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級脫貧攻堅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基本情況
業莊村位于杜樓鎮東北部,東臨岱河,311國道穿越境而過,是一個風景秀麗、民風淳樸、物產豐富、交通便捷的好地方。現轄7個自然村,耕地面積4065畝。 農業人口戶3520人,2014年民主評議貧困戶382戶790人,2015年46戶182人,2016年貧困人口336戶608人,2016年預脫貧65戶156人,完成2016年預脫貧人口脫貧后還余貧困戶271戶45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84%。2017年預脫貧106戶202人。
2、村級集體經濟
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是大棚、土地收入,年集體經濟收入3萬余元。
3、產業結構
本村產業主要為蔬菜種植、畜牧養殖、和農業合作社。畜牧養殖主要是養豬、養羊;農業合作社主要是果蔬業合作社,負責蔬菜的生產銷售。
1、預脫貧人口安排情況
2016年預脫貧人口65戶156人,完成2016年預脫貧人口脫貧后還余貧困戶271戶45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2.84%。
2、特色產業形成情況
我村形成蔬菜種植、畜牧養殖和農業合作社為主的幾大特色產業。其中蔬菜種植700畝,畜牧養殖方面:羊、生豬存欄700頭;農業合作社方面:每年銷售蔬菜700余噸,銷售額210余萬元,利潤100余萬元。
3、村集體經濟來源和到村到戶項目安排情況
2015年以來各部門加大投入實施了多個到村到戶幫扶項目:
2015年大棚蔬菜項目,占地30畝建設大棚21,投資80萬元,該項目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包給貧困戶種植大棚蔬菜。
2016年12月市商務局副局長葛友明撥款5萬元用于村集體經營。
2016年產業到戶項目共67戶,其中種植戶14戶,養殖戶53戶投入資金19萬元,已打卡發放到貧困戶糧補存折。
2015—2016年共實施危房改造12戶,項目資金18萬元,解決了12戶貧困戶的住房安全問題。
2016年全村共有低保戶12戶17人,五保戶22戶22人。
2016年婦聯組織種植養殖技術培訓35人次;村邀請蔬菜種植技師傳授蔬菜種植與管理,培訓人員40人。
4、基礎設施情況
2016年政府投入資金,建設水泥路3.2公里,目前全村道路硬化10公里,達到每個自然村通水泥路,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2016年縣供電公司實施了我村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目前全村線路已基本改造完畢,保障了群眾的用電安全。
5、公共服務提升情況
2016年新村部投入使用,新村部占地面積3畝,建筑面積360平方米,設置有黨員活動室、會議室、為民服務全程代辦點、監控室、婦聯工作室、警務聯防等便民服務機構,并設立了為民服務全程制度,規范了辦事程序,極大的方便了群眾辦事。
三、具體做法
1、四個精準方面
在精準識別方面,我村成立了工作組,逐戶走訪貧困戶,核實貧困戶家庭情況,了解貧困戶需求。并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制”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使每一戶貧困戶都有具體幫扶措施。我們還為貧困戶建立了“一戶一檔”,戶檔案中包括:扶貧手冊、明白手冊、貧困戶身份證、戶口本、糧補存折、住院發票、低保證、殘疾證等資料復印件、貧困戶照片和幫扶責任人與貧困戶的合影。“一戶一檔”的建立使幫扶干部和村干部更加了解貧困戶的情況,為幫助貧困戶落實幫扶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據。幫扶項目實施后我們走訪貧困戶了解幫扶項目實施效果、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情況和“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實事求是的計算出貧困戶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查看居住房屋是否安全,就醫就學是否有保障。根據實際調查了解的情況,梳理出預脫貧人員名單,在村民代表會議上表決通過。
2、雙包方面
我村扶貧攻堅第一書記是市商務局副局長葛友明,幫扶單位是蕭縣廣播電視臺,兩家單位也都分別派人幫扶我村貧困戶。
葛友明副局長多次到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到貧困戶家中了解貧困戶情況,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幫我們分析了致貧原因,指出了脫貧路徑,并親自為我村謀劃落實幫扶項目,為我村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期間,村兩委干部多次到其他鄉鎮學習先進扶貧工作經驗。2016年7月蕭縣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劉忠宇、張武峰等到村上黨課5次。
宿州市商務局、蕭縣廣播電視臺主要負責人和幫扶干部經常走村串戶、走訪貧困戶,了解脫貧需求,制定幫扶措施。單位不定期慰問貧困戶,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并看望貧困戶留守兒童,送去書包、鉛筆等文具用品。
3、村級基礎工作方面
利用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全村整體工作開展,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人居生活環境,擺脫貧困村面貌,建設美好鄉村。
4、群眾滿意度
