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試論當代企業會計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會計模式是指企業在國家會計規范指導下,通過設置會計機構和會計業務程序、選拔和聘用會計人員。確定和使用會計方法、從事會計工作、提供會計信息,開展會計管理而形成的企業會計工作體系。
在整個經濟活動中,會計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會計模式導向、會計規范、會計管理體制、企業會計模式、會計人才管理體系。在五大要素中,會計模式導向是最基本的要素,它處于最高層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計模式的基本運行走向;會計規范在會計模式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在反映會計模式導向的前提下,指導、約束會計管理體制和企業會計模式,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公正性和相關性;會計管理體制是會計工作能夠正常運行的組織保證;企業會計模式是會計模式中涉及實務最多、最為活躍的因素;會計人才管理體系是根據會計管理體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要素有著制約或促進作用。
企業會計模式自身包含了若干個子系統,與會計實踐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會計模式是國家會計模式在本企業范圍內的具體體現。
二、我國經濟環境對企業會計模式的影響
作為管理科學的一個分支,會計始終處于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一般而言,會計的社會環境指的是對會計工作產生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各種外在因素的總和。在諸多因素中,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以及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外部對會計工作的要求等,分別在不同層次上對企業會計模式產生影響,其中以經濟制度、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水平對企業會計模式的影響最為突出。
(一)經濟制度影響著企業會計模式的制定和實施
當前,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這個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在此種經濟制度下,政府充當社會管理者、國有企業所有權的機構這兩種角色。政府的雙重身份要求企業會計模式須做到:向政府傳達基層企業的會計信息,為政府這一宏觀經濟調控者提供制定和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的基礎和依據j企業會計模式須配合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的角色,為其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績效衡量、引導和利益分配等管理職能服務;企業會計報表須切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尤其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為政府完成企業所有者這一角色的職能服務。
(二)經濟模式必須得到企業會計模式的配合和支持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環境下運行,其發展關鍵在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而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企業會計模式必須配合和支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產權清晰的特征要求通過企業會計準確計量和報告企業產權,以保護各個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權責明確的特征要求通過會計信息系統準確量化產權投資人和債券投資人的權利和責任,使得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和債權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政企分開的特征強調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和企業投資者的雙重身份對企業的不同影響;管理科學的特征對會計模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建立科學的會計管理制度上,為優化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有用信息。
(三)企業會計模式的發展狀況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經濟發展水平與企業會計模式的相互影響十分明顯。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來說,企業會計模式的構建須考慮企業規模、水平,企業會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企業的業務范圍和復雜程度等因素。同時,還應為以后經濟發展和業務增加所產生的會計新問題奠定必要的基礎。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構建現代企業會計模式的途徑
目前,企業會計模式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間信息需求有差異、信息客觀性與相關性相背離,會計監督機制與內部人員控制存在矛盾。根據當前經濟環境對企業會計模式的要求,以及企業會計模式中現存的三個問題,為了規范企業會計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應從多個方面著手建立企業會計模式。
(一)建立企業會計管理制度
據國家有關法規和制度,針對企業內部經營業務的特點、范圍,管理要求和人員素質設計和實施的,用于指導規范會計工作的制度體系,即為企業會計管理制度。
在會計管理制度中,應設置會計機構,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會計人員管理。會計機構是組織和實施會計工作的組織,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各有關人員之間,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種管理制度;會計人員是企業會計工作的主體,針對會計人員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會計業務和會計理論的繼續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二)據實整理會計信息系統
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決策相關的可靠信息,是企業會計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企業會計模式設計的主要任務,便是會計信息系統的設置和運行。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設置包含會計政策、會計信息指標體系、會計信息質量指標、會計信息流程等幾個要素的設置和這幾個要素之間的有機配合。
(三)完善會計監督機制
完善的會計監督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必要條件。但監督工作由誰來做。如何做,這又是會計監督機制首要解決的問題。
會計核算與監督職能分離的體制是解決會計監督機制問題的有效方式。企業內部的會計僅負責運行會計信息系統,提供必要的會計報告和其他信息,內部監督職能由內部審計部門負責,會計信息的質量則由外部獨立審計機構來評價和確認。企業會計人員對企業經營者負責,經營者對所有者負責,,企業會計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共同對會計信息失真承擔有關責任。
四、結束語
對企業而言,企業會計模式必須服從于國家會計模式導向,須在國家會計規范許可的范圍內制定本企業的會計規章制度、選擇企業會計政策、根據國家對會計人員的要求考核和評聘會計人員等。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模式包括會計管理制度、會計信息系統、會計監督機制三大要素。在此三要素中,會計管理制度是開展會計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會計信息系統是會計工作運行的課題,會計監督機制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保證條件。應及時協調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監督機制之間的關系,其中會計管理制度和會計監督機制均為保證會計信息系統高效率、高水平運行而設置,故應隨著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