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關漢卿雜劇音韻之美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關漢卿雜劇音韻之美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漢卿雜劇音韻之美分析

          本文作者:龍燦宇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關漢卿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戲曲作家之一,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學界對其劇作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討思想意蘊、人物塑造等方面,本文試從關劇的宮調、曲牌及音韻運用入手進行探討,從中不難見出,關氏亦頗為注重曲作的可“聽”性,音律韻響自然諧和,能與劇情發展緊密結合,具有強烈的音樂美。

          一、從宮調組合上看,基本保持緊密連貫,總體風格自然和諧

          第一,各套曲的宮調組合順暢有序。元雜劇的成熟體制是四折一楔子,一折即一個套曲,每個套曲采用一種宮調,不同宮調的音階進程不同,音樂旋律有所變化,表達出的情感也不盡相同。關漢卿現存完整的雜劇共十八部,選用仙呂、南呂、中呂等八個宮調,這些宮調又有九種不同的貫串方式:仙呂—南呂—中呂—雙調(《哭存孝》、《金線池》、《玉鏡臺》、《魯齋郎》、《陳母教子》);仙呂—南呂—中呂—正宮(《西蜀夢》);仙呂—正宮—中呂—雙調(《單刀會》);仙呂—南呂—正宮—中呂(《謝天香》);仙呂—南呂—正宮—雙調(《蝴蝶夢》、《竇娥冤》、《五侯宴》、《裴度還帶》、《拜月亭》);仙呂—中呂—越調—雙調(《望江亭》、《調風月》);仙呂—南呂—越調—雙調(《緋衣夢》);仙呂—正宮—越調—黃鐘(《單鞭奪槊》);仙呂—商調—正宮—雙調(《救風塵》);這些組合看似繁雜,然結合各宮調的音樂特性,探討其節奏變化,便可發現關劇的宮調組合自然有序,較好地體現出劇情發展和情感流變。

          前人燕南芝庵曾對宮調的音樂風格進行概括,據他所言,仙呂宮“清新綿邈”,節奏平和舒緩;“感嘆傷悲”的南呂宮與“凄愴怨慕”的商調節奏近似,都是緩慢、悠長婉曲;正宮調性為“惆悵雄壯”,節奏不快但沉雄有力,氣勢磅礴;“富貴纏綿”的黃鐘宮,節奏和緩適中,便于刻畫較輕松的情態;越調、中呂和雙調都具有緊張激烈的節奏,但又有所區別:越調“陶寫冷笑”,緊張尖銳,中呂宮“高下閃賺”,節奏有力、多變“,健捷激裊”的雙調則更有激越深遠的意味。因而,關漢卿選用的八個宮調主要包括五種節奏:平和舒緩、悠長婉曲、沉雄有力、輕松和緩、緊張激烈,關劇里的宮調組合也就是這五種節奏的音樂旋律各自組合。依此推論,在關劇中有以下六種旋律組合方式:1、平緩的開端(仙呂宮)—悠長婉曲,逐漸向前發展(南呂宮)—緊張激烈的高潮(中呂宮或越調)—深遠而有力的收尾(雙調);(如《哭存孝》)2、平緩的開端(仙呂宮)—悠長婉曲,逐漸向前發展(南呂宮)—緊張激烈的高潮(中呂宮或越調)—沉雄有力的收尾(正宮);(如《西蜀夢》)3、平緩的開端(仙呂宮)—悠長婉曲,逐漸向前發展(南呂宮或商調)—沉雄有力,進入小高潮(正宮)—緊張激烈或深遠有力的收尾(中呂宮或雙調);(如《救風塵》)4、平緩的開端(仙呂宮)—沉雄有力,進入小高潮(正宮)—緊張激烈的高潮(中呂宮或越調)—漸趨和緩、輕松的收尾(黃鐘宮);(如《單鞭奪槊》)5、平緩的開端(仙呂宮)—沉雄有力,進入小高潮(正宮)—緊張激烈的高潮(中呂宮)—深遠有力的收尾(雙調);(如《單刀會》)6、平緩的開端(仙呂宮)—突然轉入高潮,緊張激烈(中呂宮)—緊張尖銳,高潮持續(越調)—深遠有力的收尾(雙調);(如《望江亭》)各種旋律發展、宮調組合都有一定的過程和順序,自然流暢,或者由開端、發展,到高潮、結局,或者在開端之后奇峰突起,迅速轉入緊張的高潮階段,或者以小高潮緊接大高潮的方式,將緊張氛圍渲染到極致,又或者在激烈的高潮中戛然而止。

          第二,結合關劇看,上述各種宮調的組合發展都與戲曲情節、情感基調的變化密切相關。一部雜劇中宮調的變動應適應劇情、情感的大體發展過程,貫串一體,從而使全劇音樂風格保持和諧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單鞭奪槊》第三、四個套曲的宮調組合比較特殊,關漢卿其余十七部劇作,都是在中呂宮、正宮或越調后接用雙調、中呂宮或正宮,即在高潮后繼以較有力的收尾,而《單鞭奪槊》則以越調與和緩的黃鐘宮組合。這樣的宮調組合并不奇怪,劇本第三折演述李世民被單雄信困在榆科園,徐茂公前去阻攔,而李慌忙躲避,形勢緊張萬分,幸好尉遲恭及時趕到打敗單雄信,此處有驚無險,選用越調相當合適,到第四折,作者為進一步渲染尉遲恭的英勇,專門借探子之口向徐茂公復述二人的打斗場面,劇中人等都已知道尉遲恭獲勝,滿懷自豪與高興,因而此處選用黃鐘宮,用較為和緩的旋律表現場上的輕松氣氛,以與故事情節的演變相符合。

