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世紀初,我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適應時展的需要,培養學生未來發展所需的各種基本知識和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師生互動,避免出現形式主義的互動教學。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仍需在實踐中加以總結和提高。
一、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系統性
互動教學是一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系統性教學模式,它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問答,同時還涵蓋了書本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系統性工程。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深入了解,并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加強與學生的情感紐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運用的能力,營造一種生動、有趣、開放、愉悅、自由、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教師必須注重課內外知識的整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聯系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所學知識的實際意義,體現出互動教學的真正價值。
(二)特殊性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互動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具有特殊性的特征。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課堂的組織紀律性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體現的是學生與老師雙向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其中,學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幅提高,學習中也會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交流,不僅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它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的教學,而是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有意識的教學活動。互動不是指形式上的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而是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的一種深刻的互動。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主動性
互動教學具有明顯的主動性。其主動性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方面。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偏低,在課堂教學中顯得比較被動。而互動型課堂教學大大改善了這一現狀,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平等性
相比傳統教學來說,互動教學體現出了一種更加平等的師生關系。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往往認為自己就是課堂的權威,在教學過程中一味按照自己規劃的教學進度來講課,忽略了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了解,學生有不懂的問題也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在課堂學習中極其被動。實行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后,教師不再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可以和學生建立友誼。這樣可以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老師不是“上帝”,而是朋友。這樣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愛上學習并主動學習。
二、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只追求互動的形式,忽略了互動的實質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還普遍存在著只重形式的問題。盡管在互動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突出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給予了學生更多的合作學習的機會,但是忽略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許多學生往往將課堂上的疑問寄托于合作討論,而不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這樣的合作學習只是停留在一種淺層次的階段上,對于學生的幫助并不大。在經過小組討論之后,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比較多,最終也得出了問題的答案,但是這種形式上的互動在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逐漸失去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長久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師在師生互動中沒有明確的角色定位
師生互動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互動教學法。這種互動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充分體現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是由于長期處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指導下,許多教師都不能在師生互動中對自身角色進行明確定位。整個課堂教學完全是圍繞著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展開,教師并沒有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揮導向作用,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討論的問題沒有實際價值,根本不能達到互動教學的目標。有的教師雖然對學生合作學習活動進行了一定的指導,但是對他們的討論結果沒有科學有效的評價、點撥和建議。這實際上是一種放羊式的互動教學管理模式,活動形式過于輕松,最終導致學生的放任自流,其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必然會大打折扣。
(三)互動形式單一,師生互動多,生生互動少
高中地理教學本身是一項靈活性較強的教學任務,因此,課堂互動形式也必須靈活多樣。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課堂互動形式單一。大多數教師都傾向于選擇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而很少設置生生互動的教學環節。采用課堂問答的形式來實現學生和老師的互動,這種互動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一些教師對課堂設問的環節不夠重視,提問水平偏低,對學生的幫助并不大。
三、改善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做好互動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
高中地理課堂互動教學是一種師生雙向的課堂教學模式,要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必須做好互動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其主要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兩項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課前準備工作:第一,教師應在教案設計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擺脫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第二,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新的教學理念。著重聯系實際生活,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并發現地理知識,從而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第三,教師應在課堂上留出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對于學生來說,其課前準備工作主要是對課本的預習,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必須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發現并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為課堂互動活動打下基礎。
(二)完善互動教學的指導策略
1.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學習情境。
對于當代教育來說,素質教育觀念已經得到普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課堂氛圍的創設,摒棄傳統的教師權威觀念,主動與學生交朋友,創設出一種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民主。對于高中地理互動教學來說,良好的學習情境也是必需的。只有在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才能真正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高中地理教學涉及到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對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因此,教師必須運用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設計便教利學的問題情境。
合理科學地設置問題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要提高互動教學的質量,首先必須重視課堂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師設置的問題必須具有開放性、生活化和難度適宜的特點。例如,在講解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垂直分布規律時,教師可提出“為什么南側的雪線低于北側雪線”的問題,然后提示雪線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讓學生通過分析得出答案。總之,高中地理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和教訓,改善教學策略,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互動型課堂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蔡穎杰.高中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科學咨詢,2011,(17).
[2]陳忠平.“自主—探究—合作”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江西師范大學,2005.
[3]朱衛青.中學地理互動教學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5.
[4]戴申衛.翻轉課堂與高中地理教學微視頻制作[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0).
[5]徐妲,鐘紹春,馬相春.基于翻轉課堂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及支撐系統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5).
[6]李海龍,鄧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9).
作者:付桂軍 李玲 單位:廣饒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