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理論對學生干部隊伍管理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高等教育類學校進入到大眾化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進入高等教育學校,因此這類校園開始擴招,一方面使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態及個性特點,隨著社會發展,我國各高校學生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因此高校對學生干部的管理應學習新公共管理理論,才能對管理事業實現重要現實意義。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
1.新公共管理理念在提出初期,人們普遍意識到其概念是強調管理中員工的責任及業績,這些都關系到企業市場競爭問題,公共管理概念革新改變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關系,政府從曾經的發號施令者變成為群眾提供服務的人,這也是新公共管理理論受到大家擁護的原因。
2.新公共管理理論非常強調以人為本的概念,因此在我國高校發展初期,校領導意識到要改革對學生干部隊伍的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理論反映出現代管理團隊需要的方法,要求管理者具有先進思想、技術和管理方式,需要管理者與時俱進,堅持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對團隊擁有合理的管理方式。
二、當代高校對學生干部管理的誤區
1.現今社會很多高校對學生管理方式都采用父母式管理方法,對學生的社交、生活、學習、課外活動過多干涉,并且對沒有按照要求做的學生采用各種方式進行懲罰,這些都非常不利于學生成長。
2.校園選拔出優秀的學生作為學生干部,主要是在老師和校領導管理疏忽的時候,由學生干部管理學生,但是這種做法存在一定弊端,很多學生干部由于自身心理狀態不端正,導致對其他學生出現以權壓人的情況,還有的學生干部自身做得不夠好,其他學生并不服從管理,這些都是學校對學生干部隊伍管理疏忽造成的影響。
3.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管理方式一直都是以學生平安,成績優秀,在校期間不出任何事情為原則,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壓榨,學生一旦做出影響校園風氣的行為,必然會受到嚴厲懲罰,而學生干部一旦出現錯誤,會比普通學生接受更嚴格的懲罰。這些情況非常不利于學生在大學期間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甚至導致學生在未來發展道路上出現唯唯諾諾的情況。
4.近年來我國高校還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老師的教學環節和學生干部工作脫軌,對于高校而言,校園就是培養人才,教給學生知識的地方,大部分校園都以教學為中心,對校園中學生干部的管理出現很多漏洞,學生參加干部選舉,就是為了鍛煉能力,為以后工作打下基礎,但由于老師和校方不重視,導致學生干部積極性消失,這一點非常不利于學生成長。
三、新公共管理理論對學生干部管理產生的影響
1.校方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并且把學生干部當成獨立個體培養,學生并不是依附于學校的成年人,而是和學校平等的,因此校園要無條件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并且給予優質服務,同時學生干部要了解學生多方面需求,代表學生和校方溝通,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得到應有服務,保證良好的學習環境。
2.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充分了解自己的發展情況,在校方支持下展開自主學習,并且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情況付出應有努力及承擔后果,這些都是對學生的一種新的培養方式。
3.盡量避免教育與學生能力培養脫軌的情況,保證學生在學習狀態下依舊能夠充分培養出自己的管理和執行能力,學生干部選拔不應該形同虛設,校方要充分利用這一團體,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做好溝通工作,摒棄對犯錯學生嚴格懲罰的情況,遵守新公共管理理論中“以人為本”的觀念,為學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4.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更應該采用法制化手段,在國家頒布的法律條令的保護下保證學生自身權益,并且在這些條件下保證學生對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鼓勵學生有效利用法律保護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且在自身犯錯時,第一時間想到法律的約束,引導學生在未來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5.很多學校對學生工作者的身份沒有明確定位,這一點將在根本上影響學生工作者團隊的合理發展,嚴重打擊學生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對于這一點校方要有明確合理的表示,并且對學生工作者團隊給予充分肯定,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意識到自身價值,并且使學生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到未來工作道路的發展方向。這才是高校學生干部團隊管理方式需要參照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重要原因。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大學生干部管理問題,我們應該清晰地意識到大學生已經是獨立個體,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一旦高校對所有學生實行統一管理,就會出現學生無法發展個人特點的后果,所以校方要打破傳統管理觀念,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長處,培養學生興趣和能力,最終成為社會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段勝楠 張朋飛 趙赫 何曉舟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