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職業學校班主任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學校班主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理財教育——讓手機成為理財的平臺

          現在,很多的職校生在擁有手機之后,有事沒事都常打電話、狂發短信,甚至于煲電話粥,根本不去考慮費用的問題。等到月底的時候一算帳才發覺一個月竟用去了200多元,有時甚至超過了300元。當然,這與我國傳統教育中缺乏理財教育有一定的關系。而班主任可以利用手機消費問題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財教育。

          首先是在選擇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有相應功能的手機,同時考慮到自己還在用家里的錢以及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手機應定位在“經濟實用”、“適合自己”上。其次,在網絡以及套餐的選擇上,也要從個人喜好和經濟的角度作慎重考慮,不要多花冤枉錢,盡量做到“錢”盡其用。例如,愛發短信的學生可以選擇短信多優惠多的套餐,而且根據自己的用量選擇合適的種類。另外,對自己手機的費用一定要做一個合理的規劃,不要沒事亂打電話、濫發短信,而真到了有事的時候卻欠費停機了。

          班主任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手機”理財教育的時候,不僅要從以上所述進行宏觀指導,還可進行一些細節技術上的微觀引導。譬如,短信是按條收費的,所以發短信就不應該像上網QQ聊天一樣隨機簡短,而是盡量一條短信能說完的不要分兩條發。

          二、情感教育——把手機當作情感的紐帶

          學生能夠得到家長的同意、并順利擁有手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聯絡方便,隨時隨地都可聊上幾句。學生有什么喜事可以與家人分享,有什么想法可以與家人溝通,有什么煩惱也可以向家人傾訴等等,在電波中感受家的溫馨。因為職校生大多住校,有些甚至遠離家鄉,這樣的情感交流對他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班主任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一些節日或是家人的重要日子(如生日或父母親的結婚紀念日),給家人打個電話或發條短信。特定時間的特殊話語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一位學生家長曾跟筆者說過這樣一件事:他的女兒由于性格的原因,跟父母在言語上交流溝通的不是很多,在一起的時候也不會表露太多的情感,作為父母親的他們均以為自己的女兒的情感較為淡漠;然而在父親生日的那一天早上,女兒給他發了條短信——祝爸爸生日快樂!這條短信讓他快樂了一天,到了晚上女兒又給他打了個電話,說了很多祝福的話語,把他感動得淚流滿面。多么溫馨的場面!——手機成了家人情感交流的紐帶。

          其實,不僅是家人,同學、朋友、親戚也都可以通過手機進行聯絡情感。一句溫馨的話語,一條祝福的短信,無論是發還是收,都能促使學生的心靈健康快樂的成長,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禮儀教育——借手機傳遞良好的修養

          我們國家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們的教育也很重視禮儀教育;但是對于“手機”這一新事物,很多學生卻不注意了。于是,在教室里、集會上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在校園的路上不時走過拿著手機大聲對話的學生,真的有事要聯系學生時卻得到關機或欠費停機的回答等等。手機是一個與人接觸交往非常重要的媒介,學會很得體地用好它,能幫助學生提升內心的道德信念和禮貌修養。

          班主任可對學生進行以下關于手機的禮儀教育:1.遵守公共秩序;2.語言文明;3.態度文明;4.維護正常使用。了解手機的話費情況以免停機,關注手機的電量以免關機,換了手機號碼要及早告知主要的交往對象等。

          四、安全教育——給手機加道安全防火墻

          曾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有一名學生邊走路邊發短信,沒注意過往車輛,結果在一路口處被一輛急駛而來的轎車撞成重傷。所以說,手機在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下轉第100頁)(上接第140頁)的同時,也隱藏著很多安全隱患,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關于手機的安全教育也勢在必行。

          首先,應教育學生養成走路不用手機的習慣。特別是在擁擠的街上,車來人往,一不注意就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安全事故。套用一句導游經常對游客說的話:“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我們應讓學生記住:“走路不用機,用機不走路”。

          其次,要教育學生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雖然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但手機依然是貴重財產,一旦失竊,終歸心痛。無論在教室還是在寢室,都應盡量做到機不離身、機不離眼(手機充電時)。

          再次,手機的安全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內容:1.不要長時間連續使用手機,否則手機電磁波輻射會對頭部產生一定的危害,造成神經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悶、頭暈目眩;2.手機在晚上開機時,不要放在枕頭附近離頭部太近的位置;3.不能在醫院、加油站、飛機上使用手機,否則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最后,還要增強對手機不良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恐怖、兇殺、詐騙之類的短信和一些陌生電話。職校生正處于青春期,在智慧認識、情緒調控和社會經驗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足,極易墜入“不良信息”的陷阱。若不加強這方面的安全防范教育,一些盲目迷信上網的悲劇會在手機不良使用中重演。

          總之,手機進校園是社會發展必然帶來的事實,也給我們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只要我們班主任以創新、發展的眼光看待它,在平時的教育管理中加以正面引導,不僅可以使學生使用手機走上正常的軌道,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認識水平、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上產生一個飛躍。讓學生具有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讓手機在校園內綻放“文明之花”——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程雪飛,裘建軍.中學生帶手機現象調查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5,(8).

          [2]劉逸新編譯.禮儀指南[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3]張迪良,汪韜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領域——由手機文化引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摘要】文章從職業學校班主任的角度探討了以手機為載體的思想教育:把手機當作情感紐帶的情感教育,讓手機成為理財平臺的理財教育,借手機傳遞良好修養的禮儀教育,給手機加道安全防火墻的安全教育。

          【關鍵詞】手機;思想教育;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