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院校經濟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院校經濟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1.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是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在人才培養方面,面向21世紀的經濟管理人才,必須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要求,具有綜合能力強和富有創新能力的基本素質。在當今信息交流和管理技術不斷發展上升的社會,我們培養的經濟管理人才必須要適應社會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工作環境,僅靠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是遠遠不能解決新問題的。高校經濟管理創新人才培養包括兩個部分摘要:一是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建立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二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實踐能力是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理論和實踐相輔相成,只有理論而不去實踐,或不善實踐,人的獨立思索能力和創造力會受到限制因此,應該以信息技術為平臺,以專業化軟件為工具,借助科學的教學體系設計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受到良好的專業教育和專業技能練習的同時,獲得對經濟管理類的專業知識、專業活動的系統理解和熟悉,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上真正搭建起一個培養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的舞臺。

          2.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幾年,隨著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高校大規模擴招,在校生急劇增加,導致我國的就業形勢很不樂觀,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客觀上要求加強學校的實驗、實踐教學內容。一方面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是企業“求賢難”,“兩難”之間暴露出高校人才培養和人才市場需求的嚴重脫節,反映了人才質量結構的失衡,直接影響其就業。因此,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來講,應當重視市場需求的導向功能,通過調整專業設置,在課程體系設計中增加實驗教學的分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獨立思索能力、創新精神,發揮學生的潛能、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知識向能力轉化,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經濟管理實驗室的建設正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科發展的要求,也是經濟管理學科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3.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是科學探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支撐和互動平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管理的科學探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并拓寬了經濟管理學科的探究空間。一方面,經濟管理實驗室為科研人員和教師提供了現代化的經濟管理科學的探究平臺,經濟管理新問題的探究從分析目前狀況演變為猜測未來。建立經濟管理類綜合實驗室,能提供及時、準確、全面、完整的資料和實驗環境,對提高科研人員和教師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教學水平尤為重要。另一方面,科學探究成果運用于教學和社會服務而成為科學探究的新起點和新基礎,這也是對科學探究的再實踐和升華的過程。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就是要通過搭建交流平臺,成為科學探究和社會交流和合作的基地。

          二、

          高等院校實驗室是“知識創新的源頭,人才培養的基地”。實驗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搖籃,也是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探究、社會服務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實踐證實,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經濟和管理各專業理論和實踐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是科學探究和信息化人才培養的基地。因此,為了培養和造就“寬知識、厚基礎、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性”的經濟管理類應用復合型人才,必須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和實驗環節,要加強學生動手和解決實際新問題的能力,著力于素質能力的培養,著力于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必須使實驗教學成為人才培養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三、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基本上以計算機網絡系統為基礎平臺,以專業計算機軟件為載體因此,經濟管理類實驗平臺建設應當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

          1.實驗室的硬件建設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硬件主要是計算機,雖然不像理工類實驗室的設備昂貴、種類繁多、操作管理復雜,但要面對不同的專業,為了適應培養經濟管理類各種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硬件平臺的建設必須對實驗室的網絡進行統一規劃,集中投資,統一布局,資源共享,并選擇最優的硬件配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充性),合理地設計網絡環境,優化網絡服務器資源,加強網絡的平安性建設,建立良好的實驗硬件平臺,以滿足經濟和管理類各專業的實驗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一般應建設成一個帶有多層管理的中高級計算機網絡機房,在設備的排列和分布上要符合專業的特征。實驗室的網絡要和學校的辦公網絡統一組網,實現學校內部局域網互聯、資源共享,具有實現網上教學、網上辦公的功能。整個網絡通過光纖接入校園網及CERNET(中國教育科研網)。如,目前有很多高校以高配置DELL微機、核心數據庫服務器IBMP670、Web服務器IBMXSeriesX345、應用服務器IBMXSeriesX445、交換機WS-C4506、存貯區域網絡機FastT600、千兆防火墻PW-8200等設備為基礎,內部聯成局域網,外部通過光纖接入中國教育網及網通網,實現實驗室內部局域網互聯和資源共享,具有網上教學和網上辦公功能。

          2.實驗室的軟件建設

          經濟管理類實驗軟件配置主要包括基礎平臺和專業平臺兩個方面。基礎平臺主要安裝有操作系統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0/WindowsXP、文字處理系統、中文Office2000、VisualFoxpro6.0;數據庫開發工具PowerBuilder5.0、Delphiclient/server2.0、SQLserver、微軟企業級網絡及管理平臺等。對于專業平臺軟件系統,按照專業軟件平臺的功能來說,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摘要:①數據庫、數據統計分析軟件摘要:SAS系統、SPSS軟件、SQLServer、Access、Sysbase等;②財務軟件摘要:用友財務軟件等;③電子商務軟件摘要:各類電子商務模擬交易軟件、網站編輯開發工具如FrontPage、ASP、Outlook等;④信息軟件摘要:各種ERP軟件、VB、VC、JAVA等;⑤金融證券類軟件摘要:證券(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分析模擬系統;⑥其他專業軟件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模擬軟件、生產運作管理模擬軟件、酒店管理系統軟件等。

