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對每個學生進行了解,并與家長聯系,制定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案。教師畢竟接受過專業培訓,作為知識的傳承者在知識的傳遞,信息的收集等方面比家長更系統,更科學,更合理。教師更懂得如何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如教師懂得對學生應該進行縱向比較,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在學習,行為等方面的進步;而家長更喜歡橫向比較,單位同事小孩又參加何種競賽,獲何種獎,自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笨”。老師應該對父母親的思想誤區及時予以糾正,讓他們明白孩子不是拿來比較的,炫耀的,孩子是要教育引導的。
在學校,老師和其他孩子對其個性和學習活動的影響即中級社會化也是其成長的重要環節,小小的課堂里學生聽到看到的是大大的世界——對遠古社會的回響,對未來社會的展望。過去,很多家長信仰“武力”解決問題,認為要控制子女,讓他們順從,聽話子女才能成才。殊不知,暴力行為不管是語言的過激還是行為的粗暴,打罵子女,都將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教師可以啟迪家長,建議家長看一下周宏教授的賞識教育的書或光碟,充分體會到孩子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本身是沒有優劣之分的。優劣是后人對生命的涂鴉。對生命信任尊重理解,對生命充滿賞識,本來是每個生命都應享有的待遇。所以要充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鏈接。
家庭教育可以把學校教學脫離生活的傾向有機的補充。教育教學的家校聯合本來就意味著校內外、課內外的溝通,這樣,學校教育的去情景化就可以通過家庭教育中的生活化得以糾正。具體來說,一方面,學校教學要善于吸收學生在家庭教育中的積累,使之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起點和智慧資源;另一方面,老師在教育中要鼓勵、提倡學生把課堂所學運用于生活實踐,使書本上死的知識在生活的活水中涌動起來。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成功的家庭教育離不開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尤其是對職校生。家長更要講究教育的藝術性。(1)對子女的期望要合乎實際,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興趣范圍,能力和個性特點,幫助孩子確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2)對孩子的期望不能太低,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他自身的特殊才能。家長要善于發現并及時引導;(3)與孩子交朋友。第四,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4)在對待孩子上,家庭對孩子的要求上要與學校保持一致。這里的所謂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指廣義的成為什么樣的人,狹義的則是具體科學學習的目標。在這一方面,理解的角度也有所差別,常常會出現彼此脫節,甚至矛盾、沖突的情況。家校結合,使得教師和家長在對學生的了解上達成了共識,對學生提出一致性的要求提供了前提保證。這就有利于孩子明確目標,方向,專心學業與發展本身,從而減少心理內耗,健康、順利地成長。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并列成為影響人發展的三大教育因素之一”。因此,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校教育過程中,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普遍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許多家長將教育責任完全放在學校和老師身上,或者認為只要“學校教育的好”,孩子就會學的好。其實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如何結合開展工作呢?具體做到:(1)做好家訪工作。家訪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共同商討如何教育學生最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家訪時的談話時最講究技巧方式的,是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通過談話可以更有意義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講究技巧;(2)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召開家長座談會時,家長、學校都可以介紹和了解學生近期思想狀況、心理狀況。對待學生,既肯定其優點,也要指出其不足。在學校座談會上除開導家長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引導家長跟上時代的步伐,多讀有關現代家庭教育的書籍,更新觀念之外,尤為重要的是引導家長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關心了解孩子,多與孩子交流!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多方面掌握學生的動向亦必不可少,這要求我們應使家訪工作經常化,我們可以通過電訪、信訪或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利用空閑時間去家訪等形式確保學生的穩定、健康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良性互動就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學生受各種不良行為影響。學生的教育成長,無疑是家長和學校的最大成功。所以,要充分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結合。
作者:白平馮卓英楊愛文單位:包頭服務管理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