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新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引言
信息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體現出更高層次的標準,主要考察其是否具備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是否具備現代化的信息意識。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前沿陣地,也是反映社會氣候、聯結時代脈搏的重要場所,必須從思想上、行動上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增強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一線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和探究。
1.1不同專業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要求不一樣
高校專業門類繁多,不能僅僅依靠專門的計算機課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應發揮其他課程配合教學的作用,然而,其他課程由于各自專業性的不同,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側重也有所差異。有的專業對計算機要求較高,如信息類課程;有的專業對計算機要求較低,如文科類課程。
1.2課程內容雜而不精,課時數相對較少
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包含的具體學科比較多,例如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技術、網絡與數據通信等。這些課程的專業性較強,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而對于文科類學生,這類教材的實用性就大打折扣了,既不能有效發揮教材的作用,也無法真正使學生掌握有用的學習內容。另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課時也設置不合理,無法充分滿足一系列教學任務的課時需求。上述兩方面原因導致學生的課程壓力過重,無法進行科學學習。目前,高校計算機類教材動輒幾百頁,比如一個“DNS域名解析”的概念反反復復講了很多,但是學生仍然一頭霧水,這就表明教材的編寫是不太科學的。主要原因在于講解這一概念時牽扯出很多相關概念,而對這些相關概念又在教材中缺乏詳細的延伸。
1.3一線教師教學任務重,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目前,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普遍化,已經逐步向大學語文、大學英語等公共基礎類課程靠攏,是每個大學生入學必修課。然而,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卻未能取得長足進步,教師數量和質量仍然有待提高。這些因素都影響了高校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高。另外,師資力量的不完整也導致部分教師課程壓力過重,顧此失彼,造成教學效率低下。
2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新模式的具體內涵
上述問題暴露了當前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的癥結所在,表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情況、新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究新的教學模式。
2.1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對學生進行分類,依據其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以及自身客觀條件的差異性,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對信息化社會的適應能力。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既有研究型的,也有實踐型的。反映在實際教學,有些學生擅長計算機理論研究,對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編程語言等擅長從理論構建的角度提出一系列觀點;而有的學生則喜歡呆在機房里研究網站開發、系統開發的實戰技術,綜合運用多種開發語言。
2.2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全面教學
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是增強學生參與性的重要途徑和內在動力。當學生發現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夠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時,他們便會自覺地參與進來,自主探究,由此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電腦損壞等現象,一般性的電腦故障可以及時修復,而技術性故障則是學生加深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學習的契機。硬件故障主要從主機找問題,軟件故障則需要調試系統,利用便捷工具,對電腦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清理。
2.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增強教學效果
計算機信息技術既是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有利于調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立體式教學,并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
2.4利用網絡平臺的開放進行實時教學和學習
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開放性,突破時空的限制,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為學生提供實時的在線解答。學生在課后學習中遇到問題可通過校園網絡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也能夠及時批改作業,實現了雙向互動。
2.5進行分層次教學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教師應進行分層次教學,因人而異制定教學方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增強教學的延伸性,將學生從課堂引向課外,注重培養其實際操作能力。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應增強基礎知識教學,善于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激發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
3結語
高校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發展前景卻是十分樂觀的,國家、社會以及個人,都有適應信息社會、掌握信息技術的需求。因此,一線教師應增強信心,不斷探索信息化教學的規律,結合不同主體的需求,大膽地進行自我改革。
作者:劉瓊 單位:淮陰工學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