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園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我國各類學校火災事件時有發生,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威脅學生的生命安全,產生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基于此,本文從分析高校火災事故產生的原因入手,深入開展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火災事故;校園;消防安全管理
校園消防安全直接關系著全體師生與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關系著社會的和諧大局。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各類學校招生規模都在增大,同時由于師生的安全消防意識較低,自我保護能力與救護能力較弱,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也加大了管理難度,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
一、高校火災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火災原因
1.電氣線路因素
首先,短路因素是最為常見的因素,主要原因在于電氣設備或者電力網中呈現故障,不同相的導線直接金屬性連接或者經過小阻抗的因素連接在一起,形成故障,最終引發火災。短路電流產生的熱效應是造成火災的主要原因,當其短路電流過大時,通常會超出正常值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較短時間產生巨大的熱量,其熱量全部作用于電器與導線中,造成其溫度急速上升,產生過高的溫度造成火災[1]。其次,受線路自身的性質因素影響,其在運行過程中不同作用的導線對材料、橫截面積等具有不同的要求,以保證其自身的穩定性,一旦出現電流增加的情況將造成嚴重的后果,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行,造成其線路壓力增大,線芯的溫度升高,對絕緣層進行分解與碳化,長時間產生該情況將增加線路發生火災的概率,造成嚴重的后果[2]。最后,接觸不良因素是指現階線路接觸不良,造成接觸電阻的數值增大,產生過熱情況,通過分析發現產生該情況的重要原因在于氧化與電化學腐蝕,由于長期的接觸不良可能增大火災發生概率。
2.吸煙因素
吸煙因素也是主要的火災原因。根據研究發現,煙頭的中心溫度可以達到700℃,剩余的煙頭部分可能繼續燃燒幾分鐘甚至是十幾分鐘,遇到紙張、棉麻、樹葉等物質容易產生火災,危險性較高[3]。
3.放火因素
放火因素常見于故意放火,目的在于燒毀校園的設備設施等,直接威脅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擾亂校園的秩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某高校在2018年曾發生員工報復性放火事件,幸好及時發現后將大火撲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該事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負面影響較大。同時放火因素還可能為盜竊放火、精神病放火、糾紛放火等,用放火來掩蓋事件等,造成嚴重的后果[4]。
4.違規操作
違規操作常見于施工中,工作人員未能嚴格按照現階段的要求開展各項工程建設,造成現階段的工程質量降低,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如某高校在建設多媒體教室時,由于其工作人員自身的因素影響,在電氣安裝過程中存在線路不合理情況,違規連接導致未能合理進行線路規劃,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將可能形成火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5]。
(二)間接火災原因
現階段間接火災的原因較多,如安全責任制不明確,造成現階段的防火管理較差,并且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現階段部分學校對整體的安全重視力度不足,難以全面落實現階段的消防工作,造成整體的管理不足,降低消防管理水平。師生自身的消防觀念意識較低也是常見原因,工作人員自身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難以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念,消防安全工作的標準不清晰,各項管理工作形式化明顯,產生的影響較為嚴重,造成嚴重的后果[6]。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各類學校都應加強火災預防的重視力度,從多個角度開展優化,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打造全新的理念,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火災,為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積極開展校園消防安全防護
首先,學校應注重學生宿舍的安全防火管理,引導學生明確火災安全隱患產生的威脅,針對性地開展創新,打造全新的模式,整合現有的資源,自覺遵守相關的安全規范,以降低火災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如在宿舍內,應嚴禁學生使用電磁爐、電飯煲等產品,要求學生不得使用明火,不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學校,不在宿舍內焚燒物品,從根源上杜絕火災的發生,如果發現安全隱患,必須及時進行報告,做好各項滅火器材的配備,保證學生宿舍安全[7]。其次,保證教室、實驗室等場所具有良好的消防安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消防安全規定開展各項內容的操作,整合現有的資源,完善現有的模式,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例如,在各項工作開展前,教師或者工作人員應檢查相關的儀器設備是否良好,從火源、管線、電源、輔助儀器等狀態,如果存在問題必須及時進行處理,消除存在的隱患問題。最后,進行合理的樹林與草坪的安全防火,尤其是在春季與秋季,容易產生火災,因此應合理地進行安全防護,做好各項內容管理,如定期清理枯枝落葉,較少外界的火災隱患,從根源上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8]。
(二)做好就校園消防安全教育
學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消防宣傳:第一,定期開展相關的宣傳工作,促使學生明確火災產生的后果,針對性地進行防護,自覺遵循相關的規范,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對圖書館、教室、活動場館、食堂等重點進行檢查,對存在火災隱患的地方督促學校及時整改,消除隱患。第二,從用電、用火、用氣等角度開展安全防護,杜絕學生在宿舍內使用煤氣罐或者電線私拉亂接情況,以減少各類安全隱患。第三,做好校園的日常管理工作,針對現階段樓道、水房等存在的雜物或者易燃物品進行清理,避免出現火災事故,保證安全輸送通道暢通,避免在安全出口設置障礙物,以保證學生自身的安全。第四,學校應定期開展各項檢查工作,針對現階段的各項內容開展優化,針對性地改造,尤其是線路問題,必須保證其安全性。加強消防設備設施建設,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做好消防器材的日常維護管理與更新,安裝應急指示燈與安全指示牌,定期開展火災演練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應明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從多個角度創新,完善現階段的發展模式;整合現有的資源,打造全新的發展體系;做好日常消防管理,加強防火巡查,及時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監督力度,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主動參與防火管理,強化自身的消防意識,將火災消滅于萌芽。
參考文獻:
[1]么向和,張倩.高校公共化學實驗室火災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4):172.
[2]杜欣,辛海會,楊光.基于軌跡交叉論的高校宿舍火災分析[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10):197.
[3]金曦.當前高校學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1(09):232-234.
[4]戴生彪.淺議高校消防隱患及工作安全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7):142.
作者:張文澤 單位:青海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