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學校長管理道德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校長管理道德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學校長管理道德

          隨著校長負責制的推行,學校內部管理改革的開展,中學校長的自主權越來越大。在校長手中,除了擁有教育指揮權以外,正在逐步擁有財權、人權等重大權力,這些無疑為學校管理的改革增添了活力。但是應該看到,學校民主建設的完善有一個較長時期的過程,制約校長濫用權力的機制尚未建立。這樣,要求中學校長具備良好的管理道德就成為辦好學校的必要條件之一。

          中學校長管理道德規范,應主要包括下列五個方面:

          (一)育人道德

          眾所周知,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產、的活動。在學校教育中則表現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一個具有良好管理道德的中學校長,首先應該具有“樂育英才”的信念。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曾經這樣說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當校長感受到了育才之樂,就會有愛才之心。他就會注重培養自己的育才之德,就能切實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既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又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形成,從長遠的觀點出發,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每一個學生成為有用之才。若中學校長好大喜功,置學生的全面發展于不顧,片面追求升學率,單純追求短期效益,來滿足人們的不正確的社會期望,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則是中學校長管理道德格調低卞的集中表現。育人道德的另一含義在培養青年教師。大家知道.一所學校發展的后勁大小在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所以,校長要把培養青年教師當作自己的經常性工作,不能只使用不培養,或者重使用輕培養,應該在關心他們思想和生活的同時,熱情扶持和大膽任用青年教師,既壓擔子又悉心指點,鼓勵新老教師結對拜師,精心傳授教育教學技藝,造成有利“于青年教師迅速成一長的氛困,臼_學校的教師集休能“輩輩出高手,代代出新星”,達到管理育人的最終目的。

          (二)治育道德

          古人云:“教不嚴,師之情。”在一定意義上看來:校長者,為師者之師也。所以八:治學上更應有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鍥而不舍的稍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即在教學上要求教師注重內容上的科學性,邏輯上的嚴密性,做到一絲不茍,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誤大子弟;科學的方法即在治學過程中,要遵循客觀規律,按科學規律辦事,尤其要遵循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實際出發不盲目蠻干,同時科學地合理安排時間,講究時間效益,那種單純為追求統考高分而加班加點、題海戰術等勞民傷財的做法應堅決摒棄,鍥而不舍的梢神則要求校長自身應相信科學,相信真理為迫求真理堅韌不拔,刻苦攻關,在起到榜樣作用的同時,鼓勵廣大教職工為學校的事業奮斗不止,鼓勵全體學生堅持不懈地努力,使每個學生的學業得到日新月異的長進。

          (三)用人道德

          在學校管理中,如何做好“用人”這篇大文章,是中學校長管理道德的集中反映。一個具備良好管理道德的中學校長,應該在用人方而做到親疏不分,唯才是舉,用人之長,容人之短。這就要求,一是用人時不避親疏而任用能人賢人,不以與自己關系的遠近來用人,也不以自己對人的“印象”而用人。二是善用他人的長處。因為一個中學校長不可能行行精通,事事超人,關鍵在于會否用人,尤其是否善于任用能力超過白己的:、。同時要有廣闊的胸懷,宏大的氣量,能容忍屬下的短處。因為有“高峰”必有“深谷”,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非堯舜,孰能盡善。.更何況人的長處之中也包含短處,短處之中也包含長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

          (四)理財道德

          中學校長管理道德所包含的理財道德反映在如何生財、理財和用財上,現代學校(尤其是我國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要求一個中學校長也要有生財之道.這就是說應群策群力,辦好校辦工廠,搞活校園經濟,爭取社會各方支持,積累辦學資金,這就是生財。同時,要做到民主理財,帳目清楚公開。校長自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公正廉潔,而決不能“一朝權在手,便把私來謀”,見錢眼開,想方設法中飽私囊。在用財上要有長遠觀點,在目前教育經費緊缺的情況下,不僅要開源,而且要節流,更應勤儉節約,細水長流。錢要用在刀口上。不能搞突擊花錢,不能搞赤字經濟。

          (五)交往道德

          管理離不開交往。學校管理活動的人際交往中要求校長做到為人正直、誠實、守信。具體講就是對上級要敢于講真話,不講假話,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客觀反映情況,做到表里如一,不奉承吹拍,不詭謂奸詐,不趨炎附勢,不挑撥離間,不落井下石,不弄虛作假,不陽奉陰違,對下屬一視同仁,不懷偏見,對他人不存壞心眼,不玩弄低級趣味的權術,不拉山頭立宗派,公正判斷是非,對自己工作的失誤,敢于承擔責任,不推卸給下屬,不推向客觀,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不自食其言,不盛氣凌人擺官架子,深入教職工和學生之中,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盡最大可能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使廣大師生感到校長可近可親可敬。這寸椒容易在學校的管理中形成合力,有利于“整體大于部份之和,的管理目標的實現,為辦好學校莫定堅實基礎。

          中學校長良好的管理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在具備正確的政治思想和優良的道德品質的基礎上,在長期的教育工作實踐和學校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當前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加以引導:

          (一)樹立典型,經過老校長的傳幫帶,耳濡目染,培養校長管理道德情感。我國解放以來,在長期的學校管理活動實踐中,已經造就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著名校長。他們高風亮節,無私奉獻,業績輝煌,在他們身上,優良的校長管理道德在閃光。我們應該認真總結和學習他們成功的治校之道,弘揚他們優良的校長管理道德,使廣大校長受到鼓舞和教育,同時,安排青年校長(或人選)與老校長結對拜師,傳授技藝,切磋治校之道,分享育才之樂,這樣通過耳濡目染以及實際工作的鍛煉,就能進一步激發青年校長的愛才之心和惜才之情,立育才之志,不斷培養和增強校長管理道德情感.

          (二)上崗前后培訓,明確管理道德觀念和規范,提高校長管理道德認識。在校長上崗前后,應分期分批培訓,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正確領會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從思想上認識上都明確校長管理道德和規范,系統學習學校管理理論,明確校長工作的常規要求;同時,創造條件定期進行學校管理工作的研討,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用理論指導教育管理活動的實踐,另一方面又通過實踐來總結提高校長的學校管理理論水平,提高.校長管理道德認識。

          (三)在實踐中自覺運用管理道德約束,形成和不斷強化校長管理道德行為。應該看到,管理道德情感的培養和管理道德認識的提高。是把管理道德規范要求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的過程.在這個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校長在學校管理的實踐中自覺地用管理道德規范約束自己的管理行為,加強管理道德的鍛煉,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道德修養,這樣就能使校長的良好管理道德行為不斷得到強化,向更高層次的即優良的校長管理道德水平邁進。

          (四)加強督導工作,民主評議校長,建立完善的校長管理道德評價。校長管理道德評價同樣具有指揮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調節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管理道德評價的這些作用,就要建立教育督導制度,加強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對學校管理活動的督導,及時了解和掌握校一長在學校管理活動中的管理道德行為,同時,運用民主手段,讓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定期召開教代會,民主評議校長,通過信息的反饋一方面使校長良好的管理道德行為得到強化,另一方面使校一長本人對不良的管理道德行為進行反思,運用自我調節機制,促進不良的管理道德行為的轉化,促使校長的管理道德行為由“必然王國,逐步走向“自由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