          二、從曲牌選用上看,每組套曲中的曲牌調性一致,銜接自然、緊密

          首先,關漢卿在選擇曲牌時,遵循“一宮一套”的組合原則,但也兼用“借宮”之法。一個套曲由眾多曲牌組成,在關漢卿的劇套中,各套曲基本上只采用同一宮調的曲牌,如《緋衣夢》第一折的曲牌組合為:[仙呂•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后庭花]、[青哥兒]、[賺煞]以上曲牌都屬仙呂宮,音階進程一致,整首曲子的旋律也相對完整、和諧。

          當然,關漢卿偶爾也會從其它宮調中借用曲牌,即“借宮”,但他謹依借宮之法,即劉熙載所說的:“既須考得某宮調中可借某牌名,更須考得部位宜置何處,乃得節律有常,而無破裂之病。”互借的兩個宮調調門相差不遠,音階變化相似,以避免因突然變調而造成斷裂,節奏、旋律能夠自然平穩地過渡,如《竇娥冤》第三折所用曲牌為:[正宮•端正好]、[滾繡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鮑老兒]、[耍孩兒]、[二煞]、[一煞]、[煞尾],該套曲本用正宮,可其中的[快活三]、[鮑老兒]曲牌卻屬中呂宮,[耍孩兒]曲牌屬般涉調,關漢卿在正宮套曲中借用了中呂宮、般涉調的曲牌,不過,中呂宮、般涉調和正宮的調門相同,均為小工調,互借后仍能保持曲調和諧統一。其次,各套曲曲牌連綴緊密。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三種連綴方式:一是“子母調”,兩支曲牌循環使用,像《單刀會》第二折,除第一支用[端正好]、末尾兩支用[叨叨令]和[煞尾]外,中間部分為[滾繡球]、[倘秀才]兩曲循環,一共循環三次;《謝天香》第三折循環使用[滾繡球]、[倘秀才],各循環兩次。二是“姑舅兄弟式”,幾支曲牌固定連綴使用,在《哭存孝》、《緋衣夢》等劇中都曾固定連用[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曲。三是“疊曲體”,即一支曲子連貫疊用數次,如《單刀會》第一折疊用兩支[金盞子],《玉鏡臺》第一折疊用[寄生草]兩次,疊用[六么序]兩次。如此一來,曲牌銜接更緊密,更能有變化、有層次地展現旋律和曲中情感的發展,富于音樂美,這些都是歷代曲家們公認可行的曲牌連綴之法。

          三、從音韻上看,關曲的韻響整齊、傳情

          關曲用韻,如前人所說,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字暢語俊,韻促音調;漢卿曲如繁弦促調,風雨驟集,讀之覺音韻泠泠,不離耳上,所以稱為大家。展現了自然和諧的音韻美。中國韻文創作的歷史悠久,押韻可以使相同或相似的聲音反復出現,造成回環往復、整齊諧和的聲響效果,念著順口,聽來順耳。關漢卿曲作的每個套曲都是一韻到底,中間從不換韻,如《救風塵》中四個套曲的用韻分別為:齊微韻、尤侯韻、真文韻、魚模韻;在很多曲子中,幾乎每個句子都押韻,如《蝴蝶夢》第一折王母唱詞:“仔細尋思,兩回三次,這場蹊蹺事;走的我氣咽聲絲,恨不得兩肋生雙翅。”各句均押支思韻;《西蜀夢》第四折[倘秀才]:“官里身軀在龍樓鳳樓,魂魄赴荊州閬州,爭知兩座磚城換作土丘!天曹不受,地府難收,無一個去就?!比河群铐?,相近的聲音回環往復,極大程度地體現出韻響的諧和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關漢卿并沒有隨意用韻,他大多根據曲作的情感內容選擇適當韻部,借韻響的表現力傳情表意,如上面所引王母唱詞,押支思韻,從音樂風格看,該韻“萎而不振,聽之令人不爽”,音響不夠嘹亮圓轉,屬中下等韻部,一般不宜選用,但結合劇情看,卻非常合適,當時王母突然聽說丈夫被人打死,她心亂如麻,慌忙趕去現場,關漢卿選用這一委頓無力的韻部,正好能夠傳達出主人公慌亂悲慟的情緒,韻響與情感渾然一體,更能打動觀眾;再如后代曲家曾指出“尤侯之幽”、“蕭豪之響”,意即尤侯韻大體具有幽深抑郁的色彩,蕭豪韻偏向響亮陽剛,關漢卿在表現深沉憂傷的情感時多用尤侯韻,《竇娥冤》中竇娥感嘆自身命運坎坷的唱詞,用的就是尤侯韻,《單刀會》中喬國老描述關羽英勇事跡,作者便采用蕭豪韻以突顯關羽的英雄氣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AI文章写作

          高效、专业、量身定制满意为止!

          开始体验
          文檔上傳者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