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價值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教師的隱性價值與顯性價值
教師的隱性價值(潛在價值),即尚未實現的價值,是一種可能的價值,并非實際意義上的價值。就是說作為教師雖有一定知識、技能、經驗、修養、德性等,但未能較好地參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如:有的教師因故(生病或出差等)未上班、停職而從事其它職業,有的教師出工不出力或“茶壺裝湯圓--心中有,倒不出來。”等,對學生沒有帶來積極影響,盡管有價值,也是一種潛在可能的價值。
教師的顯性價值(實現了的價值),即教師的勞動對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產生一定影響(積極或消極)。顯性價值,又有正價值和負價值之分。正價值就是指教師勞動對學生產生的正面、積極、健康向上影響的價值;負價值是指教師的勞動對學生產生的負面、消極、不良影響的價值。
1.2教師的勞動力價值
“教師作為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這種勞動力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即‘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就教師而言,其價值包括:(1)教師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2)贍養老人、維持家庭、撫育后代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培養教師勞動力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4)接受繼續教育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5)獲得信息、積累資料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上述五項中,(1)則是教師有別于其他行業的特殊之處。因為教師需承擔校內勞動(講課、實驗、輔導、考試等)、家庭勞動(資料、備課、批改等)、社會勞動(參觀、實習、家訪等),在勞動時間、空間、強度以及業余勞動的必須性等方面都是大部分其他行業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教師享有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是由其勞動特征及與此相關的勞動價值所決定的,而決非其他,更無非議。”[1]
1.3教師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
生活著的教師,有經濟、政治和社會多方面的需要。因此,教師價值又有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之分。教師的經濟價值主要是指社會對教師勞動給予的經濟報籌;教師的政治價值主要是指教師應有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而教師的社會價值主要是指教師的勞動被社會認可,諸如得到社會的贊譽、尊重、理解、關心和支持等。
2教師價值實現分析
2.1教師作為價值客體時的教師價值
作為價值客體的教師,是具備一定知識、技能、經驗、修養、德性的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相應的作為教師價值主體就是學生。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認知需要、審美需要、道德倫理需要等多種需要。價值客體應滿足價值主體,因而,教師價值就只有通過學生來體現,其體現的過程就是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及其結果。其實現有兩種情況:(1)是正價值,即教師將其知識、技能、經驗、修養、德性等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言傳身教,以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審美需要、道德倫理要等等。學生具備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種素質,這樣教師的價值就是正價值,這是教師價值的主流。正價值是教師自我價值的真正體現。(2)是負價值,即教師的知識、技能、經驗、修養、德性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未能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審美需要、道德倫理需要等等,相反給學生以負面不良的影響,甚至給學生身心發展造成傷害。教師的負價值是教師中的極個別現象,是教師本人的恥辱,理應受到社會所摒棄。
2.2以教師作為價值主體時的教師價值
教師價值以教師作為價值主體,其價值客體便是學生、家長和社會。教師是人,有多種需要,也希望能得到滿足,其滿足主要源于價值客體的學生、家長和社會。
教師勞動有不同于別的職業勞動的特點,其勞動對象是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人。由于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毛病多,問題多,加之求新求異、思維活躍、觀念多維、價值取向各異等等,加大了教師對學生教育的難度。因此,教師的付出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由此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重復性、長期性、艱巨性等特點。對此,教師勞動理應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同、尊敬、理解和支持,以確保教師應有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等的實現。這樣,教師正價值的實現才有保障,價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教師價值的特征
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價值具有相對性、導向性、創造性和社會歷史性等特征。
3.1相對性
教師價值的相對性指學生需要與教師素質之間構成價值關系是有條件的,表現為主客體關系是相對的。現在的教師是過去的學生,現在的學生可能會是明天的教師。從視角轉換看,學生是主體,教師就是客體;教師是主體,學生就是客體。不同的主體可跟同一客體構成不同的現實價值,同一主體對不同客體或對同一客體也會構成不同的現實價值。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師或對同一教師也會構成不同的價值。同一教師可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而作為學生也有不同的需要,且學生的需要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的教師價值便具有相對性。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視覺、聽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感覺、愿望、活動、愛--總之,他個體的一切器官,……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系,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系而占有對象。”[2]
