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

          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更因其多樣的形式、豐富的手段而成為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缺陷的一項利器。

          一、信息技術對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

          從最直觀的表面現象來看,信息技術更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比如多媒體輔助教學。這種集圖片、圖像、音頻、視頻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手段能夠讓平面、二維的教學素材實現立體、三維的轉化。在有需要的時候,還可以結合內容增加諸如背景音樂或樂曲、歌曲等更加豐富的組合元素。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口述結合黑板板書就是全部的形式。二者比較之下,多媒體輔助教學必定具有壓倒性優勢,對未成年人各項感官的刺激顯然更為強烈。不僅如此,在傳統由教師口頭闡釋的模式下,為了最大程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教材內容,教師難免滔滔不絕面面俱到。不知不覺中,課堂演變為一人“一統天下”的局面。然而,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應當是學習過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梢妭鹘y課堂教學其實偏離了教育的根本。而包括多媒體在內的信息技術的介入則有可能實現徹底改觀。教師可以采取先播放再講解的辦法,讓學生觀看圖片、圖像或視頻,再結合教學主題向教師反饋獲取的信息與產生的疑問。而教師的教學就不再是撒芝麻般的事無巨細,而是能夠結合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顯然,這才應當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應有的課堂教學狀態。

          (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停留在書面文字的抽象理論便有了轉化為具象知識的條件。比如在語文課堂上的說明文教學中,以文字形式進行描繪的事物或許無法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足夠清晰的圖象,這會極大地阻礙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借助多媒體開展形象化展示后,無論是國內、國外還是現代與古代,一張圖片或一幅圖像就能讓平板的文字成為立體的圖示,這必然能讓課堂教學效率大增。又如理化等涉及大量實驗的教學中,若只有教師演示,學生又會成為被觀看的學習客體。但若讓學生動手操作,難免會因經驗欠缺或技術欠佳潛藏風險。此時,借助電腦顯示技術,讓學生借助屏幕實現虛擬操作就能解決兩難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可以實現無死角全過程操作,另一方面又完全不必擔心出現任何錯誤操作帶來危險。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最早也最普遍應用于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技術之一。絕大多數中小學都有規模不等、數量不一的多媒體電教室。利用投影設備或顯示屏幕,教師可以在有需要的任何時刻插入或靜止或活動的畫面,學生則可借助直觀的感性化教學理解教材內容并增強記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要點在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主題選擇資源和素材,同時要控制好數量和頻率。這是由于多媒體集聲、光、電于一體的形式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但也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時,應當秉承少而精的原則,也就是要在確有必要的時刻利用多媒體元素達到課堂教學畫龍點睛的效果。

          (二)“翻轉課堂”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和成效性

          傳統課堂泛化式教學在針對性方面相對欠缺,這也是越來越多業內人士呼吁探索創新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利用“翻轉課堂”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與成效性就是信息技術發揮輔助作用的又一途徑。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將常規課堂教學內容移出課堂,讓學生在課外開展預習和復習。而上課時間則用于教師針對重難點問題答疑解惑。在一些地區的教改探索中,引入微課是翻轉課堂的重要形式。教師預先制作短視頻課件,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在預習中遭遇的疑難問題將在課堂教學中集中解決。而課后復習的課件中則會予以強化和補充。教師在制作翻轉課堂的課件時可以嘗試更多設問的方法,多維度設置問題讓學生不斷拓展思路,甚至可以不受課本教材的局限,通過搜索網絡獲取更多學習資源等。

          (三)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中小學階段固然是鞏固基礎的重要階段,但還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任務。傳統課堂教學容易陷入應試的怪圈,解決這個問題就應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比如時下較為流行一種名為電子白板的輔助器材,這是一種集教學和考試資源于一體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器具。學生既可以用電子白板學習課程,也可以進入預設題庫進行自我測試。由于設置了比較友好的人機對話界面,測試過程也是機器打分并給出參考答案的過程。學生可以邊測試、邊修改、邊學習。如此,學生便可逐漸摸索出自我學習的規律,從而形成更為成熟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傊眯畔⒓夹g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中小學課堂教學的立體化、生動化、多元化,而且更加符合未成年學習者對于活潑、生動教學形式的現實要求。同時,信息技術更加感性、具象的教育手段也對提升課堂教學品質大有幫助。但是,作為一種極為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信息技術依然需要圍繞課堂教學這一根本核心,不能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因此,中小學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應當堅持適度原則,以求達到傳統教育模式與信息技術間的平衡。

          參考文獻:

          [1]趙永林.借助信息技術課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新課程(下),2016(04):21-22.

          [2]包殿華,徐景春.論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6(01):28-29.

          作者:杜勇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能源研究與利用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礦產綜合利用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橡塑資源利用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天津渤海化工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