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分析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波動與國內經濟、產業政策的調整,市場需求的變化導致競爭加劇,民營中小企業資金鏈緊張開始成為常態,其會計風險也明顯增加。多數民營中小企業財務工作存在管理不規范、流程不嚴謹、風險意識薄弱等問題,較易引發會計風險。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并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風險的有效防范提供了初步對策。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核算

          一、民營中小企業特點

          根據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發文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該通知附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第七條“本規定的中型企業標準上限即為大型企業標準的下限”更是明確指出中小企業的定義范圍。民營企業是我國特有經濟名詞,定義較為含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以及第一章第十一條“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民營經濟未被明確定義。民營企業所有制形式模糊,但按照目前的默認來看,非國有、非集體的企業可統稱為民營企業。民營中小企業由于體量小,發展慣性弱,適應能力強,在競爭中優勢已經變得明顯,也在現代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具有行業分布廣泛、從市場經營靈活等特點,幾乎囊括了所有競爭性強的行業。但是存在資本薄弱、融資困難、抗風險能力弱、個人決策為主、人員流動性高、管理化水平偏低等明顯不足。

          二、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隱患

          (一)經營環境復雜,抗風險力弱

          民營企業缺乏政府背景與相關資源,經營與發展都只能依托市場,對市場需求敏感度必須足夠靈敏。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體量都不夠強大,盡管外部環境適應力好,但是抗風險能力弱。近幾年市場變化加大,民營中小企業面對的市場競爭增強,商業環境更趨復雜,這都對民營中小企業提出來更高要求,只有做好經營規劃,有效調整經營方針,才能減少風險。民營中小企業所面對的外部因素,都會以不同方式傳導到企業內部,并埋下會計風險隱患。

          (二)企業所有者缺乏財務風險警惕意識

          民營中小企業的所有者通常就是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他們決定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他們的經營理念與商業頭腦左右著企業的發展,但目前統計資料顯示,民營中小企業主接收高等教育比例偏低,現代化商業理念較缺乏。企業決策者的重要決策都關系企業經濟利益與經營發展,有的決策者未能對會計風險有清醒的認識,在制定經營目標與方案的時候偏于主觀,制定的計劃缺乏客觀支撐,對企業發展不利,增加了企業風險。民營中小企業決策者自身對會計風險的認識度不高,加大了企業的會計風險問題。一旦遭遇市場挫折,企業的經濟壓力將急劇加大。

          (三)會計核算管理不規范

          民營中小企業各項財務核算存在管理硬傷,也是會計風險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企業健康持久發展,需要嚴謹規范的會計核算予以支撐配合。很多企業雖然能夠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但他們自身的會計管理方式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科學性、嚴謹性相當缺失,核算結果很難作為決策參考。企業會計核算體系整體還未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在核算過程中走了許多冤枉路,增加了企業成本損耗和風險。

          三、民營中小企業會計風險防范對策

          (一)提高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防范會計風險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的普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日常的工作離不開計算機與網絡,各項工作都逐漸開始信息化。針對當前的網絡犯罪、信息詐騙等多種威脅,會計風險問題面臨新的復雜外部環境,企業要有警惕意識,要未雨綢繆的進行計算機、網絡風險防范。企業應該建設獨立的內部會計網絡,該網絡不鏈接互聯網,僅供內部業務處理,會計人員通過這套內部網絡進行財務的統計與信息的儲存,最大程度保障數據安全。此外,企業的內部網絡應該按照崗位職責設定賬戶,不僅提升辦公效率,還能清楚地核對各項資金信息,避免各類會計疏漏,降低潛在風險。同時,未防止會計人員或者管理人員單獨操控財務信息,修改財務數據,還可進行賬戶權限設置,會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登陸內部網絡,必須進行身份和密碼驗證。添加數據、更改數據增加審核環節,通過流程設計來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安全性。