          四、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新問題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大規模、高水平的建立也是近十年的事情,一些院校存在著定位不明確、未能很好地發揮其在教學科研中的重要功能,實驗設備單一,實驗方法不夠全面、缺乏豐富的實驗軟件和實驗場景,使得經濟類實驗室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在許多方面存在著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1.觀念和熟悉的不足

          長期以來,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方式有一個普遍的看法,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屬于軟學科,只需要一支筆、一本教材和一本講義就可以完成人才培養計劃;認為建立了經濟管理實驗室,購買了計算機,就是開展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驗教學,其實并非如此;在人員配備上,對實驗教學人員和理論教學人員不能給予同等的重視,嚴重挫傷了實驗教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致使很多高校的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一直停留在模擬和驗證的層次上,難以有創新性的發展,嚴重阻礙了實驗室的發展。

          2.實驗室建設和科學探究相脫節

          目前,不少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建設規劃缺乏和科研工作的結合,并且由于思想上沒有引起重視,教師從事實驗教學創新探究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實驗室的建設缺乏專業教師的參和。實驗教學使用的軟件難以購買,自行開發又力量不足,致使實驗教學的內容、手段和方法落后,和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建設的內容脫節,建立起來的經濟管理實驗機房,大多數供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上網查閱資料用,根本無法開展探究性和創新性的實驗。

          3.實驗室教師隊伍素質不高

          實驗教學水平,除了應具備運轉良好的設備和優秀的軟件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干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但是,從目前狀況看,實驗室隊伍處于“專業人員少、學歷低、知識結構單一、接受培訓機會少、工作熱情低”的狀態。部分經濟管理類教師受幾十年形成的重理論的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雖然有著較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動手能力差,尤其是通過計算機的動手能力,并缺乏對開展實驗教學的熟悉。另外,在高校中尚存在實驗教師比一般教師“低一等”的錯誤觀念,無論是在職稱評定還是在確定工作量等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實驗教師隊伍的素質偏低。

          五、完善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策略

          1.加大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投資力度

          實驗室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新問題,加大資金的投入,可以不斷改善實驗室的建設環境,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務。一方面用高新技術知識充實更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接觸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使學生把握更多更好的技能,為四化服務;另一方面通過科學探究,更新實驗設備,增強實驗室的自身活力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學術水平,更好地貼近和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使學校教學直接為經濟建設發揮功能

          2.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實驗教師作為完成實驗教學的主體,必須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得一定的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實驗教師是由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組成的重要隊伍,是實現面向21世紀高校實驗室建設目標的保證。因此,應重視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師資隊伍的培養工作,選派熱愛實驗教學、素質高、能力強的實驗教師通過參加培訓、研討、交流和考察等多種方式提高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是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把培養、選拔實驗室學術領頭人和學術骨干放在首位;再次是加強實驗教學和技術的管理,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最后,在職稱評定、津貼發放、業務進修等方面給實驗教師以政策傾斜,最好是政府不要把高級實驗師職稱作為實驗系列職稱評定之頂點。

          3.整合實驗室資源,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實驗室建設,不僅要考慮本專業、本學科的發展規劃,也要充分考慮經濟管理專業的總體發展規劃。因此,要打破由院(系)以及專業教研室分割而壘起的實驗室“高墻”,對實驗室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和優化配置。因此,實驗室除了在滿足各專業的實驗教學需要之外,還可以用于教師和學生的科學探究,從而提高師資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改變教學中不合理的知識傳授結構,并使高校教學和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進而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增強實驗室的規模效益。

          參考文獻摘要:

          [1陸建新張彤摘要:論經濟類專業的實驗教學[J.江蘇高教,2002(2)摘要:82~84

          [2喬興旺摘要:經濟管理類實驗技術人員職業素質探索[J.財會月刊(理論),2006(1)摘要:71~73

          [3楊靜凌澤華摘要: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一些思索[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摘要:43~44

          [4崔貫勛曾蓉摘要:經管類專業綜合實驗室建設評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摘要:177~180

          [5王桂玲摘要:21世紀高校實驗室改革和發展的思路[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8)摘要: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