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畜牧養殖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目前,我國的畜牧養殖業發展模式發生著改變,正向著集約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保證畜牧養殖技術能夠順利推廣。
1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推廣方式不當。現階段,我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方式過于簡單,集中在現場指導、咨詢、培訓及宣傳方式上,從模式上還處于說教層面,導致整體的技術推廣效果不佳。在畜牧養殖新技術推廣前,要經過嚴格的試驗、示范,經過實踐過程后,才能向基層推廣。(2)推廣資金短缺。在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過程中,還需要一定的資金、設備等。現階段,推廣資金不足是影響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主要因素,導致技術推廣設備、手段等滯后,也不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參與其中。(3)推廣知識陳舊。經過大量的實踐調查發現,我國目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過程中,對養殖戶推廣的相關技術相對陳舊,很多技術都是沿用十幾年的老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一方面,由于相關部門的不重視,加上基層技術推廣部門經費緊張,導致推廣人員的技術更新受阻;另一方面,受當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單位人事制度制約,導致很多推廣人員都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與能力。(4)人員素質偏低。現階段,我國從事畜牧養殖的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年齡偏大,對于新的養殖技術不能夠很好地接收,加上新技術傳播因素的制約,導致很多懂得基本畜牧技術的人員,很少接觸到畜牧養殖新技術,更談不上技術推廣。
2做好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有效對策
針對現階段我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保證新技術能夠及時地傳播到基層養殖戶中。
2.1加強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程度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制定相關的政策,保證推廣工作的有序進行。面對復雜的技術推廣形勢,各級領導必須提高認識,為地方營造良好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氛圍、環境等。
2.2優化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方式
(1)要建立專門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機構,成立技術推廣基地等,為養殖技術、養殖項目等,提供必要的試驗、示范、培訓及實踐場地。為提高基地的實用性,可以采取半經營的模式,為技術推廣賺取一定的資金。(2)對新技術研究成果,應該在基地進行試驗。同時,保證基地向專業畢業生、養殖戶開放,拓寬技術推廣的渠道等。(3)技術推廣基地可以招收一批固定的學員,由學員負責基地的生產經營等。同時,進行新技術的學習。
2.3增加畜牧養殖技術推廣資金投入
保證資金充足是確保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前提條件。為了保證畜牧養殖技術的良性推廣,有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特別是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政府相關部門更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畜牧養殖基礎設施,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引進大量的優秀人才,推廣多元化的技術方式等。還可以采用網絡推廣、電子教學等模式,保證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效果。
3總結
通過分析可知,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科技水平的提升,帶動了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技術推廣工作,對于畜牧業整體的發展至關重要,針對現階段我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推廣方式落后、資金不足、人員素質低等,必須不斷的優化養殖推廣模式,增加資金投入,強化對推廣人員的培訓工作等,落實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厚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湖北畜牧獸醫,2015,23(2):122~123
[2]陳金勇.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的問題及對策.湖北畜牧獸醫,2014,32(12):65~66
關鍵詞:畜牧:養殖技術:推廣
1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價值
在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需要采用適當的方式幫助養殖戶更好地理解技術,而且使其能在理解后應用于實踐中,并為實際工作帶來切實利益,這樣才能說明技術推廣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當前,中國現有的畜牧技術比較少,為了提高技術的發展水平,加強對畜牧技術的改革,并順利完成轉型是關鍵。而養殖推廣則是技術推廣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推廣人員向養殖戶提供新技術,并且幫助養殖戶優化養殖環境,切實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2改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方式
技術的推廣離不開基地的支持,建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基地,能夠為養殖技術和養殖項目的試驗、示范、培訓、實地實踐等提供操作場所。如果受條件限制,可以采取半經營的方式。新引進的科技項目以及科技成果等先在基地上進行試驗,基地要隨時向養殖戶、專業院校畢業生以及畜牧愛好者等開放,專供他們進行考察、學習、開展技術實踐等。此外,也可招收一些固定的學員,安排這些學員在基地中去學習一些相關技術,待學成后可以直接參與到生產經營活動中。這種模式更靈活且科學,效果也會更理想。
3培養推廣人員的能力
①結合推廣人員的實際能力進行調查,根據實際情況有重點地加以培訓,比如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推廣能力培養、養殖技術的培養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培養。待培訓結束后再進行考核,確保養殖技術推廣人員技術能力過硬,確保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②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獎罰機制,管理人員根據養殖技術推廣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質量給予適當獎勵和處罰,由此一來,不僅能激發出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動力,還能保證養殖技術推廣工作達到預期效果,為該地區的養殖戶提供更好的養殖技術指導奠定堅實基礎。
4強化動物疾病控制能力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畜牧疾病不僅會導致養殖者的經濟出現損失,一些疾病的大范圍擴散對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發展畜牧養殖中,強化基礎免疫是首要工作。①強化疾病的預警機制。在養殖基地應建立與之相關的應急預警機制,對出現的疫情要能做到及時通報,使未受感染的地區能提前做好準備,加強防范,并且實現疫情不擴散的目的。②要建立應急的預案,對已經開始大范圍擴散的動物疫情,一定要及時做出有效措施,果斷采取措施防治疾病的進一步蔓延。③還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礎建設,根據實際需要添置必須的各種儀器,有效提升動物疾病的預防質量水平。