教師價值的相對性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是豐富多采的,教師價值在本質上具有全面性,這種全面性是人的本質全面性的反映,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馬克思說:“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3]這種全面性自然只能是相對的。
3.2導向性或指向性
導向性或指向性是教師價值最突出的特征。教師價值的導向性特征可以表述為教師價值具有行為動力的功能,這一功能借用波普爾的分析,動力充當行動的“引擎”,期望充當“瞄準鏡”,支配傾向最終表現為“終結目標”。教師價值的形成最終決定于學生有什么需要及其滿足,學生需要既是教師價值的動力和目的,又是教師價值的尺度。這說明,學生需要是形成教師價值的主體深層內容,沒有學生的需要就無所謂教師價值。這就說明,教師價值具有導向性或指向性特征。
就學生的心理要素而言,認知、情感、意志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在認識活動中認知因素占主導地位,在價值活動中則是情感發揮核心作用。馬克思說過:“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本質力量”[4],列寧也明確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5]認識是價值的心理基礎,感情是價值的心理內驅力,正是學生對教師素質能否滿足自身需要所表現出來的好壞、利弊、善惡、美丑、有用無用、應該或不應該等不同的情緒態度,決定學生對教師的學識、技能、經驗、修養、德性、治學態度等的取舍。面對能滿足學生自身需要的時候,學生則表現出好、利、善、美、有用、應該之類的情感,反之則表現出壞、弊、丑、無用、不應該一類的情感,這自然是一種明顯的導向性或指向性特征。
此外,教師價值作為一種關系,只有通過教師價值活動,即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才能達到教師素質滿足學生需要的統一,這種統一狀態就是教師價值的實現。而教師價值的實現就是學生預定目的的實現,而目的性就是導向性或指向性。
3.3創造性
創造性是教師價值的最高表現,又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特征。教師價值的創造性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說過:“思想等等是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都是人類特殊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我們名之曰‘自覺的能動性’,是人之所以區別于物的特點。”[6]其中的“做或行動”是價值的創造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之初要確立行為動機,形成一定的教師價值追求,這種追求是比現實更優越的東西,是高于現實的理想,而理想是包含有創造成份的。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7]這就表明教師的價值追求與創造性是成正比的。列寧講:“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宏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8]這就是說人的意識有高于現實的價值追求,能根據自身需要設計出新的改造藍圖,并用行動去實現它。所以,意識追求的創造性首先是指價值追求的創造性。教師的價值追求只有通過改造活動才能逐步變成現實,因此這一理想轉化為現實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
教師價值及其大小全在于能否創造出精神價值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為社會或他人提供精神服務。離開創造性談不上教師的價值。
3.4S教師價值的社會歷史性
如果從價值的發展視角進行審視,社會歷史性就是教師價值的基本特征。上述教師價值的相對性、導向性和創造性,都蘊含著歷史的印記,表現出時代的差別。教師價值的相對性本身就包含時代差異的相對性,不同時代的學生與教師構成價值關系,其價值意義是不同的,有差別的,歷史性即是相對性;同理,由于不同歷史時期學生的價值追求存在差別甚至對立,教師價值的指向不可能完全一樣,價值目標必然不同,這就造成不同歷史環境下教師價值導向具有時代烙印,表現出歷史性。就創造性而言,不僅因不同時代教師的價值追求不同影響其創造活動的方向,還因時代不同,教師進行價值創造的能力和手段不同,這就使教師價值創造帶來明顯的時代性,一定價值創造總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教師只有在弄清了自身價值、價值實現及其特征后,才能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更好地履行職責,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以實現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_zjeres/jiaoylw/lib/2/205/zjeres_jiaoylw_205_15365.htm.
[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第42卷第123頁.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169頁.
[5]列寧全集[M].第20卷255頁.
[6]選集,論持久戰[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477頁.
[7]高爾基.論文集[M]第340頁.
[8]列寧全集[M]第38卷228頁
摘要:教師價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教師與學生之間本質關系的概括,是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與教師是否具有滿足學生需要之間的關系狀態,也就是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學生身心發展需要之間的一致性關系狀態。教師價值具有相對性、導向性、創造性和社會歷史性等特征,創造性是教師價值的最高表現,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特征。
關鍵詞:教師價值構成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