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蘇北地區新農村建設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蘇北地區新農村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蘇北地區新農村建設論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國務院依據我國的國情,按照時展的要求,在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前提下進行的。由于我國地域廣袤,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各地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時,不可能全國一盤棋似的建設新農村,而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走自己的路。特以蘇北地區新農村建設試點區——邳州市碾莊鎮為例,通過對它的經濟發展狀況、農村生活條件、農民素質狀況等情況的分析報告,來探索出一條符合蘇北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路。

          1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1生活環境有改變與新農村要求有差距

          也就是4個月前,彭莊村內和多數的農村一樣,房前豬圈,屋后茅坑,柴草亂垛,雞鴨亂飛,雜樹叢生,污水橫流,亂搭亂建,村內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現在,在碾莊鎮鎮領導和彭莊村村支兩委的帶領下,經過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彭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硬化道路,改建池塘,規劃房屋,粉刷墻壁,綠化草地,農民們的生存、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但要和我們所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環境相比,還相去甚遠,突出表現在農民家住環境方面。在我們宣講分隊進行入戶調查時,就發現有80%以上的住戶,庭院亂堆亂放,房屋凌亂不堪。洗衣機、電冰箱等一些標志生活水平提高的家用電器在彭莊村偶爾才能找到。

          1.2農民收入有所增加總體情況仍顯偏低

          在碾莊鎮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碾莊經濟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均收入達4500多元。調查結果顯示,在彭莊村,有92戶,約76%的村民認為自己的收入與前兩年相比,有所增加。村民總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調查問卷顯示,最多的有2萬多,最少的才有1000多元。有12個家庭入不敷出,占所有家庭的10%。

          彭莊村村民收入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收入來源單一。通過調查問卷可以看到:農產品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占彭莊村村民收入的比例就高達88.2%,這其中農產品收入又占到56.2%。眾所周知,農產品絕大多數是初級產品,競爭能力弱,附加值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這就造成了農民收入的極不穩定,比如大蒜的價格從1.8元/斤下降到1.2元/斤,就使大部分的村民承受了很大壓力,在村子中間的工地上,我們采訪到了一位看管原料的、年齡大約60歲的村民,他說,大蒜的價格下跌,使他們家的收入減少了好幾百塊錢,今年的收入不比往年。臉上顯現出了一種很無奈的表情。

          1.3觀念有所轉變幅度小難度大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農民的思想道德觀念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彭莊村90%以上的村民向我們表達了參與村民主管理的希望,有62%的人通過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了解時事政治。

          但是,受小農意識的影響,農民敢拼敢作的創業意識不強。在問卷上,村民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選擇需要膽識和魄力的僅占4.8%,在被問到鄉(村)搞致富項目時您認為應該怎樣做時選擇干部帶頭、鄉村牽頭的占86.3%,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們的干部的確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更凸顯了農民缺乏創業意識。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觀念同新農村所要求的還有很大差距,亂堆亂放,辦事不按章程的現象時有發生。他們的和諧農村的意識還很淡薄,就筆者在彭莊村親眼所見,就有村民因為修葺門前的渠道而爭吵的面紅耳赤,險些大打出手。在鎮政府會議室里,張鎮長就告訴我們:“戶戶門前有垃圾筒,但是村民沒有使用它的習慣,沒過多久又開始亂放,另外,游園內的花草常有踐踏的現象……,這些問題說明農民素質有待提高。”鎮團委副書記劉杰也曾告訴我們:“村民的生活觀念已經形成固定思維了,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難度相當大。”

