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談裝備制造對技術開展的意義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裝備制造對技術開展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談裝備制造對技術開展的意義

          裝備制造業是陜西的支柱性產業,陜西省政府了陜西省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綱要和加快提高產業集中度的指導意見,其中一項措施就是通過產業集中度及技術創新來提高陜西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那么,陜西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究竟如何?技術創新績效如何?集中度對技術創新績效是否有影響?這三個問題的解決對陜西裝備制造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前期學者對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做的研究

          Moore、Silverman通過研究發現美國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的提高有助于振興裝備制造業[1]。SjakSmulders通過建立理論模型,通過模型論證了集中度與企業創新能力之間的存在正相關關系[2]。Michael指出產業聚集有助于制造業的發展。行業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3]。唐曉華指出我國裝備制造業集中度與研發強度的內生性升級機制,指出高研發強度和高市場占有,導致行業高集中度;同樣,行業集中度高會導致更多的研發支出,更高的研發強度。即:在一個均衡的系統中,集中度和研發強度皆為內生變量[4]。呂毅論述了中國汽車產業集中度高低對市場績效的關系,通過建立回歸分析模型,認為市場集中度和市場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5]。

          從前人的研究可以發現,產業集中度的高低是影響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產業集中度的高低對研發投入、銷售利潤率及經濟績效有明顯的相關關系。那么,集中度的變化對技術創新績效是否有影響,影響的程度和方向如何?基于以上問題本文首先運用2001—2010年相關年鑒的數據對陜西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及技術創新績效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其次,通過相關與回歸分析集中度的變化對其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方向及程度。

          2.陜西裝備制造業行業集中度變化分析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用來衡量產業集中狀況的指標較多??紤]到數據的可得性及分析的客觀性,本文運用區位商法對產業集中度進行測算。區位商是某地區某工業在全國該工業的比重與該地區整個工業占全國工業比重之比。其計算公式為:LQij=Lij/LiLj、L其中:LQLij為區位商或專業化率;LLij為第i地區的第j個產業的產值;LLi為i地區的總產值;LLj為全國j產業的產值;L為全國的總產值。當LQij>1時,表明行業在陜西地區集群程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LQij值越大,則行業集中程度越高,競爭力越大。當LQij<1時,表明j行業在陜西地區集群程度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相對集中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具有競爭力。當LQij=1時,意味著陜西地區的j行業的集群程度與全國行業平均集中度水平一致。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陜西省統計年鑒》,整理出2001—2010年10年陜西省及全國裝備制造業各行業的總產值,運用區位商法進行計算可得2001年至2010年陜西裝備制造業七大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本文選取陜西省裝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DMU1);通用設備制造業(DMU2);專用設備制造業(DMU3);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DMU4);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DMU5);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DMU6);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DMU7)七大行業作為七個決策單元。

          (1)由圖1可知,陜西通用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的區位商值基本上都在0.8以上,說明區位優勢相對明顯。從2000年到2004年陜西專用設備制造業一直處于增長趨勢,到2004年區位商最高值達到1.167,2004—2010年出現了下滑,區位商值從最高的1.167下滑到最低的0.84。交通運輸制造業的區位商值長期在0.9-1.0之間,其行業產值比重占到整個裝備行業的16.29%。自2004年以后,該行業區位商值呈上升趨勢,其原因是陜西省交通運輸業具有龍頭企業的帶動(陜汽重卡、比亞迪汽車)加上陜西對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如在涇渭工業園的重型卡車、工程車為特色的汽車及產業上下游零部件產業集群,在西安市高新區形成了以轎車為特色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等。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已成為陜西省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支柱行業之一,是陜西裝備制造業在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一個行業。

          (2)陜西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品業和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機械制造業的區位商值長期在0.4-0.6之間波動,表明區位優勢不明顯。特別是陜西通用設備制造業在2001-2004年之間處于增長期,2004年以后,該行業進入了下滑期,據陜西省統計局統計,其行業產值占陜西裝備制造業的比重2005-2009年下滑了4.02個百分點。

          (3)陜根據2001—2010年《陜西省科技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基于投入導向的DEA-Malmquist方法,運用DEAP-2.1版本軟件對數據進行運行。計算出全要素生產率、技術進步、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值和規模效率值。其技術創新績效指標之間的關系為全要素生產率值是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乘積;技術效率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乘積。2001年至2010年的裝備制造業七大行業的全要素平均變動值始終在0.9-1.1之間,全要素生產率值出現了上下的波動。2001—2010年全要素生產率均值為1.019,表明陜西裝備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十年中年均增長1.9%,即技術創新績效總體呈現年均增長1.9%。陜西裝備制造業技術進步的平均變化在0.9-1.1之間,且最近幾年出現反復波動。2001—2010年的技術進步年均增長2.4%。陜西裝備制造業技術效率從2001—2010年期間年均下滑了0.3%,表明2001—2010年陜西裝備制造業由技術效率提升裝備制造行業的制造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產品的能力過弱。從2001—2010年各個年份看,首先,除了2008、2009和2010年以外,其余年份全要素生產率值均大于1,可知,全要素生產率在2008、2009和2010年間是下降的,2001—2007年技術創績效是增長的。其次,2001—2010年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是隨著技術效率的變化而變化,由于2001—2004年技術進步值大于技術效率值,則在2001—2004期間技術進步值是影響技術創新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2004—2008年技術效率值大于技術進步值,則2004—2008年期間技術效率是影響技術創新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自2009年后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產生了交叉,出現了技術進步大于技術效率,表明在2009—2010年裝備制造業技術進步是影響行業技術創新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

