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學生發聲訓練中情感體驗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發聲訓練中情感體驗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生發聲訓練中情感體驗分析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挖掘發聲訓練中的情感因素;尋找發聲訓練中的輕松自然;培養發聲訓練中的情感表現;利用發聲訓練表達歌曲情感等進行闡述和分析,包括了發聲訓練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發聲的技能、歌唱的最高境界首先應學會放松地唱、針對不同的目的應采用不同的發聲訓練、發聲訓練是獲得最佳聲音的基礎、在歌唱教學中不要把發聲訓練當做一個機械練習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談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挖掘發聲訓練中的情感因素,尋找發聲訓練中的輕松自然,培養發聲訓練中的情感表現,利用發聲訓練表達歌曲情感。

          【關鍵詞】發聲訓練情感體驗

          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歌唱的原則。柯達伊認為:“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得以發展。器樂畢竟只是少數人能夠接近的,只有人聲——這個人們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優美的樂器,才是使音樂文化屬于每個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學習歌唱,然后學習器樂,將使學生具有多種音樂能力的準備。”

          發聲訓練是歌唱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一種集體的聲音藝術,它包括如何使聲音靠攏、統一、集中、和諧,如何做各聲部間互相呼應、支持、配合,如何準確地理解老師的細微多樣的表情、手勢變化等重要的內容。發聲是Z給學生的聲音作修整,為歌唱作好準備。歌唱的特點在于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表達真實的情感,引起聽眾情感的共鳴。《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體驗。”發聲訓練作為歌唱的前奏,也就應該存在著情感體驗的問題,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嘗試。

          一、挖掘發聲訓練中的情感因素

          發聲訓練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發聲的技能,還可以從單調、枯燥、無內容的練聲曲中挖掘發聲訓練中的情感因素。如訓練氣息流暢的練聲曲,讓學生帶著一種美好舒暢的情緒,將幾個簡單的音符,情緒飽滿地用氣息支持到音的結束,再根據想到的為它取上名字,給原本沒有內容,沒有表情的練聲曲賦予生命力、表現力,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隨著學生歌唱能力的提高,練聲曲的難度也是逐漸增加。有時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歌曲作品作為發聲訓練的輔助內容,那就更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如在練《搖籃曲》時,讓學生體會那種安靜、溫暖、柔和的感情;在練《送別》或者《念故鄉》時,讓學生體會那種悠遠的,依依不舍的離愁別緒……因此,將帶有情感的發聲訓練和歌曲演唱結合起來,能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歌唱表現力。

          二、尋找發聲訓練中的輕松自然

          歌唱的最高境界首先應學會放松地唱。放松時通向高境界的橋梁。美好的童聲應該具有穿透力,可是在發聲訓練時,教師不能把所有的專業術語搬上來,講得太深學生聽不懂,講得多了不愿聽,要求高了做不到……這樣會使學生對發生訓練產生厭倦畏難的情緒。因此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啟發學生:“把你的聲音送到老師這里來,讓我聽到你的聲音。”學生的聲音一下就有了變化,雖然音色不夠漂亮,但至少他們的聲音有了一種方向感。在發聲訓練中還可以采用一些有意思的創作。如低年級中有一首練習開口音的發聲練習《青蛙叫》,讓學生在這基礎上進行歌詞創作,編上很多小動物的叫聲,不僅練習了其他元音的發音,而且由于學生的情感投入,不必顧忌很多,使他們的歌聲變得既積極又放松,傳出的是清澈干凈又輕快的美妙的童聲。

          三、培養發聲訓練中的情感表現

          針對不同的目的應采用不同的發聲訓練,在發聲訓練中可以訓練學生對歌曲的處理,包括音色的改變、連、跳音的區別、速度力度的對比等等,而這些又都是達到歌曲情感表現的奠基石。一般的發聲練習都借助音樂記號來達到一定的發聲效果,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不免枯燥無味。如果在其中注入情感,那效果一定是出乎意料的。因此我嘗試培養學生在發聲訓練中的情感表現。如低年級的練聲曲《小貓釣魚》中的“呦!”表現了小貓看到自己釣到的魚萬分驚喜的樣子,讓學生在唱這個字的同時做提起釣竿的動作,使學生在不自覺中尋找到高位置的聲音,感覺到頭聲。又如教學中年級的練聲曲《太陽下山崗》時,在音區慢慢上移時將歌詞改為“太陽上山崗”,讓學生想象初升朝陽的情景,使其聲音體現漸強的力度變化,在音區下移時,學生能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力度中的漸弱,正如他們腦中正想著的落日余輝的意境一樣。

          四、利用發聲訓練表達歌曲情感

          發聲訓練是獲得最佳聲音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有計劃、有目的唱出一些必要的練習曲。發聲訓練一般都要排在每節課的開頭時間,不宜過長。選用的練聲曲最好同教唱的歌曲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假如是一首活潑的歌曲,可以用輕巧靈活的練聲曲去發聲;假如是一首抒情曲,可以用甜美而流暢的練聲曲去發聲。也可以在一首練習斷音、跳音的練聲曲之后選一首較輕快跳躍的曲目讓學生試唱,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樂句,使學生感覺它的歌唱性,用這種感覺再回去練聲,這樣做很容易使學生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從而良好的演唱狀態,進而更好地表達歌曲本身的情感。

          總之,在歌唱教學中不要把發聲訓練當做一個機械練習。否則將會給日后的歌唱造成一個聲音概念和狀態的錯覺。將情感融入其中,用一種愉快的心情,一種感人的情緒去練習,才能有效地找到松弛自然的音色。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