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及改進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進步,農村的教育水平以及小孩接受教育的程度也開始受到社會的關注。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漢字是學習文化的基礎,而作為啟蒙教育的語文課程,對于農村的教育事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老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也直接關系著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現如今由于素質教育替代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師的思維與教學的方式還停留在過去,教學環境的改變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還未消減,以至于教育工作者一時難以適應,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問題;措施;語文教學

          一、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理念不符

          傳統的應試教育,學生的思維是固化的,上課永遠跟教師處在一個頻率上,專心致志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在轉,除了老師提出問題尋求學生解答,幾乎就沒有其他師生之間的互動。而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填鴨式”的教育不再適用于新時代。

          (二)教師自身素質不高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塑造者,教師的文化素質直接關系著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的教學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目前來看,農村小學教師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是初中或者高中學歷,自身能力有限,思維模式陳舊,學習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弱,難以根據現狀去對教學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且,其中還有些教師毫無素養,對自身的責任沒有一點意識,完全就是在誤人子弟。教師的板書也存有缺陷,不能突出課文的重點,學生總是對書本一知半解。

          (三)閱讀教學設置不合理

          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老師的引導息息相關。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課文的講解過于片面,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往往就是讓學生從原文中去分解,尋找每一段的總結性語句以及全文的中心思想,對全文不斷地朗讀。完全沒有教導學生怎么去分析,更沒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的教學規律,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對課文很難全面的理解,這就制約了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發展潛力。

          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教育質量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發散性思維,關乎著學生未來的成長。教師要想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必須作一些相應的調整,一是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素質教育理念,改變現狀,不要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干擾到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摒棄掉學習就是為了完成任務的思想。二是積極探索并運用新的教學方案,讓學生養成愛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改變被動提問和解答的狀態,激發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三是相互學習,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疑惑以及看法,教師可以為學生作針對性的解答,逐漸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比如說,教師可以每周給學生布置一個小的課題,讓學生們圍繞著這個課題在課后探討,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議,教師在課題上為他們總結,為優秀者表彰,這將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

          教師的職業素養關乎著教學的質量。農村由于比較落后,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的職業素養很難得到提升,這就為教學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僅教學水平得不到提升,還限制了學生的眼界。農村由于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沒有教育基金的支持,農村教師很難有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導致教師素養難以提高。為了改善這種現狀,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科技手段,在空余時間去學習,獲取最新的教學資訊,不斷積累,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比如,學校通過教育部,不定期的派遣教師去其他學校進行學術方面的交流,也可以開設網上課程,競選出最優秀的教師,這些都能夠很好地提升語文老師的職業素質。

          (三)在語文課程改革中重視人文品質的培養

          學生通過語文課的學習,能夠樹立其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語文教學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將語文的基本知識滲透到日常的文化學習中,讓學生的思想能不斷地升華。同時,還可以摘錄出一些優美的語句或者課文作為學習資料,與學生分享,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語句的內在情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就能夠時刻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美。比如,舉辦書畫才藝大賽、詩歌散文閱讀比賽以及知識問答競賽等,都能夠激發孩子們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文化涵養。

          (四)建立新觀念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喜歡上閱讀,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教師更要建立以“聽、說、讀、寫”為一體的三維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進來,而不是老師的一言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結合實際生活思考,將教學與實際結合,從實踐中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從實踐中去思考教學的內容,這比傳統的教學更加有趣,教學效率更高。比如,教師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針對下一堂課作一個規劃,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思考,下一次上課的時候就要求同學們陳述從生活中學到了什么,有何意義,與這堂課有什么關聯。

          (五)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的文化素養,農村小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舉辦一些有益于學習的課外活動,例如:歷史問答、識字競賽、詩歌朗誦、講故事等,讓學生結合實際去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僅能開闊他們的眼界,還能讓他們的知識儲備進一步的提升。教師還得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或者寫隨筆的習慣,讓他們將所學能夠融會貫通,讓他們知道漢字就是起源于生活,再由生活發展成語文的歷程。

          參考文獻:

          [1]鄭方平,鄭婷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6):317-318.

          [2]黃德旺.淺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2015(11):55-56.

          作者:陳淑娟 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