汪涵、楊瀾等等。在不同的廣播電視節目中,他們的語言特點不同,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們會根據節目的特點來靈活地運用語言,營造一種節目所需要的氛圍,使受眾身臨其境。傳統的播音主持要求主持人語言統一,嚴肅端莊。但當今語境下,隨著廣播電視不斷地發展,廣播電視的節目形式也各種各樣,受眾在不同的節目環境中對節目審美、需求不同。因此,播音主持語言的個性化顯得至關重要。播音員、主持人只有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受到觀眾的喜愛,為廣播電視節目帶來更高的收視率。播音員、主持人要想實現播音主持語言的個性化,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靈活的應變能力以及對語言的熟練運用。要將不同的語言熟練地運用在不同的環境中,發揮語言的魅力,展示自身獨特的風格。例如,在《我是歌手》總決賽直播現場中,因孫楠臨時選擇退出比賽,讓無數工作人員手足無措,而汪涵的隨機應變不僅化解了孫楠突然退場的尷尬,也為工作人員改變下面的工作安排爭取了時間,汪涵的隨機應變能力以及當時對節目的掌控都得到同行和觀眾的贊賞,汪涵的做法不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體現出播音主持語言的個性化魅力。
4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時尚化
進入21世紀后“,時尚”已經成為一門“藝術”,年輕老少都在追求時尚,時尚也成為每個人心中評價的準則,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在當今語境下,受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審美觀”也隨之改變,受眾開始追求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化,來滿足自己的時尚習慣。播音員、主持人為了滿足受眾的時尚化需求,其語言也開始向時尚化轉變,這樣可以為受眾帶來愉悅感。與此同時,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化,也賦予了播音員、主持人不同的氣質和神韻,從而體現其工作風格和生活品位。播音主持語言不管如何追求時尚、都要接受來自時間和空間的考驗。在當今語境下,正確的認識時尚,追尋時尚是播音主持語言的努力方向之一。播音主持語言也只有與時俱進,廣播電視節目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播音主持的內容必須有一定的時效性,才能吸引受眾,時效性的信息又會涉及到新鮮的詞語,所以播音主持語言的時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播音主持內容所決定的。時尚化的播音主持語言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播音員、主持人只有與時俱進才會做出好的廣播電視節目,得到受眾的青睞。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網絡熱詞也隨之出現,很多播音員、主持人在錄節目過程中,為了吸引受眾會使用一些網絡熱詞。一些只在網絡中播出的節目受到無數觀眾的追捧,究其原因,是其風格與語言時尚度極高。目前很火的一檔節目《金星秀》,因金星犀利時尚的語言一度上微博熱搜,該節目的收視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由此看出時尚化的播音主持語言更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5當今語境下配音語言的多元化
本文所提到的配音并不是影視作品演員的配音,而是在電視節目中為畫面配錄解說詞。在我們觀看一些沒有主持人的電視節目時,總是需要一些播音員配合畫面效果進行配音。一些經典的節目如《動物世界》,由趙忠祥老師為其解說,其生動幽默的語言,給受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還回蕩在受眾的記憶中。隨著時代的進步,配音語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一些擁有獨特音質和語言表現力的播音員開始轉行從事配音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元化也成了現在很多產品、服務的特征,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配音語言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比如在一些幼兒類的節目中配音需要溫柔、甜美,而在受眾是成年的節目,配音語言就不僅需要能夠準確的傳達信息,還需要有播音員自己的個性。只有把個性化與多元化結合起來,節目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聲音才能成為受眾永遠的回憶。
6總結
綜上所述,在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包括口語化、親和力、個性化、時尚化、多元化。這些特征是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同時這些特征也在影響著受眾的審美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受眾的審美能力,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最終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解俊格.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J].赤子(上中旬),2014(21):38.
[2]陳李贏.試析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特征[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8):109.
[3]王宏凱.試析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J].影視傳媒,2015(7):199.
