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技術隊伍建設發展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技術隊伍建設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技術隊伍建設發展

          隨著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編制體制的調整,各院校電化教育中心均更名為教育技術中心,加之多媒體制作及信息網絡的合并,使各教育技術中心實力得到加強。但各院校教育技術工作發展不平衡,特別是教育技術隊伍的建設,沒有放在院校教育的重要位置,還存在著重人才使用,輕人才培養的傾向,影響了教育技術作用的發揮。教育技術隊伍是院校教育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院校教育技術工作組織與實施的骨干力量。現就如何加強軍隊院校教育技術隊伍建設作初淺探討。

          一、教育技術發展回顧與認識

          教育技術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在其發展初期主要體現為電化教學手段的應用。電化教學在我國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進行研究并應用于教學中,但真正引起重視則始于一九七九年,盡管當時電教設備簡陋,使用方法也比較簡單,但已給教育界增添了生機與活力,調動了廣大教、學員教與學的積極性。二十年來(特別是“九五”期間),軍隊院校電教工作認真貫徹軍委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瞄準高新技術發展方向,培養高技術條件下打贏局部戰爭的合格軍事人才,以質量效益為核心,以電教應用為中心,重點加強了多媒體課件建設和網絡建設。基本形成了“編制體制合理、隊伍素質較高、教材規范配套、設備配置合理、科研學術活躍、應用效益明顯、規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學高效、富有生機活力”的教育技術體系。培養了一支業務能力較強、學術水平較高、專業門類齊全、能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專職和兼職教育技術隊伍。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以數字和多媒體網絡為標志的信息時代,已為教育技術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條件和理論根據,電化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需要。由此,現代教育技術應運而生。就目前院校教育技術中心的職能而言,主要有三條:即行政管理職能、教學職能和教學保障職能。根據教育技術的功能又可分為:教育技術的實踐與研究、教學設計、教學評估、教學科研、電視教材和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子投影創作、教學網絡建設與管理、網絡遠程教育、硬件安裝、調試與維修等等。根據行政結構還可分為:電視教材制作組、媒體制作組、網絡信息組和硬件保障組等等。

          教員是開展教育技術工作的主體,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專職和兼職教員隊伍是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關鍵。目標確定以后,教育技術隊伍建設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要求,即“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技術意識,能適應和滿足實踐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需要的教員隊伍,培養一批實踐教學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骨干力量,研發一批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學軟件,建立一套實踐教學和教育技術的教材體系和評估體系”。

          二、專職教育技術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教育技術隊伍是院校教育現代化的主力軍,不僅需要淵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很強的超前意識。建設一支熱愛教育技術事業、政治合格、技術精良、人才、年齡、知識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教育技術隊伍是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教育技術中心由于受編制所限,職責明確分工比較困難,所以要求教育技術教員一專多能、身兼數職,既能熟練制作電教教材,又能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既要掌握教學設計,又要懂得網絡建設。由于每項職能其內容有所不同,要求每位教員在教育技術方面必須具備大學以上學歷或雙學歷。

          1、新教員的吸收與培養。由于我軍大部分院校的培訓規格是大學本科,教育技術中心需要招聘地方或軍隊院校培養的具有教育技術學學士學位以上的大學生或碩士研究生,經過半年的集訓與鍛煉,在教育技術中心上崗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有:(1)學習軍隊及本院校的教學法規、條例和軍事心理學;(2)學習本中心職責及各種規章制度;(3)了解和熟悉本中心所管轄的教學設施及設備;(4)認真學習電教設備操作規程及說明要求;(5)學會網絡與媒體播放及配接;(6)引導新教員參與教學設計與教育技術研究;(7)在老教員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并在實習期內完成一部電教教材的制作;(8)輔導新教員進行教育技術學課程“一堂課”試講、練講。根據以上內容,組織通過教學鑒定。但通過教學鑒定并不等于完全勝任本職工作,仍然需要老教員的傳、幫、帶。帶出高水平,幫出好苗子,對新教員要善于發現、大膽使用、嚴格管理,讓他們勤動腦,多動手,多出成果,在教育技術隊伍里有立足之地。同時,鼓勵新教員參與第二學歷的學習,使他們在軍事理論知識方面具備相應的學歷水平。另外,也可從其他專業中吸收學歷較高,現代教育意識(特別是媒體及網絡技術)較強的適合教育技術工作的教員充實教育技術隊伍。這樣的教員,起點高,自學能力強,培養周期短,可以更好地適應教育技術工作的要求。

