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豆杉苗木培育及造林技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東北紅豆杉(TaxuscuspidataS.etZ.)又稱為東北紅豆杉、米樹、赤柏松,是一種陰性常綠喬木樹種。從育苗、造林、撫育管理等技術措施介紹了紅豆杉苗木培育及造林技術。提高東北紅豆杉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促進當地林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紅豆杉;苗木培育;造林
東北紅豆杉(TaxuscuspidataS.etZ.)具有耐寒,喜陰,喜濕,喜肥,抗旱,耐洪,耐高溫的特點,對土壤適應性強。在休眠期間,耐-42℃的低溫,沒有霜凍損害,常綠。在夏季,當溫度超過30℃時,生長會減慢。隨著溫度繼續(xù)升高,生長停止。東北紅豆杉屬喬木,雌雄異株,果實紅色,針葉,葉片排成不規(guī)則的兩列,一年生枝綠色,秋后為淡紅褐色。花期是從4月初~4月下旬,果實成熟期是從8月中旬~9月初。
1育苗方法
1.1播種育苗
從9~10月收獲紅色水果,擦去紅色假種皮和果肉,洗凈后放在濕沙中保存。種子具有休眠特性。在自然條件下,可以在兩個冬天和一個夏天后發(fā)芽。即在冬天被放置在室外,在夏天暴露于高溫和雨水中,將其留在土壤中并冷凍。從3月下旬~4月上旬移至溫室并發(fā)芽,然后播種種子。播種后20d幼苗出土。如果可以用粗糙的沙子和鞋底在粗糙的水泥地面上反復擦拭種子,以打破其不起眼的堅硬種皮并使其堅硬的種子殼變薄(不研磨種子核),則種子可以很容易地滲透和透氣,播種很快。紅豆杉種子具有胚根和下胚軸,胚根的休眠習性經過25℃或更高的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狀態(tài),大約需要1個月,下胚軸需要從-3℃釋放到-20℃大約1個月。為了更早地促進種子發(fā)芽,只要將具有受損種皮的東北紅豆杉種子與濕沙混合,并在低于3℃的環(huán)境中冷凍25~40d,即可使胚軸脫離休眠狀態(tài)。在冬末或早春播種后,在25℃以上的溫度下適應約2個月后,胚根休眠可以被打破,種子可以發(fā)芽和出土。播種,出苗后遮光,幼苗怕曬傷,棚棚的透光率應為20%~30%,應勤加除草,每15~20d澆一次輕尿素水或清糞水。
1.2插條育苗
選擇年齡在90~140a之間的優(yōu)良母樹。母樹的平均生長超過12cm,胸徑的平均生長超過0.4cm。所選活枝的高度不應超過3m,插條的年齡應為2~4a,插條的粗度應在2.2~3.6cm之間。田間插條處于沙土,珍珠巖等環(huán)境中。同時,需要使用濃度為5.0×10-5ABT的生根粉來促進插條幼苗的生長。另外,需要對鉆屑進行后處理。通常,東北紅豆杉的插條應在母樹休眠期進行切割。最適合1~2月。修剪樹枝以除去主樹枝的葉子和側枝,留下樹枝。上部的2~3個側枝捆在一起,并存放在低雪和沙子的低濕度環(huán)境中。在扦插和育苗之前,有必要使用濃度為5.0×10-5的ABT生根粉將小穗的根部浸泡24h,然后即可將小穗用于修剪。將小穗的生根溫度保持在18~25℃更為合適。分根苗插條需要進行必要的栽培管理。在切割的早期階段,可以用塑料布覆蓋以保持床表面的溫度和濕度,并且中午溫度會升高。此時,需要對插條進行通風以降低溫度,以確保溫度保持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以便生根。幼苗生根后,可以除去塑料布。此時,可以減少插條頂尖的澆水次數。同時,應定期以1∶1000的比例向床表面噴灑甲基托布津酯,以消除病毒。在初春,更換小穗床時,應使用具有腐殖質土壤特性的基質將pH值保持在5.5~6.5之間。由于溫度條件的限制,可以使用塑料棚,其他措施和采苗的方法相同。
2育苗
2.1播種育苗
播種前,要先將種子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再用清水沖洗。播種時,將種子均勻點播入濕潤疏松的土壤中,覆土2~3cm為宜。幼苗期要適當遮蔭,可鋪植苔蘚進行護苗。