我們通過“真”“準”“穩”三個方面來提高群眾滿意度。“真”是指貧困戶一定要真實。我們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把符合貧困標準的貧困戶識別出來,使在冊、在檔貧困戶真實、精準。才能在評議和公示中順利通過,才能得到貧困戶和一般群眾的普遍認可。“準”是指幫扶措施要準,根據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和家庭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使每一戶的幫扶措施能夠順利實施、盡快見效,貧困戶有了收益自熱對我們的工作滿意。“穩”是指穩定脫貧。我們根據每一戶幫扶措施效果和該戶的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情況,具體分析該戶是否達到脫貧條件,達到一戶,脫貧一戶。決不搞數字脫貧。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工作,我們做到了絕大多數群眾對我們扶貧工作滿意。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1、我鎮成立了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 多次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共認領了23條整改任務,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問題“四項清單”,實行周調度。建立了鎮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包保制度,鎮各班子成員為包保聯系村整改組組長,每周到包保聯系村督導整改落實情況和問題整改進度。
2、針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堅持自查和上級暗訪督查反饋問題相結合,做到舉一反三、點面結合,對梳理出的13類344個反饋問題,實行掛圖作戰,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3、抽調人員成立了鎮基層基礎工作專班,對全鎮6個村進行了第一輪的檢查,督促各幫扶干部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
(二)大排查、大排查大起底開展情況。
4月6日—25日,我鎮先后開展脫貧攻堅大排查和大排查大起底工作,組織鎮村幫扶干部、各村第一書記對所有建檔立卡戶及部分一般農戶開展全覆蓋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確整改責任人,在整改時限內完成整改。兩次共排查出各類問題337個,5月底前已全部完成。
(三)疫情分析應對情況
1、義務教育方面。全鎮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0人。摸排出線上學習存在困難的貧困學生2人,主要原因是沒有網絡,已通過自行安裝寬帶及教體局幫助安裝寬帶的方式均予以解決。
2、基本醫療方面。全鎮參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貧困人口397人,其中324人由政府代繳。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33人。
3、危房改造方面。全鎮共有2戶貧困戶申請了住房質量提升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
4、飲水安全方面。全鎮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處,涉及12戶貧困戶飲水安全,目前已完工。
5、務工就業方面。一是設置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臨時性務工崗位8人,目前全部正常上崗,已完成3-4月份的工資發放工作。二是協助人社所開發村級新設輔公益崗位2人。
6、扶貧產品認定和產品銷售。疫情期間,版書鎮組織幫扶人摸排貧困戶滯銷農產品情況,并積極幫助銷售。目前通過摸排統計版書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未發現有農產品滯銷的情況。截止目前在幫扶干部和經銷商共同努力下銷售約2800只活鴨、2080個雞蛋、88只雞,總幫銷價值約8.92萬元。
7、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我鎮無返貧、致貧貧困戶。目前國辦系統內共有脫貧監測戶1戶3人,制定幫扶措施共6條;邊緣戶17戶48人,制定幫扶措施共67條。通過幫扶,對1戶3人脫貧監測戶、7戶19人邊緣戶已標注無致貧風險。各村繼續對邊緣戶進行跟蹤走訪,動態關注,更監測臺賬,確保脫貧成效,有效防范返貧。
(四)產業扶貧
根據產業扶貧工作要求,我鎮開展摸底調查,在了解貧困戶意愿以及貧困戶種養殖產業狀況基礎上。現已申報2020年第一批產業扶貧到戶項目共有40戶貧困戶申請到戶項目補貼,共計65267.8元;申請第二批產業扶貧以養定補到戶項目項目補貼,共涉及貧困戶有44戶,共計50590元。
(五)金融扶貧
我鎮目前存量扶貧小額信貸戶貸戶用3戶,貸款金額1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戶貸企用72戶已收回還款,其中涉及非農企業50戶,累計金額129.6萬元。
(六)光伏扶貧
白沙村已上報《2020年白沙村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計劃》,《2020年1-2月白沙村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方案》,《2020年3-4月白沙村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方案》,收益分配已完成打卡發放。2020年1-4月,我村光伏扶貧電站凈收益的為43688元,主要用于公益崗位扶貧和村級公益事業扶貧。
(七)扶貧項目開工和資金支出
