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國高職英語教育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高職英語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高職英語教育論文

          1觀念

          眾所周知,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在入學錄取時,是以四批(一)或四批(二)的層次錄取的,招生的學生高考分數比本科要低,相比那些重點大學,更是差距甚遠。從這一點便可看出: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先行設定了高職高專的檔次,要比本科差。這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首先,正是基于這樣的教育體制,社會普遍認為高職高專就是比本科劣等的學校,學生也是高考中通過優勝劣汰淘汰下來的差生,社會有這樣的一種輕視,甚至是歧視。其次,社會的偏見會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很不好的影響,據了解,大部分高職高專的學生有自卑感,覺得自己比本科院校的學生低一等,有的便因此而自暴自棄,抱著“混”的態度來打發大學時光,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另外,因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被國家和社會視為高等教育的更重要部分,所以高職高專的教育便不可避免的得到相對少的關注與政府投資。這樣便形成了高職教育的惡性循環。如果要改變這一狀況,我國的教育體制需要有適當的調整,也需要政府通過更加合理的政策來引導社會對高職高專的正確看法,拋棄偏見。英國的高等教育在這一點做得很好,該國的高等教育業劃分為研究型和職業技能型兩大類,但是,這兩大類高校是受到同等重視的,享有真正意義的平等。如果我國的高職高專學院也享有與其他類型大學平等的地位,那么情形一定大不一樣。我們渴望國家有關部門的大膽改革。

          2教材

          筆者所在的學校在選取英語教材時,也經歷了一些變革,起初選定了一些面向本科教育的教材,這些教材質量過關,極少出現諸如拼寫,語法等錯誤,為了降低難度,我們在實施教學時將教材的等級相應放低一級,拿英語聽力這門課來說,第一學期本科生上的應該是第一冊書,那么,針對我院的學生,我們會選擇該套教材的預備級,第二學期本科生應該上該套教材的第二冊,我院學生則上該套教材的第一冊。但是,因為這些教材本來就是面向本科層次的學生,職業技能這方面不能很好地在書本中體現出來。后來,在評估期間,接受評估專家們的建議,我們將教材全部置換成專門的針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在選取教材的時候,我們發現可供選擇的專門的高職英語教材太少了,市面上的高等教育的英語教材絕大部分是面向本科段的,高職高專的英語教材只占了很小的市場份額。而且,經過老師們實踐教學,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我們發現有些教材質量不過關,單詞拼寫錯誤,句子語法錯誤普遍存在。這些有時會誤導學生,他們開始懷疑教科書或者懷疑任課老師,這無疑大大影響了授課效果。我們不反對學生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可是如果學生們因書本上的錯誤而大規模的懷疑抵抗造教學,就會成很不好的后果。教材中出現的這些錯誤,顯然是不應該犯的,如果編者們多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應該就可以避免。不知道是否編者們本身也在忽略著高職高專教材。另外,我們還發現,許多出版社推出的英語教材都偏向商務英語類。比如說,綜合英語教材中的很多課文是與金融,經濟,合同等相關的,泛讀教材也是關于與市場營銷,貨幣政策,企業類型,廣告等主題。聽力教材的對話材料關于合同談判,廣告宣傳,產品介紹,保險等等。往往這些教材圍繞商務方向來選取材料。這可能是因為我國的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大部分是商務方向。可是,對于其他方向的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些教材顯然是非常不恰當的。

          3師資

          如果高職院校的教師和本科院校的教師類似,顯然無法體現高職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宗旨。雖然“雙師型”教師提了很多年,但是,在實施起來卻存在一些問題,學校需要聘請有在外貿企業,工廠等一線崗位工作經歷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在涉外專業領域有著較為成功的經驗,積累了較為廣泛人脈的人才,但是,關鍵問題就在于,這些成功人士顯然已經有著頗豐的收入,大部分學校所提供的待遇是無法與之相匹的,所以,他們中大多不愿受聘學校擔任一線教師。只有一部分實力較為雄厚的公辦職業學院才有能力聘請這些正宗的雙師型教師。另外,我們很多職業學院為了彰顯自身檔次,在招聘教師時,很強調引進人才的學歷。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其實就是從學校到學校。他們在就讀的學校畢業后直接來到高職任教。這樣的教師即使有著高學歷,但如何很好地傳授行業技能呢?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對于那些雖然學歷不是很高,但在自身專業領域有著較成功經驗的人士,尤其是有著從教意愿的人士,應該適度放寬限制條件。

          4實習實踐

          實踐環節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英語教學來說,非英專的學生需要在學校盡可能提高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這些主要還是老師在學校平時的教學中加以訓練,可是,這些學生一旦走出校園踏上實習工作崗位,自身專業領域的英語卻讓他們無所適從。問題很明顯,學校里老師教的英語沒有體現專業性,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專業英語都只開設了一學期,甚至壓根沒有。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比如旅游英語,商務英語,外貿英語等等,學生們實習的時候,有些學生反映往往沒有多少工作需要使用到英語,因為涉及使用英語的環節,企業為了防止錯誤,往往還是派有經驗的員工來處理,實習學員只能做其它工作。這一做法確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校能和企業做好溝通,甚至寄予一定的報酬,請企業安排一些有經驗的員工帶領實習生切實參與到專業工作中去,那樣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事實在于,不是所有的高職學院能夠做到這一點,也不是所以的企業能夠做到這一點。這毫無疑問將會增加學校和企業雙方的運營成本。雖然我們知道,教育國家的接班人,成本顯然不能置于教學效果之前。所以,這一切都有待我們的國家能出臺相關機制來促進校企合作。可喜的是,今年,主席,總理均針對高職教育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做了相關批示,要求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相信隨著我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上述有關高職英語教育的一些問題會慢慢得以解決,或者可以說,正在慢慢改進。

          作者:付小云單位: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