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婦女受教育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中國成立后,廢除了教育上對女性的歧視,憲法明確規定女子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政府對掃除婦女半文盲和婦女受教育極為重視,貧困地區婦女也有了受教育的條件和機會,使昔日的“睜眼瞎子”有了文化,成為能與男子并肩作戰,懂知識、會管理的現代化新型女性。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女性解放思想、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經濟建設,徹底改變了舊中國將婦女排斥在社會生產勞動之外的狀況,使婦女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農村開展的“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活動中,不斷地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女能手,女強人,她們以主人翁的姿態,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生產力水平較低,貧困地區婦女教育總體水平相對比較落后,尤其在貧困地區鄉鎮農村,婦女教育存在問題尤為突出。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村婦女生產、家務負擔過重,參加文化科技培訓和再學習的精力、體力不足。據調查,她們每天參加農業生產和家務勞動的時間長達14至15個小時的占63%、10至13個小時的占34%,很難有精力與時間參與再學習。
2、培訓經費緊缺、培訓方式落后。目前,農村財政狀況相對緊張,很難從資金上對培訓教材、校舍、師資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同時,落后的培訓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培訓效果。
3、受教育的層次不高。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相當部分女性受家庭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終止了學業,成了低文化水平者,這種狀況嚴重阻礙著農村婦女的素質提高和科技進步。
4、求知求學欲望不強。有些農村婦女自卑自弱,缺乏自主意識,容易安于現狀,每天圍著田頭、灶頭轉,認為只要管好了家、管好了孩子、照顧好了老人就很好了。
5、精神文化生活相對缺乏。在調研中,婦女群眾一致反映,農村的文化生活太少了,能讓農村婦女參加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很少在農村開展,婦女群眾的精神生活十分空虛。一位婦女告訴我們:“農閑沒事干,只能湊到一起打打‘麻將’、玩玩‘撲克’,現在農村已出現了麻將熱、撲克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女性相對容易更多地向宗教尋找精神寄托,有的甚至步入迷信的誤區。
三、導致貧困地區婦女教育落后的原因
首先,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在封建社會里,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如今雖然人們的思想觀念有所轉變,我國把男女平等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來抓,但在農村,重男輕女現象仍然存在,它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如棄女嬰、迫使女性兒童少年早婚或在家搞副業、帶孩子而中途輟學等。部分女童受教育的權利被人為地剝奪。認為女孩子長大要嫁人,農村所謂“男孩讀書,女孩養豬”是她們的真實寫照。其次,經濟轉型時期的沖擊,在市場經濟的激流競爭中,刺激了部分農民的短期行為,認為向前看不如向錢看,認為讀書不如賺錢來得快,少數家長沒盡監護人的義務,讓孩子放任自流,過早步入社會。不少農村女學生貪圖眼前利益而主動輟學或家長迫使子女打工、經商致使中途輟學,一些偏、遠、貧地區農村女學生的失學率有增無減。最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部分家境貧窮的學童,因家庭經濟條件差無力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而中途輟學,提早就業。另外,厭學抵觸情緒的作梗,某些學校辦學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當等,都會導致女生輟學、在校生流失。
四、對策與建議
1、營造有利于農村婦女受教育的良好環境。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村婦女教育工作要給予重視和支持,要把提高農村婦女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從經濟上、工作上多形式、多渠道地解決農村婦女受教育難的問題。各級婦聯組織要把加強農村婦女教育工作列為新經濟時代婦女工作的主要內容,多層次地為婦女受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環境。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及婦女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廣泛宣傳學習的重要性和知識經濟的挑戰性,幫助農村婦女更新觀念,自覺破除小農意識,從而提高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三是加強陣地建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地的農村婦女文化活動場所,為農村婦女創造一個能夠自由學習活動的場所。
2、健全有利于是農村婦女受教育的培訓機制。各級政府要結合各地實際制定適合婦女特點的培訓規劃,要根據不同婦女的不同需求開展培訓,注重培訓的計劃性和科學性、針對性和層次性、多樣性和實效性。政府要從農業專項資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充實農村婦女培訓資金,努力改善培訓學習條件、提高培訓效果,為農村婦女受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3、找準有利于農村婦女受教育的有效方式。加強對農村婦女再教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強科技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新求活求實,科技文化教育要力求做到“三個結合”。一要把農業、實用技術、教育結合起來;二是把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結合起來,要利用好農業科技大學、農民夜校、農函大等載體,建議把農村婦女教育納入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系列。三要把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科技推廣、農村婦女人才培訓結合起來,綜合利用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從而形成更大的工作合力。
4、以科技培訓為載體,提高農村婦女科學技術水平。首先,針對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群體是中年農村婦女且她們文化水平偏低的現狀,對這一部分女性進行科技培訓,事實證明,農村婦女接受科技知識往往徘徊猶豫,她們接受科技知識的特點是“三分看書、七分看樣”,因此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如示范戶、示范村、示范園等,然后,再擴大到家家戶戶的策略較為可行。另外,是抓好農村婦女科技培訓,加強農村使用技術的普及力度,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是培育一批學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典型,通過認真培育、總結宣傳典型,引導廣大農村婦女積極投身到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上來;其次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農村婦女可進行專業技術、市場信息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她們在市場經濟中的生存、競爭能力;再次,對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已經具備一定科技素質的農村婦女應側重于文化科技知識的更新和提高,注重對其進行先進經營管理理念、市場開拓意識和提高新農業科技等方面的培訓,使之成為農村致富能手和帶動農村婦女共同致富的領頭雁。
5、以基礎教育為抓手,提高農村婦女的學歷水平。從基礎教育宣傳抓起,大力宣傳《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知識,使農村婦女群眾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身邊因文化程度偏低而被坑蒙拐騙的鮮活事例教育抓起,使農村婦女群眾感受到缺乏知識的危機感;從婚姻家庭破裂后直接受害者女性占多數的問題教育抓起,讓農村婦女群眾弄清楚沒有知識、不懂法律造成失去自己權益的無奈和無助。只有加強女性學歷教育,提高學歷水平,女性才能最大程度地贏得自己,戰勝自己,才能在家庭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