關鍵詞:農村畜牧;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應用
農村畜牧養殖技術的大力應用及普及,對畜牧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推動作用。農村畜牧養殖技術與傳統養殖技術相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特點,能夠有效解決農民收入低、養殖人員少等現實問題,對養殖業的發展也能起到良好的推進性作用。農村畜牧養殖技術的應用是一種技術性的改革和創新,但是在推廣及應用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其自身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1農村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傳統養殖和技術性養殖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問題,所以促使畜牧養殖技術在實踐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應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畜牧行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畜牧養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子承父業。雖然這種方式有利于養殖方法的有效保存和利用,但是卻逐漸限制了新型技術的推廣和實施。技術性養殖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傳統養殖產生一定影響,很多使用傳統養殖方法的農民不能適應這種改革和創新,導致多數農民拒絕新技術的應用。比如生態魚塘就是畜牧養殖技術的一種體現,主要是指通過在塘邊種植樹木,池塘里養殖魚類,池塘附近養殖一些牲畜這種可循環的養殖方式來進行,逐漸形成一種畜牧之間的生態平衡[1]。但是如果以傳統養殖方式來看,這三種之間都是相互分開的,并不能夠結合在一起,導致傳統養殖方式的農民并不認同這種結合在一起的養殖技術。與此同時,由于畜牧養殖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所需要投入的資金比較大,而對這種技術的認識很不是很普及,導致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2農村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應用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加強對畜牧養殖技術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養殖者能夠從根本上了解畜牧養殖技術的優勢特點。在推廣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實際案例來進行分析,特別是當前媒體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可以將畜牧養殖技術的優勢與媒體行業的宣傳手段進行結合。媒體可以通過電視節目將畜牧養殖技術的應用成功案例展示出來,或者是利用報紙期刊來進行一些專題的報道等等。這樣能夠利用多元化的方式促使畜牧者對畜牧養殖技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實現對養殖技術的有效推廣和普及應用[2]。另外,政府要加強對應用畜牧養殖技術的扶持力度,對于一些已經利用畜牧養殖技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基礎支持、資金扶持,而對于一些仍然在矛盾和猶豫的農民,可以安排一些專業性的講座,來提高農民對畜牧養殖技術的認識,促使廣大農民都能夠走上畜牧技術化養殖的道路。
3結語
當前,科學的畜牧養殖技術與傳統養殖業正在不斷的適應和相互協調當中,雖然在推廣以及應用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其自身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徐文科.農村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及其應用價值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21-23.
關鍵詞: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研究
1前言
早在10年前,我國就倡導綠色食品的應用。具體到畜牧業中,就是要發展綠色養殖、綠色生產,這種養殖理念也是世界性的要求,是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必須大力推廣相關技術,這種技術的推廣不僅能夠給養殖場主帶來相關利益,還能減少因為放牧、畜牧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同時還能為人們提供健康有營養的肉質。在綠色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的健康狀況進行技術推廣的前提,我們所提倡的綠色畜牧的根本要是要保障動物的健康,這樣才能提升養殖主的利益,進而促進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
2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原因
綠色產品已經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其權威性是不可比擬的。要進行綠色的畜牧養殖,首先要在選址上下功夫,選取干燥清爽、無污染的環境,切忌遠離工業圈,在當地氣候較好的地方建立養殖場,養殖場要有足夠的采光并且通風順暢。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在非疫區地帶,動物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一旦感染病毒,即使治療也會在體內留下藥物殘留,人類食用后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根據這些要求我們可以總結出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原因如下:
2.1提高安全性
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能使人們的食用到更健康更有營養價值的動物食品。之前,由于生物工程與化學藥劑的不斷發展,使人們應用了大量的化學劑。具體到畜牧養殖中就是為了促進生長給動物注射了大量的激素,這種做法雖然能夠給養殖場主帶來資本上的節省,但是實際動物體內的營養成分也流失了,更關鍵的是會帶來藥物副作用的影響。人們在長期服用這類食品后,體內也會有相應的激素類藥物,從長遠看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有部分黑心商家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使用不合規定的藥劑,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壓力。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能夠解決這一問題,讓人們吃上放心肉,解決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不安,提高動物產品的安全性。
2.2綠色研制技術的發展前景比較可觀
綠色食品由于越來越受到重視,其發展前景是比較可觀的,相應的綠色畜牧養殖技術也是如此。它能夠帶來比傳統養殖更大的利益空間。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這說明綠色的動物產品有很廣闊的市場可以發展,雖然在投入階段可能會增加部分投資,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小的發展效益。并且根據消費原理,人們不會因為綠色動物產品價格高而摒棄它,相反的會受到更大的推崇。養殖人員只要有良好的規劃,就能借助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帶來廣闊的經濟效益。
3推廣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途徑
3.1提高養殖場主的綠色畜牧意識
