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機遇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機遇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發展現狀、發展機遇、面臨挑戰,闡述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從業者要采取應對措施,有效規避風險,趕上發展的機遇。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規避風險。

          0引言

          2020年初,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因為這場疫情有了不小的變化。本文將從發展現狀、發展機遇、面臨挑戰三個方面來敘述疫情背景下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1發展現狀

          互聯網的普及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基礎。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規模、網民增長速度、電子商務交易范圍、網絡直播普及率都呈快速發展趨勢,這些都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根據CNNIC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4億人,普及率達67%,較2020年3月增長3625萬人。其中,農村網民規模達2.85億人,占整體網民數量的30.4%,較2020年3月增長3063萬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新聞會上表示,如今網購已經成為農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商品和服務通過電商進入農村,特別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農村電商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商務部相關數據顯示,根據商務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村網商達到1384家。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3300億元,漲幅超過24%。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高達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人貧困農民增收。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同時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習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面人民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影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之一,網絡扶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網民所了解、認可和使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網民進一步加強對各類網絡扶貧活動的認知;(2)網民大大提升了各類網絡扶貧活動的參與度;(3)網民極大認可了互聯網對農村脫貧活動的作用。

          2發展機遇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從2015年開始,涉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國家層面的政策法規就層出不窮。2015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指出,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15年5月商務部提出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農村電商環境。由國家郵政局、商務部聯合提出的《關于推進“快遞向西向下”服務拓展工程的指導意見》中又指明,加快快遞在中西部、農村地區與電子商務的協同發展,促進農村流通現代化。2015年9月,國家農業部、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頒布《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指出,積極培育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構建農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完善農業電子商務政策體系。2018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開展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確深入建設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推動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農村現代化的新引擎。2020年,在《關于做好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中,又進一步明確要充分運用電商發展成果,以創新引領農村流通轉型升級,夯實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健全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法律保障。1996年聯合國頒布《電子商務示范法》后,各國相繼對電子商務進行立法。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出臺,這是我國第一部電子商務法律。2013年,《電子商務法》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列入立法議程,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電子商務法》,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項法律涉及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經營行為、合同訂立與履行、物流配送、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爭議處理等,并且對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典型問題做了明確的規定,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奠定了法律的基礎。農村電子商務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發展勢頭迅猛。有觀點認為農村電子商務大發展始于2014年。一方面體現在,從這一年開始,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電子商務,出臺一系列政策為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諸如天貓、京東等電商企業紛紛致力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立了淘寶村等項目,電商企業紛紛平臺下沉農村,助力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創新模式。2003年的SARS給淘寶等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大眾接受網絡購物這種新的購物模式。2020年的疫情使得視頻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大家邊看直播邊下單,成了一種購物新風尚。由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聯合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織開展的“110”網絡扶貧創新活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一是采取新型電商模式,為脫貧攻堅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二是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機銜接,讓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賣得多、賣得好,做大做強農產品電子商務。

          3面臨挑戰

          農產品消費品市場的制約。疫情背景下,我國山東、無錫、石家莊等地先后曝光進口車厘子、奶棗等產品檢測出陽性,一時間,能不能吃進口水果,網紅奶棗等讓消費者非常關心。這些問題的背后也折射出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隱患。農產品電子商務主要面對的是消費品市場,服務對象就是眾多分散的消費者。為了保證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以及保證農產品能夠盡可能地快速到達消費者手中,農產品在進入消費品市場時要經過質量檢測、加工、包裝等措施,這些都使得農產品難以達到規模化生產銷售的目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匱乏。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每一個部分都需要專業人才輔助,包括建設和維護專業網站、采集和農產品信息、分析和反饋農業市場行情、管理和調節農產品市場等。這些都要求相關人員不僅要懂得網絡技術相關知識,還要懂得管理、營銷等商務知識。電子商務的定義本身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從事商業活動,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復合性和多樣性。但是就目前農產品市場而言,很多農戶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商務意識淡薄,信息技術知識匱乏,對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的應用還很滯后,而目前既能通曉網絡知識,又能熟練將之應用于商務活動的人才又主要集中于城市,農村地區自身條件的局限性很難吸引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這些都阻礙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農產品物流時效慢、成本高。從供給的角度看,季節性、易腐爛性、區域性是農產品的幾個顯著特點,這些特點要求有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與之匹配。但是目前我國物流現代化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全國沒有統一的農產品市場交易信息網,農產品物流還處于發展的低級階段,我國目前近八成生鮮食品仍采用常溫物流,物流過程仍然依賴于加工、倉儲、交通運輸、配送等傳統物流功能,這些都使得農產品物流效率慢,單位物流成本上升,嚴重制約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從需求的角度看,分散的消費者是消費互聯網的主要對象,這些對象分散于全國各地,單個用戶的消費規模有限,產生不了較大規模的訂單。農產品的流動基本是從普通農戶到分散消費者的單向流動,造成了單位物流成本較高,物流資源無法整合,物流時效慢、物流壓力變大等后果。

          4結語

          疫情給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讓其面臨了不小的挑戰。電子商務的從業者要采取相關措施,有效規避風險,牢牢抓住發展的機遇,讓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走向發展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高亞娟.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1(14):35-36.

          [2]唐黎標.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J].上海農村經濟,2015(04):24-25.

          [3]周傲霜.海口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D].海南:海南大學,2017.

          作者:李純 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