2020年我鎮有到村項目3個,投資總額96.7萬元。目前版書鎮白沙村旌白路凌云塔段護坡擋土墻工程、江坑村脫貧攻堅皂角大塘、溢洪道修建工程、江坑村脫貧攻堅張家河道護坎清淤工程三個工程已全部竣工驗收完成資金撥付。
(八)動態管理工作
我鎮嚴格按照貧困戶新識別、家庭人口自然變更的標準和程序進行摸排、核實,按時完成2020年1-4月動態管理工作。家庭人口自然增加0戶0人,家庭人口自然減少1戶8人,新識別0戶0人。截止目前,我鎮建檔立卡戶共167戶397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鎮黨委主體責任,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每周不少于3天深入到村到戶開展實地督導整改工作。對已經完成、長期堅持的整改任務,及時組織“回頭看”,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對推進中的整改任務,對照時間節點,持續跟蹤督辦,對整改不力的嚴肅追責相關責任人責任。
2、進一步落實幫扶措施。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做到每個項目、每筆投資都與貧困人口掛鉤,都落實到貧困戶頭上。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二十七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按照寧南縣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要求我局以本單位幫扶責任人為主體,以杉樹鄉漆樹村為基地,在認真總結幫扶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扶貧日”幫扶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確保目標明確
我局歷來把貧困村幫扶工作作為本單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在接到“開展2019年‘扶貧日’幫扶活動的文件”后,局領導積極召開了全體參與幫扶工作的干部會議,結合當前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制定了開展“扶貧日”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時間、地點、人員、資金的落實,幫扶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強化宣傳,確保活動開展
一是組織幫扶責任人到定點幫扶村杉樹鄉漆樹村進行入戶走訪工作,對幫扶的建檔立卡戶現行生活狀況和生產需求做了了解。二是集中為29戶貧困戶每戶發放了二桶油、一袋米。三是以面對面的形式向貧困戶積極宣傳了扶貧惠民政策,尤其是貧困戶能享受的政策,幫助貧困群眾理清脫貧思路,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四是慰問了駐村幫扶干部,并送上慰問品。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組織力量薄弱,目前漆樹村黨員大多在外地務工,使得村支部班子力量弱化,村級組織功能弱化,幫扶工作開展困難。
(二)漆樹村產業基礎薄弱,村莊的勞動力大量流失,造成漆樹村集體經濟發展難以形成規模化,無法建立起厚實的產業基礎。
(三)貧困戶發展動力不強,雖掌握一定的扶貧惠民政策,但部分群眾思想認識有偏差,主體意識不夠強,安于現狀,有的貧困戶家庭生活沒有目標,致富沒有規劃,小錢不愿賺,大錢賺不來,積極性和主動性極低。
三、下一步計劃
(一)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化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配套建設,提升村民黨員黨性意識和黨性修養,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領導作用,為走好扶貧致富道路,打贏脫貧攻堅戰,打好基礎,夯實陣地。
一、工作目標
以關于扶貧工作的總要論述為指導,認真落實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原則,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產品銷路出窄,增強扶貧產業帶貧益貧能力,筑牢貧困人口長效脫貧基礎,形成持續穩定、互利共贏的消費扶貧長效機制。
二、實施范圍
全鎮5個行政村和4個有貧困戶的社區,以建檔立貧困戶為重點對象,協同拉動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生產的地域性特色產品銷售。
三、工作任務
1、督促各村和社區建立產品名錄。結合上級文件要求,統計供應主體、產品產量、銷售價格、產地等信息,優先將產量穩定、質量可靠的產品納入“名錄”,建立臺賬,及時報送消費扶貧產品名錄。
2、幫扶單位助銷。引導全鎮8個幫扶單位帶頭消費幫扶村、貧困戶產品,通過職工福利采購、“以買代幫”等方式消費“名求”內產品,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
3、電子商務營銷。通過村級電商服務站,建立與貧困村、貧困戶產品銷售利益銜接機制,打通農產品上行銷售渠道。提升農村電商網絡節點的服務能力,建立健全農產品網銷上下游服務鏈。讓幫扶干部通過線上購買方式參與消費,提高電商物流服務站點農特產品銷售規模。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全鎮要把消費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營銷活動,扎實做好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要充分發揮鄉、村兩級干部和幫扶隊伍作用,組織實施好消費扶貧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落實落細。