意識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決定很多行為,現行的養殖場主最根本關心的就是利益問題,他們更多考慮如何保障利益的最大化。根據這一心理,我們需要讓養殖場主明確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優點,了解其可觀的發展前景。這就要求國家加強對綠色畜牧養殖市場的開發,讓相關養殖戶切實看到國家的支持帶來的經濟效益,才會更愿意接觸新技術。畢竟綠色養殖在初期會加大投入資本,如果沒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養殖戶還是會為了個人利益去養殖。
3.2加大宣傳力度
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對動物的藥物攝取和疾病情況比較關注。對于動物的用藥給藥情況要求很嚴格。傳統的養殖技術就是在動物生病時運用藥物治療,只要能恢復健康就不注重藥物殘留的現象。加大宣傳力度,除了要通過廣播電視新媒體進行宣發,還要聯系實際進行技術的教育。最好的辦法就是邀請經驗豐富,具有較高權威性的專家到養殖場親自進行指導,對后期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能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讓養殖場主親眼看到綠色養殖的優點和技術特性,其就會主動的參與學習,為發展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奠定基礎。
3.3做好疫病的防疫工作
疫病是養殖場主比較關心的情況,養殖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出現疫情。最好疫病的防疫工作要從預防和治療兩個層次出發。從預防層面來說,養殖場主要保障場內的光照、通風、清潔情況,經常對養殖場進行消毒,降低動物們的生活密度。一旦發生疫病要將患病動物與健康動物隔離,避免傳染和交叉感染。從治療的層次上說,就是養殖場主對生病的動物用藥給藥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切忌自己亂用藥。
4結語
通過上述我們不難發現,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一技術的推廣不僅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能帶來很好的社會效益。筆者相信,盡管現行的推廣過程中還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該技術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也能食用到更加放心的動物產品。
參考文獻
[1]于有貴.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有效推廣[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4):234-234.
[2]譚明軍,何萍.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有效推廣[J].鄉村科技,2015(2):49-49,50.
[關鍵詞] 畜牧養殖 生態環境 破壞 防治
[中圖分類號] X7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251-01
近些年,威寧縣高度重視畜牧養殖污染問題,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經過科學論證以及征求各鄉鎮辦意見,編制成《威寧縣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劃定方案》,嚴格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畜牧發展環保先行”的原則,對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工廠開展畜禽養殖專項整治行動。為處理好畜牧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威寧縣畜牧產業局將重點做好區域內的畜禽養殖糞污防治工作及標準化規模養殖創建工作,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全部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1 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1.1 畜牧養殖對水資源造成破壞
隨著規模化養殖場不斷發展,動物養殖數量不斷增加,各類畜牧養殖場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污水,這些糞便和污水往往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對地下水水源和地面水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牲畜的糞便和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其中糞便污水中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經過一系類的分解轉化之后導致水質惡化,并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人們和牲畜飲用了被染水源之后,很可能回引發多種疾病,對人類和動物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1.2 對土壤造成的破壞
未經過無害化處理的畜禽糞便堆積在地表上,微生物能夠自行分解一部分,剩下的進入土壤中。當畜禽糞便量超過了土壤的承受能力之后,會導致糞便不能完全進行發酵,糞便中的致病菌進入土壤后會影響到農作物生長。糞便無氧發酵后會產生大量鹽類化學物質,導致土壤鹽堿化,使土壤失去原來的功能,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1.3 畜牧養殖對大氣造成污染
畜牧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是十分嚴重的,糞便自身所攜帶臭氣就是一種污染物。糞便在有限的空間內堆積發酵會產生大量氨氣和有毒物質,這些物質進入到空氣中后,對周圍的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給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2 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的防治對策分析
2.1 注重宣傳引導
廣泛宣傳《環境保護法》、《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禽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積極推廣科學養殖新技術,宣傳施用有機肥的好處,讓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新理念深入人心。通過電視臺、宣傳標語以及微信等媒體媒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宣傳效果。要把握重點宣傳對象,進一步強化養殖場(戶)的主體責任意識,促其自覺按要求落實各項治理措施,加快改善畜禽養殖污染的現狀。
2.2 發展循環養殖模式
首先,建立完善的畜禽糞便收集網絡。在動物養殖的主要鄉鎮建設畜禽糞便收集站,提高糞便的收集能力;其次,養殖場配套建設沼氣、發酵沉淀池等設施。積極發展沼氣工程,提高養殖戶自身糞便無害化處理能力,實現養殖+農業的循環養殖模式。散養農戶建立積糞池,發酵后直接還田。大幅降低畜禽糞便亂堆亂放的比例,減少汛期雨水沖刷帶來的畜禽糞便污染;最后,大力推廣清潔生產、綠色種植、生態健康養殖、種養結合的區域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等技術和模式。
2.3 加強指導培訓,提供技術服務
組織縣整治辦及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到外地學習,積極引導養殖場(戶)建設與養殖規模相配套的糞污收集、處理等設施,開展以畜禽糞污處理與利用、轉變養殖方式等為主要內容的標準化改造,切實提高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從源頭上減少畜禽養殖過程中污染物排放量。
參考文獻
[1]試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 和成云.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15(09)
[2]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 于云東,楊顯東.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15(08)
[3]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 李國才,連國新.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5(08)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