          1.4農民教育水平比較低業余文化生活不豐富

          此次調查我們隊員明顯感到很累,原因之一就是彭莊村村民的文化水平低,40歲以上的人大概有60%屬于文盲,就是識字的也就是小學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文盲所占的數量要比男性高。這種現象造成了:一是農民的業余文化水平較差,調查顯示,彭莊村就有86戶,約占調查總數72.3%的村民認為自己的文化生活不豐富,有76個人,占調查總數高達63.5%的則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村里組織的活動。我們在村子中央采訪到一個村民,看他的樣子,不到30歲,剛剛成家。在問及業余文化生活時,他說,很單調,一年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活動;二是打擊了農民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當我們問及村民村務公開狀況時,就有一個姓彭的中年男性村民告訴我們:“俺又不識字,對那些事又不懂,俺不想管,也管不了。”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農村師資力量差。村民們普遍反映老師們文化水平不高,達不到教書育人的要求;學校布局不合理,農民子女上學困難,一個幾歲的孩子要走好幾里的路,讓父母很不放心。上一代沒有接受好的教育,下一代又要面臨同樣的難題,占總數約為74.2%,有89個人表示就是在很困難的情況也非常愿意支持子女上學。在彭莊服務區附近采訪時,就遇到一位30歲左右的婦女,當我問及她對子女上學的態度時,她就說:“俺們都很想讓孩子上啊,俺們兩個都吃夠了不識字的苦。”另外,農村有文化的人不斷流向城市,農村的文化水平有降低的趨勢。

          2對策及建議

          2.1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目前,我國農村出現的問題一般都和經濟落后有關。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村才有搞文化生活的物質基礎,才有能力修建文化娛樂設施。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如中東部地區,優勢是地處平原,交通便利,農作物種植面積大,但是經濟沒有沿海地區發達,受傳統影響較大,那么就應該做大做強糧食產業,發展農村產業化經營模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我們中東地區受傳統影響較大,這就要求無論是政府還是群眾都要解放思想。政府方面,改變管理模式,由無限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務政府轉變;群眾方面,要有經濟頭腦意識,開放意識,更要有落后意識。

          2.2千方百計提高農民人均收入

          改革開放以前,農民生活水平很低,食不裹腹,根本不會有什么娛樂活動,只有農民收入提高了,才能有時間、有精力參加文化娛樂活動。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應該有以下要求:一要我們的地方政府堅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村、農民的政策,“多予、少取、放活”中堅持“多予”;二要政府想方設法為農民尋找致富門路,無論從那方面講政府都有獲取信息資源的優勢,這就要求政府及時獲取信息,并向公眾傳播信息,在舉辦農民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方面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義務;三要農民行動起來,農村經濟發展關鍵要靠農民,沒有農民的積極參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高就無從談起。農民要通過參加培訓班、上夜校、參觀先進典型、學習先進榜樣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文化素質等各個方面的素質。在經濟發展的實踐中,采取獨資、與人合資(包括與外商合資)、投資等多種模式來發家致富。超級秘書網

          2.3文化建設要與經濟發展同行

          在現階段文化建設甚至應該優于經濟發展。由于前些年我們太過注重經濟建設,而忽視了群眾的文化娛樂需要,導致現在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生活觀念轉變非常困難,這也是包括碾莊鎮等中東部地區地方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所要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吸取過去的經驗和教訓,避免走過去的老路。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一定要讓文化作為開路先鋒,為經濟發展掃清障礙,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建設,文化搭臺”,那么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為如何改變農民的觀念而發愁了。

          2.4努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階段農村的教育成為困擾地方政府、當地農民群眾的一大難題,“上學難”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話題,教育資源缺乏成為眾矢之的。其實,在一些地區也不是缺乏教育資源,關鍵是缺乏整合后的教育資源,主要表現在:農村地區學校分布過多,造成師資資源的浪費;農村教師工資低,城市工資高,大量優秀教師擠破頭式的調向城市,農村地區缺乏教師,這就造成農村城市師資資源極度分配不均。這些都要求我們加大整合力度,農村地區學校該合并的合并,該撤消的撤消,在一定地區重點扶持一兩所學校;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挽留優秀的教師;向教育發達的地區征求志愿者等等,不同的地區應采取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措施,整合教育資源,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