          (二)加快內部制度建設,從流程上減少會計風險

          現代企業管理不能僅靠人治,更關鍵的還是要建立規范的制度。只有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才是清晰理性、嚴謹科學的,才能夠支撐一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民營中小企業往往習慣于傳統管理方式,忽視制度的重要作用,埋下了風險隱患。我國目前會計相關法律法規不多,《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主要是對各項會計核算作出規定,對會計人員的約束存在加大疏漏,容易出現從業人員鉆取法律漏洞造成企業損失的事情。因此,企業應該建立內部財會管理制度、財務工作流程、財務職責要求,對職能予以明確、責任予以明確,規范執業行為,將企業會計各類違規操作責任確定下來,杜絕潛在的不規范行為,通過建設制度的籬笆來降低會計風險。

          (三)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會計從業人員往往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但專業技能并不代表綜合素質。會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職業保密意識與能力、職業道德等等更考驗企業的用人制度與管理水平。民營中小企業要改變用人觀念,加大培訓投入,建立更加全面的考核機制與獎懲制度,將人的風險因素減到最低。對會計人員進行綜合培訓與考查,提高他們的綜合從業素質,選擇符合條件的人員留任,不符合的予以轉任其他崗位。定期進行綜合培訓與業務核查,保持較高的水平要求,以保證會計人員業務能力、職業道德、風險意識與應對能力都維持較好狀態。同時,企業還應建立相應的考核與獎懲制度,從制度上明確會計人員的激勵與懲罰,保證企業的正常經濟發展,減少內部風險的出現幾率。

          (四)完善內部監督機制

          加強監督是防范會計風險的有力措施,完善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機制,是企業減少風險鄭家競爭力的有效對策。科學全面的監督體系可以對內實現有效的監管,減少錯漏、防止風險。民營中小企業現有的監督體系比較粗糙,存在體系不全、內容不科學、覆蓋面不夠等諸多問題,監管的效果難以令人滿意。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認為完善監管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對會計核算的要求、內容、操作方式予以明文規定,避免模糊、鏟除非正常操作的土壤。其次,是分定期、不定期兩種形式,對會計核算結果進行審查,核查結果作為會計人員的獎懲考評依據,增加相關人員的違規行為成本,降低企業風險。最后,定期開展交流學習,邀請專業人士開展相關業務、法律、技術方面的講座和培訓,幫助從業人員增值,形成良好的職業氛圍與歸屬感。

          (五)更新會計管理理念

          擁有現代性的會計風險管理理念,是企業獲得良好發展道路的基礎條件。企業經營者作為企業所有者和企業發展的決策者,其自身的發展觀念與經營理念決定著企業未來的成就,所以其自身更應該加強學習,及時更新商業知識、經濟管理知識,以及風險管理知識。同時還要通過內部學習培訓來提高其他員工對于會計風險管理意義的認識,共同行動、共同監督,齊心協力降低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增強會計風險意識,更新風險管理理念,不僅能減少會計風險,還可以提高經營管理效果,提升企業綜合管理水平,進而可以進一步實現企業經營成本的降低,不斷節省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源,增大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會計核算是企業各項經濟費用的基礎核算,能夠真實反映出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作為經濟經營決策和產品生產規劃的重要對照材料,它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十分重要。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經濟發展也衍生出不同的經濟走向,民營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對會計風險進行正確認識與研究,根據時代經濟需求與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在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注意內部會計風險的防范。會計風險具有雙面性,民營中小企業的所有者應該從多方面進行及時改進,將企業的會計風險降到最低,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通過打造企業的內部優勢來實現企業外部的競爭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姚曉慧.基于責任會計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

          [2]管福遠.網絡環境下的會計業務流程重建[J].時代金融.2015.11.

          [3]汪鷺萍.從內部會計控制角度看我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J].現代商業,2012,24.

          [4]汪斌.基于內部控制導向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3.

          作者:殷允浩 單位:微山信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