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現金股利金融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金股利金融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金股利金融

          林特勒(Lintner,1956)在最早進行的現金股利實證研究中以目標股利支付率和上期股利支付率為解釋變量,研究對于股利變動的影響。結論是股利變動體現了管理層對于未來前景的看法,最佳股利政策為平穩化股利政策。

          法瑪(Fama,1974)、李宏志(1985)、格拉漢莫(Graham,1985)分別研究了股利與投資、融資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研究結果均表明現金股利與投資政策互相獨立,支持了MM股利政策的無關理論。相反的結論(Higgins,1972)則認為現金股利是利潤投資的函數,不同時期的股利差異歸因于利潤和投資需求的不同,他的結果不支持股利無關理論。詹森(Jesen,1976)指出成長機會和現金股利水平呈負相關關系。

          伊斯特布魯克(Easterbrook,1984)、凱利(Kalay,1982)研究了債權契約對于現金股利的影響,結果表明高負債公司具有較嚴格的限制條款,因此現金股利發放率較低;資本結構的變動、合約的變動都會影響股利政策,與有效契約理論的預測結果相符。

          德米茲和庫茲(DhrymesandKurz,1967)的研究也表明行業因素對于股利政策有影響。成熟產業的股利支付率高于新興產業,公共事業公司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業。

          羅澤夫(Rozeff,1982)依據有效契約理論建立了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決策模型研究決定股利支付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結果認為公司股利發放率可以通過外部籌資成本與公司增加股利的成本的減少之間進行抉擇而做出解釋。

          貝克、法萊和愛得曼(Baker,FarrellyandEdelman)1985年采用調查表的方法對562位財務經理調查發放股利要考慮的因素,發現決定股利政策四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對于未來盈余的預期;過去股利的模式;現金儲備的多少;對于保持或提高股票價格關注。經理層保持或提高股價的目標在股利決策中起重要作用。

          布萊克和思科爾斯(BlackandScholes,1974)利用擴展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研究股利支付率和股價之間的關系。他們選擇1926至1966年的數據,按照風險系數的高低將樣本分為25個不同的組合,檢驗結果發現股利政策不影響股票價格。

          哈羅尼和斯瓦里(AharonyandSwary,1980)以1963年至1976年間149家公司的資料,進行股利宣告與盈利宣告時間關系研究,結果發現,市場對股利宣告的反應比盈余的宣告反應顯著,他們認為股利和盈余數字對管理層而言,是可以來傳遞公司未來發展信息的重要工具。

          阿斯奎斯和牡林(AsquithandMullins,1983)選擇了1964年至1980年第一次或至少間隔10年后的一次發放股利的168家公司作為樣本,同時選擇連續三年發放股利且股利遞增的公司作為比較樣本,結果發現現金股利發放規模越大,股價上升越大。

          詹森和瓊斯(JensenandJohnson,1995)選擇1974年至1989年共268個股利減發超過20%幅度的公司作為樣本,其中包括50家停發事件,研究了宣告前后三年21項公司的財務特征的變化,結果發現公司盈利在現金股利減發前下降,但在宣告后卻有增加的情形。

          國內研究綜述

          原紅旗(1998)通過對我國的特殊市場環境進行分析之后,利用修正的瓊斯模型,使用滬深兩市公司數據進行驗證,得出現金股利和當期的盈余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隨盈余波動現象突出。大股東存在以現金股利轉移現金的傾向。

          趙春光(2001)對于股利政策的選擇動因進行了分析。研究樣本選自1999年度以前在滬深兩市上市的A股公司,研究認為現金股利與資產負債率、股票價格、市盈率、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和是否分配股票有關。

          陳浪南(2000)用滬市數據對于股利政策的市場反應進行檢驗。結論不能支持現金股利的信號傳遞效應;而送股、配股具有明顯的信號傳遞效應。研究中還發現各樣本組合對于“好”消息、“壞”消息的市場反應通常在3至4個交易日,這與半強式效率市場相矛盾。

          呂長江、王克敏(1999)認為國有股和法人股在公司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內部人控制程度就越強,公司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國有股及法人股控股比例越低,公司自我發展和成長性越強,股票股利支付額就越高,現金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盈利能力與股利支付水平正相關。業績不佳的公司傾向于采取長期負債的方式支付股利以滿足股東的要求,一些公司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的發放源于公司長期負債的增加,與公司盈利能力無關。

          上述文獻綜述對我們研究現金股利有很大幫助,但從目前國內對現金股利的研究文獻來看:實證的范圍和數量較小;偏重從利潤的角度對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進行研究,沒有把現金流量和利潤結合起來考察;實證研究發現了現金股利的影響因素,卻很少有文獻對其剖析。

          內容摘要:本文研究發現現金股利的影響因素主要是上期股利支付率、債權契約、行業因素、管理層持股、企業績效、企業規模等因素;而市場對于現金股利反應的研究卻沒有統一的結論。

          關鍵詞:上市公司現金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