          2、重視在職教育技術教員的繼續教育。全軍教育技術教員及工作人員已逾千余,他們在教育技術這塊熱土上默默耕耘,為培養合格軍事人才努力工作著。但是教育技術這門學科日新月異,知識在不斷更新,水平在不斷提高。教育技術教員由于工作繁忙,不能拿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為此除了鼓勵他們在職學習、自學成才外,還要系統或短期進行教育技術專業的繼續教育,既彌補專業教員對教育技術新知識缺乏系統性掌握的不足,又使他們能夠學習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及最新成果,扎實有效地提高專職教員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教育技術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戰略是教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所以繼續教育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來保障:一是建立相應的繼續教育基地和場所。使年富力強的年輕教員具備繼續攻讀教育技術學碩士、博士的機會,進一步開發和研究國內外教育技術領域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對于其他教員,每年應有3~5%的名額參加地方或軍隊教育技術短期培訓,旨在掌握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提高工作能力,并對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盡管目前已有教育技術專業培訓基地,但短期培訓較少,不能滿足教育技術教員渴求新知識的欲望。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是二十一世紀初教育技術界的一項重要革命。培訓內容要充分注意時代的特征和全球教育技術發展的趨勢,具有超前意識。理論上首先要跟上發達國家的教育技術水平,實踐逐步跟上,借鑒別人的經驗,使我們的教育技術發展少走彎路。二是建立相應的繼續教育制度和經費保障制度?,F代教育技術是教學改革的制高點,知識更新勢在必行,所以有人預言“領先一步就將領先一個時代”。盡管目前教育經費十分短缺,但是我們只要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采用最新技術就容易實現超越”這一現實,就會舍得投資,有計劃有步驟去培養人才,每年從教育技術隊伍中抽出教員去接受繼續教育,更新觀念,接受新知識,用最新的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武裝自己的頭腦,促使教員由模擬向數字時代的轉換,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跨越,在未來的數字網絡信息時代,不能只停留在電視教材制作的水平上,否則會被時代所淘汰。同時把繼續教育、接受培訓與教員的考核、職級評定、任用和晉級結合起來,實行獎勤罰懶,使教員的現代教育技術觀念、意識經常處在最新的、最超前的位置。另外還要把教員繼續教育作為教員隊伍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行政領導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3、正確認識教育技術隊伍的地位和作用。各級領導要關心和支持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建立相應的政策、措施和法規,鼓勵教員在教育技術方面多搞科研、多出成果,所出成果與其他科研教學成果同樣對待,并作為提前晉職晉級的條件。教員的電教工作量應與其他教員上課同樣對待。建立教育技術工作量計量制度和野外作業、高頻及x射線環境下工作等對身心健康有害的補償制度,統一標準。教育技術隊伍是院校教員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正確認識教育技術隊伍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把教育技術教員與任課教員割裂開來,并且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育技術教員的創新意識和創作熱情,保護教員的勞動成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留住教育技術人才,使教育技術中心保持相對穩定。

          三、兼職教育技術隊伍建設與培養

          在學科中培養教育技術兼職教員,是搞好教育技術工作的重要環節。兼職教員隊伍既是教學一線專業知識的傳播者,又是教育技術的實踐者,正是由于他們的示范作用,帶動了全體教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手段,屏棄一支粉筆一本教案的傳統授課模式,應用網絡媒體技術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教學,增加了知識信息,提高了教學質量。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兼職教育技術隊伍的建設。

          1、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教育技術設備、設施和電教教材是學科教員開展教育技術工作的基本條件,是學院教學改革、改善辦學條件的重要措施,沒有相應的軟、硬件作保證,學科教員開展教育技術工作的積極性再高,也難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全軍校園網的建立,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境。但是,目前少數校園網在教學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一是資金不足,教室網絡終端設備不配套,教員有勁使不上;二是網絡資源不足,限制了教員運用教育技術資源進行教學。因此院校要舍得投入,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對已有的校園網進行完善與配套,教育技術中心要統籌規劃,有計劃地組織學科教員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的研制和開發,豐富軟件環境,使校園這條信息高速公路有車跑,車上有貨載。

          2、兼職教員的培養與提高。兼職教員的中介作用,使教學一線與教育技術中心的工作能夠協調,信息得到反饋。兼職教員對教育技術應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技術實際水平的發揮。所以在教員隊伍中(特別是主要學科中)培養教育技術骨干,使他們成為教育技術兼職教員很有必要。要把“不會計算機不能當教員,不用多媒體不能上講臺”作為考核教員的標準,對教員實行普及培訓。兼職教員培訓只需納入本院教學范圍,由教育技術中心承擔授課任務,上級機關給予指導,并外聘教育技術專家講解當前教育技術發展現狀及新技術、新成果、新信息等內容。定期或不定期地培訓兼職教育技術教員,把它作為一種制度堅持下去,必能收到較好效果。工作中要充分調動兼職教員的積極性并從物質和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平時讓他們積極參與本學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評估,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認真總結教育技術經驗,撰寫教育技術論文并進行教學交流,以點帶面,從而帶動一大片。為了推動教育技術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海軍飛行學院先后舉辦了“二維、三維動畫制作集訓班”、“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班”和“計算機軟件操作使用集訓班”,組織中青年教員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觀摩比賽”多次,收到較好效果,培養了一批教育技術骨干。

          教育技術隊伍建設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在上級機關的正確領導下,有相應的政策、法規作保障,只要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教育技術隊伍必將越來越壯大,實力越來越強,這支隊伍必將成為全軍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培養適應“打贏”需要的軍事人才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