2.2扦插育苗
林木采伐育苗技術在林木采伐育苗中,要選擇折斷的小腹和中腹部的位置,冠層封閉度為0.7。選擇位置后,應疏松土壤并整平地面。消毒后,可進行切割操作,應倒水,并用塑料布作為棚子,并應有通風孔。還將切屑在濃度為5.0×10-5ABT中浸泡24h,以確保切屑的生根效果。選擇塑料薄膜的切割時,首先,我們需要布置孔表面。孔表面的尺寸為80cm。在孔表面的中間進行疏松處理。消毒后,進行薄膜操作。每個孔表面三棵幼苗。操作時應壓實小穗底部的土壤,以確保切割效果。選擇相對平坦的地面,在選定的地面上進行土壤填充和盆栽操作,消毒后沖洗干凈,然后切成小苗,每營養(yǎng)缽只能扦插一株插條。兩年的幼苗:從4月~6月下旬的春季(至夏至),從9月中旬(秋季)~10月底(冬季之前)的秋季。三年以上的幼苗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移植。
3造林
中國東北的紅豆杉屬常綠喬木,生長高度一般在600~1200m。因此,在為東北紅豆杉選擇造林地點時,選擇半陰坡和陰坡,地形相對較平緩。在平緩山區(qū),要確保林地冠層密度適合東北紅豆杉的生長。東北紅豆杉的冠層密度保持在0.4~0.6m,更適合其生長,可以保證成活率和保存率。在東北紅豆杉造林過程中,要選擇優(yōu)質的苗木,以保證其成活率和后期生長。選擇的幼苗通常為5~7a,且幼苗具有更發(fā)達的根系。在實際造林中,可以根據情況切斷部分根系,使苗木狀態(tài)保持在最佳水平。當選擇使用營養(yǎng)缽造林時,不能移除營養(yǎng)缽,但應將幼苗和營養(yǎng)缽一起種植,以確保幼苗的生長不受外界的影響。東北紅豆杉造林時,需要事先做好整地準備,使其適合東北紅豆杉的生長,利用穴塊整地將其規(guī)格保持在50cm×50cm×30cm的范圍內,并在此進行整地和造林。重新整理地塊時,應清除地面上的雜草,石頭,樹枝和其他雜物。同時,可以使用化學試劑來清除地塊中無用的雜草生長。最合適的造林時間是4~5月,茂密的森林密度為400株/hm2。為了保持幼苗的水分,幼苗不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如果需要長距離運輸幼苗,請使用吸水劑保持幼苗中的水分。
4撫育管理
東北紅豆杉造林后,為了確保東北紅豆杉生長的環(huán)境,必須進行撫育管理措施,定期對土壤進行疏松和除草,東北紅豆杉必須連續(xù)撫育管理5a。在撫育和管理過程中,還需要正確清潔東北紅豆杉上部的遮陽簾,以確保其被充分吸收陽光。另一方面,在撫育東北紅豆杉時,必須使其生長環(huán)境更加自然,保留其他自然更新的態(tài)勢,恢復原始的生長習性,并維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從而使東北紅豆杉生長環(huán)境良好。
5結束語
東北紅豆杉具有較高的經濟使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同時,東北紅豆杉是多年生綠色植物,是很好的綠化植物。為了適應環(huán)境并更好地利用東北紅豆杉的價值,非常有必要進行制定合理的紅豆杉造林計劃,并運用科學的育苗造林技術予以支持。
參考文獻
[1]張麗珍.論紅豆杉的苗木培育及山地造林技術[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8,50(02):28-30.
[2]阿友;鄧長根.百歲仙翁的紅豆杉不了情[J].老同志之友,2018(11):10-11.
[3]龐建松,陳金豐,付軍臣,等.紅豆杉繁殖技術[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01):187,189.
[4]戴勤.綏寧發(fā)現野生紅豆杉群落[J].林業(yè)與生態(tài),2016(12):47.
[5]凌勇堅,劉蕓,李相霞.紅豆杉栽培與繁殖[J],中國花卉園藝,2017(04),38-39.
作者:于男男 單位:朝陽縣王營子鄉(xiāng)林業(y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