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趨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關于學科性質
趙保佑等認為信息社會學雖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但因其更多地涉及社會學的內容,又主要以信息與社會的關系相互相影響為研究對象,所以在學科的大類劃分中,信息社會學應屬于社會科學研究的范疇[6]。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是一門信息時代的社會學,它是對工業時代社會學的一種全面超越和整體發展。盡管信息學知識是信息社會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內容,但信息社會學的母體學科應當是社會學[5]。符福峘認為信息社會學這門新興學科是在已有分支學科的基礎上,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是信息科學、社會學和行為科學等學科的交匯點,屬于社會學科體系,信息社會學屬于應用社會學的范疇[7]。魏秋玲則認為從目前科學的多元整合趨勢來看,信息社會學可歸屬信息科學和社會學兩大學科范疇。信息社會學是工業時代社會學向信息時代社會學轉變的前導,信息社會學承擔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三不管”地帶的大量課題[8]。信息社會學的學科性質已經較為明確,雖然這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學科,但眾多學者較為一致地認為其還是應該歸屬于社會學的范疇。
2關于研究意義
謝俊貴認為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研究某種關系、某種特征,還需要研究信息社會的社會規劃、社會規范和社會管理問題。如果沒有這些研究,信息社會學就不能成為一門學科,而只能成為一項課題或一個問題[5]。胡昌平[3]認為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必將豐富信息、情報科學的研究內容,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正作用于社會學及信息、情報科學領域;從發展觀點看,其意義已經超出了成果本身的價值。趙保佑等人則認為研究情報社會學的理論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則有助于豐富和發展社會學理論,二則為情報學研究的深入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情報社會學的實踐意義表現在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方面,對我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研究情報社會學的教育意義在于情報是一種重要的智力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6]。無論是從社會學角度還是信息學角度來進行信息社會學的研究,對人類社會運行和發展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近況的了解和研究,也不難發現一些諸如在研究方面更注重理論而輕實踐、內容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等問題。這些都是信息社會學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信息社會學的發展趨勢
3.1信息社會學的發展趨勢
3.1.1信息社會學的發展速度加快
網絡環境下,信息向社會的傳播是全方位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已連接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國政府以至私人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以公布、獲取和傳播信息,網上信息資源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信息社會化的理論研究將得到普及,社會信息意識普遍提高,從而把信息社會學的研究與發展推動到前所未有的階段,且這一浪潮還將繼續不斷地向前發展。
3.1.2信息社會學理論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信息社會的實質是高新技術社會,它的發展和成熟需要各個領域高新技術的協同支持。因此,信息技術革命將把全球高新技術的發展推向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并引發一場巨大的產業革命,有力地推動社會和生產力的發展。目前信息社會學正在總結社會信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不斷升華為理性認識,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斷走向完善和成熟。
3.1.3信息社會學研究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向發展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科學研究取得成效的基本方式。信息社會學理論作為科學技術知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實踐中已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網絡化環境下,信息社會實踐正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從而確保信息社會實踐的科學性和方向性,不斷地推進信息社會學理論向著更加完善、系統和成熟的方向邁進,為人類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模式。
3.2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進展
3.2.1研究主體趨于成熟
目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存在著研究主體成分單一、結構松散、興趣不夠專一等缺憾。這些情況明顯制約著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深入開展。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在下一階段必將受到我國信息學界和社會學界的廣泛重視,信息社會學研究主體在多方面推力的作用下,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并具有研究主體成分齊備化、研究主體單位組織化、研究主體成員逐步專業化等特點。
3.2.2研究內容趨于深化
盡管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取得了重要發展,但目前的研究內容仍不夠深入,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信息社會學尚處于初建階段,且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對象尚不成熟。下一階段,我國信息社會學必將其研究內容的深化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深化和務實研究將成為一種迫切的社會需要。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經過10多年的實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經驗,信息社會學研究已經有了深化發展的可能,務實性、具體性、實用性的研究將迅速增多。
3.2.3研究方法趨于多樣化
通過分析過去10多年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實踐發現,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不無缺憾。這些缺憾主要集中在文獻研究者多,實地研究者少;定性研究者多,定量研究者少;主觀理解者多,客觀解釋者少。這些缺憾必然嚴重影響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在下一階段必將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屆時,各種信息社會學基本方法將結合使用。
3.2.4研究進展趨于加速
不可否認,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在過去10多年的發展是其他社會學科不可比擬的。未來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將進一步加快,其理由是社會信息化加速推進必然拉動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加速發展;諸如信息社會學研究主體的成熟、信息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多樣、信息社會學研究手段的現代化等其他信息社會學研究趨勢,有助于我國信息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我國社會各界對社會信息化現象和信息化社會現象的關注將成為我國信息社會學加速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縱觀全局,我國各界學者對信息社會的研究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在此期間,雖然有關信息社會的研究成果眾多,研究人員各異,但相互之間卻不難發現一些明顯的聯系,彼此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繼承與發展。對這些成果的研究和梳理,將非常有助于我們對信息社會學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研究。
作者:石衛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