          3.陜西裝備制造行業集中度對技術創新績效影響研究

          3.1陜西裝備制造業各行業集中度對技術創新績效的相關分析通過對2001—2010年陜西省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的測算和對技術創新績效指標的計算,運用SPSS軟件,得出陜西裝備制造七大行業的集中度對技術創新影響的相關系數,從相關分析可知,陜西裝備制造業的各個行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及技術進步具有正向的相關關系,行業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影響明顯高于對技術進步的影響。從分行業來看,金屬制品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相關系數是0.868,其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的相關系數是極強相關,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相關系數是0.793,屬于強相關,對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571,其相關系數屬中度相關。通用設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效率的相關系數分別是0.849和0.923,其相關度都是極強相關性,對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216,屬于極弱相關,可見其行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和技術效率的影響較大。專用設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分別是0.928、0.958和-0.749,其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和技術效率都是極強正相關,而集中度和技術進步是負相關,可見其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效率促進作用最大;但卻阻礙了其行業技術進步的提高。交通運輸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961、0.952和-0.925,可見其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效率都是極強正相關,而其行業集中度對技術進步出現了強負相關,其行業集中度提高對全要素和技術效率的影響有促進作用,但卻阻礙了其行業的技術進步,說明交通運輸業在過去的十年中的發展只是績效和行業效率得到了提高,技術進步的提高沒有得到質的改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相關系數分別是0.767、0.808,其相關度為強相關,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611,其系數度為負相關,可見其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效率影響最大,但同時阻礙了其行業的技術進步的提高。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效率的相關系數是0.979和0.98,其相關度為極強相關,其行業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248,其相關度為弱相關,可見其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和技術效率影響大。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的相關系數是0.881和0.923和0.802,其行業集中度對所有技術績效指標的都是極強相關,可見其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會促進其行業的全面發展。

          3.2陜西省裝備制造業整個行業集中度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回歸分析為了進一步驗證行業集中度及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需要建立回歸模型進行分析。運用Eviews6.0軟件進行回歸來設立三個模型分析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模型一)、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影響(模型二)和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模型三)。首先應選擇三個模型的類型,通過Eviews6.0軟件分別對三個模型分別進行F檢驗和H檢驗。若F檢驗接受原假設,則說明模型選擇混合效應;若F檢驗拒絕原假設,就排除選擇模型混合效應,進行H檢驗;若H檢驗接受原假設則說明模型選擇隨機效應,若模型H檢驗拒絕原假設則說明模型應選擇固定效應。經過Eviews6.0軟件操作得出三個模型的F檢驗值均為0.0000,然后進行H檢驗,H檢驗值分別為0.0057、0.0000和0.032.說明三個模型都應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單方程形式如(1)、(2)、(3)所示。TFP表示全要素生產率值,TE表示技術效率值,TG表示技術進步值,CR表示裝備制造業各行業集中度。陜西裝備制造業七大行業中全要素生產率的值和值都通過檢驗,R2=0.827,說明陜西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方程的整體擬合程度很好,F=42.356,則集中度對全要素的整體顯著性好。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的系數是1.068,說明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有正相關關系,其集中度的提高會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裝備制造業集中度變量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符合實際意義。陜西裝備制造七大行業技術效率的值及值都通過了檢驗,=0.827,說明陜西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效率方程的整體擬合度好,F=42.205,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整體顯著性好。其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系數是1.489,則集中度對技術效率有正相關影響,說明集中度的提高會對技術效率的增長有促進作用。陜西裝備制造業技術效率的p值、i值都通過了檢驗,R2=0.754,說明陜西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擬合度較好,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系數是-0.548,則集中度對技術進步是負相關影響,集中度的提高會對技術進步有阻礙作用,回歸系數顯著,則集中度對技術進步的阻礙作用顯著。從現實意義上講,裝備制造業集中度的提高,其行業的專業化生產率得到了提高,技術進步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提高,原因是行業內的企業沒有表現出對技術創新的熱衷,一些企業更愿意搭先進企業技術的便車,開始仿制一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產品等,低水平重復生產嚴重。

          4.陜西裝備制造業整個行業的集中度的發展

          (1)呈現出穩中有升的變化趨勢,且七大行業集中度的變化存在明顯的差異。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普通機械制造業、專用機械制造業的集中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金屬制品業和電子及通訊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從陜西整個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動態變化來看,全要素生產率值及技術進步值都有下降的趨勢;而技術效率值有上升的趨勢。從七大行業的動態變化來看,通用機械制造業及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值增長較為明顯,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機械制造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3)從相關分析結果來看,行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及技術效率值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不同行業的技術進步既有正向影響,也有負向影響。行業集中度對技術效率的影響明顯強于對技術進步的影響,但對不同行業的影響程度存在明顯差異。(4)通過陜西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回歸分析可看出,陜西裝備制造業集中度對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的整體擬合度很好,陜西裝備制造業的集中度對全要素和技術效率的都是正向影響,集中度對技術進步出現了負的影響,說明集中度的提高會阻礙整個裝備制造業的技術進步。

          作者:劉冬穎、王書山、張明親單位:西安工業大學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醫療裝備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物探裝備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橡塑技術與裝備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