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造林技術的營養袋沙地柏育苗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營養袋
營養袋的規格通常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最小可選用8.5厘米×14厘米的營養袋,一般用10厘米×18厘米的營養袋,營養袋是帶孔的。
(二)扦插密度
適宜的扦插密度,是改善沙地柏群體結構,達到高產、優質壯苗的關鍵。經過試驗,適宜的密度行距15厘米~20厘米,株距9厘米~12厘米,每畝5~8萬株。
(三)扦插的方法
扦插時先挖坑,坑的深度在20厘米~25厘米,將營養袋內裝土,土裝滿后插入插穗,插入的深度為5厘米~10厘米,然后擺入坑內,覆土,踩實。扦插完后澆水,澆水要做到澆足、澆透。營養袋沙地柏育苗和造林技術陜西省榆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郭勝偉陜西省榆林市樟子松種子園郭亞利
(四)水分的管理
能否充足供給水分,是沙地柏營養袋扦插育苗成活率高低及成敗的關鍵之一。以扦插后當日澆足水一次,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在立上竹坯子拱棚后放上遮陰網,防止日光曝曬。根據土壤情況,苗地2~3天澆水一次,沙土地需每天澆水一次,一直到沙地柏生根自我吸收營養為止。隨后根據土壤墑情每隔7~10天澆一次水,11月初最后澆一次越冬水。
(五)中耕除草
為促進插條苗的健壯生長,應根據苗木生長期,土壤墑情及雜草滋生多少進行中耕除草。一般沙地柏扦插苗當年中耕除草3次~4次,第二年2次~3次,這樣可減輕病蟲害和雜草危害,提高植株對能量及物質的轉化能力,從而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和質量。
(六)病蟲害防治
沙地柏的主要病害是立枯病,一般在發病初期按每畝25克甲基托布津的標準稀釋成1000倍液后進行噴施防治,15~20天可以再噴一次,效果最好。沙地柏苗期的主要害蟲是紅蜘蛛等,可用5%氯青菊酯進行防治,按照每畝用藥35毫升~45毫升稀釋成1000倍~1500倍液后進行噴施,若噴后8小時內下雨,要重新噴施,15天后再噴一次效果最好。地下害蟲對沙地柏的危害較為嚴重,在防治上要掌握“預防旱治”的原則,方法是每畝施用0.5公斤3911乳油,用廢舊輸液器均勻地在澆水時滴入,一般一年進行1次~2次。
(七)追肥
追肥是植株在生長發育關鍵時期對營養需求所采取的補給措施。因此,要做到科學、適時、適量,一般第一年8月上旬施尿素一次,每畝30公斤~40公斤左右,注意最好將尿素稀釋后隨水一起灌溉。
二、營養袋沙地柏造林技術
(一)種苗選擇
造林時應選擇苗高40厘米以上,生長健壯無病害,無機械損傷,根系完整,無脫袋的2年~3年生苗木。應注意起苗時不擠壓弄破營養袋,不能讓母土傾倒出去,根部用大的塑料袋包裝。
(二)造林時間
根據實踐經驗,營養袋沙地柏造林時只要地溫適宜,苗木生根就可以,一般在4月5日以后至7月底前的無大風或臨近降雨天氣栽植最好。
(三)造林密度
一般造林行距在50厘米~75厘米,株距在50厘米~70厘米,具體造林密度還要視當地情況和造林目的而定。
(四)造林要點
造林時先打坑,坑徑應大于30厘米,必須挖到濕土層,坑內不得有干土混入。澆穩根水,然后將營養袋輕輕地撕去,應注意撕袋時應盡量不要使營養袋內的母土脫落。苗木放進坑開始覆土踏實,栽植后應及時澆足水。
三、營養袋沙地柏發展前景
用營養袋培育沙地柏是我們摸索出的一套成本低、成活率高、繁殖快、操作簡單的實用育苗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是榆林市廣大林農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沙地柏造林常用于交通不便,水位低,澆水不方便,人煙稀少的沙漠、半沙漠或荒漠地區。營養袋沙地柏造林很好地解決了種苗供需矛盾和長途運輸中的問題,大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沙地柏根淺且枝條匍匐生長,灌叢成同心圓向周圍擴大并密集分布。由于風沙流95%左右的沙粒在近地表30厘米層內運動。沙地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風速,減弱風的吹蝕,因此可持久地防沙阻沙,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營養袋沙地柏抗逆性強,耗水少,用途廣,苗木培育技術可靠。造林技術容易操作,造林時間充裕,在實踐上已經獲得成功。就其生態功能而言,營養袋沙地柏也符合植被建設多目標、多功能的需求,因此沙地柏是干旱、半干旱區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和進行生態建設等首選的優良灌木樹種。綜上分析,利用營養袋沙地柏育苗造林及進行大面積的植被建設前景廣闊,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作者:郭勝偉郭亞利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陜西省榆林市樟子松種子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