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產業化與綠色建筑實踐探討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產業化與綠色建筑實踐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筑產業化與綠色建筑實踐探討

          摘要:

          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人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掠奪,使得傳統建筑資源瀕臨耗盡。因此人們必須轉變建筑模式,對綠色建筑進行研究和創新,加強產業化。基于此背景,文章對建筑產業化與綠色建筑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

          建筑產業化;綠色建筑;實踐研究

          綠色建筑是一個范圍很廣的概念,人類建筑從掠奪自然資源轉變為綠色建筑,是建筑行業的巨大飛躍。但實際上我國還未進入到綠色建筑領域,目前仍然以傳統建筑為主,還在消耗自然資源、污染生存環境。綠色建筑不僅是對太陽能資源進行利用,還要突破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建筑設計的限制,真正實現節約資源、資源回收利用、減少污染、環境綠化、建筑安全、人與環境和諧可持續發展等目的,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而不是破環自然資源。

          1建筑產業化

          傳統建筑、產業化建筑、綠色建筑代表了不同層次的建筑形式,是建筑發展、進步的階梯,代表了建筑的文明程度。而建筑從傳統進入綠色,必須進行產業化過渡。建筑產業化使得建筑分工更細致、更明確,建筑設計更完美。建筑產業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帶動了建筑產業鏈的發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1節約資源的迫切需要

          目前建筑仍是使用砂石、燒制砌磚、水泥、鋼筋為主要建筑材料,這些材料都是消耗自然資源得到,而其生產過程是伴隨著生活環境的污染。這些材料的另一大弊端就是不可回收利用,因此造成了自然資源的巨大浪費。隨著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這些材料在急劇的減少。需求與供給形成了嚴重的矛盾。為了解決建筑資源稀缺,不僅是建筑產業化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綠色建筑面臨的問題。

          1.2建筑產業化融入了更多角色

          這也是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分工更細致更明確,意味著產業化更高,融入的角色更多,如建筑開發商、政府、設計師、材料開發商、材料供應商、監督檢查部門等。更多角色的融入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發展和質量的提高,也是建筑產業進步的表現,但是怎樣協調更多角色融入到建筑行業中來,使其保障建筑更加安全,推動產業化更高,是建筑產業化解決的問題。事實上產業化的發展,將這些角色獨立出來從建筑行業中,有利于實現綠色建筑的實踐研究,如材料開發商獨立出來,就會專心研究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材料從自然資源材料向綠色建筑材料發展成為可能;建筑設計師將房屋建筑及設計的人性化又能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智能化,是設計師研究的問題。因此,綠色建筑的實現,需要產業化的推動。

          1.3建筑品質的保障

          不管是傳統建筑還是綠色建筑,其使用的安全、穩定、使用壽命長、方便、節能,是兩者共同的目標。只有產業化才能專業化,只有專業化才能現代化,進而綠色化才能實現。因此從產業化的分工中可看出,分工越細做工更好,其質量更高,產業化是建筑質量的保證。

          2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一個范圍很廣的概念,對于它的研究是無止盡的。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使用節能環保的材料、節能施工方法、節能房屋建筑設計都可以稱為綠色建筑,只不過綠色節能的程度不同而已。在綠色建筑里面我們從以下方面進行。

          2.1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

          這個是完全可實現的,例如通常的建筑砌磚都是開采泥土燒制而成的,在燒制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因此不利于節能減排,凈化空氣;且泥土開采會影響到地質塌陷、破壞地下水源的現象。為此通過加工廢舊煤渣進行砌磚燒制,這樣就會變廢為寶,既利用了廢舊材料,又節約了土地資源。又如對廢舊鋼筋的回收利用,現在每年要拆遷很多的危樓住宅,而危樓住宅的墻體中有大量的鋼筋,因此對它們的回收利用是相當可觀的。通過回收進行冶煉加工,重新制成鋼材料,用于其他建筑或其他行業。

          2.2科技研發創新

          這既是建筑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又是進行綠色建筑研究的需要。建筑中很多方面是需綠色研究的,如對建筑鋼材的研究,試驗研究表明,碳纖維的柔韌程度和強度均超過鋼筋的,因此用碳纖維代替鋼筋是完全可實現的,而碳纖維存在于很多物質中,如植物碳纖維、動物碳纖維等。碳纖維的物理特性給綠色建筑打開了一扇可行的大門。可從綠色植物中提取大量的碳纖維來加工建筑材料,進而代替鋼筋,這樣就節約了鐵礦資源。碳纖維取代鋼筋只是綠色建筑的開始。此外通過改變建筑設計,來提高建筑對太陽能、風能的轉化利用。鋼化玻璃取代傳統的建筑墻體,既可使建筑變得更加優美,還可通過鋼化玻璃吸收大量的太陽能,再轉化為電能,讓整個建筑成了一座發電站。可節約電能資源,進而減少火力發電、水利發電。因此科技研發創新才是實現綠色建筑的硬通道。

          2.3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

          混凝土是目前最面廣量大的建筑結構材料,進行混凝土綠色生產是綠色施工、推廣綠色建筑的關鍵技術之一。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是指在產品的選材、設計、生產、供應活動及產品評估管理中,以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職業健康為核心,以管理和技術為手段,通過混凝土生產全過程要素的控制以及優化,實現混凝土生產的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并有效地改善廠區職業健康環境。混凝土綠色生產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有如下特點:在利益上注意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在生產流程上注意原材料節約和環境保護;在生產管理上更加注意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2.4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系統

          目前,世界上能源短缺,世界各地都在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開發新能源,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被開發和廣泛應用。真空管型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真空夾層,成功地消除了氣體對流和傳導熱損失,選擇性吸收涂層的使用,減少真空集熱管輻射熱損失。其核心組件的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更好的利用太陽能提供熱水來服務用戶。例如,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系統,每天使用10h,消耗電量30kW/h,使用20年可以節省電費20×365×10×30×0.8=175.2萬元。因此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可以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

          3結束語

          總之,建筑產業化與綠色建筑是緊密相連,產業化有利于助推綠色建筑的實現。只有在產業化中人們才能集結技術、人才進行綠色環保材料的研發創新,以及綠色建筑的設計等。而綠色建筑又是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提高了產業化生產鏈的加深。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我們必須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雅如.基于全產業鏈思維的中國院建筑產業化研發實踐[J].建筑技藝,2015,(4):28-31.

          [2]王莊林,伊藤元重,吉田修,等.日本綠色建筑產業化發展動向(上)[J].住宅與房地產,2016,(11):75-80.

          作者:陳梓力 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