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情景體驗式教學園林設計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景體驗式教學園林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情景體驗式教學園林設計論文

          一、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意義

          什么是情景體驗呢,情景體驗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景物、場景和環境;另一層含義是指人物、情節,以及由場景、景物所喚起的人的情緒和內心境界。情景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把學習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師生運用協作探討的方式進行切入性的深層分析,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感受、吸收、領悟理念和知識,以此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主要職責是使學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邏輯去討論和思考相關問題,從而得出學生自己的理解,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學習方法和關鍵內容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具體步驟如下:第一,老師課前認真備課,結合內容創作相關情景體驗活動;第二,老師課堂展示情景活動,學生親身體驗,結合教學內容,請學生思考和討論;第三,請學生發言和談體驗感受;第四,老師進一步歸納總結,強調講課內容及重難點。為了保證該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活躍課堂氣氛,筆者采取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平時成績現場加分的考核機制,并不定期地將所有聽課班平時成績進行對比,以此激勵各班同學。情景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通過設計特定的情景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情景體驗式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運用到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教學中,能有效地促進知識轉化,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造精神,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使之成為學習風景園林學專業理論的有利途徑及通向實踐的橋梁。

          二、情景體驗式教學的實施過程

          風景園林設計理論課程反映風景園林學專業教育走向,培養學生專業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F代大學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其教學過程是雙向互動的:一方面教師試圖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設計特殊情景傳遞給學生;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老師設計的情景觀察、思考,并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知識基因。也就是說,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構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不是知識的消極接收器,教師也不可能機械地把知識硬塞到學生的頭腦中。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際活動,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每次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都需要提前精心地組織,并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具體實施過程可按如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知識點。在應用情景體驗式教學時,首先要明確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據此規劃和整合相關知識內容,列出知識點,明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第二步,設計情景框架,創設教學情景。根據所確定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具體情況,構思能夠包含知識點的情景體驗輪廓,設計出情景體驗框架。這就要求教師對專業培養方案非常熟悉,清楚學生已具有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設計出合理的情景體驗框架。根據設計出的情景體驗框架,應用各種創設方法,如:購買教學片,現場拍攝錄像資料,自編自演情景劇,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制作動畫等。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課程內容的實際情況,確定該教學過程中采用哪一種方法創設情景。第三步,實施情景體驗教學,啟發學生學習。實施情景體驗教學是將創設的情景在課堂上展現的過程,教師需要做適當的前導工作,向學生點明知識點,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融入情景體驗。情景展現完成后,學生帶著相關的知識點及問題去思考、去操作、去體驗,進行適當形式的討論,以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使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目的。在情景體驗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在課下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設計情景,全面考慮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把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都加在情景中。創作情景時,為了使創作出的情景體驗場景更加全面,可要求教師集體備課,相互補充,相互討論,使情景體驗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第五步,評價與歸納總結。每次情景體驗教學實施完畢,教師要留出一定時間,對學生分析與討論的結果加以集中、歸納和點評,以理論與情景體驗相結合的形式對課程教學內容加以總結。在總結過程中,要求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精心設計,巧妙設疑,引導學生比較全面地回顧在本節課程中學習的知識點及重難點,使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技能得到升華,對整個教學過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風景園林設計課程中的情景創作途徑

          風景園林設計是風景園林學專業重要的專業課之一,其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樹立整體性的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思想,了解國內外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情況及發展趁勢,掌握風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技能,熟悉各種園林景觀類型的特點和設計要點,并利用其原始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獨立完成城市某一地段的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應圍繞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組織教學設計,其中,情景創作是關鍵。一個好的情景,應本著有利于課堂內容的再現,緊扣課程重點難點,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思考,給學生創作空間的原則進行創作。那么,對某一課程進行情景體驗設計,其創作途徑有多種,這里結合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教學的實際加以介紹。

          1.現場教學。風景園林設計是風景園林學專業主要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根據要講述的內容,選擇一個園林景觀較好的場地,讓學生深入其中進行體驗,然后根據真實情景,指出學生要掌握的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思考,從而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比如,講到“風景園林景觀設計”課程中的景觀設計手法時,教師處在真實情景中,找出該環境中的各種園林景觀,通過這些景觀,逐一講述景觀設計的各種手法,通過這種真實情景的體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教師拍攝教學片。教師可以在校外選擇環園林景觀設計較好的住宅區或城市公園等環境,根據自己所要講述的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拍攝一段視頻,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相關情景,然后將準備好的視頻帶入教室,學生觀看視頻,不但能觀賞視頻中優美的人居環境,同時還能思考教師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視頻結束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老師進行課程總結。

          3.圖片模擬情景。圖片模擬情景是指教師在講述某些重要理論,而且有比較難理解的內容時,如風景園林設計手法的講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映一些有針對性、能體現景觀設計手法的圖片,并設計相應問題,讓學生進入此圖片的情景體驗,思考所設計的問題,得出該問題的最初答案,再結合該主要內容,進行現實講解,從而達到使學生完全掌握該理論的目的。

          四、情景體驗式教學的評價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引導教學方式方法發展、推動其不斷前進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其科學評價體系也應隨之調整,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利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評價體系對教學研究活動進行監控,也是對教學研究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針對風景園林學專業基礎課程中,“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和應用調研指定相應的科學評價體系,包括確定評價主體—制定評價標準—實施評價過程—評價結果反饋四個環節,關鍵的環節是前兩個。情景體驗式教學模式試圖動員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法國教育學家斯普郎格指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明確的目的以掌握教學內容為主的一種活動,從動態角度看,又是一種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認識過程。情景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從抽象性、概念化學習到實踐性、實務化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感受性,引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彌補了學生現場實踐的不足,實現快樂學習。因此,不能機械地照搬情景體驗式教學方法,而應根據實際情況,使情景體驗式教學方法和傳統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科學地統籌安排,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陳曉剛單位: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