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年級音樂藝術學生合作意識培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低年級音樂藝術學生合作意識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低年級音樂藝術學生合作意識培養

          一、在體驗感受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音樂教學是以聽覺為切入口的一種藝術,基本手段之一是聆聽。在體驗感受音樂旋律中,旋律有高低起伏,有節奏張弛,有強弱對比,才有了音樂的張力與磁性。很多老師喜歡告訴孩子們聲音、音樂是有強弱的,有p、mp、ff、漸強、漸弱、重音記號等等。我認為,告訴不如讓他們自主體驗與感受。如音樂活動課《月亮船》,讓孩子耳朵聽音樂,兩人一組隨音樂節拍模仿搖小船的動作,跟著老師的示范音樂,體會歌曲起伏搖曳的音樂情境,邊感受邊表演。讓孩子的聽覺、視覺、動覺多種感官積極合作,通過師生合作、學生與學生合作等不同的方式來體驗音樂。通過教會學生掌握音樂欣賞的基本方法,培養其良好的聆聽習慣,通過合作體驗感受音樂,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音樂情緒與內容,豐富他們對音樂內容的想象。在設計音樂教學《三個和尚》時,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在感受有故事情節的音樂時,能積極與同學們合作體驗感受。在教學設計中分別讓三個小組的孩子來擔任大和尚、二和尚、小和尚三個角色,仔細聆聽,三種樂器不同的音樂分別表現了三個和尚各自的什么形象,隨音樂哼唱它們的旋律,演一演音樂描述的音樂故事。在欣賞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注意傾聽,還應該自主地體驗、表達聆聽后的感受和理解,進而將之用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從而達到學生能進入較為深層的理解聆聽音樂作品的教學狀態,使欣賞教學更具實效。

          二、在歌唱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歌唱教學是音樂課堂藝術實踐中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的歌曲形式有:齊唱、對唱、領唱、輪唱、合唱等。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自然、和諧統一的音色、良好的音準、均衡的音量和整齊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蘊含的情感和情緒,體驗歌唱的愉悅感,這是音樂教師的主要職責。尤其在合唱教學中,合唱的精髓在于和諧統一,合唱是團隊精神的最好體現,體現了孩子們的默契,可以使其很好地感受心靈間的共鳴。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方面,音樂課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如學習《小星星》時,學會輪唱的演唱形式,明確小組演唱的聲部和方式,進行二聲部輪唱練習,隨著老師的琴聲,孩子們自然、投入地演唱歌曲,讓歌聲如同星星閃爍。《搖船調》一課中,學生設計齊唱、對唱、領唱的演唱方式,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與同學合作,有表情地演唱。又如《維也納的音樂鐘》一課中,以一個“當”字貫穿全曲,在學唱活動中,想想歌詞里的“當”表現了什么?用怎樣的聲音演唱更合適?通過第二組同學演唱固定的音型,其他小組填充支聲聲部的方式給學生滲透合唱意識。

          三、在課堂器樂演奏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感受樂器的聲音,能夠聽辨常見打擊樂器的音色,學習常見的課堂打擊樂器的演奏活動,用打擊樂器或其他聲音材料合奏或為歌曲伴奏。運用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用打擊樂器或尋找發聲材料探索聲音的強弱、長短和音色,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課堂打擊樂器演奏是音樂課堂教學常見的方式,不管是齊奏、合奏還是伴奏的音樂實踐,都需要積極地合作。在音樂課堂樂器的合奏、齊奏、伴奏教學中,要求情緒把握要準確,速度力度要均衡。這樣無形之中,就給學生提出了一個比獨奏時更高的要求,既要顧及自己的演奏,更要兼顧到同伴的演奏。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探究各種樂器的音色、節奏、表演形式等,學生根據歌曲的風格、內容,結合藝術形象對歌曲進行速度、音色、力度、情感等方面進行藝術處理。集體演奏時,要求學生注意在速度、音量、情感等方面積極合作,學生在每個聲部上為了能更好地表現自己、表現作品,都會積極與其他聲部配合,力求完美和諧。同時,注重培養合作學習意識,學生間互相幫助,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演奏有困難的同學,這樣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與人格。教學《新年鑼鼓》時,經過敲一敲、念一念等方式的齊奏、合奏教學,培養學生相互合作演奏的能力、團結向上的精神,增加團體意識。

          四、在音樂活動創編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音樂活動創編由音響探索、即興創編、音樂創作三部分內容組成,其重點是要學生學會即興創編和音樂創作的簡單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音樂的想象、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合作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引導學生在探索音樂音響、開展即興創編和有目的的音樂創作過程中,運用模仿、探究、想象、創編等方法,結合節奏組合與編創、音響模擬與表演、即興節奏與旋律接龍、節奏與旋律填空、音樂情景小品創編與表演等活動來完成教學目標。活動中,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將探索的結果進行交流,教師適時地進行指導;以展演、比賽等形式進行合作表演;最后,采用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等方式評價,師生共同改進;師生合作,共同表演,每個孩子用打擊樂器、歌聲、肢體語言等形式感受、創編、演繹整個音樂作品。如《山鄉的早晨》活動教學中,創設濃郁的山鄉氛圍,通過聆聽《苗嶺的早晨》引子,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感受山鄉的早晨從蘇醒到熱鬧的情緒變化,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聲響,模仿出山鄉的各種聲音、節奏、旋律,匯成一場自然的交響曲。使孩子們在音樂藝術實踐過程中,不僅掌握音樂基本要素,還得到了創編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合作的美妙!通過音樂課堂中體驗感受、歌唱、演奏、音樂創編等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獨立思維、合作表現的習慣和態度,懂得尊重、欣賞他人,具有熱愛生活、創造美好事物的熱情,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作者:勞小蓮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寧市奧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