關鍵詞:播音主持;言語交際;情感表達
引言
近期,我國的電視廣播節目迎來了新的春天,不同種類形式的節目層出不窮,人們在觀看收聽這些節目的同時,獲取到多種多樣的信息,滿足了自身的娛樂追求。為了達到節目效果的最大化,最多的留住節目觀眾與聽眾,播音主持需要運用多種方式來豐富節目的內容,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同時還要保證節目能持續滿足觀眾的新鮮感。播音主持本身也是影響節目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本身的言語交際能力和情感表達的能力更是直接影響了觀眾與聽眾對于節目的第一感受,因此高水平的播音主持對于節目效果來說可以是錦上添花。
一、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概述
播音主持在電視節目、廣播節目或者其他類型的新聞活動中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由于受眾的年齡、性格、興趣愛好等不同,播音主持需要將信息以高效合理、能充分被受眾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這對于播音主持是一項復雜的考驗。信息傳遞的過程需要播音主持運用到自身的言語交際技巧和情感表達的能力。言語交際就是通過語言將信息傳遞,而情感表達則是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被賦予了個人的情感。播音主持通過規范的語言和表達將信息傳遞給受眾,保證受眾能夠準確接收信息;在表達的同時,播音主持會融入自己的情感,當語言帶有感情的時候,不僅僅有利于受眾的理解,更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
二、當前播音主持常見問題
電視廣播節目的內容和形式日趨多樣化,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也不斷增加,不過國內的節目目前仍以信息傳遞為主,所以播音主持的言語交際十分重要。當前播音主持群體中仍存在地方口音嚴重、情感表達能力不佳以及難以與觀眾互動產生共鳴等問題。
(一)地方口音嚴重
在地方臺的部分節目中,有的播音主持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摻雜了濃重的口音。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對節目效果的考量,地方口音的加入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和留住觀眾;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電視臺領導對于節目管理不夠嚴格,導致播音主持沒有規范使用普通話進行節目主持。
(二)情感表達能力不佳
播音主持在進行信息傳遞的時候也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這樣有助于受眾理解信息的內容。可是,部分節目主持人從節目開始到結束少有面部表情的變化,語言表達也是使用嚴肅刻板的語言,使人倍感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節目質量。
(三)難以與觀眾互動,產生共鳴
播音主持是整個節目的中心,需要把控節目的整體氛圍。為了引起受眾的共鳴,無論是電視節目還是廣播都添加了互動的環節。然而有的播音主持無法將互動環節和諧的融入到節目中,與觀眾互動的狀態和主持節目的狀態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嚴重影響了節目效果。
三、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的策略
要想解決上面提到的播音主持存在的幾大問題,除了要規范言語表達,增強播音主持的感染力,還需要播音主持將生活融入工作,多從受眾的角度考慮問題,在節目中更好的與受眾進行互動,使受眾產生共鳴。具體方法如下:
(一)注重言語規范性,提升言語交際能力
不同的節目類型對于播音主持的語言使用有著不同的要求,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也不再是語音、語調、音色的一致,而是受眾認同的播音主持的表達與節目內容的一致。規范不等同與不自然、不生活,但并不代表播音主持可以過度使用地方口音來主持節目。推廣普通話仍是目前廣播電視的主要職責,播音主持作為普通話的代言人有義務使用普通話進行節目的主持。在主持節目的同時,主持人可以運用名人語句、歷史典故等對信息內容加以修飾,不僅能夠提高節目內容的藝術性,也能體現主持人自身的主持水平,有利于節目影響力的提升和對觀眾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注重情感表達的真情流露,增強感染力
播音主持在獲得觀眾的共鳴以后,就很容易將信息進行傳遞了。除了運用恰當合理的方式保證受眾能夠接受到信息以外,播音主持還應該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融入到節目主持中,使觀眾能夠感同身受,更加理解信息的涵義。播音主持人要適當使用表情來表現自己的情感,這不僅有利于觀眾的理解,也表現了自己身處節目中的深刻感受,增加了節目的感染力。無論是在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中,播音主持需要通過不斷地練習自己在鏡頭前的表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才能提高自身主持節目的感染力。
(三)注重挖掘生活的藝術性,增強與受眾共鳴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或高于生活。”播音主持要想提高節目的感染力,增強與觀眾的共鳴,離不開從生活中尋求經驗。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都有其各自的規律,從這些事情中發掘出來的藝術,更貼合生活本身,也更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只有真實體驗過生活,才會有真摯的情感表達,播出的節目才最能打動人心。播音主持在節目中矯揉造作、裝腔作勢,不僅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反而與節目的初衷相違背,真正優秀的播音主持是會用情感打動觀眾,引起觀眾共鳴的。
四、結語
播音是一個充滿機遇與發展的行業,也是充滿競爭與考驗的行業。當下人們對于電視節目追求的眼光不斷提高,對于播音主持和節目內容更是挑剔,因此播音主持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內容,積累經驗,提高自身能力,找到屬于自己主持節目的特點,才能在這一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給出了播音主持提高言語交際和情感表達能力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引起廣大播音主持或者即將要從事播音這份工作的人們的思考。相信電視和廣播節目在日后的發展中,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可以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劉洋,袁媛,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黑河學刊,2010,(04):39-41.
[2]范晶晶,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5,(09):70-71
[3]梁楠,播音主持的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J],西部廣播電視,2013,(12):104-105
[4]劉芳,播音主持言語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新聞傳播,2012,0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