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批評技巧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批評技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批評技巧

          有這樣一件事:土耳其數百年來都在仇視希臘人,他們決定趕走希臘人。由此導致了近代史上一場激烈的戰爭,結果土耳其獲勝。當希臘的兩位將軍鐵考彼斯和狄阿尼向土耳其總統凱末爾請降時,凱末爾并沒有擺出一副勝者為王的姿態。相反,他握著他們的手說:“二位請坐,你們一定很累了!”當談到戰爭情況時,為了不讓對方感到特別痛苦,他就謙遜地說:“戰爭就好比競技比賽,有時候高手也會失敗的。”一位總統能說出這樣一席話,著實讓人敬佩。

          可是,我們有些教師對待學生,尤其是被他們稱作“差生”的學生,就不顧及他們的面子。當那些學生犯了錯誤時,他們就厲聲呵斥他們,讓他們站在座位旁,或站到教室外,以此來懲罰他們。現在,國家、學校明令禁止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這時,有些教師的懲罰措施也“與時俱進”。他們將那些“差生”從學生群體中隔離開來,將他們的座位安排在某個特殊醒目的位置,在學生、教師的面前對他們進行冷嘲熱諷。總之,就是要讓學生的臉上無光。

          當我詢問這些教師這樣做是否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時,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我這還不是為他好?”但是據我觀察,很多教師并沒有很公正客觀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之所以對部分“差生”橫眉冷對,關鍵在于他們的教師威嚴面臨學生的挑戰,為了保住所謂的教師面子,他們甘于剝奪學生的面子,并用“我這還不是為他好”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作為擋箭牌。我想,學生,也包括那些所謂差生內心深處都有很強的“受人尊重”的自我需要,所以,當一些教師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不失而去剝奪學生的面子時,大部分學生會跟教師“對著干”,一場場師生對峙的戰事就此拉開了帷幕。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據此就完全否決了教師對學生的良苦用心。可是,我們難道為了教育好學生就必須要以犧牲學生的顏面為代價嗎?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怎么會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才呢?

          其實,我們只需要幾秒鐘時間先想后說,說一兩句體諒對方的話,就能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最簡單的就拿學生上課講話來說吧,一些優秀教師往往會讓講話的那位學生站起來,對他說:“我剛剛看到你在下面談得很熱烈,我想你一定有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我們很想聽聽,我相信同學們也一樣。”這樣,這個學生就會很有自重感,結局也會很不一樣。

          因此,我們對待學生必須向對待成人一樣,公正客觀,尊重他們的建議,傾聽他們的心聲,培養他們強烈的責任感。一句話,就是一定要讓學生保持他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