今年以來,XX鎮嚴格貫徹落實上級關于2019年度脫貧攻堅行動的決策部署,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聚焦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五通十有”,確保所有貧困戶脫貧成果穩固、貧困村穩定摘帽。現將我鎮2019年度扶貧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總結如下。
一、總體工作情況
(一)扎實開展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回頭看”。
聚焦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強弱項、補短板,圍繞“貧困戶識別退出是否精準、貧困村退出是否真實規范、產業項目實施是否規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是否安全高效、幫扶措施是否精準到位、扶貧政策是否應享盡享”等方面,逐村、逐戶進行“過篩子”,并建立問題臺賬,限期整改完畢,確保穩定提高脫貧攻堅質量,目前享受政策貧困戶XXXX戶、XXXX人全部穩定脫貧,XX個貧困村全部穩定摘帽。
(二)全面完成2019年度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工作。
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落實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靠上抓,制定扶貧對象動態調整方案,組織包保干部嚴格按照時間、標準入戶采集信息,并組織專門人員審核貧困戶采集表、錄入扶貧開發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前完成了信息錄入工作。同時按照上級反饋的疑似數據問題,逐條進行核實整改,并舉一反三,確保了系統數據質量。
(三)用好扶貧資金、抓好產業項目規范提升。
把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增加村集體收入有機結合,利用2019年度專項扶貧資金XXX萬元,分配到XX個行政村,委托XX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經營,收益XX萬元,受益人口
XXX戶、XXX人,切實增加村集體收入、貧困戶受益。加大對以往年度的扶貧項目分紅,2019年度累計發放效益XXX萬元,受益貧困戶XXX戶、XXXX人。同時按照項目規范要求,對2016-2019年度6個產業扶貧項目進行規范整理,對產業項目村級評議、鄉鎮審核、公示公告、縣級評審、批復、驗收報告、資金撥付、項目收益分配等全過程開展“回頭看”,對項目檔案資料進行完善,確保產業項目實施規范;完善資產移交協議,將扶貧資產納入“三資”管理平臺,在建好紙質資產管理臺賬的同時,完成“三資”管理平臺數據的錄入。
(四)持續發力,多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鎮團委積極發揮黨的后備軍和助手作用,扎實開展“青春扶貧——金暉助老”行動,組織青年志愿者對扶貧對象呂存社、林存夫、楊懷合、楊懷樹、孔祥莊、莊氏、秦清明、王桂祥等8位貧困獨居老人進行走訪慰問,并為老人送去棉被、米、油等價值200余元的生活用品;通過嚴格審核,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政策在校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63名貧困學生發放雨露計劃金30.9萬元,扶持和幫助貧困學生增加就業發展機會和提高勞動收入的本領;為有部分勞動能力的23名貧困人口提供村環衛工一職,讓他有一定的工資性收入,切實解決其就業能力不強、收入不穩定、就業困難等問題;強化醫療政策落地,辦理發放特惠保險卡2036戶,辦理大病救助
105人,報銷29余萬元,切實減輕貧困戶看病負擔;發放富民生產貸59.8萬元,受益貧困戶598戶(每戶1000元);強化危房改造政策落地,實施危房改造8戶,修繕4戶,切實讓貧困戶住房安全,在“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上不掉隊。
二、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
一些貧困戶思想封閉落后,擺脫貧困狀況、想過美好生活的動力嚴重不足,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能給我多少錢”,而不是“我該怎么做才能脫貧”,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明顯不足。
(二)社會扶貧力量依然薄弱。
社會各界人士、企業在參與扶貧開發工作上尚未形成合力,幫扶質量和水平有待提升,各種幫扶資源有待整合。
三、2020年工作計劃
(一)持續增強“造血”功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加大就業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有就業的本領,有穩定的生活來源,發揮鎮域內扶貧車間的聯動作用,讓貧困群眾不出遠門就能就業。同時與扶智、扶志相結合,鼓勵他們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決心。
(二)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加大脫貧攻堅問題的排查整改,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各項政策落實,堅持“穩中求進”,確保脫貧質量穩固,全部達到驗收標準,全面決戰決勝。并建立長效機制,加大脫貧鞏固和即時幫扶力度,避免返貧和新發生貧困人口。
(三)持續做好產業項目監督,加大項目分紅力度。
嚴格按照產業項目實施方案推進項目分紅,提高項目和資金規范化管理水平,強力推進產業扶貧,保障貧困戶受益長效化、最大化。
(四)持續凝聚社會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