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閱讀教學思維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深刻性。
閱讀思維的深刻性要求閱讀文章時能進行深入的思考,由表及里,透過事物的外部現象,抓住問題的本質。否則,閱讀理解只能停留在淺表層次。針對這一特性,我教給學生"追根法",引導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對課文進行追根尋底的分析。如:教學《鄭人買履》一課時,組織學生討論:這個鄭人錯在哪里?我們班的一個學生回答:"他錯在只相信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最終沒有買到鞋。"這個道理是淺顯的,沒有暴露問題的本質。我引導學生用"追根法"盡心追問思考。先問:"這個鄭人錯在哪里?"學生回答:"他錯在只相信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最終沒有買到鞋。"再進一步追問:"這說明什么?"學生就明白了:這個人就錯在做事墨守成規,不知變通。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揭示了問題的本質。
二、全面性。
閱讀思維的全面性要求在閱讀是能夠對課文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思考,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展開,不能作片面的分析了解。"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思路,正體現了這個特征。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詞語、句子、段落與篇章有聯系,如果只抓住片言只語就當作全面,是必要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因此,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題材,提出不同的思維要求,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沿著一定的軌跡展開思維,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中學習不同的思維方法。如:寫人的文章要注意寫了什么人,主要寫了什么事。寫事的文章要注意寫了什么事,說明了什么。狀物的文章要注意描寫了什么事務,它有什么特點,等等。
三、聯系性。
閱讀思維的聯系性要求閱讀時能夠廣泛聯系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性思考。如:聯系上下文,聯系學過的課文,聯系寫作的時代背景,聯系生活實際等等。在聯系中有比較,有比較就有鑒別,就能加深認識,思維就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閱讀思維的聯系性,可以教給學生"找聯系"的方法,找到與本文、本題、本句有聯系的內容,并把它們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如《劉胡蘭一文中》"劉胡蘭像鋼鐵鑄成似的,一點兒也不動搖。"對于這一句的理解,如果不聯系上下文,就很難明白其真正的含義。對此,克啟發學生找出上文中劉胡蘭對于敵人的各種手段采取的對策:"大聲回答"、"憤怒地回答",從而體會出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英勇斗爭,堅貞不屈,它的革命意志堅強,像鋼鐵鑄成一般,是無法摧毀的,敵人的利誘威脅,嚴刑拷打,都不能動搖劉胡蘭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由于結合了上下文,再來理解比喻句就不困難了,理解了比喻句,對這個自然段內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教《關懷》一課可聯系《溫暖》一課來學習。在溫暖一課,學生對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再來體會對學生的關懷就不是很困難了。再如,閱讀《海上日出》則必須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來體會這篇文章所描繪的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不是一天中看到的,而是集中地概括了巴金幾次在海上看日出所得的總印象,具體的觀感。
四、創造性。
閱讀思維的創造性,要求閱讀過程中不是按照一般的思維方法或應用現成的結論來解決問題,而要善于變通,善于創新。否則,思維囿于一般程式,不能靈活地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閱讀思維的創造性,可以教給學生"求異法",引導學生變換角度地思考,尋求問題的"異"之處,進行靈活思考,從而展開發散思維,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如:《草船借箭》,課抓住題目中的"借"自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借"是經同意暫時使用別人的東西,用過還要歸還的意思。諸葛亮使用計謀取得了曹操的箭,更沒有歸還的意思,怎能用"借"呢?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它們可以從新的角度來考慮"借"的含義。如:課題中用"借"字更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好像是自覺自愿地把箭交給諸葛亮的,以后交戰時箭還要"還"給曹軍;課題中用"借"字很風趣、幽默,譏諷了曹操的自以為是,贊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通過這一方法,便得到了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思維素質的培養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根據教材的特點教會學生在不同的環節采取不同的思維方式,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巧妙地貫穿于聽說讀寫的訓練之中。這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使閱讀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