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窺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管窺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管窺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

          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初步成效

          (1)財政預算績效質量不斷提高

          對財政預算績效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蹤監管,及時發現資金安排使用、管理中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并將信息迅速反饋給項目主管部門和實施單位并共同研究整改方案,落實責任措施,防止立項手續不全、挪用專項資金、工程質量不合標準、賬目管理混亂等問題的發生。先后完善補充手續3例,完善制度5項,限時整改項目1個,糾正傾向性的問題10次,提高了財政預算績效監管質量。

          (2)財政預算分配形式日趨合理

          通過試點換算,初步形成以績效結果為導向的預算資金分配模式,并充分發揮財政預算職能,把績效評價和預算評審結合起來,采取“優先保障,從緊控制”的手段,核定項目測算資金需求,批準項目編制預算。2012年至今全區財政部門審核批復了20多個項目績效目標,資金9501萬元,其中對3個進行了細化評審,審減資金152萬元,預算分配趨于合理,同時整合財政項目資金6.8億元,用于兩縱三橫主干道建設,確保了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繼續向最急需、最重要的領域傾斜,發揮出了財政資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雖有初步的基礎,但由于起步較晚,處于理論準備和探索積累階段,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1)績效管理理念樹立不牢,認識較為淡漠。一些部門和單位對績效管理認識模糊,加之固有的“使用財政資金符合法規,按計劃完成任務就行”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思想上產生抵觸情緒,給績效管理帶來一定的阻礙。

          (2)績效管理帶來利益沖擊,配合動力不足。在當前的干部考核機制下,一些部門領導往往更為重視“爭項目、爭資金、爭規模”等“外延再擴大生產方式”以求得發展效應,期望短期內很快見到成效。而績效評價是發展效應的一種“內含擴大再生產方式”,并將對過去已支出的、現在正在支出的、以后需支出的財政資金或項目進行深層次的監督,這樣就容易產生矛盾。另外,績效管理牽涉各個層面、部門和單位、個人的利益,本身就存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財政資金使用部門、單位、項目追求較好支出效率的動力。

          (3)績效管理機制還不健全,操作難度較大。一是相關法律制度還未建立,國家《預算法》等法律法規中沒有涉及績效管理的內容,績效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支撐。二是目前從上到下沒有建立規范統一、科學合理的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指標標準體系以及相關案例信息庫,缺乏指導依據。三是從事績效管理的力量不足,專業人員、掌握知識不全面,績效管理的專業素質不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缺乏技術力量。四是尚未完善考核結果運用辦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績效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缺乏獎懲力度。

          三、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幾點建議

          (1)強化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宣傳、破舊立新

          推進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宣傳要先行,政府和財政部門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財政部《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為契機,深入開展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會議、新聞媒體、政府網絡平臺、宣傳櫥窗、編印宣傳手冊等廣泛宣傳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宣傳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工作內容和責任要求,通過強化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增強各部門、單位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主動意識,引起全社會和各級領導的重視并關注。

          (2)強化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承上啟下

          一是依據上級有關《辦法》或《意見》,制定切實可行各項管理和工作制度,使其對上原則上、要求上及推行進度上保持一致,對下符合客觀實際,具有可操性。二是從轉變行政職能入手,形成完善政府績效目標管理制度,實現政府管理制度的績效化。以落實責任為重點,建立和完善項目單位、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政府領導各層次的責任制度,即能明確責任和監管主體相互聯系、協調配合,又能體現上級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四位一體”的需求。三是建立完善報表、財政部分專項資金試行競爭性分配管理、績效評價、資金支出監管等各種制度,把制度覆蓋到各個工作環節,用制度管人管權、管項目管資金。

          (3)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探索方式,以點帶面

          推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達到有效供給,這是理念上與機制上的一場大變革,其系統龐大并復雜,內容十分豐富,大范圍推行的條件不夠成熟,應“先易后難、以點帶面、穩步推進”。一是要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各級財政部門、部門預算單位積極探索建立績效管理項目庫、指標庫、專家學者和中介機構信息庫,省財政部門要設置統一的績效信息數據庫軟件,用于操作指導和實施信息共享。二是要分步實施績效管理試點。內容上應按基本支出績效管理——整體支出績效管理——綜合操作績效管理三段式進行;范圍上應按重點部門(項目)——逐步擴大,全部推進績效管理。至于三者間各占的比例應根據我區實際,自行確定;方法上應采取相對比較法——因素分析法——社會評價法——綜合績效法,使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具有可行性、有序性和可比性。這樣由點到面的效果會更好。

          (4)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隊伍建設,從弱到強

          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隊伍建設是決定因素。針對當前人才缺乏情況,切實建設高質量的績效管理隊伍成為當務之急。一要充實人員、整合力量。財政部門集中行資、預算、國庫、工程審核等業務骨干力量組成精干的績效管理隊伍,也可適當調配人員,增強力量。二要加強業務培訓。省、市財政部門應組織下級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專家授課、學習交流、業務探討多種形式,提高績效管理工作人員的技能。三要進行廉政教育,培養績效評價工作人員的廉潔意識、公正意識、責任意識,打造一支專業性強、業務素質高的隊伍。

          (5)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結果運用,獎優懲劣

          如果沒有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及相應的責任追究獎懲機制,績效管理就會流于形式。要按“問效必問責”的基本要求,盡快建立高效獎勵、低效問責的激勵約束機制。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到位、評價結果好的部門和單位及個人,給予表彰和適當的資金獎勵,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項目時優先安排,同時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干部選拔及評優評先的依據。對故意瞞報、漏報、虛報績效評價材料等弄虛作假行為,對社會、環境、經濟質量等效益低以及套取資金、不專款專用等違反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輕則整改、通報批評,重則取消下一年度資金安排,取消提撥使用和評優評先資格,并進行行政問責,直至追究黨紀、政紀和刑事責任。讓優獎劣懲成為長效機制,發揮出它的激勵和約束功能。

          作者:錢道友魏娜單位: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財政局